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節
全球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安全
第三章
環境安全與國家安全情境導入2009年10月17日,時任馬爾代夫總統及內閣成員頭戴水下呼吸器,身穿黑色潛水服,在6米深的海底召開了世界上首次水下內閣會議。會議采用手勢和書寫板表決的方式,一致通過并簽署了《來自前線的緊急呼救》的文件,呼吁世界各國關注全球氣候變化,并積極減緩溫室氣候排放思考1、為什么馬爾代夫要在海底召開這次呼
吁關注全球氣候變化的會議?2、全球氣候變化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哪些
影響?
圖3.26馬爾代夫水下內閣會議
全球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三Globalclimatechangeandnationalsecurity第
四
節第三章
環境安全與國家安全▉
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區域認知:結合材料、區域圖,認識碳排放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對不同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綜合思維:結合碳循環示意圖、溫室效應原理圖,理解碳排放與溫室效應的關系,分析碳排放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以及采取的措施。人地協調觀:能夠從環境安全的角度,理解碳排放對環境的重要影響,增強國際碳減排合作意識,建立人地和諧的發展觀。地理實踐力:結合所學知識,認識碳排放、碳減排的日常行為,
從自身做起,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運用碳循環和溫室效應原理,分析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說明碳減排國際合作的重要性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第三章
環境安全與國家安全01全球氣候變化與人為碳排放02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03應對全球氣候變化CONTENT目錄20世紀以來,全球氣溫變化
一、全球氣候變化與人為碳排放1、全球氣候變暖思考據上圖思考20世紀以來全球氣溫變化有何特點?20世紀以來,全球正經歷以變暖為突出特征的氣候變化全球氣溫但總體上呈現波動上升的趨勢,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增溫尤其明顯
一、全球氣候變化與人為碳排放1、全球氣候變暖共同點:都呈上升趨勢不同點:二氧化碳濃度呈現出持續升高的特征,而全球氣溫變化則呈現出波動上升的特點思考全球氣溫變化與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說明了什么?科學家認為,全球變暖趨勢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變化密切相關太陽輻射散射吸收H20、C02、O3地面反射大氣反射地面吸收地面輻射大氣吸收大氣輻射大氣逆輻射圖例:短波輻射長波輻射大氣層保溫作用(溫室效應)知識回顧大氣受熱過程
一、全球氣候變化與人為碳排放2、大氣的溫室效應大氣的溫室效應是決定地球平均氣溫的關鍵過程之一。大氣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可以強烈地吸收地面長波輻射,使地球接收的太陽能不會馬上散失掉,形成溫室效應,對地球起到保溫作用。工業革命以來的人類活動,使地球的溫室效應增強,被認為是20世紀以來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含量受自然界中碳循環過程調控
一、全球氣候變化與人為碳排放3、碳循環概念:碳元素在大氣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巖石圈之間遷移、轉化所構成的循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被陸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重新返回大氣光合作用呼吸分解意義:自然界的碳循環過程維持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含量的相對穩定
一、全球氣候變化與人為碳排放4、人類活動對全球碳循環的影響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主要通過使用化石燃料和改變土地利用兩種方式極大地改變了全球碳循環過程使用化石燃料改變土地利用
化石燃料的使用,將漫長地質時期固定的碳以二氧化碳等形式重新釋放到大氣中森林砍伐和焚燒、農田開墾等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將陸地植被和土壤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等形式釋放到大氣中。
一、全球氣候變化與人為碳排放4、人類活動對全球碳循環的影響人類通過以上兩種方式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部分通過碳循環過程被海洋和陸地吸收其余部分會在大氣中長期停留,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自然原因:
地球處于溫暖時期,氣溫呈現上升趨勢
太陽活動、厄爾尼諾、火山爆發等影響到氣溫的變化人為原因(主要原因):人類活動全球變暖溫室效應增強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用化石燃料改變土地利用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01全球氣候變化與人為碳排放02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03應對全球氣候變化CONTENT目錄
二、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1、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影響自然環境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事件增加氣溫和降水分布變化土壤和植被變化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海岸漁業資源破壞海岸侵蝕和洪水泛濫疾病蔓延水污染洪水泛濫干旱加劇灌溉需求增加作物種植區和產量變化森林退化、面積減少野生物種棲息地和物種資源喪失人類社會因極端事件及疾病死亡人數增加糧食和水供應受損移民、環境難民增加全球變暖對自然系統和人類社會影響的主要表現全球變暖可通過多種自然過程對人類造成不利影響,危害自然環境的各種服務功能,甚至威脅人類生命財產安全、生產活動和社會經濟正常運轉。
二、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1、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影響土地鹽漬化陸地污水排放受阻港口、航道功能受影響全球氣候變暖海水入侵淹沒沿海低地洪澇災害加劇海平面上升海岸受侵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對海平面和海岸帶的影響
海水侵蝕作用加強風暴潮作用加強
二、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1、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影響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對水循環過程的影響改變區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極端事件的發生頻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與供需矛盾旱、澇災害頻次和強度增加地表徑流發生變化
全球變暖蒸發加大徑流減少導致1、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影響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全球變暖某些漁場消失某些漁場擴大自然生態系統不能適應變化了的環境人類占用的土地限制了生態系統的自然遷移海洋溫度變化及某些洋流潛在變化土地荒漠化物種遭受損失魚類聚集地變化生態環境變化
二、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1、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影響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對農業的影響
二、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有利影響北半球溫度帶北移高緯度地區變暖積溫增加作物生長期延長高緯地區產量增加(受益)不利影響中、低緯度“谷物帶的變暖及作物水分虧缺干早加重供水不足中、低緯度地區生產潛力降低,作物減產中、低緯度地區受損不能補償世界糧食生產總體下降1、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影響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對工業的影響
二、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溫室氣體排放毀林總體能源消耗增加全球氣候變暖減少高緯度地區供暖的能源消耗,增加低緯度地區制冷的能源消耗排放溫室氣體的工業受限制節水節能技術、耐高溫耐干旱技術獲廣闊市場1、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影響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二、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極端天氣和氣候增多疾病傳播媒介擴散加快、干擾人體新陳代謝擴大疫病的流行全球變暖危害人體健康
如果當前全球變暖的趨勢得不到遏制,其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影響程度還將進一步加大,會對一些國家的安全造成影響。
二、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2、對國家安全的影響馬爾代夫圖瓦盧例如,因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馬爾代夫、圖瓦盧等大洋中的一些小島國面臨被海水淹沒的風險生存空間的喪失是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最為嚴重的影響
二、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2、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糧食供應受損旱澇災害加劇氣候變化可能導致水、耕地等戰略資源的數量減少和穩定性降低。當某種資源的供給不能滿足維持社會正常運轉最低需求時,就會在國家內部出現資源危機;當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威脅所付出的代價超過其承受能力時,可能引發經濟或政治危機加劇資源危機或自然災害影響國家安全
二、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2、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激化國家間的資源爭端而影響國家安全水資源沖突當一個國家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資源危機時,可能引起國家間的資源爭奪,進而引發政治、經濟、外交等諸多領域的矛盾,甚至導致武裝沖突。武裝沖突
二、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2、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受其他國家波及而間接影響國家安全氣候變化對某些國家造成的生存環境惡化和資源短缺等不利影響,通過環境難民、國際資源市場價格波動等途徑傳遞到其他國家,間接威脅這些國家的國家安全。環境難民國際資源市場價格波動氣候變化不等于全球變暖全球變暖不是每一個地方都變暖氣候變化不全都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暖也不是百害而無一利正確認識氣候變化
二、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活動:計劃舉國搬遷的南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圖瓦盧是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國,陸地最高海拔不超過5米。全球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嚴重威脅圖瓦盧的國家安全。1993—2009年,因海平面上升,圖瓦盧陸地國土面積縮小了2%。預計到2050年左右,圖瓦盧60%以上的陸地國土將被海水淹沒。21世紀以來,圖瓦盧政府多次公開表示,他們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經失敗,計劃舉國搬遷,呼吁世界各國接納圖瓦盧的“環境難民”。但多年來的各方奔走和努力并沒有收到積極的效果,目前僅有新西蘭政府愿意接收圖瓦盧的撤離者,并嚴格限定了每年的接收人數。1、說明全球氣候變暖對圖瓦盧國家安全的影響。2、新西蘭嚴格限定每年接納圖瓦盧撤離者,請說明原因。
活動:計劃舉國搬遷的南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全球氣候變暖使海平面上升,圖瓦盧沿海低地和島嶼被淹沒,威脅國家領土完整、主權安全風暴潮加劇,海水入侵,土地鹽漬化加劇,威肋國家糧食安全洪澇災害加劇,威助國家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社會安全)港口、航道功能受影響,威脅國家經濟安全新西蘭重視高質量安置服務,而非單純提高接收配額接收難民人數過多,容易引起社會問題需考慮新西蘭本國人口合理容量及接收能力01全球氣候變化與人為碳排放02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03應對全球氣候變化CONTENT目錄
三、應對全球氣候變化1、全球氣候變化的突出特征全球變暖國際社會已達成的共識是,如果未來二氧化碳排放繼續增加,使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升高超過2℃
三、應對全球氣候變化2、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影響全球變暖將改變氣候資源的空間配置增加自然災害的發生概率,加大自然生態系統不穩定的風險對淡水資源、糧食生產、人類健康和城市設施等多個方面造成嚴重威脅從而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性影響
為應對全球變暖的不利影響,避免災難的發生,國際社會正在采取減緩和適應措施。
三、應對全球氣候變化3、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措施氣候變化減緩(減排增匯)影響適應(趨利避害)應對行動減少碳排放(減排),如降低能耗、使用清潔能源、改善產業結構、征收碳稅、倡導節約消費等增加碳匯(增匯,即吸收碳排放),如減少森林破壞、植樹造林、將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或海洋等提高適應能力,如采取預防措施、建設抗御水旱災害的水利工程、開展災害保險業務、改種高熱量資源需求的作物類型或品種圖3.31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措施
三、應對全球氣候變化3、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措施主要包括減少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和增加溫室氣體吸收兩個方面,目的是通過有效控制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減緩全球變暖速度,避免全球氣溫超過危險水平。減緩措施的有效性,將直接影響升溫幅度能否被控制在人類預期的目標之內以趨利避害為目標,根據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認識,通過改變人類社會自身,降低全球變暖導致的不利影響或利用全球變暖帶來的發展機遇。如農業生產可通過改變作物種植結構、發展節水灌溉等措施,適應氣候變化。減緩措施適應措施
三、應對全球氣候變化4、國際合作全球變暖是全球尺度的問題,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但各國對導致全球變暖的碳排放所應承擔的責任和受全球變暖影響的程度各異。各國所處發展階段不同,對減排與經濟發展的訴求存在明顯的分歧。應對全球變暖,需要世界各國開展有效和公平的國際合作。
三、應對全球氣候變化4、國際合作資金和技術是實現減緩和適應的重要保障減緩、適應、資金和技術四個方面被認為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是國際合作關注的重點。
三、應對全球氣候變化4、國際合作各國都要基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確立的“公平原則”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采取共同但有區別的減排行動,特別是對全球變暖負主要責任的發達國家要率先減排,以實現減緩氣候變化的目標。
發展中國家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受害者,但缺少應對全球變暖的資金和技術,需要通過國際合作獲得資金和技術的支持,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支持,是發展中國家實現減排與適應氣候變化的基本保證,其他國家也應在自愿的基礎上提供援助各國需要通過在科學、經濟和外交等多個領域的國際合作,減少對全球變化科學認識上的不確定性,協商解決各國對減排、適應與經濟發展訴求的分歧,建立國際共同應對的機制
案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全球氣候變化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共同挑戰。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中,世界各國通過協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96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與會各國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明確了發達國家應承擔率先減排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支持的義務。《公約》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成為開展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的基礎。1997年12月,《公約》締約方通過了為發達國家設立強制減排目的的《京都議定書》,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環保協議。2015年12月,《公約》締約方達成《巴黎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根據《巴黎協定》,不再強制性分配溫室氣體排放量,所有締約國將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即每個國家根據本國國情,承諾自己的減排目標。全球已有186個國家遞交了國家自主貢獻方案,但尚不足以實現2℃的升溫控制目標。要實現2℃控制目標,需要國際社會更進一步的努力。
活動:辨析人為累積碳排放與全球變暖幅度的關系圖3.33顯示1870年以來人類累積碳排放與全球升溫幅度的關系。可作為制訂未來減緩氣候變化行為的依據。1、說明全球升溫幅度隨二氧化碳累積排放量變化的總體趨勢。
圖中粉色區域,為根據不同模式計算的1870年以來全球CO2累積排放總量對應的升溫幅度;黑色實心橢圓,代表2000-2009年觀測到的CO2累積排放總量與全球升溫幅度及不確定性;藍色空心橢圓,代表某一模式下升溫幅度與對應的CO2累積排放總量及不確定性。圖3.33全球二氧化碳累積排放總量與全球氣溫上升關系全球升溫幅度與二氧化碳累積排放量增加的快慢程度一致,呈正相關,二氧化碳累積排放量升高,升溫幅度也變大。全球二氧化碳累積排放相同的情況下,低排放策略,升溫幅度小;高排放策略,升溫幅度大。
活動:辨析人為累積碳排放與全球變暖幅度的關系圖3.33顯示1870年以來人類累積碳排放與全球升溫幅度的關系。可作為制訂未來減緩氣候變化行為的依據。2、如果未來溫度比1870年升高2℃,與之對應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累積排放量是多少?
圖中粉色區域,為根據不同模式計算的1870年以來全球CO2累積排放總量對應的升溫幅度;黑色實心橢圓,代表2000-2009年觀測到的CO2累積排放總量與全球升溫幅度及不確定性;藍色空心橢圓,代表某一模式下升溫幅度與對應的CO2累積排放總量及不確定性。圖3.33全球二氧化碳累積排放總量與全球氣溫上升關系低排放策略下,累積排放量為50000億噸,高排放模式下,累積排放量為25000億噸說明低排放策略可以大大減緩全球升溫速度
3、有哪些措施可以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累積的數量?減少碳排放與增加碳吸收兩角度降低單位產值的能耗,使用新能源,改進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改善產業結構,植樹造林,封存二氧化碳于地下或海洋中,海洋生物固碳、海底沉積物封碳等
自學窗:冰川對氣候變化響應的樹木年輪紀錄山地冰川隨氣候冷暖變化發生進退。當氣候變冷時,冰川末端會前進;當氣候變暖時,冰川末端會后退。如何精確推算冰川進退的時間點,是研究冰川進退的難題之一。根據樹木在生長過程中每年都會形成一圈年輪的特點,科學家想到了通過樹木年輪推斷冰川進退時間的方法。在冰川隨氣候變冷而前進的過程中,其所挾帶和搬運的大量巨大礫石等堆積物可能會砸傷或壓彎其前進路徑上的樹木,并在這些樹木年輪上留下傷疤或痕跡。通過采集這些受傷樹木的年輪,找到有砸傷痕跡的年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低價轉讓主機合同樣本
- 供應貨物合同樣本
- 農業臨時用工合同樣本
- 中介購車服務合同樣本
- 主持服務合同樣本
- 業委會備案合同樣本
- 中標后合同樣本6
- 2024年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中的新挑戰試題及答案
- 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綠色生態農業概念與試題答案
- 倉庫補充合同標準文本
- 京劇頭飾美術課件
- 數據庫應用技術-第三次形考作業(第10章~第11章)-國開-參考資料
- 垃圾分類我宣講(課件)三年級下冊勞動人民版
- 重慶市2025屆高三3月適應性月考語文試卷及參考答案
- T-CECS 10390-2024 建筑幕墻用背栓
- 國旗下講話第三周校長講話稿:以習慣鑄舟楫 以品格揚云帆-讓成長在堅守中綻放華章
- 三門峽水庫實習報告
- 文化產業項目風險管理及應對措施
- 民用無人機操控員執照(CAAC)考試復習重點題庫500題(含答案)
- 2023年小學科學實驗知識競賽試題庫含答案
- 價值共創理論形成路徑探析與未來研究展望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