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南安南星中學高二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福建省漳州市南安南星中學高二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福建省漳州市南安南星中學高二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福建省漳州市南安南星中學高二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福建省漳州市南安南星中學高二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漳州市南安南星中學高二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讀“甲,乙兩海峽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3.圖中甲、乙兩海峽分別是A.馬六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

B.馬六甲海峽

曼德海峽C.霍爾木茲海峽

馬六甲海峽

D.曼德海峽

馬六甲海峽24.下列氣候特點中,符合乙海峽附近的是A.全年高溫多雨B.全年炎熱干燥C.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25.下面關于兩海峽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海峽兩岸都為傳統農業國家

B.甲海峽兩端分屬兩大洋C.乙海峽兩岸居民都信仰基督教

D.乙海峽兩岸都屬于同一大洲參考答案:23.B

24.B

25.B23.根據經緯度位置和海陸輪廓,圖中甲是馬六甲海峽,乙是曼德海峽,兩海峽分別是馬六甲海峽

曼德海峽,B對。A、C、D錯。24.乙海峽是曼德海峽,附近的氣候類型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符合的氣候特征是全年炎熱干燥,B對。全年高溫多雨是熱帶雨林氣候特征,A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溫帶季風氣候特征,C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征,D錯。25.甲海峽沿岸的新加坡是新興工業國,A錯。甲海峽兩端分屬兩大洋,西側是印度洋,東側是太平洋,B對。乙海峽兩岸居民都信仰伊斯蘭教,C錯。乙海峽兩岸不屬于同一大洲,西側是非洲,東側是亞洲,D錯。2.宇宙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外部環境,讀圖完成圖示較高級別天體系統的中心天體是A.地球B.月球C.太陽D.彗星參考答案:C3.下圖為我國某城市城區地租分布等值線圖(數值:a>b>c),讀圖判斷7-9題。7、該城市重工業不斷向東北部遷移,主要原因可能是:①城區地價上漲

②為了緩解城區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

③東北部人口眾多,有大量剩余勞動力

④東北部地區礦產資源豐富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8、該重工業區附近矮牽牛的葉子枯黃率比較高,該重工業區的主要工業部門可能是:A.鋼鐵工業

B.化學工業

C.機械制造

D.服裝制造9、從重工業生產的特點看,該重工業區的交通運輸方式主要是:①水運

②公路運輸

③航空運輸

④鐵路運輸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參考答案:7.A

8.A

9.D4.讀圖,完成8-9題。8.圖中①處是一個大型能源基地,它是()A.油田B.煤礦C.核電站D.水電站9.圖中②城市的主要職能及選址的主導區位因素是()A.經濟、氣候B.經濟、地形C.政治、地形D.政治、氣候參考答案:D

C5.讀我國沿32°N緯線地形剖面圖,完成下列問題。

35.

下列關于圖中代碼表示的地形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②為柴達木盆地,屬于第一級階梯B.

①為云貴高原,屬于第二級階梯C.

③為長江中下游平原,屬于第三級階梯D.

④為太行山,是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36.

有關我國地形、地勢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有利于夏季風的深入

B.

使大河東流,有利于溝通東西交通C.

有利于形成充足的耕地

D.

在階梯交界處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參考答案:35.C

36.C【35題詳解】我國地勢起伏較大,以32°N緯線形成的剖面圖,掌握我國具體的地形分布情況,根據圖示,可判斷該緯線穿過我國南部地區的部分地形區。②海拔較高,為我國地勢最高的青藏高原地區;且是第一、二階梯分界線上的橫斷山脈;①是位于我國南部地區的四川盆地;④為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的分界線,屬于巫山;③為我國南部重要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屬于第三級階梯。因此答案選C項。【36題詳解】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地勢特點對氣候、河流的影響。剖面圖可以直觀的表示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通過觀察,可以明顯觀察出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點。我國東部低,東臨海洋,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A正確;西高東低,受地勢影響許多大河東流,溝通了沿海和內地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地的經濟聯系,B正確;階梯交界處,海拔高低不同,落差大,水流急,蘊藏豐富的水能,D正確;耕地面積的大小,與地形類型有關,我國山地眾多,耕地面積較小,C錯誤。故答案選C項。點睛:我國地形、地勢影響:我國的地形有3個特點即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地形種類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它對我國的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1、使得我國的河流大多數自西向東流動。2、西高東低的地勢,相對而言有利于海洋水汽的深入;3、多種地形使得我國的自然地理環境出現多樣化,從而使得物種出現多樣化的特點。對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1、階梯狀分布的特點使得河流之間的落差較大,產生巨大的勢能,有利于水電站的建設;2、地形種類多樣,為我國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平原具有發展種植業的優勢,高原具有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山區在發展林業、副業、旅游業和采礦業等方面具有優勢;3、山區面積廣大,地形的阻隔使得地域之間文化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難,導致我國的文化出現明顯的多樣化和地域化特色。4、當然,這些特點還對我國的社會經濟產生不利的影響,如山區多,平原少,也給大規模商品化生產、生產管理帶來了困難;同時,山區由于地形崎嶇,交通閉塞,經濟文化常常相對落后,并造成耕地資源不足。6.右圖為風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讀右圖回答6-9題圖96、有關圖9所示的內容,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地貎是黃土丘陵B.該地盛行東北風C.圖中的環境問題是土地沙漠化D.該地貌廣泛分布在我國的北方地區7、關于圖中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治理措施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氣候干旱,蒸發量大

②過度放牧③過度開墾

④大風日數較多而且集中⑤改良土壤,引水灌溉

⑥植樹種草,保持生態平衡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①②⑤8、沙坡頭地區防治沙漠化采用的工程措施主要是A.沙地飛播

B.草方格沙障C.小流域綜合治理

D.植樹造林9、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①人口大量外遷,以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資源,發展節水農業③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水能和生物能,解決農村用能問題④開發深層地下水,擴大農田灌溉面積⑤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合理放牧,積極營造護田林網⑥擴大植被覆蓋率,設置沙障與封育固沙,構筑防護體系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參考答案:6.C

7.C

8.B

9.D7.下圖為同一時刻不同日期晝夜分布圖,圖中最外圈緯線為60°N,斜線區域為T日期黑夜范圍,陰影區域為T日期過后的D日期黑夜范圍。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20.D日期,國際標準時為A.8月7日12:00

B.5月7日12:00C.11月7日12:00

D.2月6日

0:0021.重慶再次出現與D日期晝長相同的日期約為A.11月7日前后

B.8月7日前后C.2月6日前后

D.5月7日前后參考答案:20.A

21.D20.由圖分析可知,T時刻,晨昏線與極圈相切,北極圈及其以北為極晝現象,說明T時為6月22日,故D在6月22日之后、9月23日之前;圖中0°為12點,故此時世界時間為12:00,故答案選A。21.重慶再次出現與D日期晝長相同的日期,應該是關于夏至日對稱的兩個日期,即與夏至日間隔的日期相同,D時期在夏至日之侯,另一日期在夏至日之前,春分之后,結合上題可知,約為5月7日前后,D正確,ABC錯誤。故答案選D。8.下列關于全球定位系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GPS是利用衛星進行導航、定位的系統B.GPS包括三大部分,即空間部分和地面控制部分及傳輸部分C.GPS衛星星座由24顆衛星組成D.野外旅行,只要擁有GPS信號接收機,可隨時知道自己所處的經緯度參考答案:BGPS包括三大部分,空間部分—GPS衛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用戶設備部分—GPS信號接收機。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9.衰退性產業轉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較優勢產業的向外轉移,讀“廣東產業轉移效應理論模型圖”,回答5~6題。ks5u5.下列產業中,最有可能屬于珠江三角洲地區衰退性產業轉移的是(

)A.汽車零配件生產

B.節能環保業

C.服裝鞋帽生產

D.高端裝備制造業6.衰退性產業轉移對廣東省東西兩翼和山區產生的正效應是(

)A.土地利用多樣化,耕地面積擴大

B.增加就業機會,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C.促進經濟發展,提高高新技術產業比重

D.有可能帶來環境污染等問題參考答案:C

B10.甲地區(虛線以西)多大霧天氣,主要是因為()A.沿岸有寒流流經B.位于低緯地區,空氣對流強烈C.位于沙漠區,空氣中塵粒多D.位于高山背風氣流下沉區參考答案:A11.從“南糧北運”到“北糧南運”,中國農業經歷千年形成的糧食產銷格局在最近的30年間被徹底改變了。下圖為中國糧食產銷格局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4.引起“南糧北運”向“北糧南運”轉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氣候變化B.城市化地區差異C.人口分布變化D.土地生產力差異25.影響東北地區成為我國最大商品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變暖、熱量條件改善B.人均耕地多C.新品種、新技術廣泛應用D.高速鐵路的建設26.當前,制約“北糧南運”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氣侯條件

B.生產水平

C.鐵路運輸

D.市場需求參考答案:24.B

25.B

26.C24.20世紀80年代后,我國南方改革開放程度高,經濟發展快,城市化快速發展,使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同時大量耕地種植經濟作物,導致南方糧食產量下降;而北方城市化程度較低,糧食種植面積較大。故出現了糧食供給與運輸的變化,B正確。25.借鑒美國商品谷物農業知識可知,地廣人稀是形成商品谷物農業基地的基礎。人均耕地多是東北成為我國最大商品糧基地的原因,B正確。26.

“北糧南運”說明南方有市場需求、北方有糧食供應。當前制約“北糧南運”的關鍵因素是我國南北方之間的運力不足,C正確。濕地率是某區域濕地面積與該區域面積之比,下圖示意黃河流域濕地分布與降水量的關系,1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煤炭所占比重逐漸減少B.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石油所占比重逐漸減少C.社會經濟生活中的耗能量不斷增多

D.新技術煉鋼的耗煤量逐漸增多參考答案:A13.讀“雨林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9.雨林系統中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是圖中的()A.a

B.b

C.c

D.d20.熱帶雨林的脆弱性表現在()A.生物殘體分解快

B.植物生長速度快C.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物體內

D.群落以高大的喬木為主21.熱帶雨林生態功能強大的表現是(

)①維護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寶庫③提供大量的優質硬木

④維持全球的水循環和水平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參考答案:19.A

20.C

21.D19.分析圖示信息可知,a為生物,b為土壤,c是土壤為生物提供養分,d是淋溶作用流失養分。雨林系統中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部位是生物,故本題正確答案是A。20.根據所學知識,熱帶雨林的脆弱性表現在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物體內,如果雨林一旦遭到破壞,生態系統就難以恢復。故本題正確答案是C。21.熱帶雨林系統生物循環旺盛,生產力極高,對維護全球碳氧平衡、水循環和水量平衡極其重要。故本題正確答案是D。14.在山西建坑口電站,變輸煤為輸電,對山西省會產生哪些不利影響()A.加劇水資源的緊張狀況B.不利于山西經濟發展C.輸電的經濟效益遠低于輸煤

D.不利于鐵路運輸的發展參考答案:A解析:建坑口電站,需要大量的淡水資源。由于山西缺水,因而會加劇山西水資源的緊張狀況。15.沿淮城市群是指淮河安徽段兩岸地區的城市群體,俗稱皖北,面積占全省的1/3,人口占全省的一半,讀沿淮城市群經濟發展圖,完成下面小題。15.關于沿淮城市群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稠密,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B.以第二、三產業為主,城市化水平最高C.宿州市經濟總量最大,城市化水平最高D.淮北市經濟總量最小,城市化水平最低16.據區域特點,沿淮城市群的最佳定位是(

)①國家重要的能源與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②珠三角制造業的承接地③安徽重化工主要集聚地

④安徽旅游示范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參考答案:15.A

16.C試題分析:15.從題干上已知,沿淮城市群,面積占全省的1/3,而人口占全省的一半,說明人口稠密,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A對。從圖中可知,該城市群,第一產業比重總體上較大,城市化水平較低,B錯。淮南市外圓圈不是最大,說明經濟總量不是最大,C錯。淮北市第一產業比重最低,城市化水平最高,D錯。16.淮北地區煤炭資源豐富,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地,也是重化工業的主要集聚地,且平原廣闊,農業發達,農產品豐富,可建設農產品加工基地,①、③對。距長三角近,是長三角制造業轉移的承接地,②錯。皖南地區旅游資源豐富,是安徽省旅游業示范區,淮北地區不是安徽旅游示范區,④錯。所以C對。16.讀美國部分地區輪廓圖,據此回答11—13題:11.圖中a、b、c、d、e區域中,屬于商品谷物農業地域類型的是_____。A.a、b、c

B.c、d、e

C.a、b、e

D.a、c、d12.圖示①一⑤城市中,處于地中海氣候區的是_____。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13.關于美國工業和城市的說明,正確的是_。A.東北部工業區有豐富的石油和煤鐵資源B.城市①是美國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業中心C.城市⑤附近有美國最重要的新興工業區D.城市③是美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參考答案:D

D

B17.棉花耐旱、耐鹽堿,喜光照。近年來,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管技術和機械化作業,種植早熟的棉花品種,并引種彩色面和有機棉。回答下列問題。33.該地引種彩色棉、有機棉,主要是為了A.增強市場競爭力

B.改善生態環境C.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D.降低運輸成本34.該地發展棉花種植業面臨環境問題可能是A.水土流失

B.石漠化

C.生物多樣性增加

D.土地荒漠化35.該地發展棉花種植業面臨的一些問題。其中,機械化作業可緩解的問題是A.交通不便

B.資金不足

C.勞動力缺乏

D.土地多鹽堿參考答案:33.A

34.D

35.C18.橡膠樹喜高溫、高濕,適于在土層深厚肥沃且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生長。淺根性,枝條較脆弱,對風的適應能力較差,易受風寒并降低產膠量。馬來西亞的橡膠和錫礦產地基本重疊在山麓地帶,形成世界馳名的“膠錫地帶”。錫礦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崗巖侵入體的接觸帶,礦體經風化剝蝕,由外力帶到圖示地區堆積。圖甲為西馬來西亞略圖,圖乙為西馬來西亞橡膠分布圖。根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7.關于圖中中央山脈走向及錫礦堆積的主要外力判斷正確的是A.南北走向、風力

B.西北-東南走向、河流C.東北-西南走向、河流

D.東西走向、風力8.中國海南島橡膠種植區與之相比最不利的自然條件是A.臺風多發、熱量不足

B.多山地,地勢起伏大C.多紅壤、土壤貧瘠

D.河流少,灌溉水源不足參考答案:7.B

8.A試題分析:7.根據題文“馬來西亞的橡膠和錫礦產地基本重疊在山麓地帶”并結合圖中的錫礦圖例確定山脈,再依據圖中經緯度確定山脈走向為西北—東南。錫礦堆積主要是由河流不斷侵蝕、搬運、堆積而成,因此B項正確。8.圖示地區為熱帶雨林氣候,緯度較低,全年高溫多雨,而我國海南島為熱帶季風氣候,緯度較高,冬季氣溫較低且多臺風。橡膠生長對熱量要求較高,因此A正確。多山地,地勢起伏大;多紅壤、土壤貧瘠;河流少,灌溉水源不足為二者的共同特征,B、C、D錯。

19.讀“水循環示意圖”(圖中數字表示水循環環節),回答25~26題。25.有關各地區水循環的說法正確的是A.東亞地區:環節①水量7月份較小B.南亞地區:環節②水量1月份較小C.地中海沿岸:環節③水量7月份較大

D.開普敦附近:環節⑥水量1月份較小26.關于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A.目前人類對環節①施加影響最大

B.跨流域調水可以調節環節③水量的季節變化C.修建水庫可以增加環節④的水量

D.植樹造林可以減少環節⑤和⑥的水量參考答案:B

C20.圖9為我國三個流域“水災受災比(受水災的縣域個數與總縣域個數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變化圖”。讀圖回答30~32題。30.三個流域水災受災比的特點有

①峰值均出現在4~6月

②峰值出現月份與降水季節變化基本一致

③珠江流域的受災比居中

④最小峰值出現的時間由南向北逐漸推遲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1.當黃河流域水災受災比出現峰值時

①我國東部地區雨帶推移到華北平原

②巴西高原草木生長旺盛

③美國南部颶風活動頻繁

④阿爾卑斯山雪線處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2.關于長江和黃河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長江和黃河都流經我國地勢的三級階梯

②黃河在初春和初秋易發生凌汛

③治理黃河的關鍵是不斷加固下游大堤

④三峽工程提高了長江的航運能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參考答案:30.B

31.A

32.D略21.下圖是我國四條河流各月平均流量圖,陰影部分為徑流量。讀圖完成12-14題。12.位于東北地區的河流是(

A.②

B.①

C.③

D.④13.四條河流中緯度最低的河流是(

A.①

B.②

C.④

D.③14.①河的主要補給形式是(

A.冰川融水

B.大氣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參考答案:ADA22.圖3為秀麗的黃果樹瀑布景觀圖,讀圖回答4-5題。4.該圖景觀體現出的地球圈層有

A.2個

B.3個

C.4個

D.5個5.在景觀圖中,代表自然地理環境中最活躍的圈層的要素是

A.瀑布

B.巖石

C.樹木花草

D.大氣參考答案:C

C23.日本鳥取沙丘(下圖)能實現人們領略沙漠風情的愿望。鳥取沙丘東西長約16千米,南北寬約2.4千米。鳥取沙丘降水較多,適合草木生長。當地政府為了保護該“沙漠”下了很大力氣。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導致鳥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動力因素可能是A.東北信風

B.盛行西風

C.夏季風

D.冬季風14.當地政府“下了很大力氣”最有可能是指A.植樹種草

B.持續除草

C.修筑防浪堤

D.從外地運沙參考答案:13.D

14.B13.日本地處中緯度地區,不受東北信風影響,A錯誤;該國以季風氣候為主,主要是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造成的,基本不受盛行西風控制,B錯誤;據圖可知,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中部高、兩側低,鳥取沙丘位于山地的北側,處于夏季風的背風坡,不可能是沙丘形成的主要動力,C錯誤;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風,可以將海邊沙灘的沙粒吹向鳥取形成沙丘,D正確。故選D。14.根據日本氣候類型及其特點,結合鳥取沙丘所處位置可知,鳥取沙丘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較多,適合草木生長,保護該“沙漠”必須持續除草,人們才能領略沙漠風情,故選B。24.下圖是我國區域產業CO2減排效果比較示意圖,回答29~30題。

29.我國節能減排的重點區域是

(

)

A.中部地區

B.南部沿海地區

C.京津地區

D.北部沿海地區30.南部沿海地區減排壓力較小,這是因為

(

)A.經濟發達

B.以輕工業為主的工業結構

C.氣候變化不明顯

D.以清潔能源消費為主參考答案:A

B25.讀右圖,回答26-27題26.甲、乙、丙三艘船同時出發駛向180°經線,而且同時到達,速度最快的是(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27.有關甲、乙、丙附近三個陰影區域比例尺大小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D.乙的比例尺最小參考答案:B

D26.黃河上游河段水量豐富、落差集中、水能蘊藏量豐富,尤其是龍羊峽至青銅峽河段,全長918km,天然落差1324m,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133萬kw,具有工程投資相對較小和水庫移民相對較少,對外交通方便、經濟指標好等優點,被譽為我國水電建設中的“富礦”。據此完成17-18題。17、該河段進行梯級開發的有利自然條件是①海拔高度大

②河流流量大

③水位季節變化大

④河流落差大

⑤水庫移民較少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④⑤18、河流上游的梯級開發對中下游地理環境的有利影響主要有①減輕旱澇災害威脅

②增加年徑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質

④提高地下水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參考答案:17.A

18.D二、填空題(共10分)27.圖24為我國某區域產業轉移方向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圖24

(1)根據圖中信息分析該區域工業發展的優勢區位條件

等。(2)關于圖中區域產業轉移的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選擇填空)。A.從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轉移B.轉入地區的經濟更發達,資源更豐富C.轉出的多為重工業D.多靠近交通發達的沿海、鐵路沿線附近(3)河北省為承接京津產業轉移需要做好的工作

(選擇填空)。

A.建設產業轉移基地

B.降低勞動力價格

C.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D.快速推動城市化(4)水資源短缺是制約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指出解決該地區工業用水緊張的主要措施

等。參考答案:(1)礦產資源豐富;交通發達;臨近北京,地理位置優越(2)ACD(3)A、C(4)開源:水資源跨區域調配(南水北調)、海水淡化等節流:節約用水、發展科技,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發展節水工業

(共2分)

28.讀亞洲某月季風示意圖,結合有關知識完成下列要求:(1)該圖表示的是北半球的

季。圖中A處氣壓中心名稱是

。(2)字母B表示

(風向)季風,它的成因是

;受它影響時,我國東部地區的氣候特點是

。(3)字母C表示

(方向)季風,它形成的原因是

。參考答案:(1)夏印度低壓(亞洲低壓)(2)東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高溫多雨(3)西南

氣壓帶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解析:(1)讀圖可知,此時我國東部盛行東南季風,為北半球夏季。A位于赤道附近,為印度低壓。(2)圖中B為東南季風,是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形成的,我國夏季盛行東南季風,此時為高溫多雨的氣候。(3)讀圖可知,C為西南季風,形成原因為南半球東南信風向北移動,越過赤道后,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向右偏轉形成的。【點睛】東亞季風的形成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1月(冬季)亞洲高壓(蒙古高壓)切斷了副極地低氣壓帶,使得副極地低氣壓帶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壓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島低壓),在東亞形成了西北季風;7月(夏季)亞洲低壓(印度低壓)切斷了副熱帶高壓帶,使得副熱帶高壓帶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壓和大西洋中的亞速爾高壓),在東亞形成了東南季風。29.下圖為我國長江經濟帶分布圖,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長江經濟帶覆蓋我國11個省市,城市帶眾多,為國家級新區建立和發展提供社會經濟支撐.國務院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長江經濟帶要成為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1)在實現長江經濟帶區域經濟合作的進程中,東部具有的優勢條件是__________,中西部具有的優勢條件是__________。(2)長江三角洲地區曾經是我國紡織業發達地區,近年來該地部分紡織廠出現外遷或倒閉現象,分析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__________

(3)圖中箭頭表示我國某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的流動方向,該工程是__________

,對長三角地區的有利影響是__________

、__________,參考答案:(1)技術先進、資金雄厚

資源、能源豐富,勞動力廉價豐富。(2)土地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當地產業結構調整;中西部紡織業發展。(3)西電東送

緩解輸入地能源緊張矛盾;優化能源結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帶動相關產業。整體分析:東部的優勢條件是技術先進、資金雄厚。中西部的優勢條件是資源、能源豐富,勞動力廉價豐富。紡織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經濟發展,長三角的土地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利潤下降。中西部勞動力、土地價格低。(1)在實現長江經濟帶區域經濟合作的進程中,東部具有的優勢條件是技術先進、資金雄厚。中西部具有的優勢條件是資源、能源豐富,勞動力廉價豐富。(2)長江三角洲地區曾經是我國紡織業發達地區,近年來該地部分紡織廠出現外遷或倒閉現象,主要原因是紡織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經濟發展,該地的土地成本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利潤下降。當地產業結構調整,進行產業結構升級。中西部勞動力、土地價格低,有利于紡織業發展。(3)圖中箭頭表示我國某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的流動方向,該工程是西電東送工程,對長三角地區的有利影響是緩解輸入地能源緊張矛盾;有利于優化能源結構,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有利于帶動沿線相關產業。30.我國跨世紀的四大工程,在促進西部大開發、資源大調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讀圖7“我國四大工程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0分)圖7(1)填出兩大能源調配工程的名稱:

工程和

工程。(2分)(2)圖中四大工程中,沿線氣候變化最顯著的是

工程,所經過的地區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區的是

工程。(2分)(3)四大工程建設有利于我國東西互補、南北共濟、資源共享,請寫出我國水資源、能源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6分)水資源分布的南北差異,南:

北:

;能源總量多少的東西差異,東:

西:

;經濟發展水平的東西差異,東:

西:

。參考答案:(1)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前后順序不管)。(2分)(2)西氣東輸、青藏鐵路。(2分)(3)多

少;少

多;高(或發達、富有等)

低(或落后、貧窮等)(6分)三、綜合題(共38分)31.【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高速公路通過地勢較高地段時,常需要開挖山體以使道路平直通過,由此形成裸露的高邊坡,坡面上的植被自然恢復非常困難。下圖為某市境內某高速公路的一段高邊坡植被人工修復圖。說明高邊坡植被難以自然恢復的原因及進行人工修復的可行措施。參考答案:原因:坡面不穩定;坡面缺乏土壤(或土層薄、貧瘠);坡面在多雨季節易被沖刷侵蝕;坡度大,涵養水源能力差,不利于植被生長等。措施:工程措施加固坡面;坡面進行人工附土;選種對水土條件要求較低的鄉土植物等。【分析】本題考查交通線路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及修復措施。由圖可知高邊坡坡度大,涵養水源能力差,不利于植被生長;坡面不穩定,不利于土壤保持,土層薄、貧瘠;坡面在多雨季節易被沖刷侵蝕。修復措施包括①工程措施:加固坡面、坡面進行人工附土等;②生物措施:選種對水土條件要求較低的鄉土植物等。32.下圖為非洲南部簡圖,圖中甲、乙兩地均為沙漠景觀。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好望角附近是世界重要航線經過的海域,試比較1月和7月從大西洋繞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的船舶航速的差異,并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2)簡述圖中回歸線穿過的大陸西側海域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3)分析甲、乙兩地沙漠在形成上的差異。(4)判斷M城市的氣候類型。參考答案:(1)7月航速比1月航速快。原因:7月是南半球的冬季,受盛行西風控制,風力大,航速較快。(2)該處盛行離岸風,表層海水在盛行風吹拂下離岸而去,深層海水上升補償,形成上升流,能把海洋底部的營養鹽類帶至表層,表層浮游生物豐富,魚類餌料充足,所以漁業資源豐富。(3)甲地沙漠的形成是由于受沿岸寒流影響;乙地沙漠成因與地處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