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五年級語文《己亥雜詩》優秀教案范本五篇《己亥雜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1792-1841)創作的一組詩集。本詩是一組自敘詩,寫了平生出處、著述、交游等,題材極為廣泛,其中第125首《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被中國中學校語文課本五班級下冊(滬教版)收錄。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學校五班級語文《己亥雜詩》優秀教案范本,歡迎大家閱讀!
學校五班級語文《己亥雜詩》優秀教案范本一
教學目標:
學問與力量
1、朗讀背誦并默寫《己亥雜詩》。
2、聯系寫作背景,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3、初步感知本詩的表達特點。
過程與方法
讀好詩句,整體把握,誦讀賞析,領悟情感,拓展延長。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盼望社會變革和期盼人才輩出的劇烈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難點:
在誦讀的基礎上,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課時支配:
一課時
教學預備:
PPT課件
設計理念:
充分地研讀教材、把握教材,抓準教學的重難點,并在教學設計時將語文基礎學問、基本力量的踏實訓練,與學校高年段的閱讀要求貫徹到教學中,在同學自學自悟,獨立思索的基礎上,我適當的點化引導同學學習、學會學習方法、形成學習力量,在此過程中,情感的體驗是必定的催化劑和目的。
教學過程:
一、以錯字板書激趣,營造學習氛圍
1、以前我們學的詩多是唐宋時期的作品,今日我們將學習一篇距今僅一百多年,清代龔自珍的一首詩。
2、板書:已亥雜詩(把“己”寫成“已”)
3、指名讀課題,同學發覺錯誤書寫并指正(請同學講解并總結“己”和“已”的區分和怎樣記住它們的字形。)
4、全班齊讀課題,解釋詩題
①讀了課題你們知道詩題的意思嗎?誰來說一說?(課前同學已經通過查字典和翻閱工具書,明白“己和亥”兩字的意思,同學自己匯報:己是天干的第六位,亥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所以詩題就是1839年。然后同學通過課前的預習和查閱資料了解到這首詩是龔自珍在辭官南下,把一路上的所見所思所想記錄成315首日記體組詩。)
②在1840年,你們知道中國發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嗎?(同學依據課前的搜集匯報:鴉片戰斗。)
③小結:這一年,正是鴉片戰斗的前一年,曾經強盛的大清帝國行將沒落。腐朽的清政府對外卑躬屈膝,對內大肆打壓,官吏壞人,百姓民不聊生。這時候,龔自珍寫下了我們要學的這首詩,這是第220首。(PPT出示)
5、簡介龔自珍
同學把自己課前查閱并收集到的龔自珍資料在班上以小組形式進行匯報展現。雖然本詩所表現的時代與同學相距太遠,平常缺少此積累。但為了不低估同學的潛力,我還是采納以同學課前搜集和預習匯報為主,老師補充為輔的教學方式,來培育同學的自主探究和獨立思索的力量,再就是為了培育同學細心的習慣,以錯字板書激趣,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同學走進文本。
二、初讀全詩,整體把握
完成“自主學習”部分
1、自由讀詩:①讀準字音,停頓正確地讀順詩句。
2、看看通過自學,能讀懂什么?
小結:同學們自學力量真強,自主學習部分完成得又好又快。
從讀順詩句到借助解釋與工具書,以及用自己喜愛的方法自學給六班級同學自學自悟,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是后面溝通、匯報。
完成:“師生誦讀部分”
1、指名讀,齊讀,練讀。(訂正字音與停頓)
2、師配樂范讀。
同學們都讀得這么投入,我也被你們的朗誦感染了,我也想讀一讀。
3、同學再配樂讀整首詩
先讓同學自讀自悟,給同學共性解讀的時間和情境,在同學讀上癮的基礎上,我用艷羨的語氣求得我示范配樂朗誦的機會,讓同學在傾聽比較中更激發想讀的欲望。
借助工具書理解詩句的意思,匯報溝通
同學小組自由溝通,解決以下內容
(1)九州生氣恃風雷
“生氣”真的是指的中國“發脾氣”嗎?在這里用“生氣勃勃的局面或者景象”這種說法更符合前文“九州”這樣的語言環境。
(2)萬馬齊喑究可哀:萬馬啞了究竟讓人覺得悲傷。
(3)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重抖擻”再次振作精神。
“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個年月“拘”著什么“格”嗎?(清朝的死板、單一、陳舊的八股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用“四書五經”禁錮人們的思想)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盼望打破死板、陳舊的制度,選拔任用各個方面的人才。
這一過程讓同學們清晰地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夠初步理解該詩內容,獲得勝利的喜悅,也是同學自學力量培育,進行學習力量實踐的機會。引導溝通的時候,針對同學學習的難點進行指導,不在自學能學懂的地方花費時間,著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步理解詩意能幫我們更好地讀書。讀全詩說說這首詩也許講了什么?
整體把握文本內容,是學習的第一步,也是閱讀力量培育的關鍵一步。教學過程中不著痕跡地滲透這方法,培育同學學習力量。
老師梳理歸納:通過自學,大家初步明白了詩句的意思,也都覺得對“萬馬齊喑”“風雷”這些詞的理解有些模糊。我們就從這第一句開頭,深化讀書,共同學習。
直接引入教學重難點的學習,將有限學習時間用在教學關鍵點的刀刃上。
三、深化詩意,理解詩情
初讀時,我們大體了解了詩意,現在我們再讀全詩,透過文字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樣的畫面?
1、同學細細地讀詩,自己想象畫面
2、小組匯報溝通,爭論想象到的畫面
小結:剛才聽了每個小組的發言,老師被你們沉醉了,同學們真會讀詩,通過自己的朗讀,想象到了這么多生動的畫面,了不起!
如:
匯報全詩之后,細學第一句: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A、一提到“萬馬”你想到的是什么詞?(萬馬奔騰、萬馬齊鳴)那是何等喧鬧、壯麗!而這“萬馬齊喑”呢?看到這個詞語你眼前消失的是怎樣的場面?
B、這里龔自珍真說的是大清朝的馬么?他指的又是什么?從哪里讀出來的?
聯系上文“九州”知道說的是“舉國上下死氣沉沉的局面”。
C、這“舉國上下”包括哪些人?(君、官、民)又是怎樣的死氣沉沉呢?結合課前搜集到的資料說說。
同學溝通匯報之后,老師隨機補充
(1)(ppt圖片1)英法聯軍打到家門口的時候,皇帝竟然帶老婆兒子、軍機大臣、王公貴族,逃之夭夭。讀“萬馬齊喑”!
(2)(ppt圖片2)這是大清朝的官員們。面對趾高氣揚的列強,大氣都不敢出。只顧得壞人,剝削欺壓人民!(ppt圖片3)這是當年外國人拍攝中國煙民做成的明信片,東亞病夫的形象世界流傳。“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啊!
(3)(ppt圖片4)百姓流離失所,田不能耕,商不能經,工不能作,哀號遍野的豈止十萬百萬千萬啊!這是當時官府的施粥場景,有這樣一個母親,由于貧病,兒剛死在懷中,可憐的母親還在心中悲叫著:“兒且勿死,為娘今日趁一粥”,還“掩懷拭淚不敢哭”
看到這一切,用一個詞說說你此刻的心情:(悲傷、憤恨)這萬千心情同樣也翻滾在龔自珍的腦海,他選擇了最能表達他此刻心情的一個字:“哀”
大家讀讀這行詩。
此詩中的“萬馬齊喑”既是全文的教學重點、難點、又是關鍵點。這個意象所表達的情感“哀”是上文“九州生氣恃風雷”的緣由,也是下文“我勸天公重抖擻”的基礎,抓住這個詞,就是抓住了教學的重點。突破這個難點采納了多種方法,使得文本的內涵豐富起來。同時帶領同學走進文本的時代,感受與激發情感。教學時不僅將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實到位,而且生發了同學情感的震蕩與共鳴。抓住語言訓練的關鍵點、內容理解的重點、同學學習的難點,進行扎實的、有層次地語言訓練。
正由于“哀”、恨,所以大家希望著一場大的變革的風雷來喚醒這九州的生氣啊!
1、他盼望的“九州生氣”是怎樣的?(板書:九州生氣)用平常積累的詞語說說。(國泰民安、生氣勃勃、安居樂業)
2、剛才同學們說到“風雷”是巨大的社會變革,你盼望這風雷滌去什么?炸醒什么?
3、他盼望那如風雷一般強大、一般迅疾的變革啊!這滿心期盼你能讀出來嗎?(讀第一行詩)讀!讓這場變革來得更快些!讀!讓這場變革來的更猛烈些吧!讀!
小結:希望著九州生氣,可偏偏生活在這樣萬馬齊喑的哀世中,叫人怎么不感慨!合起來在讀這兩行詩。
同學們與龔自珍一樣有著深切的悲憤,滿懷的激揚啊!放聲讀吧!
匯報詩的其次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大家讀讀后一句。他勸誰?勸什么?怎樣勸?(多名同學匯報溝通:用自己的話和表演來勸告)
小結:1、這首詩寫下后不到一年,英國的大炮首先轟開了國門,第一次鴉片戰斗的硝煙讓這個本已貧困的國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讀!
2、距離這首詩不過三年,其次次鴉片戰斗失敗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間續簽訂了19個不公平的條約。讀
3、甲午海戰敗了,百日維新敗了,八國聯軍侵華,國家危險了啊!再讀!
讀全詩:師生共同誦讀:師讀第一句,生讀其次句。
1、同學能理解的地方以讀代講,讓同學在充分的讀中感知、感悟、借助充分地讀體會感情。教學環節簡明,符合情境情感的進展需要。
2、從詞的解釋理解到詩文前兩行的誦讀、理解、感悟、體會再到全詩兩句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教學過程既是是聯系上下文學習方法的訓練,也是處理教材其次個層次整體觀念的體現。
四、誦全詩,明情感,感悟寫作方法
1、將整首詩完整的讀讀,龔自珍在這首詩里表達了怎樣的愿望,你肯定會有更深切的感受。同學溝通匯報,
①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愿望?
這首詩通過描寫當時社會政治死氣沉沉的狀況,表達了詩人盼望社會變革和期盼人才輩出的劇烈愿望。
②帶著這樣的期盼,誰能來誦誦這首詩?全班誦讀。
2、感悟寫作方法
這看不見摸不著的心情,通過制造了“萬馬”“風雷”“天公”這樣浩大的意象來表達。這樣“創景抒情”的表達方法與我們常見的“借景抒情”“觸景生情”既相通又相異,也表現出龔自珍極高的藝術成就。課下大家還可以再去讀讀龔自珍其他的詩或文,更真實的感受他的情。
回到全詩的整體,帶領同學整理和內化學習的內容,回顧課始時候的質疑,同時是對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的反饋。
五、拓展延長,布置作業
1、拓展:PPT出示《己亥雜詩》第5首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際。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通過拓展龔自珍的詩,使同學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通過對比更加深了同學對本首詩歌創作的理解和感悟,
2、作業:誦讀默寫。
3、課外搜集一些有關愛國的詩歌或語句,抄寫在作業本上
通過設計搜集愛國的詩歌和語句,也是為了愛國的情感的進一步深化和搜集力量的培育。
板書設計:
己亥雜詩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變革
萬馬齊喑九州生氣
不拘一格
學校五班級語文《己亥雜詩》優秀教案范本二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領悟情感,體會不懈追求抱負的精神。
2、培育同學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愛好。
3、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課時支配: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解題
《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這一年憤然辭官南歸,后又北上接迎眷屬,來回途中將見聞感受寫成三百一十五首雜詩,統名曰《己亥雜詩》。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鴉片戰斗的前一年。本文選自《己亥雜詩》的第五篇。
三、簡介
龔自珍,號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排擠,48歲那年憤然辭官南歸。他詩、文、詞各體兼長,并精通經學、文字學和史地學。文章奧博縱橫,自成一家。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洋溢著激情,于客觀描述中寄予著深意,詩歌瑰麗奇肆,成就尤大。有《龔定庵全集》。
四、朗讀這首詩
五、對詩句的理解
①句:在無邊無際的離愁中,眼看夕陽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離開京師回南方,馬鞭東指,從今便同朝廷遠隔了。
③④兩句:落紅并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有新花生長,以落花自比,寄予了要培植人才,為國家和社會竭盡余力的懷抱。
六、理解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景。望著夕陽西下,牽動了寬闊無邊的離愁別恨,這離別之愁,不僅是離別家眷,更是離別朝廷。詩人的馬鞭所指,東即天際海角,可見辭官的決心之大。但辭官不等于放棄抱負,亦未割斷自己與朝廷的感情牽連。
詩后兩句正是一片拳拳忠君愛民之心的形象體現。
后兩句抒情。落紅并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育新花生長。以落紅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懷國家的前途命運。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七、名句賞析
詩的后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方中,自然而然的融入談論“化作春泥更護花”。本意雖然是辭官,仍會關懷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八、小結全文
這首詩寫辭官離京,遠去天際的無邊愁思,表達了詩人政治抱負至死不變的執著態度。以“落紅”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尋味。
九、布置作業
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完成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己亥雜詩
龔自珍
一二句寫浩蕩離愁,黯淡宦情以“落紅”自喻
三四句寫不甘退伏,向往將來寄予愛國情懷
夕陽西下吟鞭東指落花自比
浩蕩離愁輕松開心有所作為
學校五班級語文《己亥雜詩》優秀教案范本三
教學目標:
1、學問目標:理解詩歌中的重點字詞及主要內容。
2、力量目標:品嘗語言,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誦讀并背誦詩歌。
3、情感目標:領悟的拳拳愛國之心。
重點:品嘗語言,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誦讀并背誦詩歌。
難點:領悟的拳拳愛國之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這一年,是鴉片戰斗的前一年,曾經強大的清帝國行將沒落;這一年,腐朽沒落的清政府,對外卑躬屈膝,對內大肆打壓,官吏壞人,百姓民不聊生;這一年,力主改革時弊的龔自珍憤然辭官南下,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錄在了315首日記體組詩《己亥雜詩》中;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農歷己亥年。今日,我們就來學習龔自珍寫于己亥年的雜詩當中的一首。
二、呈現目標
三、解題
《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這一年憤然辭官南歸,后又北上接迎眷屬,來回途中將見聞感受寫成三百一十五首雜詩,統名曰《己亥雜詩》。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鴉片戰斗的前一年。本文選自《己亥雜詩》的第五篇。
四、簡介
龔自珍,號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排擠,48歲那年憤然辭官南歸。他詩、文、詞各體兼長,并精通經學、文字學和史地學。文章奧博縱橫,自成一家。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洋溢著激情,于客觀描述中寄予著深意,詩歌瑰麗奇肆,成就尤大。有《龔定庵全集》。
五、朗讀全詩
1.老師范讀,同學輕吟。
2.全體同學齊讀并背誦。
六、理解詩句
①句:在無邊無際的離愁中,眼看夕陽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離開京師回南方,馬鞭東指,從今便同朝廷遠隔了。
③④兩句:落紅并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有新花生長。
七、理解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景。望著夕陽西下,牽動了寬闊無邊的離愁別恨,這離別之愁,不僅是離別家眷,更是離別朝廷。詩人的馬鞭所指,東即天際海角,可見辭官的決心之大。但辭官不等于放棄抱負,亦未割斷自己與朝廷的感情牽連。
后兩句抒情。落紅并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育新花生長。以落紅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懷國家的前途命運。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詩后兩句正是一片拳拳忠君愛民之心的形象體現。
八、小結全文
這首詩寫辭官離京,遠去天際的無邊愁思,表達了詩人政治抱負至死不變的執著態度。以“落紅”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尋味。
九、布置作業
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完成練習冊。
學校五班級語文《己亥雜詩》優秀教案范本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古詩。
2.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了解
1.朗讀《己亥雜詩》。
2.簡介。
龔自珍,號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當局排擠,48歲那年憤然辭官南歸。他詩、文、詞各體兼長,并精通經學、文字學和史地學。文章奧博縱橫,自成一家。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洋溢著激情,于客觀描述中寄予著深意,詩歌瑰麗奇肆,成就尤大。有《龔定庵全集》。
《己亥雜詩》選自《龔自珍全集》,共350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寫于己亥年。這一年憤然辭官南歸,后又北上接迎眷屬,來回途中將見聞感受寫成三百五十首雜詩,統名曰《己亥雜詩》,此選其一。
二、古詩賞析
此詩前兩句寫景。望著夕陽西下,牽動了寬闊無邊的離愁別恨,這離別之愁,不僅是離別家眷,更是離別朝廷。詩人的馬鞭所指,東即天際海角,可見辭官的決心之大。但辭官不等于放棄抱負,亦未割斷自己與朝廷的感情牽連。詩后兩句正是一片拳拳忠君愛民之心的形象體現。
后兩句抒情。落紅并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育新花生長。以落紅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懷國家的前途命運。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小結:
這首詩寫辭官離京,遠去天際的無邊愁思,表達了詩人政治抱負至死不變的執著態度。以“落紅”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尋味。
朗讀并背誦詩歌。
三、小結
朗讀古詩要做到讀音精確?????,停頓恰當,重音合理,讀出作品的感情和氣概。背誦古詩應當從整體上來把握作品,應當在明確作品的內容,理清作品結構及思路的基礎上,反復地誦讀,細心地體會作品的精妙之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視設備智能生物藥品電子商務技術考核試卷
- 生活的滋味初一語文作文
- 平凡的愛初三語文作文
- 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測數學試卷(含答案)
- 礦山環境監測與放射性污染治理考核試卷
- 橋梁工程的綠色施工評價考核試卷
- 浙江省湖州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調研測評語文試題卷(含答案)
- 環境監測新技術與應用考核試卷
- 橡膠制品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考核試卷
- 毛皮服裝生產過程中的生產數據統計分析與決策考核試卷
- 24秋國家開放大學《科學與技術》終結性考核大作業參考答案
- 《測試反應快慢》說課稿 -2023-2024學年科學二年級下冊教科版
- 聲帶息肉課件教學課件
- 2024年考研政治復習要點解析
- Profinet(S523-FANUC)發那科通訊設置
- 2024至2030年中國尼龍66切片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人工智能概論課件完整版
- 渣土、余土運輸服務方案(技術方案)
- 《早產兒第一年:從NICU到家庭照護完全指南》隨筆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小升初英語試卷(含答案)
- 2024ABB電機與發電機業務單元產品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