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閘安全評價總報告_第1頁
水閘安全評價總報告_第2頁
水閘安全評價總報告_第3頁
水閘安全評價總報告_第4頁
水閘安全評價總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5***縣***河**渠首水閘安全評價總報告***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二OO八年十二月目錄TOC\o"1-2"\h\z\u1.綜合說明 11.1工程概況 11.2現場安全檢測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42.現狀水閘工程調查檢測 62.1設計、施工情況 62.2技術管理情況 82.3安全檢測的內容和結果 92.4安全檢測結論 113.水閘復核計算 123.1安全復核標準 123.2抗滲穩定性復核 133.3水閘斷面洪水及引水流量 133.4結構穩定分析 143.6水閘過水能力復核 213.7消能防沖復核 213.8閘門和啟閉機復核 223.9砼結構復核 234.水閘安全綜合評價 244.1水閘安全狀況綜合評價 244.2結論與建議 241.綜合說明1.1工程概況**河工農渠首工程位于**峽水庫下游東北方向7.5km的出山口陰山坡處河道內,是金昌市區及**灌區(包括金昌市區、**縣河西堡、**區寧遠、雙灣兩鎮地域)工農業和城鄉生活用水引水及分配水量樞紐工程。該工程由**省水利廳設計院設計,省水利廳**峽水利工程處承擔施工,資金來源全部由**有色金屬公司投資,樞紐工程管理由**縣**水利管理處管理。工程于1965年8月開工,1966年5月竣工并投入運行,建筑物由溢流壩、沖沙閘、工農業分水閘等土建和閘門金屬結構及啟閉設施組成。所有建筑物從左到右(北南方向)依次排列為:第1孔為河西壩干渠分水閘,設計引水流量1.0m3/s,控制灌溉面積0.5885萬畝,由于專用鐵路影響和受地形條件限制,進口段采用箱涵建筑結構,設計閘孔尺寸1.25×1.25m,與鐵路交叉段為直徑第2、3孔分別為金化集團公司和**省**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工業用水進水閘,年均引水量分別為630萬m3和1500萬m3。為了確保一年四季不間斷正常引水,設計為上下兩層結構,上層孔用于汛期引水,閘底高出沖沙閘底板1.6m,每孔設計引水流量1.0m3/s,閘孔寬1.5m,進口安裝平板鋼閘門2塊,配套啟閉力50KN手動螺桿式啟閉機2臺。下層閘孔每孔設計引水流量2.0m3/s,閘孔寬1.5m,高第4、5孔為工農總干渠農業進水閘,兩孔閘合計最大引水流量15.0m3/s,控制灌溉面積15.7萬畝,每孔閘孔寬2.5m,閘底高出沖沙閘底板第6、7孔為沖沙泄洪閘,每孔閘孔寬3.0m,后來又把第7孔改為**公司常用進水閘并兼顧沖沙泄洪,設計引水流量2.0m3溢流堰采用曲線型實用堰,過流斷面長度為14.4m,高3.0m,堰頂1.0m隨著工業用水方式的變化,在進水閘后逐步增設了一些大小不等的引水閘工程。引水工程控制下游灌溉面積達16.3萬畝,引水流量5120m3,工業年均用水量達8180萬m3。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規定,本程為中型Ⅲ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本次水閘安全鑒定以現行防洪規范為依據,根據水庫下泄洪水30年一遇洪水90m3/s和100年一遇洪水149m3/s,以及水庫至渠首工程區間相應洪水進行過洪復核。工程30年一遇洪水流量140m3/s,100年一遇校核洪水工程區為**峽出山口,地形南西高而北東低,海拔高程1850左右m,殘存ⅠⅡ、Ⅲ級階地,Ⅰ級階地多被河水浸沒或呈河床,左岸Ⅰ級階地寬50m,右岸寬5m,右岸Ⅱ級階地寬45m,Ⅲ級階地左右岸對稱發育,渠首閘室頂部高出Ⅱ級階地1.5m。河谷呈“U”型谷,現代河床寬50~100m,水閘樞紐區出露主要地層為奧陶系變質砂巖和砂礫卵石,基巖出露主要分布在右岸,左岸被松散的砂礫卵石及黃土履蓋,砂礫卵石是工程區范圍內的主要巖層,普遍堆積在河流兩側和河床內,左岸山前沖洪積及坡積物厚度在15~20以上。查閱竣工資料和岸坡出露基巖測定,基巖地基承載力700~1000kpa,砂礫卵石地基允許承載力300~500kpa。1.2現場安全檢測及存在的主要問題1.2.1現場安全檢測內容2008年11月28日**市水電勘測設計院、**縣水利局及所屬渠首管理處(站)對**河渠首進行了現場安全檢測,其具體檢測內容如下:⑴地基土層現狀基本工程性質;⑵防滲導流和消能防沖設施的有效性和完整性;⑶溢流壩和沖砂閘的安全性;⑷閘門和啟閉機的安全性;⑸鋼筋砼結構的強度和耐久性1.2.2存在的主要問題⑴啟閉機臺梁、板多處砼脫落露筋,在破損處經測量砼碳化深度已大于保護層2.5cm;⑵啟閉機房為磚砼結構,磚墻下部灰縫脫落,磚體風化浸蝕較重,砼屋面多處掉皮脫落,屋頂砼保溫層多處開裂破損,閘室欄桿破損;⑶閘門及啟閉設施運行已達40多年,根據現場檢測,閘門銹蝕比較嚴重,現狀啟閉機老化陳舊,操作不便。由于閘門阻力變大需較大閉門力,致使大部分螺桿失穩彎曲,影響正常運行。閘門止水橡皮老化、磨損嚴重影響止水效果。⑷水閘上游部分岸坡沖毀塌陷;⑸沖砂泄洪閘無消能設施;1.3水閘安全狀況評價根據結構穩定復核,水閘閘室整體結構穩定,前后護坡、護岸結構穩定,水閘工程整體處于穩定狀態。但由于閘臺鋼筋砼板、梁砼碳化深度大,砼強度及耐久性降低,影響閘臺啟閉結構的安全使用,同時水閘閘門及啟閉設備,總體老化,超過使用年限,水閘過流量不滿足100一遇校核洪水,泄洪閘后未設消能防沖設施,從而影響水閘的安全運行。按水閘安全類別評定標準,被評定為三類閘。2.現狀水閘工程調查檢測2.1設計、施工情況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的規定,本工程為中型Ⅲ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渠首工程主要級建筑物,由河西壩干渠分水閘,金化集團公司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工業用水進水閘,工農總干渠農業進水閘,沖沙泄洪閘,溢流壩組成。引水閘閘墩和截墻均深入基巖1—2m,閘墩和閘墻均采用150#砼裝配式結構,閘臺啟閉梁、板為200#鋼筋砼預制,溢流壩和閘底板為150#水泥砂漿砌粗料石,堆體護面均為干砌塊石。為防止滲漏,在溢流壩和沖沙閘上游做有砌石護面,下方填筑平均厚度2m水閘引水口根據地形現狀,分箱涵式和開敞式兩種。河西壩干渠分水閘1孔,設計引水流量1.0m3/s,由于專用鐵路影響和受地形條件限制,進口閘室段采用箱涵建筑結構,進口尺寸1.25×1.25m,現澆200#鋼筋砼。與鐵路交叉段為直徑1.25m的鋼砼圓管,壁厚0.1m,預制200金化集團分司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工業用水進水閘2孔,設計為上下兩層結構,上層孔用于夏季引水,閘底高出沖沙閘底板1.6m,每孔設計引水流量1.0m3/s,閘孔寬1.5m,閘孔高1.6m,進口安裝平板鋼閘門2塊,配套啟閉力50KN手動螺桿式啟閉機2臺。下層閘孔每孔設計引水流量2.0m3/s,閘孔寬1.5m,閘孔高0.6m,閘室高5.6m,進口安裝平板鋼閘門2塊,,配套啟閉力50KN手動螺桿式啟閉機2臺,閘墩寬分別為1.3m、0.8m、工農總干渠農業進水閘2孔,兩孔閘合計最大引水流量15.0m3/s,每孔閘孔寬2.5m,閘孔高1.8m,閘室高4.8m,閘臺頂部高程1851.00m,閘室底板高程1846.20m,閘底高出沖沙閘底板1.2m,并設有擋沙板,防止推移質入渠,進口安裝平板鋼閘門2塊,配套啟閉力100KN手動螺桿式啟閉機2臺,閘墩寬分別為沖沙泄洪閘2孔,每孔閘孔寬3m,閘孔高6.0m,閘臺頂部高程1851.00m,閘室底板高程1845.00m,其中1孔改為**公司常用進水閘并兼顧沖沙泄洪,設計引水流量2.0m3/s,配套啟閉力100KN手動螺桿式啟閉機2臺,閘墩寬分別為溢流壩采用曲線型實用堰,過流斷面長度為14.4m,堰頂高程1848.00m,堰頂1.0m,邊墻高程1851.00m渠首引水工程在施工中的特點是施工工期短,場面狹小,工程量大,加之汛期及下游工農業用水等問題,施工干擾大。針對現狀,工程人員在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計劃,集中力量分部、分項施工,為了加快工程進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采用了預制空箱構件吊裝拚合的施工方法,在施工中加強質量監督,不放過每一個環節,在較短的時間內保質保量按期完成了全部工程任務。2.2技術管理情況渠首工程隸屬**縣**水利管理處管理,根據《大中型水閘工程管理單位定崗標準(試點)》測算定員,現設運行觀測人員5名,實行“四班兩倒,不分節假日,常年二十四小時值班制”。其主要職責是根據需求按時準確調配水量,定期對金屬結構進行維修,嚴格執行三小時巡視制度,確保渠首建筑物和設備遭人為破壞。引水渠首樞紐兼顧工農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的供水調配和泄洪任務,水量調節頻繁,工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四季常流,晝夜變化大,上游來水未知因素多,下游管道、渠道錯綜復雜,互通關聯,水量調節是“動一發而牽全身”,穩定調節工作程序多,費時多操作難度大。根據多年的實踐總結,目前渠首調節水量的方法是:充分依托**公司蓄水池,使其進水閘始終處在完全開啟狀態,其它工業進水閘處在半節制狀態,其流量由下游二級水閘控制;根據農業進水閘啟閉程度調節農業用水。渠首水量調配的原則是:以“穩、準、均、靈”為總要求,以確保供水安全為出發點,嚴格執行既定的供水計劃和指今,準確極時加閉水量,嚴格按規章制度和程序辦事。在長期的運行管理中,結合實際,修整完善了《渠首水量調配工作制度》、《渠首閘門啟閉工作程序》、《渠首啟閉設施維修保養制度》、《渠首計量設施管理辦法》、《渠首水量調度應急預案》、《渠首工作人員崗位職責》等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2.3安全檢測的內容和結果2.3.1水閘地基滲流觀測閘室及截水墻地基為奧陶系變質砂巖和砂礫卵石地基,查閱竣工資料和岸坡出露基巖測定,基巖地基承載力700~1000kpa,砂礫卵石地基允許承載力300~500kpa。引水閘閘墩和截墻均深入基巖1~2m,在溢流堰上游設有漿砌石護面,護面下方填筑平均厚2m的三合土墻與基巖連接。根據現場檢測,截水墻防滲有效,在水閘下游未發現集中滲漏通道,僅在引洪河道右岸下游鐵路橋基底部有0.1L/s的滲水,初步判定是河床砂礫石層滲水,溢流堰和沖沙閘下游末端未發現沖塌陷現象。2.3.2水閘工程位移檢測**河工農渠首工程由河西壩干渠分水閘、金化集團公司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工業用水進水閘、工農總干渠農業進水閘、沖沙泄洪閘及溢流堰組成。設計形式分箱涵和開敞式兩種,水閘閘墩和截墻均深入基巖1—2m,閘墩和截墻采用150#砼預制件內澆鋼筋砼結構,閘臺為200#鋼筋砼預制板,啟閉機梁為現澆200#鋼筋砼簡支梁結構,溢流堰和閘底板為100#水泥砂漿砌粗料石,堆體護面均為干砌塊石。為防止滲漏,在溢流堰和沖沙閘上游設砌石護面,下方填筑平均厚度2m現場調查及初步分析,**河工農渠首工程結構整體結構穩定,未發現整體位移、明顯沉降和不均勻沉陷。2.3,3水閘砼結構檢測根據現場檢測,閘墩為150#砼構件裝配式結構,外觀質量較好,未發現裂縫,但表面砼水位變幅區凍融破壞范圍0.3~0.5m;閘臺啟閉機梁多處砼脫落露筋,經測量砼碳化深度已大于保護層2.5cm,回彈儀檢測其表面強度降低為10Mpa;閘臺表面大部分砼碳化深度大,表面龜裂、外觀酥松,強度和抗凍融能力明顯降低;閘墩及溢流壩側墻砼局部出現反堿已出現表面結晶性破壞現象,影響該部位砼結構耐久性;工程結構水位變幅區普遍存在表面凍融破壞現象,影響砼結構的耐久性;5號閘后漿砌石護坡開裂相鄰砼預制塊踏步凍脹、凍融損壞嚴重,處于不穩定狀態;第6、7號沖沙閘無消能設施,大流量泄水會造成對下游引水、泄水設施基礎構成威脅;水閘工程上游右岸無護坡高程較低,正常應用中存在浸沒農田間題,遇較大洪水會出現沖蝕岸坡、淹沒農田情況;閘房年久失修、墻皮部分脫,磚墻表面有風化現象,操作空間小,通風、采光條件差,不利管理運行。2.3.4閘門和啟閉機安全檢測閘門及啟閉設施運行已達40多年,根據現場檢測,閘門門葉厚度10mm,銹蝕比較嚴重,7塊鋼閘門普遍銹蝕嚴重,在水位變動部位銹蝕厚度達2~4mm,且整體閘板撓角變形,變差20mm。現狀啟閉機老化陳舊,螺桿全部磨損,螺紋起皮掉角,齒輪間隙加大咬合力差,由于閘門阻力大需較大閉門力,致使大部分螺桿失穩彎曲,影響正常運行。閘門止水橡皮老化、磨損嚴重影響止水效果,門槽預埋鋼結構銹蝕深達2~3mm,平整度差。2.4安全檢測結論⑴閘前截水墻防滲有效,閘室下游未發現集中滲漏通道;⑵水閘閘墩和截墻均深入基巖1—2m,未發現整體位移、明顯沉降和不均勻沉陷,水閘整體結構穩定⑶閘臺啟閉機梁多處砼脫落露筋,經測量砼碳化深度已大于保護層2.5cm,影響安全運行。閘墩及溢流壩側墻砼局部出現反堿已出現表面結晶性破壞現象,影響該部位砼結構耐久性;⑷第6、7號沖沙閘無消能設施,大流量泄水會造成對下游引水、泄水設施基礎構成威脅;⑸閘門及啟閉設施運行已達40多年,閘門變形、銹蝕嚴重,現狀啟閉機老化陳舊,螺桿全部磨損失穩彎曲,影響正常運行;3.水閘復核計算3.1安全復核標準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標準》SL252—2000、《水閘設計規范》SL265—2001、《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50288—99、《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SL203—97、《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水利工程部分》(2004年版)、《防洪標準》GB50201—94等相關規定,確定水閘工程規模、工程等級、防洪標準、建筑物級別、抗震設防標準、結構安全系數。根據1990年版國家地震局1:603《**省地震烈度區劃分圖》圈定,**峽水庫距地震區為12km,渠首樞紐距水庫7.5km應在范圍之內,地震基本烈度標準值為7度,3.2抗滲穩定性復核驗算閘室抗滲穩定性,主要是為了防止地下滲流沖蝕閘室地基并造成滲流變形,因而閘室地下輪廓線必須具有足夠的防滲長度,以減小閘室底板下的滲流坡降值。通過閘室的地下輪廓線防滲長度和水頭的安全比值(即安全滲徑系數)L/H來驗算。非常運用情況下,閘前水頭為H=5.0m,滲徑長度L=23.14m。滲徑系數L/H=4.63,滲流坡降J=H/L=0.216。渠首工程處在基巖上,依據《水閘設計規范》中規定,粗礫加卵石的地基的安全滲徑系數為2.5,允許流坡降為0.22,通過驗算,非正常運用情況下的實際滲流坡降小于規范允許值,故閘室抗滲穩定性滿足規范要求。3.3水閘斷面洪水及引水流量根據設計渠首設引水閘5孔,其中:第1孔為河西壩干渠分水閘,設計引水流量1.0m3/s;第2、3孔分別為金化集團公司和**省**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工業用水進水閘,每孔設計引水流量2.0m3/s;第4、5孔為工農總干渠農業進水閘,兩孔閘合計最大引水流量15.0m3/s;沖砂閘2孔,溢流壩過水面寬14.4m,根據**峽水庫除險加固初步報告資料和對區間洪水計算,該水閘斷面30年一遇設計洪140m33.4結構穩定分析資料:水閘為3級建筑物,地基主要為砂礫卵石層,地震烈度7度,水平向設計地震加速度代表值0.1g,基底面抗滑安全系數1.05,基底應力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允許值2.5,校核洪水199m3根據資料及圖紙對閘房和閘墩自上而下分別進行穩定計算。計算簡圖見(圖—a、圖—b)。⑴閘房穩定計算計算范圍閘墩以上至房頂,墻高3.6m,房頂厚0.15m,見圖—a、圖—b、剖面A—A~b房頂重:G1=59KN磚墻重:G2=43.2KN風力:按建筑物結構設計實用手冊ωk=μsμzω(1)μs—風荷載標準值1;μz—風壓強度變化系數,按高度10m,B級μz=1;ωG—基本風壓參照蘭州,當ωG=3KN/m2;代入(1)式:ωk=3KN/m2總風力p=(3.6+0.15)×4.2×0.3=47.3KN風力力矩:M風=4.73×1.875=88.6KN-m水平向地震慣性力:根據《水工建筑物設計規范》16頁公式(4.5.9)ξ—地震作用的效應折減系數取0.25,—水平向設計地震加速度,=0.1g—按表(8.1.3)取3,=5.9+4.32=102.2KN代入(4.5.9)=15.3KN地震力矩:M震=28.7KN-m重力產生的力矩:M=240.2KN-m重力力矩:+M=240.2>(-M風-M震)+240.5>-(88.6+28.7)根據計算,由于+M>-M,閘墻不產生拉力,閘房穩定。⑵閘墩穩定計算計算范圍:閘室底板以上,計算簡圖見(剖面A—A~b—b)由上面計算:閘房重力102.2KN閘墩自重:G3=1382.4KN閘墩下部底板重:G4=閘前靜水總壓力:揚壓力;閘前地震動水壓力:依據《水工建筑物抗震計算規范》,單位寬度閘前地震動水壓力作用在水面以下0.54H0處,其代表值(6.1.9-2)式計算(6.1.9-2)8度地震—2g—水體密度標準值1—0.25閘前地震動力水總壓力:Fh=8.62=G1+G2+G3+G4-Pv=834.4KN水平地震慣性力的受力點:χ=2.92正常運用情況的荷載及力矩表表一荷載及力矩分項χ荷載(KN)力臂(m)力矩(KN-m)備注垂直(KN)水平(KN)+M-M閘房自重102.24.76487.2閘礅及底板2370.24.09480.8閘板上部水6245.663531.8閘前水壓力567.80.47407.9揚壓力-1747.24.06988.8風壓力47.38.25390合計191747.313499.87788.5由上表一可知+M>-M,閘墩和閘基礎滿足穩定要求。⑶閘基底面抗滑穩定計算按《水閘設計規范》第30頁 (7.3.6-1)f–按上述規范表7.3.10砂礫石f為0.5-0.55米由上表一閘基底面抗滑安全系數大于規范允許值(1.25),故基地抗滑安全。⑷閘底面應力p的計算:按水閘設計規范29頁(7.3.4-1)式計算。由表一計算:地基應力大小比值小于規范允許值(2.0)。結論:根據以上計算閘室結構在外力(風力、地震慣性力,動水壓力、水壓力)條件下結構穩定,閘基抗滑穩定,地基承載安全穩定。特殊情況的荷載及力矩表表二荷載及力矩分項χ荷載(KN)力臂(m)力矩(KN-m)備注垂直(KN)水平(KN)+M-M閘房自重102.247.6487.2底板上水重未計入垂直重量閘礅及底板2370.2409480.8閘板上部水62456.63531.8閘前水壓力567.84.7407.9揚壓力-1747.2406988.8風壓力47.382.5390水平地震慣性力125.229.2365.3地震動力壓力36213475.4合計1917534.513499.88629.2由上表一可知+M>-M,閘墩和閘基礎滿足穩定要求。⑶閘基底面抗滑穩定計算按《水閘設計規范》第30頁 (7.3.6-1)f–按上述規范表7.3.10砂礫石f為0.6-0.65米由上表一閘基底面抗滑安全系數大于規范允許值(1.05),故基地抗滑安全。⑷閘底面應力p的計算:按水閘設計規范29頁(7.3.4-1)式計算。由表一計算:地基應力大小比值小于規范允許值(2.5)。結論:根據以上計算閘室結構在外力(風力、地震慣性力,動水壓力、水壓力)條件下結構穩定,閘基抗滑穩定,地基承載安全穩定。3.6水閘過水能力復核根據水力計算手冊(第二版),水力學上冊(第二版)相關公式計算,堰流流量計算公式為:閘孔出流計算公式為:b——每孔凈寬;n——閘孔孔數;H0——包括行近流速水頭的堰前水頭;m——自流堰流的流量系數;σc——側收縮系數;σs——淹沒系數;μ——閘孔自由出流的流量系數系數;ε——垂直收縮系數;經計算:渠首各引水閘引水流量滿足設計要求,合計引水流量20m3/s。現狀沖沙閘最大泄流量68.08m3/s,溢流壩最大過流量113.22m3/s,合計最大泄洪流量181.3m3/s。泄洪流量滿3.7消能防沖復核工農渠首沖沙閘最大泄流量68.08m3/s,溢流堰最大泄流量113.22m3/s,沖沙閘出口直接與河床連接,未設消能設施;溢流壩橫斷面形式為實用堰,過流斷面寬14.4m,堰高根據《水閘設計規范》溢流壩下游跌坎沖刷深度計算為:根據計算溢流壩下游跌坎沖刷深度2.82m,消力坎齒墻埋深5.0m,滿足沖刷要求。3.8閘門和啟閉機復核工農渠首閘門及啟閉設施運行已達40多年,根據現場檢測,閘門門葉厚度10mm,銹蝕比較嚴重,7塊鋼閘門普遍銹蝕嚴重,在水位變動部位銹蝕厚度達2~4mm,且整體閘板撓角變形,變差20mm。現狀啟閉機老化陳舊,螺桿全部磨損,螺紋起皮掉角,齒輪間隙加大咬合力差,由于閘門需較大閉門力,致使大部分螺桿失穩彎曲,影響正常運行。閘門止水橡皮老化、磨損嚴重影響止水效果,門槽預埋鋼結構銹蝕深達2~3mm,平整度差。引水閘已運行40多年,依據《水利水電工程金屬結構報廢標準》閘門金屬結構及啟閉設備已超過20年的報廢年限。3.9砼結構復核閘臺和啟閉機梁多處砼脫落露筋,經測量砼碳化深度已達1.5cm,鋼筋砼梁復核計算如下:沖沙閘屬3級建筑物,鋼筋砼強度C15,沖沙閘閘孔寬3.0m,啟閉機梁橫斷面尺寸0.2×0.4(寬×高),啟閉力100KN,啟閉機及螺桿重15KN,每根梁承受集中荷載57.5KN,啟閉梁重2.5KN,人群荷載1.2KN/m,閘臺預制板6.6KN/m,計算跨度.L=1.05L0=×3=3.15m(L0為凈跨度3.0m)。啟閉機梁均布荷載計算:啟閉機梁跨中最大彎距計算:根據最大彎距計算,啟機梁配筋4φ24,Ag=1809.56mm2即可滿足設計要求,啟機梁實配筋2φ20和2φ25,Ag=1610.2mm2,啟閉機梁不滿足設計強度。4.水閘安全綜合評價4.1水閘安全狀況綜合評價1、渠首閘室及其建筑物地基條件良好,整體結構無沉陷、位移、滲透變形,經復核計算滿足規范要求。閘室抗滑穩定復核計算安全系數2.23,大于規范要求1.25,滿足規范要求,地基應力比值2.15,小于規范2.5,滿足規范要求。2、建筑物地基不存在振動液化基土,結構抗震滿足規范要求能。抗震能力復核結果抗滑安全系數2.15,大于規范要求1.05。地基應力比值2.4,小于規范2.5,滿足規范要求。3、水閘及溢流壩過流能力復核。泄洪閘及溢流壩最大過洪能力為181m3/s,滿足30年一遇140m3/s設計流量,但不滿足100年一遇4、閘臺鋼筋砼啟閉機梁復核。鋼筋砼啟閉機梁結構強度不滿足強度要求。4.2結論與建議按水閘安全類別評定標準,**縣**河工農渠首水閘定性為中型三類閘。建議:1、改建閘室鋼筋砼結構及閘房;2、增設泄洪防沖設施;3、更新金屬結構及啟閉設備;4、增大泄洪閘過流斷面;5、增加上游導流、防護墻;6、增加觀測設施。目錄TOC\o"1-2"\h\z第一章項目基本情況 3一、項目情況說明 3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據 5第二章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8一、項目建設背景 8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9三、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14第三章市場供求分析及預測 17一、項目區生豬養殖和養殖糞污的利用現狀 17二、禽畜糞污產量、沼氣及沼肥產量調查與分析 18三、項目產品市場前景分析 20第四章項目承擔單位的基本情況 21一、養殖場概況 21二、資產狀況 21三、經營狀況 21第五章項目地點選擇分析 23一、選址原則 23二、項目選點 23三、項目區建設條件 24第六章 工藝技術方案分析 27一、污水處理模式的選擇 27二、處理工藝的選擇 29三、項目工藝流程 31四、主要技術參數 35五、主要設備選型 39第七章項目建設目標 40一、項目建設目標 40二、項目建設規模 40第八章項目建設內容 42一、建安工程 42二、儀器設備 46第九章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 48一、投資估算的范圍 48二、投資估算的依據 48三、投資估算 49四、資金使用計劃 54五、資金籌措 54第十章建設期限和實施進度安排 55HYPERLINK\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