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小升初文言文閱讀分類復習-(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閱讀分類復習-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部編版
小古文閱讀。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http://)①難之②。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③。既已納其自托④,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注】①輒:就。②難之:對這件事感到為難。③耳:罷了。④既已納其自托:既然已經接納了他來船上托身。
1.閱讀短文,寫出下面畫橫線字的正確讀音。
乘船避難____________________
歆輒難之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欲舍所攜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_______________
A.俱乘船避難(一起)
B.王欲舍所攜人(舍棄,拋棄)
C.本所以疑(懷疑)
D.遂攜拯如初(于是)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幸尚寬,何為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寧可以急相棄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你認為兩人誰優誰劣?說說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閱讀
管仲、隰朋①從②于桓公而伐孤竹③,(http://)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④。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⑤之,遂⑥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奴冬居山之陽⑦,夏居山之陰⑧,蟻壤一寸而仞⑨有水。”乃掘之,遂得水。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注釋:①管仲、隰(xí)朋(http://):都是齊桓公時的大臣,幫助桓公成就了霸業。②從:跟從。③孤竹:古國名。④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歸途。⑤隨:跟隨。⑥遂:于是、就。⑦山之陽:山的南邊。⑧山之陰:山的北邊。⑨仞:古代的計量單位。
5.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
蟻冬居山之陽。
6.根據文意解釋加點的字。
①春往而冬反反:_____
②行山中無水行:_____
7.文中出現的人物管仲利用_____找到了_____,隰朋利用_____找到了_____;從這兩個人物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有過利用動物的行為來調整自己活動的經驗,試著寫兩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古文。
翠鳥移巢
翠鳥先高作巢以避①患②。及③生子,愛之,恐墜④,稍下作巢。子長羽毛,復益⑤愛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21·世紀*教育網
[注釋]①避:避免。②患:災禍。③及:到了……的時候。④墜:落,掉下。⑤益:更加。
9.結合文章內容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恐墜:__________
(2)又更下巢:__________
10.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翠鳥“稍下作巢”的原因是什么?(請用文中語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
A.父母過分溺愛孩子,只會害了孩子。
B.我們要懂得變通,要隨著外界情況的變化而變化
C.母愛是偉大的,我們要懂得感恩。
課內閱讀。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3.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以: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決:____________知:____________
14.文中兩小兒所持觀點的依據分別是從哪一種感覺獲得的?(填序號)
A.視覺B.嗅覺C.觸覺D.味覺
(1)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2)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15.從文中哪一句話可以看出兩小兒辯論內容的復雜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兩小兒的“辯斗”對你有什么啟發?請聯系實際談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古文閱讀
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http://)窺。其夫為相御,意氣洋洋,甚自得也。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揚天下。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為人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2·1·c·n·j·y
[注釋]御:車夫或駕車自下:謙卑,認為不如別人妾:我,古代女子自稱求去:請求離開抑損:抑制自己的驕態大夫:古代官名
17.用“/”為下面句子畫一處停頓。
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
18.翻譯句子: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原文填空:文章采用了對比的手法,車夫(http://)的妻子從門縫看到的是兩個不同的形象,做車夫的丈夫身長八尺_____,而做國相的晏子不滿六尺卻_____。
20.晏子推薦車夫做大夫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閱讀。
人有賣駿馬者,比①三旦②立市,人莫(http://)之知。往見伯樂③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④而視之,去⑤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賈⑥。”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
【注釋】①比:連續地。②旦:天。③伯樂:識馬的專家。④還:通“環”。環繞。⑤去:離開。⑥一朝之賈:一天的費用。
21.下列選項中“之”的用法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人莫知之。
B.臣有駿馬,欲賣之。
C.臣請獻一朝之賈。
D.愿子還而視之。
22.用“/”劃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劃兩處)
臣有駿馬欲賣之
23.“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這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
24.關于本則文言文中蘊含的道理,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A.只有伯樂的發現和舉薦,才能成為有價值的人。
B.如果沒有伯樂的發現和舉薦,就不能成為有價值的人。
C.人要有真才實學,也要有像伯樂這樣的權威來發現和舉薦。
D.人是否有真才實學不重要,關鍵要利用好身邊的伯樂。
小古文閱讀。
學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http://),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21
25.這則短文選自《_____》,其中“弈”的意思是_____。
26.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思/援弓繳/而射之
B.思援/弓/繳而射之
C.思援/弓繳而/射之
D.思援弓/繳而射之
27.翻譯句子。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學習了這篇古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閱讀。
北人食菱①
北人生②而不識菱者,仕③于南方,席上啖④菱,(http://)并殼入口。或曰:“食菱須去殼。”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⑤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此坐⑥強不知以為知也。
注釋:①菱:俗稱菱角,形狀像牛頭,紫紅色,水生植物,果實可以煮著吃。性喜溫暖和充足陽光,盛產于我國中部和南部。果實有硬殼。21*cnjy*com
②生:生于,出生。③仕:仕途,在....做官。④啖:吃。
⑤北土:北國,北方。⑥坐:因為
29.結合自己所學知識,試著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①或曰:“食菱須去殼。_____
②其人自護所短。_____
30.試著給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奏。
①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
②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31.結合注釋,聯系上下文,試著翻譯下列句子。
①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下面對文言文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菱角一般生長在南方。
B.菱角屬于土產品。
C.菱角生長在前山和后山。
D.南方人吃菱角不需要去掉殼。
33.你認為文中的“北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學習完本文對你有什么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閱讀小古文,回答問題。
梟①將東自徙
梟逢鳩②。
鳩曰:“子將安之?③”
梟曰:“我將東徙④。”
鳩曰:“何故?”
梟曰:“鄉人皆惡⑤我鳴,以⑥故東徙。”
鳩曰:“子能更⑦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⑧惡子之聲”
【注釋】①梟:貓頭鷹。②鳩:斑鳩、(http://)雉鳩的統稱,形似鴿子。③子將安之:你打算到哪里(安家)?④徙:遷徙。⑤惡:厭惡,討厭。⑥以:所以。⑦更:改變。⑧猶:還是。
(1)通過聯系上下文,結合注釋,我們(http://)可以知道“更鳴”一詞中“更”字的讀音為(gēnggèng)_____(用“√”畫出正確讀音),意思為_____。21教育網
(2)結合注釋,說一說下面句子的意思。
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梟將東徙”的原因是“____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4)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你覺得斑鳩的話有道理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對寓言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做任何事都應從根本著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B.要想讓別人喜歡自己,只有讓自己的聲音更好聽
C.正視自己的缺點并加以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歡迎
林琴南①敬師
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http://),從②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③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致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④之禮?”準即呼備⑤赍⑥米一石⑦致之整,師乃受。【來源:21cnj*y.co*m】
【注釋】①林琴南:林紓,字琴南(http://),福建閡縣(今福州人)。孝廉,清代對舉人的稱呼。②從:跟隨。③亟:急忙。④束修:本指十條干肉,后來通常指學生拜師或親友之間贈送的禮物。⑤呼備:叫人準備。⑥赍:攜帶。⑦石:計量單位。
36.“以襪實米”中“實”的意思是
A.果實;種子
B.真;真誠
C.裝
D.事實;實際
37.“若心固善”中“固”的意思是_____。
38.下列句子朗誦節奏正確的一項是
A.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
B.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
C.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
D.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
39.“謂其竊,卻弗受。”的意思是
A.老師告訴他偷竊不對,但卻接受了
B.老師教育他不能偷竊,不接收米
C.老師認為他這樣偷偷地送米不對
D.老師說這米是他偷來的,推辭不接受
40.你認為林琴南是怎樣一個孩子?請根據文本內容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閱讀
掩耳盜鈴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鐘者,欲負②而走,(http://)則鐘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鐘況然③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④掩其耳。惡⑤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⑥也!
注釋:
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晉國的貴族(http://),被其他四家貴族聯合打敗后,逃在齊國。亡:逃亡。②負:用背馱東西。③況(huàng)然:形容鐘聲。④遽(jù):立刻。⑤惡:害怕,⑥悖(bèi):荒謬。
41.下面這句應該怎么讀,請你用“/”劃出節奏來。
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42.聯系上下文理解。
(1)“以錘毀之”中的“之”是指:____________。
(2)“惡人聞之”中的“之”是指:___________。
(3)“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
這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本文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閱讀。
師曠論學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http://)暮矣。”師曠曰:“暮,何不炳燭①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②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釋】①炳燭:點燭。②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為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44.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
(1)暮:_______(2)聞:_______(3)善:_______
45.本文題為《師曠論學》,那么“論學”的核心句是哪一句?概括起來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師曠論學的道理對你有何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nàn(http://)nánshě2.C3.好在船還比較寬敞,為什么不可以呢?怎么可以因為情況危急便把他扔下呢?4.華歆的品質好,因為他信守承諾,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就盡全力做到。
【解析】1.本題考查字音。
乘船避難:乘坐船只躲避動亂。“難”,nàn,動亂。
歆輒難之:華歆感到很為難。“難”,nán,為難。
王欲舍所攜人:王朗想拋棄剛才搭船的人。“舍”,shě,拋棄。
2.本題考查字詞解釋。
A.俱乘船避難:一起搭船躲避動亂。“俱”,一起。
B.王欲舍所攜人:王朗想拋棄剛才搭船的人。“舍”,拋棄。
C.本所以疑:剛才我之所以猶豫。“疑”,猶豫。
D.遂攜拯如初:于是就繼續帶著他趕路。“遂”,于是。
故選C。
3.本題考查句子翻譯。
幸尚寬,何為不可?:幸好船還寬敞,為什么不可以呢?
寧可以急相棄邪?:哪里能因為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
4.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結合文本內容加以理解,表達自己的觀點,(http://)并闡釋理由。如:華優王劣。因為華歆先前對救助別人感到為難正是他考慮事情周全、有遠見的表現,而一旦選擇幫助別人他就始終如一,重信重義;而王朗輕言搭救別人,遇到困難就想舍棄,是一個輕言寡信,不值得信賴之人。根據他們的所作所為可以判斷出華歆優于王朗。【來源:21·世紀·教育·網】
【點睛】參考譯文:
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http://)他們的船,華歆感到十分為難而沒立刻答應。王朗卻說:“幸好船還寬敞,為什么不可以呢?”后面的賊寇已經追上來了,王朗想拋棄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剛才我之所以猶豫,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接納了他來船上安身,哪里能因為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于是就繼續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歆、王朗二人的優劣。2-1-c-n-j-y
5.蟻/冬居/山之陽。6.(http://)返回走7.老馬歸路螞蟻水源自然萬物都可以是人類學習的對象返回8.燕子低飛螞蟻搬家
【解析】5.考查文言語句的停頓。
句意為: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故可斷句為:蟻/冬居/山之陽。
6.考查了對文言文字詞的理解與掌握。
①“春往而冬反”句意為: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時已是冬天。反通“返”,返回。
②“行山中無水”句意為:走到山里沒有水。行:走。
7.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從文章內容來看,人“迷惑失道”,“乃放老馬(http://)而隨之,遂得道”;“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文中出現的人物管仲利用老馬找到了歸路,隰朋利用螞蟻找到了水源。從這兩個人物身上可以看出,自然萬物都可以是人類學習的對象返回;或是我們要虛心求教等。21·cn·jy·com
8.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拓展。
結合知道本文我們自然萬物都可以是人類學習的對象,比如說看到“燕子低飛”“螞蟻搬家”表示天要下雨,就要及時調整出行計劃等。
【點睛】參考譯文:管仲和大夫隰朋隨齊桓(http://)公一同前往攻打孤竹,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時已是冬天,最后迷了路。管仲說:“老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于是放開老馬,人跟隨著它們,終于找到了回去的路。走到山里沒有水,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如果)蟻穴有一寸高的話,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于是挖掘山地,終于得到了水。
9.擔心更低10.翠鳥在高處筑巢來躲避禍患。11.及生子,愛之,恐墜。12.A
【解析】9.考查了字詞解釋。
(1)恐墜:擔心從樹上掉下去。“恐”擔心的意思。
(2)又更下巢: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更”更低的意思。
10.考查了句子翻譯。
“翠鳥先高作巢以避患。”“避”躲避的意思。“患”是禍患。句子的意思是:翠鳥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來避免禍患。
11.考查了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
“稍下做巢”意思是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原因是翠鳥生了小鳥,非常愛它,惟恐小鳥從樹上掉下來。文中對語句是:及生子,愛之,恐墜。
12.考查了對故事啟示的理解。
這個故事中的母親——翠鳥,非常愛孩子,但是她的做法卻是不合適,所以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明白了:父母過分溺愛孩子,只會害了孩子。故選A。
【點睛】參考譯文:翠鳥先是把巢筑得(http://)高高的用來避免禍患。等到它生了小鳥,特別喜愛它,惟恐它從樹上掉下來,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鳥長出了羽毛,翠鳥更加喜愛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們就把它們捉住了。
13.認為到判斷通假字。“知”通“智”聰明、智慧。14.AC15.孔子不能決也。16.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結論也不同。
【解析】13.本題考查字詞解釋。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意思是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以”的意思是認為;
“及日中則如盤盂”意思是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個盤子,“及”的意思是等到;
“孔子不能決也。”意思是孔子不能判決(誰對誰錯),“決”的意思是決斷,判定,判斷。
“孰為汝多知乎?”意思是誰說您的知識淵博呢?,“知”的意思是通假字。“知”通“智”聰明、智慧。
14.本題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1)抓住文章“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可知是從太陽的大小來判斷的,太陽的大小需要用眼睛看,因此是視覺;
(2)抓住文章“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可知是從溫度方面來判斷的,溫度需要觸碰,因此是觸覺。
15.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
抓住文章中的關鍵句“孔子不能決也。”因為孔子被公認為“多知”之人,理應知道答案,但他卻無法判斷誰是誰非,可見兩小兒辯論內容的復雜性。
16.本題考查文章主旨。
結合文章內容,說出對自己的啟發或(http://)自己的感受即可,如:兩個小孩憑著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無能為力。這告訴我們,學無止境,我們應有做到謙虛好學,不能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自滿。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點睛】參考譯文:孔子到東方游歷,見到兩(http://)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么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時候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到中午的時候距離人近。”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個盤子,這不是遠處的看著小而近處的看著大嗎?”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等到中午的時候像手伸進熱水里一樣熱,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嗎?”孔子不能判決(誰對誰錯)。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的知識淵博呢?”
17.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1(http://)8.晏子發現了他的變化,感到很奇怪,就問他,車夫也如實相告。19.駕車時揚揚自得謙卑恭敬20.因為車夫是一個知錯就改、實事求是的人,所以晏子推薦車夫做了大夫。
【解析】17.本題考查的是文言斷句。
解答該題可以根據句意、虛詞和結(http://)構判斷。“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的意思是:車夫的妻子從門縫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故可造動詞“從”前面劃分,斷句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
18.本題考查的是對句子的理解。
關鍵字:怪:感到奇怪;御:駕車的車夫,動詞用作名詞;對:告訴。翻譯時要注意句中的代詞“之”,把所指代的內容翻譯出來,同時要聯系上下文。
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發現了他的變化,感到很奇怪,就問他,車夫也如實相告。
19.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文章采用了對比的手法,車夫的妻子從門(http://)縫看到的是兩個不同的形象,“今子長八尺,為人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意思是你身高八尺,才不過做人家的車夫,看你的神態,卻自以為挺滿足,由此可知做車夫的丈夫身長八尺駕車時揚揚自得。“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揚天下。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意思是晏子身高不過六尺,卻做了齊的宰相,名聲在各國顯揚,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種甘居人下的態度。由此可知,做國相的晏子不滿六尺卻謙卑恭敬,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
20.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
“其后,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意(http://)思是從此以后,車夫就謙虛恭謹起來。晏子發現了他的變化,感到很奇怪,就問他,車夫也如實相告。從中可以看出車夫是一個知錯就改、實事求是的人,所以晏子推薦車夫做了大夫。
【點睛】參考譯文:晏子做齊國宰相(http://)時,一次坐車外出,車夫的妻子從門縫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他丈夫替宰相駕車,頭上遮著大傘,揮動著鞭子趕著四匹馬,神氣十足,洋洋得意。不久回到家里,妻子就要求離婚,車夫問她離婚的原因,妻子說:“晏子身高不過六尺,卻做了齊的宰相,名聲在各國顯揚,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種甘居人下的態度。現在你身高八尺,才不過做人家的車夫,看你的神態,卻自以為挺滿足,因此我要求和你離婚。”從此以后,車夫就謙虛恭謹起來。晏子發現了他的變化,感到很奇怪,就問他,車夫也如實相告。晏子就推薦他做了大夫。
21.C22.臣/有駿馬/欲賣之。23.伯樂就走過去環繞著那匹馬查看它,離開的時候又回頭看了馬一眼。24.C
【解析】21.(1)考查了對文言詞語用法的理解能力。
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在具體句子中理解詞語的意思。
A.人莫知之:沒有人來跟我交談過。句中的“之”是代詞,指賣馬這件事。
B.臣有駿馬,欲賣之:我有匹好馬,想要賣掉它。句中的“之”是代詞,指代馬。
C.臣請獻一朝之賈:請讓我奉送給您一天做買賣所獲得的報酬。句中的“之”是助詞,的。
D.愿子還而視之:希望您能環繞著我的馬查看它。句中的“之”是代詞,指代馬。
故選C。
22.考查了文言句子的節奏。
臣有駿馬欲賣之:我有匹好馬想要賣掉它。
故應斷句為:臣/有駿馬/欲賣之。
23.考查翻譯語句。
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http://)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翻譯為:伯樂就走過去環繞著那匹馬查看它,離開的時候又回頭看了馬一眼。
24.考查文章主旨。
根據故事的內容可知,故事中的馬并沒有變,只是(http://)因為有伯樂的仔細審視,回頭看了又看而增值,這表現了權威的重要性,由此可知蘊含的道理是人要有真才實學,也要有像伯樂這樣的權威來發現和舉薦。
故選C。
【點睛】參考譯文:
有個賣好馬的人,接連地在集市上待了三天,(http://)卻沒有人知道他賣的馬是好馬。他去拜見相馬的專家伯樂,說:”我有匹好馬,想要賣掉它,接連三天站在集市上,沒有人來跟我交談過。希望您能環繞著我的馬查看它,離開的時候再回頭來看看它,請讓我奉送給您一天做買賣所獲得的報酬。”伯樂就走過去環繞著那匹馬查看它,離開的時候又回頭看了馬一眼。一天之后馬價就高了十倍。
25.孟子·告子(http://)下棋26.A27.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圍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導。28.做事必須專心致志,絕不可以三心二意。
【解析】25.本題考查作家作品以及字詞的識記。
《學弈》選自《孟子·告子》,《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
“學弈”的意思是學習下棋,其中“弈”的意思是下棋。
26.本題考查句子的朗讀節奏。
“思援弓繳而射之”的意思是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來。“思”后面需停頓,“援弓繳”為動詞,后面需停頓。故這個句子的停頓為:思/援弓繳/而射之。
故選A。
27.本題考查句子的翻譯。
使:讓;誨:教導;其:其中;惟:只。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意思是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圍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的學習,只聽弈秋的教。
28.本題考查短文主旨的概括。
本文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http://)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絕不可以三心二意。弈秋同時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異。
29.有的人缺點30.①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
②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此坐/強不知(http://)以為知也。31.我并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進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熱解毒。菱角生長在水中,而不是生長在土里,這是因為他為了裝作有學問,硬要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32.A33.“北人”是一個不懂裝懂、強詞奪理的人。34.不要不懂裝懂、強不知以為知,否則會鬧出笑話。
【解析】29.本題考查字詞解釋。
①或曰:“食菱須去殼”:有人對他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或:有的人。
②其人自護所短:那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點。短:缺點。
30.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
斷句方法的標準:一是根據理解,一個詞組或短語是不能分斷開的。二是結合語言習慣。
①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http://),席上啖菱,并殼入口:有個出生在北方不認識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連角殼一起放進嘴里吃。因此正確的斷句是: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
②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http://)也:菱角生長在水中,而不是生長在土里,這是因為他為了裝作有學問,硬要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因此正確的斷句是: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版權所有
31.本題考查句子的翻譯。
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http://)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要找出關鍵詩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①并殼:連同皮殼;欲:想要;以:用來。整句話的意思是:我并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的原因,是想要清熱解毒。
②而:表示轉折,此指卻;坐:因為,由于;強((http://)qiǎng):本文中指“勉強”。整句話的意思是:菱角生長在水中,而不是生長在土里,這是因為他為了裝作有學問,硬要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
32.本題考查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A.“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http://)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意思是有個出生在北方不認識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連角殼一起放進嘴里吃。由此可知,菱角一般生長在南方。故正確。
B.“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的意思是菱角生長在水中,而不是生長在土里。由此可知,菱角屬于水產品。故錯誤。
C.“夫菱生于水而非土產”的意思是菱角生長在水中,而不是生長在土里。由此可知,菱角生長在水中,“菱角生長在前山和后山”錯誤。
D.“食菱須去殼”意思是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故錯誤。
故選A。
33.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通過北人“啖菱,并殼入口”,卻說“并殼者(http://),欲以去熱也”;菱生長在水里,他卻說“前山后山,何地不有”,說明“北人”不懂裝懂,還強詞奪理,是一個可笑的人。
34.本題考查歸納文言文主旨的能力。
文中的北人把生長在水中的菱角說成(http://)是在土里生長的,這是因為他硬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這則小故事不僅在情節構思上遵循了生活的真實,更在于北人強不知以為知的做法與表現在現實生活中極具普遍性與代表性。意在告訴我們:人人都有缺點,不要掩飾缺點,人的知識是有限的,要虛心學習,不要不懂裝懂,要聽取他人正確的意見。
【點睛】參考譯文:有個出生在(http://)北方不認識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連角殼一起放進嘴里吃。有人對他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那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點,說:“我并不是不知道,連殼起吃進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熱解毒。”問的人說:“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他回答說:“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塊地沒有呢?”菱角生長在水中,而不是生長在土里,這是因為他為了裝作有學問,硬要把不知道的說成知道的。
35.(1)gēng改變
(2)如果你能改變叫聲,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改變叫聲,那么即使你向東遷移,那里的人照樣會討厭你的叫聲。【出處:21教育名師】
(3)鄉人皆惡我鳴
(4)有道理。因為人與動物要適應自然環境,而不是要求環境適應你。
(5)A
【詳解】(1)本題考查多音字與字義。
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個字有多個讀音,其讀音、用法和詞性各有區別。“更鳴”的“更”應讀“gēng”,指改變。讀“gèng”時,指再。【版權所有:21教育】
(2)本題考查翻譯句子。
翻譯句子,抓住句中的關鍵詞,以直譯(http://)為主,意譯為輔,再運用增、刪、調、換、補等方法,使句子通順,表意明確。句中的“更”,意思是改變;“惡”,意思是討厭。句意是:如果你能改變叫聲,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改變叫聲,那么即使你向東遷移,那里的人照樣會討厭你的叫聲。www-2-1-cnjy-com
(3)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閱讀全文相關語段,加深對內容的理解。閱讀“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可知,梟將東徙的原因。
(4)本題考查情感主旨。
閱讀全文,加深對畫線句的理解。畫線句說得有(http://)道理,站在斑鳩的立場上看問題:在一個環境中若得不到認可,就應該反思自己的問題或缺點,而不是逃避,只有正視自己的缺點并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歡迎與肯定。因為人與動物要適應自然環境,而不是要求環境適應你。
(5)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辨析。
閱讀全文,體會作者寫這則寓言要告(http://)訴大家什么道理。結合“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可知,貓頭鷹對待人們不喜歡自己的鳴聲時,就要逃避,而斑鳩點出了解決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改正自己的缺點。故選A。
【點睛】譯文:貓頭鷹遇見了斑鳩,斑(http://)鳩問它:“你將要到哪兒去?”貓頭鷹說:“我將要向東遷移。”斑鳩問:“是什么原因呢?”貓頭鷹說:“村里人都討厭我的叫聲,所以我要向東遷移。”斑鳩說:“如果你能改變叫聲,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改變叫聲,那么即使你向東遷移,那里的人照樣會討厭你的叫聲。”
36.C37.固然38.A39.D40.他是一個心地善良、有愛心、懂得尊敬老師的人。
【解析】36.考查學生對字義的理解。
“以襪實米”的意思是:急忙回家,用襪子裝米。其中“實”的意思是裝。故選C。
37.考查學生對字義的理解。
“若心固善”的意思是:你這份心意固然是好的。其中“固”的意思是固然。
38.考查朗讀節奏。
“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的意思是:閩縣人林紓六七歲的時候。故正確的朗誦節奏為: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故選A。
39.考查學生對句子的理解。
謂:說。竊:偷。弗受:不接受。
“謂其竊,卻弗受”的意思是:老師說這米是他偷來的,推辭不接受。故選D。
40.考查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分析。
結合內容理解,林琴南知道老師無米下炊,回家給老師取米,說明他是一個心地善良、有愛心、懂得尊敬老師的人。
【點睛】參考譯文:閩縣人林紓六七歲的時候,跟(http://)隨老師讀書。老師非常貧困,做飯沒有米。林紓知道后,急忙回家,用襪子裝米,裝滿了,背著送給老師。老師生氣了,說這是他偷來的推辭不接受。林紓回來后告訴了母親,母親笑著說:“你這份心意固然是好的,但是這樣的方式(襪子裝米)難道是學生贈送老師禮物的禮節嗎?”隨即讓人準備,林紓攜帶著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師于是接受了。
41.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http://)42.鐘鐘聲想要把鐘背起來逃跑,但是鐘太大不好背。43.不要自欺欺人。21*cnjy*co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