工筆畫教案上_第1頁
工筆畫教案上_第2頁
工筆畫教案上_第3頁
工筆畫教案上_第4頁
工筆畫教案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筆畫教案(上)

第一單元

工筆畫的工具和材料

教學目的:使學生了解中國工筆畫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對其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教學要求:對傳統和現代工筆畫所需材料和工具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其屬性、特點。

教學重點:傳統工筆畫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特性。

教學難點:現代及傳統工筆畫使用的不同材料產生的不同效果,工筆畫風格正在向多元化發展。

教學方法:講授。

教學內容:

(一)版面材料:

工筆畫所用的版面材料包括:各類紙、絹等。這是傳統工筆畫的版面材料。現代工筆畫還使用其他版面材料,如水彩紙、高麗紙、皮紙、麻布、樹脂布、棉布等。

1、絹

絹的質地光澤細潤,很適合畫工細嚴整的工筆墨畫,故延用至今。

絹為純絲制就,呈平紋,有圓絲、扁絲兩種,有生絹、熟絹之分。圓絲絹又稱“原絲絹”,在古代繪畫作品中常見。在這種絹上刷上一層膠礬水后就成為熟絹。原絲絹因未加捶砸而保持原來絲的形狀,故絲及絲之間略有空隙,雖礬過但仍易漏,故目前使用者少。一般臨摹古畫時用,但目前也有一些畫家利用這種特性,畫出別具特色的工筆畫。扁絲絹是捶砸后的絹。扁絲絹有絲本色和仿舊色兩種,亦有未礬過需作者自己刷膠礬水的,礬過的絹質地稍硬挺,熟絹上色后不會滲開,適合工筆畫的細線勾勒、多層渲染等技法,尤其適宜于表現虛幻和朦朧的效果。絹適合畫淡彩法,濃淡相間法亦佳。選用絹作版面材料,應注意發揮絹的細潤有光澤的特點。絹較之紙,價格稍貴,學生可根據自己經濟條件選用。

此外,在裱絹時,要注意抻平絹的橫豎紋,因絹絲極易歪斜,尤其是畫人物畫,容易造成人物變形。

2、熟宣紙

生宣紙經過膠礬水刷制或浸泡就會成為熟宣紙,其性能是不滲水,就是不洇,故適合于畫工整細膩的工筆畫。它的品種較多,如清水宣、冰雪宣、書畫箋、云母箋、蟬翼宣等。這些紙有薄有厚,膠礬水也有濃有淡,薄者適宜畫淡彩,厚者適宜畫重彩,其中蟬翼宣最薄,冰雪宣最厚。云母宣有微小的云母點,一般用于畫山水或花卉,另有灑金箋和各種染色紙亦屬于熟宣紙類。此外,熟宣紙還有泥金紙,目前已少見,系用真金涂制。清末任伯年的巨幅條屏作品《群仙祝壽圖》即用泥金紙繪制而成,其效果金碧輝煌,華貴而不失雅麗。

3、麻紙類

皮紙、高麗紙、各類民間手工制紙都屬此類。

特點:紙稍厚,纖維長,略滲水。

高麗紙有條紋,便于做肌理,加之稍滲水,效果較豐富,故現代工筆畫家常用。高麗紙還能吸附厚重顏料,可畫重彩法的工筆畫,臨摹壁畫也很適宜。

皮紙以溫州皮紙較好,它質地較細,又呈長卷式,有數種長度和寬度,最寬為一米,最長為二十米,皮紙可礬為熟紙。

水彩紙

其性能及熟宣紙近似,水彩紙中質地較細密、比較薄的種類為好。

4、布類

①棉布:我國西藏的唐卡就是畫在棉布上的,但棉布需加工處理。在棉布上加涂一層膠水和白粉的混合劑,干后磨平磨光,此布即不滲水且光潔好用。唐卡繪制方法及重彩法相同,多用礦物色和粉質顏料。現代工筆畫也有棉布的。

②樹脂布:用化學合成樹脂涂制而成,質地硬挺不滲水。

③麻布(亞麻布):用亞麻布原材料刷一層膠水即可。

(二)墨

傳統工筆畫中的黑色即為墨色。墨有油煙和松煙兩種。

1、油煙墨:暖黑色。

2、松煙墨:冷黑色,用于工筆人物畫中的頭發和須眉。

傳統工筆畫中使用的黑色還有黑石脂(即石墨)、燈草灰等。燈草灰畫蝴蝶很好,很絨,它是中藥燈心草燒成。

現在大多數學生都選用一得閣,經濟實惠。還有紅星墨,價格稍高,如若一得閣墨略粗,可進一步研磨。

(三)筆和硯

1、筆

勾線筆:多為狼毫筆。常用的有衣紋筆、葉筋筆、大紅毛、小紅毛、蟹爪、拖線筆等。還有九紫一羊(兼毫)、花枝俏也很好用。

染色筆:大白云、小白云、中白云和其他軟羊毫筆。純羊毫過軟,不宜用。

板刷:做底色用,可作大面積平涂和渲染,寬度可選。

2、硯

硯以端硯為佳,但其他石質硬而細密能下墨的硯也可用,端硯價格昂貴。工筆畫所用的硯必須經常洗滌,否則舊墨汁分子聚合成稍粗的顆粒,會影響畫面的效果,應隨用隨研。

(四)顏料

1、透明顏料

朱磦:研制朱砂時漂浮在最上一層的質地較細的淺紅色。

曙紅:冷紅色。

胭脂(焉支):色相偏冷,不穩定,易變色。

藤黃:又名月黃,有毒不可入口。

赭石:及花青調合會出現沉淀。

花青:易褪色。

2、不透明顏料

朱砂:目前錫管裝朱砂并非真朱砂,臨古畫應用真朱砂,礦物質顏料。

石青:俗名青金石,石青色制好后分頭青、二青、三青、四青等數種不同深淺的色相。頭青最深,四青最淺。

石綠:俗稱孔雀石。石綠也分頭綠、二綠、三綠、四綠等。

3、黑色和白色

黑色:即墨色

白色:傳統繪畫中使用的是蛤粉

目前工筆畫所用白色多為水粉色中的鈦白,為錫管裝,使用方便且色質穩定。

云母粉

4、金色和銀色

傳統的金色和銀色是用純金箔和純銀箔研制而成,但價格較高,一般作畫可用銅粉或化學合成的金銀色代替。

(五)粘接劑

中國繪畫的色彩,鮮艷明快歷久不變,便是礬和膠的作用。

膠:一般選用明膠

礬(明礬):半透明無色塊狀晶體

1、膠礬的用途:

①使生絹變為熟絹

②固定色,“三礬九染”

③保護畫面

2、膠礬水比例:

“二膠一礬二斤半水”即二兩膠一兩礬二斤半水,可換算為:明膠60克+明礬30克+水1250克

夏季:六膠四礬

春秋季:七膠三礬

冬季:八膠二礬

按比例配制膠礬水,需注意,明礬對紙、絹的腐蝕作用大,礬重易脆,畫的壽命不長,盡量少用礬。而膠大了,畫面打滑,顏色、墨色灰白無光。配制時寧稀勿濃。調配時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六)筆洗和調色盤

1、筆洗:盛水,用以洗筆和調墨、調色,陶器、瓷器、較大的盛水器皿均可。

2、調色盤:白色蘸碟,不要太大,小、深為好。

第二單元

白描花卉技法

教學目的:通過白描花卉練習,熟悉中國工筆畫線條的魅力,掌握勾線的運筆及一般花卉的結構特點、生長規律。

教學要求:熟悉筆墨的屬性,運筆靈活自如,對中國畫的線條有一定的認識,且能及花卉形象巧妙結合,充分表現花卉的特點。

教學重點:運用線條表現出力感和快感,運用筆墨變化表現花卉的質感。

教學難點:表現白描用線的形式美感;線條及花卉形象、質感、空間感的結合處理。

教學內容:

(一)線

工筆花卉以線為造型基礎,運用毛筆勾線,對線條有嚴格的要求,講究用筆,追求線條的力感、快感、,所謂“工細兼力”,反對纖細柔弱的線條。

勾線之初,先練習使用中鋒,避免側鋒。行筆時,筆尖走在線條中央的即為中鋒,一側的即為側鋒。中鋒線條圓潤渾厚,飽滿而富于彈性,結實而有力感,開始練習勾線時,應注意線條轉彎的地方,轉彎時提筆,并輕輕轉動筆管方向,使筆鋒平行圓轉過來,保持中鋒,避免側鋒折筆即飛白。

線條產生力感的關鍵在于筆鋒及紙面的摩擦,不能為了細,不敢用力,勾出的線浮華無力。勾線時筆按下去,使筆鋒對紙面有一個壓力,同時又要有一個向上的提力,兩力平衡,再用一個拖的力量行筆。只壓不提就是“抹”,易出現側鋒,只提不壓就是“飄”,線條滑而無力,用線切忌“”“挑”“滑”。

一般勾線,都須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動作。

1、起筆藏鋒:如起筆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鋒頓筆,再向右行,即欲右先左,反之,欲左先右,還有欲下先上,欲上先下,這樣筆紙就有了摩擦。

2、行筆:行筆要穩,對紙面壓力要勻。中途轉向稍停為“頓”,向后折回為“挫”,頓挫時要調整筆鋒方向,不使出現側鋒。中鋒圓轉用筆為“轉”,側鋒方拐為“折”。

3、收筆回鋒:每逢收筆都須向來的方向收回,使線的結筆含蓄而有力。

(二)線條及花卉

中國畫講“應物象形”,好的線條必須及花卉的形象、質感、空間感結合得恰到好處。生動地表現花卉的生命力、精神意趣。從對象的結構出發,寫出對象具體生動的形,最終達到表現對象內在神韻的目的。

勾線起筆順序:為了不蹭臟畫面,一般白描勾勒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結構關系:當兩條線相遇,一線在前壓住另一條線,即為前壓后。

(三)邊緣線及折面線的處理

花葉的輪廓線大致可分為兩類不同的線條

①葉片和花瓣轉折時產生的折面線和花葉的主筋,這種線要勾成飽滿、富于彈性的弧線,以表現花葉挺拔的生命力。

②葉片、花瓣的邊緣線,這種線變化多端。

這兩種線條既有對比,又要統一,既表現了花葉轉折變化的多姿,又要有線條本身的節奏和韻律。

(四)線條的濃淡粗細

白描花卉靠用筆用墨表現花卉的質感,一般用較細較淡的墨勾花,較重較粗的線勾莖葉等。色彩深及厚硬的地方用線粗重、方硬,色彩淺及薄嫩的地方用線輕細、圓柔。一幅好的作品,在用線、用筆、用墨上都應考究,既有變化,又有統一,不能死搬硬套,要學會靈活運用。

(五)白描花卉的花頭用筆變化及注意事項

①牡丹、梅花、山茶的花瓣可從基部起筆,荷花、菊花、百合等花瓣可從尖端起筆。玉蘭、木棉用線挺拔有力,牡丹、芍藥等花瓣薄嫩多折,勾線可用細線顫筆。

②花頭外輪廓要有參差、圓缺的變化,畫復瓣花要歸蒂連心。

③花筋的處理,花筋不明顯的不勾,顯著的必須勾好,可以更好地表現花瓣的轉折運動,線要細而虛。

④花蕊的勾點:雌蕊明顯的可先用中淡墨勾勒,雄蕊花絲要勾得細而有力,行筆快捷,收筆尖細,花絲向雌蕊攢抱,花藥用焦墨一點成形。

⑤花萼、花托、花柄的勾法:勾花萼的尖部用筆要頓在一起,短花柄可不勾,長花柄兩條線要勁挺有力,搖曳多姿,兩條邊線要平行均勻,不可忽粗忽細。

(六)白描勾葉的各種變化及注意事項

①勾葉的粗細變化:葉尖薄,葉柄厚,故勾葉從葉柄起筆,由粗而細,主脈也相同,切忌主脈及邊緣三條線正交于一點。

②勾長葉及花莖的方法:左臂倚案扶紙,撐住身體,右手執筆輕輕擎起手腕,用小指掌側微微擦著紙面行筆。

③側葉脈勾法:勾側脈起筆時要頓筆藏鋒,及主脈結合好,不要歪斜或脫節,每條側脈的末端都指向葉尖。

(七)莖枝及樹本的勾勒及皴擦

①草本莖的勾勒:兩條邊線平行,出枝的節間略為膨大,行筆注意平行,也要有頓挫。

②木本莖的勾勒:用皴表現樹皮的紋裂和起伏,皴擦結合,表現樹皮干裂粗糙,起伏轉折。勾皴木本枝干多用中鋒及側鋒結合,轉筆及折筆互用。注意由老本到小枝、由粗漸細的規律,出枝和生疤處隆起,曲折有形,枝干穿插以“女”字形(斜三角形)為美。

好的白描既要表現花卉的形神氣質,又是畫家感情和性格的流露,要練好白描就要堅持金石、書法的研習,把他們融合起來,加強線描的藝術趣味。

第三單元、工筆花卉的著染技法

教學目的:通過講授工筆花卉的著染技法,演示工筆花卉的作畫步驟,使學生學習和掌握最基本的分染、罩染、勾填、反襯等傳統技法并學習一些特殊技法,能獨立完成一幅作品。

教學要求:對傳統技法和特殊技法能熟練運用,正確指導學生用筆、用色,對工筆花鳥畫產生進一步認識和了解。

教學重點:分染、罩染、統染的區別及聯系,特殊技法的表現。

教學難點:中國畫及西方繪畫的不同,不強調光影,用線表現結構,用色豐富畫面,“以形寫神”、“以線造型”是傳統繪畫的藝術基礎。

教學內容:

(一)傳統技法

傳統工筆花鳥畫技法有分染、統染、罩染和平涂、接染、點染、烘托等,下面進行一下分述。

1、分染

分染用兩支筆,一支筆蘸色,一支筆蘸清水把顏色均勻地烘淡,這是表現花葉起伏、轉折、明暗及層次的主要手段。分染時用一只手拿兩支筆交替使用,所以首先學習一下搗筆(演示)。

2、統染

統染即統一大片的分染,用統染法分出花葉之間大的層次關系。

3、罩染和平涂

分染之后,在渲染過的畫面上用透明顏色平鋪的方法叫罩染,在分染前先平鋪一層底色叫平涂,平涂多是用不透明的粉質色。罩染和平涂時應注意水分的把握,不要使水汪在紙上或留下干印。平涂石色時要薄,遍數多為宜。水色亦如此,以達到厚重、均勻、自然的效果。此外,上色時要等干后再上第二遍,且上過一定程度時,刷一層膠礬水,以固定顏色,“三礬九染”,使畫面色彩富麗,生動厚重。

4、接染

用兩支筆各蘸上不同色彩著染,使兩色趁濕相互滲接在一起的染法叫接染。接染時兩支筆上水分要相當,使兩種色彩自然滾動,滲接一起為好。初學可用第三支白水筆幫助接染。

5、點染

不勾輪廓線,用一支筆先蘸上一種色彩,然后在筆尖上再蘸上另一種色彩,一筆按點下去,使兩種顏色自然滲和在一起,一筆成形,點出形象輪廓,這種方法叫點染。點染法多用于沒骨成形。

6、烘托

大片地烘染底色,以襯托出淺色花葉的方法叫烘托。有平涂和分染兩種方法。大片烘染不易均勻,可先用清水把底子鋪濕,趁其半干時烘染,同時用一小筆掏空,一支排刷接染。

7、積水

先以淡墨和色彩積水成形,趁濕沖入水或其他色彩,使水和色相互沖激,干后形成班駁印跡,積水法用水要多,沖入色和水要掌握好干濕火候。

8、托色(反襯)

畫的正面顏色上足后,仍不滿足畫面的要求,便在紙或絹的背面染色,一般在絹上效果最好。反襯一般是在完成了分染和罩染之后,翻過來在這塊顏色的背面上一層及正面接近明度的石色或水色。凡絹上正面用粉,后面必反襯,著色時要及正面輪廓相合,不可出入,顏色最好上勻。

9、虛染

虛染是指渲染對象時,帶有極強的隨意性,可有意將墨或色染出界線之外,使畫面產生空靈感。

10、立粉

用濃厚的粉質色堆積起來,點成如浮雕般立體的色粉點、線的技法叫立粉,花卉中常用立粉法來勾點花蕊。

(二)特殊技法

1、揉紙

把紙揉皺皴染底色,使底子出現自然紋裂的肌理。

2、拓拍

把紙放在凹凸不平的底子上拓印,或用絲瓜瓤、紙團等拍打底子都可以產生不同的班駁陸離的紋理。

3、噴染

噴彈大的白粉色點表現雪花,細小的色點可代替渲染大片底色,或把某一部分噴虛,制造朦朧效果,可用單色,也可用幾個顏色間著噴,還可以將刷過墨或重色的紙鋪平,趁濕噴清水,制造斑點效果。

4、積水法

前面已介紹過,不再贅述。

5、灑鹽

在染色后趁濕灑鹽,鹽把顏色推開,產生肌理,干后把鹽除掉,效果新奇。

6、油水混用

在國畫水質色彩中混入油類或油質顏料,利用油水不相溶的原理,使墨及色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7、用蠟

畫生宣空白用膠礬水,畫熟紙、絹則需用石蠟,在石蠟畫過的地方大片渲染水色,即留出空白。

8、絹后作畫

利用絹的透明性,在絹背后勾染,正面虛虛濛濛,也可把主體畫在絹上,背景畫在托畫的紙上,畫托好后虛實對比,效果也很好。

9、洗刷

在熟紙上先上重顏色,干后,在紙下墊入有肌理的物體,如水彩紙、粗布、木板等,用刷子蘸清水小心洗刷,肌理自然生動。

10、潑墨

此法常用于大寫意畫中,但用于工筆畫中,卻可造成大氣磅礴的特殊感覺。

11、駁落

完成勾線,染色后,按照形象及畫面的需要,把厚薄不同的粉狀顏色涂在畫面之上,等厚顏料干后,有目的地將某些部分或揉或刮或用刷子刷,讓其自由脫落,造成自然天成的班駁效果。

特殊技法頗多,只要從表現主題,意境出發,我們還會在傳統筆墨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多新鮮的技法。

(三)工筆花鳥畫的用色特點

·

1、活色。

·

2、裝飾性及自然生動性相結合。

·

3、用色調渲染意境。

(四)工筆花卉著染的形式和步驟

工筆花卉著染有濕染、淡彩、重彩、沒骨等多種形式。

1、墨染

用濃淡不同的墨色著染,不用色,充分利用焦、濃、重、淡、清的多種層次及不同勾皴筆法來表現花卉的形質、空間,適宜表現野逸的情致。

2、淡彩

用透明水色為主進行著染的形式。

淡彩的著染步驟:

①染莖葉:葉子正面用花青或墨分染,再統染大的層次,再用綠色罩染,然后可用花青勾側脈,如染得充分或者是小葉也可不勾。葉子反面綠色的用草綠色分染、統染,罩偏黃的草綠色,亮部分染三綠,用草綠勾側脈。葉子反面為胭紅色的可用赭石調胭脂染葉尖,用淡草綠及之接染或點染,勾胭脂脈。秋天紅葉,一種方法是用墨分染底色,罩色時用草綠和赭黃、朱磦、朱砂等色接染,正面偏紅,反面較淺;另一種方法是以胭脂或深曙紅分染,罩染朱磦。以上兩法都可用胭脂勾側脈。

草本莖的染法及葉子反面相同。木本莖先用不同墨色勾皴之后,用赭墨及青綠色接染,一般嫩枝偏綠,老本偏赭。染完后還要用墨或用花青墨、赭墨、草綠、赭綠等色點上苔點。

②染花頭:一般淺色花都以白粉平涂或以亮面向暗部分染為底色,然后用各種色彩分染。如白色花用淡草綠加少量赭石調成芽綠分染;粉紅色花用淡曙紅分染;黃花用藤黃分染,最深處可在藤黃中加少量赭石分染;淺藕荷色可用曙紅加少量花青分染。也可以用各色及白粉接染。

橘黃色花頭用藤黃加白粉打底,用朱磦加藤黃分染。

朱紅色花先用深曙紅或胭脂分染,罩染朱磦。

③點花蕊:點花蕊須在花頭染好后進行。雌蕊明顯的先勾染雌蕊,如牡丹雌蕊用草綠和胭脂接染,用胭脂勾筋。雄蕊多數用白粉勾花絲,用濃藤黃的粉立粉法點花藥。

3、重彩

用石青、石綠、石黃、朱砂、蛤粉等不透明石色為主進行著染的畫法稱為重彩。重彩畫鮮麗凝重,有濃厚的裝飾風格。現代多及淡彩法結合。石色不易染勻,必須薄涂多次,且必須在底色上罩一層膠礬水固定色。

4、沒骨

沒骨法是用墨線勾勒輪廓,只用著染色彩的水跡形成花葉形象的方法。

①工細沒骨畫法:白描稿放在紙、絹下面,然后按淡彩的分染、罩染法或用接染、點染法著染,干后勾脈,點蕊。

②接近意筆的點染法點出花葉形象,筆觸自然生動,熟練的點染法也可用生宣紙畫。

總之,現代工筆畫的材料越來越豐富,技法越來越新穎,同學們也可根據自己的立意進行大膽的創新實踐,不必拘泥于某些格式,但一些傳統的技法還是不能丟棄的,在保持傳統技法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使自己的畫面更加完美。

第四單元鳥類的結構及形態

教學目的:使學生了解鳥類結構及形態,在繪畫過程中靈活運用,準確刻畫鳥的形象。

教學要求:了解鳥類各部位名稱,羽毛組織結構以及各部大致比例、弧度;了解鳥類的分類和特征,在繪畫中突出各類鳥體不同特點。

教學重點:鳥體各部大致比例、弧度

教學難點:鳥類的分類和特征

教學內容:

(一)鳥類的結構及形體

鳥類屬于恒溫、卵生的脊椎動物。鳥的軀體形成一個梭形,鳥的前肢演化為一對翅膀,全身遍被羽毛。

1、骨骼:鳥類骨骼露于體表的是嘴和下肢。上嘴骨及頭愈合在一起,下嘴骨游離,由韌帶及上嘴連接。下肢的股骨于脛骨大部分包在腹內,鶴類及雞類的脛骨露出得多一些。鳥腿為跗蹠骨。鳥爪有四個腳趾,第一趾向后包括指甲在內有骨兩節,由內向外數,第二趾三節,第三趾四節,第四趾五節。

2、鳥體各部名稱:頭部包括上額、頭頂、枕部、前頸、后頸、側頸、喉、眼先、眉線、耳羽、頰,身體包括背部、胸部、腰部、腹部、肋部、尾巴、上尾筒、下尾筒、翅膀,腿部包括內趾、中趾、外趾、后趾。

3、鳥體羽毛的組織結構:鳥體羽毛可大體分為兩類,一稱為“翎”,一稱為“毛”。古人曾把畫鳥稱為畫“翎毛”。

“翎”指較大的比較硬挺的羽毛,中間生有明顯的羽軸,及兩側生的羽枝區別分明。翎生在翅及尾,在飛翔時起主要作用。

“毛”指比較柔細的絨毛,羽軸和羽枝區別不明顯,它們起著保護體溫的作用。毛的生長有一定的走向,背面、腹面及膀上的毛走向都不同。

4、鳥的形象及體面:

鳥的頭部和軀干是兩個卵形,聯上頸部、加上翅尾就形成鳥的形象.

鳥的翅膀張開大致可分為三種翼形:方形翼(鷹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