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思想政治-2.《追尋先輩足跡》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小學思想政治-2.《追尋先輩足跡》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小學思想政治-2.《追尋先輩足跡》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小學思想政治-2.《追尋先輩足跡》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小學思想政治-2.《追尋先輩足跡》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抗擊日本侵略者—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收集資料,知道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偉大貢獻。2.了解抗日戰爭的背景、經過,了解中國人民不屈的抗爭,牢記先輩的英雄事跡,激發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的熱情。

3.培養學生合理、有創意地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牢記先輩的英雄事跡,激發他們愛黨、愛國、愛人民的熱情。教學準備:學生準備:

預習教材,完成前置性學習調查表,通過不同的方式搜集資料。

教師準備:

1.設計發放前置性學習資料收集表。

2.利用搜集的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學重點:了解抗日戰爭的背景、經過,了解中國人民不屈的抗爭,牢記先輩的英雄事跡,知道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偉大貢獻。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教師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視頻,咱們現在來看一看,聽一聽。播放歌曲《松花江上》2.視頻欣賞完了,看到了什么情景?心中什么感受?(低沉、悲壯)

3.你們知道這首歌誕生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

生說自己的了解。4.同學們來看,(課件出示: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殘歷碑,勿忘國恥的大鐘)。這就是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殘歷碑和勿忘國恥的大鐘。這是“九一八”的歷史見證,提醒中華民族要永遠記住那個屈辱的時刻——1931年9月18日。

5.“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侵略者侵華的開始。面對日本人的瘋狂侵略,中國人民不畏強暴,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抗爭。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抗擊日本侵略者》。【設計意圖:通過歌曲、圖片、視頻等方式使學生獲得最直觀的歷史影象,拓展了學習的空間,引領學生走入那個飽受恥辱的時代,帶動了學生下一步探究學習的積極性。】

二、互動交流,體驗探究:

1.課前老師讓大家按照自選課題搜集了關于抗日戰爭的一些資料,你們帶來了嗎?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嗎?2.為了使問題更好地得到解決,使我們交流合作得更加融洽,請同學先在組內交流整理資料,在整理前先看看我們的溫馨提示:

(1)小組分工合作,交流整理資料。

(2)資料整理,突出重點,簡單明了。

(3)組內推薦代表發言,其余同學補充。

(4)提議用自己組織的語言進行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溫馨提示的目的在于規范討論的過程,面向全體,使學生人人有分工,時時有任務,鍛煉能力,實現高效課堂。】

3.小組整理交流,教師巡視指導。課件出示匯報小組課題:

(1)日本侵略罪行

(2)抗日救亡、重大戰役

(3)抗日英雄人物

4.匯報交流:

教師引領:看到同學們積極投入地整理,老師知道你一定收獲了很多,“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侵略者在我們中國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咱們先來聽聽日本侵略罪行小組的匯報吧!

小組一:日本侵略罪行組

(1)學生匯報,老師課前了解學生搜集到的所有資料,調整備課,準備課上的適時補充和及時點評,更好地調控課況。(下面預設中的資料為我班學生搜集資料的部分摘要。)

預設1、大屠殺慘案南京大屠殺平頂山大屠殺預設2、三光政策預設3、細菌戰(2)了解了這些,同學們此時又想說些什么?(學生暢談)

(3)我們剛才所看到的、聽到的,是我們永遠都無法敢想象的!這是罪孽中的罪孽!這是噩夢中的噩夢!(4)師引導總結:這一小組匯報完了,大家覺得他們的匯報怎么樣?(預設:分工明確,匯報有序,重點突出,語言表達流暢)學習他們的優點,展示我們的風采,相信我們的匯報會越來越精彩。

【設計意圖:對小組匯報情況的點評,旨在引導學生在觀察和點評別人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匯報能力,取長補短,同時,也很自然地給下幾個小組的匯報提出了要求。】

小組二:抗日救亡、重大戰役組

(1)教師過渡:日軍的侵略,國土的淪喪,中華民族已身處生死存亡的風頭浪尖,抗日救亡成為中國人民的歷史使命,相信每一個有民族責任感的中國人都不會無動于衷。抗日救亡小組為我們帶來了哪些歷史資料呢?

(2)學生匯報,老師課前了解學生搜集到的所有資料,調整備課,準備課上的適時補充和及時點評,更好地調控課況。(下面預設中的資料為我班學生搜集資料的部分摘要。)

預設:西安事變、盧溝橋事變,另外一組補充其他歷史事件: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等,較簡單的介紹)教師根據學生匯報隨機點撥:(七七事變爆發后,中華全民族的空前覺醒和因此重新煥發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氣節是中國人民堅持8年抗戰,最終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根本力量;淞滬會戰,中國軍民浴血苦戰,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平型關戰役是中國抗戰以來的首次大的勝利;臺兒莊戰役是中國軍隊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它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兇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必勝信心。百團大戰,推遲了日軍的南進步伐,增強了全國軍民取得抗戰勝利的信息,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望。)

小組三:抗日英雄人物組

(1)教師過渡:這一次次的浴血奮戰,振奮了國民的精神,阻滯了日軍的侵略步伐。抗日戰爭不僅是一場由國共兩黨軍隊參與的戰爭,它更是一場更大范圍的人民群眾的對日戰爭。在轟轟烈烈的抗日戰爭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你想了解嗎,請看英雄人物組的展示

(2)學生匯報,老師課前了解學生搜集到的所有資料,調整備課,準備課上的適時補充和及時點評,更好地調控課況。

圖片展示:楊靖宇、張學良、楊虎城并簡要介紹主要事跡。其余組員補充書面資料。(3)師總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有多少中華好兒女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我們終于迎來了這段屈辱歷史的終結。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收集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層次清晰,主題分明,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一步步引導學生了解日本侵略者的罪惡行徑和抗日戰爭的背景、經過,了解中國人民不屈的抗爭,激發學生學習先烈和樹立奮發圖強的愛國志向。】

三、歸納梳理,提升認知:

教師引領:在這么詳盡而充分的了解了抗日戰爭的資料后,看著黑板上的這三個主題,回憶著我們剛才看到的、聽到的,來談一談你的收獲、認識或想法等。(引導學生結合板書從對日軍暴行的憤慨,中國人民的抗日救亡,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抗日斗爭,英雄人物的崇敬以及勿忘國恥等方面談自己的認識。)

【設計意圖:結合板書,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建立知識結構,使學生對抗擊日本侵略者這段歷史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和了解。】

四、整合資源,拓展提升1.教師引領:可是,大家是否知道,在多年后的今天,日本官方仍在不同場合,以不同的形式否認那段歷史,否認自己國家曾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并且還不斷在釣魚島事件中挑起事端。

(1)播放課件“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等事件。

(2)匯報釣魚島事件的新聞。

(3)了解了這些,你又想說什么?請大家結合目前日本政府“購島”事件,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的感受”。

2.你覺得一名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又能怎么做呢?

3.教師總結:勿忘國恥,尊重歷史;冷靜思考,理性愛國。就像胡錦濤總書記說的那樣,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強調牢記歷史并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只有不忘過去、吸取教訓,才能避免歷史悲劇重演。

4.最后老師有一首詩送給同學們,讓我們共勉:只有強大的國力才能洗刷民族的恥辱!

只有強大的國力才能贏得地位和尊嚴!

只有強大的國力才能換來真正的和平!

【設計意圖:結合當前形勢,使課堂貼近生活。充分認識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本質性,牢記民族仇恨,時刻警惕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特別是在當前中日釣魚島爭端矛盾激化的時期,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抗擊日本侵略者—學情分析六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良好的行為習慣。隨著學生的社會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迫切需要進一步認識、了解社會。因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大部分學生樂于學習這一門課程,能積極投入到品德與社會課程的課內外學習活動中去。

這部分內容,由于學生通過

電視、電影、報刊、圖書等載體經常接觸,所以較為熟悉,但較為膚淺,只停留在侵略與仇恨的表層認識上。至于抗日戰爭的背景、經過,中國人民不屈的抗爭,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偉大貢獻,先輩的英雄事跡了解不夠深入。因此要適時加以引導,并借助課本的提示將資料搜集的更全面、更充實。抗擊日本侵略者—效果分析1、本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成功地實施情景教學,喚起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強烈的好奇心,使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與課堂教學融合在一起,思索和探究歷史知識的奧秘,不僅活躍了課堂的氣氛,還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效果大大增加。2、教學中結合當前形勢,使課堂貼近生活。在本課的尾聲,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可是,大家是否知道,在多年后的今天,日本官方仍在不同場合,以不同的形式否認那段歷史,否認自己國家曾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并且還不斷在釣魚島事件中挑起事端。(1)播放課件“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等事件(2)釣魚島事件的最新新聞(3)了解了這些,你又想說什么?這些環節的設計讓學生能暢所欲言。

3、課上學生把本小組的活動成果展示給大家,老師在這節課的過程中,更多起的是一個線索作用。這樣就把課上更大的舞臺空間交給了學生,學生的興趣比較濃厚,再加上課前準備充分,所以在課上學生的表現比較好。抗擊日本侵略者—教材分析“抗擊日本侵略者”共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這一段時間里,中國人民飽受日本帝國主義的蹂躪,以及中國共產黨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領導全國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二是在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新四軍挺進日寇的后方,全面發動人民群眾,廣泛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其中,許多仁人志士無謂犧牲,為中國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中華民族的徹底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一主題活動內容較多,如“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臺兒莊大捷等。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中,一定要要求學生廣泛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學習抗日英烈不顧個人安危、百折不撓、英勇獻身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抗擊日本侵略者—評測練習評測練習:列舉抗日戰爭中的著名戰役。抗擊日本侵略者—課后反思一、本教案的亮點:

1.利用多媒體資源,成功地實施情景教學,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為祖國奮斗的精神。本節課我創設了聲、像、圖、文并茂的教學情境,喚起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強烈的好奇心,使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與課堂教學融合在一起,思索和探究歷史知識的奧秘,不僅活躍了課堂的氣氛,還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效果大大增加。

2.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老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分組介紹抗日戰爭的資料。課前,每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搜集資料。課上學生主要是把本小組的活動成果展示給大家。老師在這節課的過程中,更多起的是一個線索作用。這樣就把課上更大的舞臺空間交給了學生,學生的興趣比較濃厚,再加上課前準備充分,所以在課上學生的表現比較好。

3.結合當前形勢,使課堂貼近生活。在本課的尾聲,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可是,大家是否知道,在多年后的今天,日本官方仍在不同場合,以不同的形式否認那段歷史,否認自己國家曾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并且還不斷在釣魚島事件中挑起事端。(1)播放課件“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等事件(2)釣魚島事件的最新新聞(3)了解了這些,你又想說什么?部分學生能暢所欲言。二、存在不足:

1.由于時間緊張,后面的教學內容太倉促,對學生回答的問題挖掘的不夠。

2.在課后集體研討的過程中提出,三個小組的形式都一樣,有點雷同。反觀這節課,更多的時間是讓學生利用的,但也確實是形式比較單一,匯報交流的后半環節學生的注意力明顯下降。所以自

己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習的自主權真正交給學生,老師更好地起一個引導的作用。

三、重點解決的問題: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全方位、多角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探究欲望,會說、會聽、會思,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成為教學的旁觀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恰到好處地起一個引導的作用,這還要思考思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