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指示器維修_第1頁
故障指示器維修_第2頁
故障指示器維修_第3頁
故障指示器維修_第4頁
故障指示器維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維修工作如下:1、 維修故障指示裝置以滿足以下要求裝置由3個采集單元和1個匯集單元組成。采用小型化、低功耗、免維護、高可靠設計,采集單元后備電源不低于設備使用壽命。整機使用壽命不小于8年。整機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三70000h。維修后所有監控終端設備接入許繼自動化主站并實現上傳數據等功能。2、 維修后終端的外觀與結構外觀應整潔美觀、無損傷或機械形變;內部元器件部件固定應牢固;封裝材料應飽滿、牢固、光亮、無流痕、無氣泡。外殼應采用抗紫外線、抗老化、抗沖擊和耐腐蝕材料,采集單元外殼應采用非金屬阻燃材料,且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能承受使用或搬運中可能遇到的機械力;適應嚴酷的戶外運行環境,滿足戶外長期免維護要求。安裝結構合理、方便可靠,支持帶電安裝和拆卸;卡線結構應有合適的握力,安裝牢固且不應造成線纜損傷;在不同截面線纜上安裝方便可靠、不應影響故障檢測性能,結構件經50次裝卸應到位且不變形。采集單元重量不大于1kg。采集單元報警指示燈應采用超高亮LED發光二極管,不少于3只,保證地面360°可見,且應布置在采集單元正常安裝位置的下方。采集單元宜采用雙TA回路設計,取電回路宜采用高磁導率的磁芯。匯集單元的底部應具備運行閃爍指示燈,在桿下明顯可見。采集單元防護等級不低于IP67。架空型匯集單元防護等級不低于IP55。3、 維修裝置電源采集單元應滿足以下要求:采集單元供電應采用取電TA和超級電容作為主供電源,并輔以能量密度不低于鋰電池的非充電電池作為后備電源,主供電源和后備電源相互獨立,當主供電源不能維持全功能工作時,后備電源自動投入并進入低功耗休眠狀態;當主供電源恢復時,自動切回主供電源供電,超級電容在充滿電的前提下可獨立維持全功能工作不小于12h。線路負荷電流大于等于5A時,應能滿足全功能工作需求;線路負荷電流不足5A且超級電容失去供電能力時,應至少能判斷短路故障,能定期采集負荷電流,并上送到匯集單元。采集單元非充電電池額定電壓應不小于DC3.6V。采集單元在非充電電池單獨供電工作時,工作電流應不大于100必。后備電池供電方式,電池不更換情況下,持續工作時間不低于8年,且滿足閃光報警大于2000小時。匯集單元應滿足以下要求:可采用太陽能板或TA取電方式供電,并輔以可充電電池作為后備電源。采用太陽能板供電的匯集單元太陽能板額定輸出電壓不低于DC15V,容量不低于15VA;電池額定電壓為DC12V,容量不低于7Ah。采用TA取電的匯集單元電池額定電壓應不小于DC3.6V,容量不低于&5Aho匯集單元整機功耗(在線,不通信)不大于0.2VA。電池獨立供電的情況下,應能全功能工作不少于7天。外施信號源應滿足一下要求:主供電源由隨裝置附帶的電源PT提供。額定容量:不小于500VA;短時容量(10s):不小于3000VA??刂破鲬邆浜髠潆娫矗捎贸夒娙荩掷m供電時間不少于2分鐘。4、 維修后的外施信號源應滿足:接地故障識別功能:當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裝置檢測到零序電壓升高到設定值并持續一定時間后,控制內部的高壓開關投入,使故障線路上的負荷電流疊加一個與開關動作規律相同的特征電流信號作為接地故障判據,特征電流流經故障線路、接地故障點和大地后返回外施信號發生裝置。安裝在線路上的故障指示器檢測到該電流信號后給出告警信息。特征信號產生功能:在單相接地故障發生后能夠使故障線路段產生特征電流信號△I,作為接地故障檢測判據。外施信號產生的最大電流不大于60A。投切控制功能:當接地故障發生后,裝置控制故障相開關短時合閘進行熄弧,同時啟動錄波。如果熄弧成功,處理結束;如果故障依然存在,裝置首先控制故障相的超前相對應的開關按照一定規律進行合分動作,以產生特征信號,然后再控制滯后相對應的開關按照同樣的規律進行合分動作。熄弧功能:當線路發生接地時,裝置應首先控制接地相進行熄弧操作,消除非穩定性接地故障。如果熄弧不成功,則按照1.4.2要求的規律進行投切。接地線斷線檢測:當開始產生1.4.2要求的外施信號時,裝置應能根據投切時是否有特征電流信號來判斷接地線是否斷線,若檢測到接地線處于斷線狀態,則應立刻停止投切,并上報主站。操作閉鎖功能:對于線路型外施信號發生裝置,當內部有一個開關閉合時,應通過電氣回路或機械結構閉鎖內部其他開關的合閘功能。安全防護功能:一次側柜門應帶電源開關聯動機構,當柜門開啟時,整個設備二次回路斷電。5、 絕緣要求絕緣電阻電桿固定安裝匯集單元電源回路與外殼之間應能滿足以下絕緣電阻要求:額定絕緣電壓UiW60V,絕緣電阻三5MQ,用2500V兆歐表。絕緣強度架空固定安裝匯集單元電源回路與外殼之間應能滿足以下絕緣強度要求,試驗時無擊穿無閃絡現象。額定絕緣電壓UiW60V時,施加500V工頻電壓。外施信號源>絕緣電阻裝置電氣部分與外殼之間應具有相應的絕緣電阻,具體要求如下:裝置高壓接線部分與外殼之間絕緣電阻應250MQ(使用2500V絕緣電阻表)。裝置的電源回路與外殼之間絕緣電阻應25MQ(使用500V絕緣電阻表)。裝置的控制回路與外殼之間的絕緣電阻應25MQ(使用500V絕緣電阻表)。>絕緣強度裝置電氣部分與外殼之間應能具有相應的絕緣強度,具體要求如下:裝置的電源回路與外殼之間應能承受相應的工頻電壓持續1min,應無擊穿、無閃絡,絕緣電壓等級見下表。裝置的控制回路與外殼之間應能承受相應的工頻電壓持續lmin,應無擊穿、無閃絡,絕緣電壓等級見下表。相-地、相-相施加42kV/lmin工頻電壓應無擊穿、無閃絡。絕緣強度額定絕緣電壓(Ui)(V)試驗電壓有效值(V)UiW6050060VUiW1251000125VUiW25025006、通信要求采集單元與匯集單元之間通訊機制應滿足:采集單元應能主動實時上送故障信息,并能根據工作電源情況定期上送采集數據。采集單元每5min記錄一次負荷數據,同時能將采集數據定時上送至匯集單元,采集單元應支持數據實時召測。具備采集單元與匯集單元通信故障報警功能:采集單元定時發送信息給匯集單元,匯集單元在lOmin內沒有收到采集單元信息,認為通信異常。匯集單元與主站之間的通訊機制應滿足:可通過主站對匯集單元和采集單元進行參數設置。匯集單元應響應主站的召喚,上送召喚數據。匯集單元應支持數據定時上送、負荷越限上送、重載上送和主動召測,最小上送時間間隔為l5min。電纜型匯集單元應與附近的DTU裝置進行通信,通過DTU的通信通道,將故障告警信息上傳至主站系統。通訊距離及規約要求:匯集單元與采集單元通過無線雙向通信,可視無遮擋通信距離應不低于50米。匯集單元與采集單元之間如通過無線中繼或路由方式通信,采集單元之間通信距離應不低于500米。匯集單元與主站通過無線公網雙向通信,通信規約應遵循《國家電網公司DL/T634.5101-2002規約實施細則》、《國家電網公司DL/T634.5104-2009規約實施細則》。匯集單元時鐘及對時要求:每組采集單元三相時間同步誤差不大于200“s。匯集單元應支持主站及北斗或其他同步時鐘裝置對時,守時精度W2s/24h。二、配電線路故障指示裝置要求具備以下技術功能:故障指示器裝置要求:配電線路故障指示裝置應能采集線路運行工況,并將線路負荷電流、線路對地電場、等線路運行信息,太陽能充電電壓、電池電壓、通訊信號強度等設備維護信息處理后發送至許繼配電自動化主站。配電線路故障指示裝置應能夠判斷出線路故障類型(瞬時性故障或永久性故障),包括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并將故障信息處理后發送至許繼配電自動化主站。3) 配電線路故障指示裝置不應有誤動和拒動。4) 配電線路匯集單元應采用太陽能電池板取電,且運行穩定可靠。5) 可免停電裝卸,便于施工操作。6) 應采用免維護設計,可遠程調整系統檢測參數,可遠程升級軟件7) 外施信號故障指示器典型特征信號:外施典型特征信號外施信號型故障指示應能識別以下接地故障外施典型特征信號。具體參數要求如下:f) △T1:120ms(±30ms)。g) △T2:800ms(±30ms)。h) △T3:1000ms(±30ms)。1) △1=12-11,最小識別電流不大于10A。維修后的配電線路故障指示裝置應滿足以下技術參數要求:1)模擬量采集基本誤差:a) 負荷電流為0A?100A時,測量誤差為土3A。b) 負荷電流為100A?600A時,測量誤差為土3%。2) 可識別的短路故障報警電流最短持續時間應在20ms?40ms之間3) 采集單元應采用TA取電并輔以超級電容作為主供電源,能量密度不低于鋰電池的非充電電池作為后備電源。主供電源和后備電源相互獨立,當主供電源不能維持全功能工作時,后備電源自動投入。當主供電源恢復時,自動切回主供電源供電。超級電容在充滿電時應可獨立維持全功能工作不小于12h。4) 線路負荷電流不小于10A時,采集單元TA取電5s內應能滿足全功能工作要求。5) 在非充電電池單獨供電時,最小工作電流應不大于40AA。在不更換電池情況下,持續工作時間應不低于8年,且滿足閃光報警大于2000小時,翻牌報警大于2000次。6) 架空型采集單元必須能夠帶電安裝。7) 匯集單元:a) 采用太陽能板供電時,太陽能板額定輸出電壓不低于DC15V,容量不低于15VA;電池額定電壓為DC12V,容量不低于7Ah。b) 采用TA供電時,電池額定電壓應不小于DC3.6V,容量不低于&5Ah。c) 采用TV供電時,主供電源應具備后備電源的充放電管理功能,當主供電源供電不足或消失時,電源模塊應能自動無縫切換到后備電源供電并給出告警信號。d) 在主供電源失電后,后備電源應保證正常工作大于24h。外施信號源:a) 主供電源由隨裝置附帶的電源PT提供。額定容量:不小于500VA;短時容量(10s):不小于3000VA。b) 控制器應具備后備電源,采用超級電容,持續供電時間不少于2分鐘。c) 電壓采集范圍:嵌入式電阻型電子PT輸入,0?12kV。d) 故障啟動投切誤差應不大于±3%,高低溫運行環境下啟動投切誤差應不大于±3%。e) 安全防護功能:一次側柜門應帶電源開關聯動機構,當柜門開啟時,整個設備二次回路斷電。三、技術標準:1、功能要求能正確識別短路故障和接地故障。短路故障判別能自適應負荷電流大小,故障突變電流的啟動值宜不低于100A,當裝置檢測到故障電流且該故障電流很快消失,殘余電流不超過3A零漂值,則裝置能就地采集故障信息,以閃光形式就地指示故障,且能將故障信息上傳至主站。短路和經小電阻接地啟動值誤差應不大于±10%。短路故障電流最小識別時間范圍20ms?40ms1.2就地故障采用閃光報警方式,閃光信號每次亮5ms以上,閃爍周期為5s。1.3能監測線路三相負荷電流、故障電流等運行信息和主供電源、后備電源等狀態信息,并能將以上信息上送至主站負荷電流為0A?300A時,測量誤差為土3A。負荷電流為300A?600A時,測量誤差為±1%。1.4接地故障判別適應中性點不接地、消弧線圈接地、經小電阻接地等配電網中性點接地方式,以及不同配電網網架結構;滿足金屬性接地、弧光接地、電阻接地等不同接地故障檢測要求。1.5當線路發生故障后,采集單元應能正確識別故障類型,并能根據故障類型選擇復位形式。能識別重合閘間隔為不小于0.2秒的瞬時性和永久性短路故障,并正確動作。永久性故障上電后自動延時復位,瞬時性故障后按設定時間復位,或執行主站遠程復位。上電自動復位時間小于5min。定時復位時間可設定,設定范圍小于48h,最小分辨率為lmin,定時復位時間允許誤差不大于土1%。1.6裝置防誤動功能負荷波動防誤報警。變壓器空載合閘涌流防誤報警。線路突合負載涌流防誤報警。人工投切大負荷防誤報警。非故障相重合閘涌流防誤報警。2、數據存儲要求裝置應滿足以下存儲要求:當后備電源電池電壓降低到低電量報警值時,應將其狀態上傳至主站,也可根據需要進行本地報警。當外部電源失去時,后備電源應能自動無縫投入,且能保證將失去外部電源前完整的故障數據信息上傳至配電主站。應具備歷史數據存儲能力,包括不低于256條事件順序記錄、30條本地操作記錄和10條裝置異常記錄等信息。應具有本地及遠方維護功能,且支持遠方程序下載和升級。3、 維護要求裝置應支持遠程配置和就地維護功能:故障就地指示信號的復位時間、復位方式。采集單元上送數據至匯集單元時間間隔和匯集單元上送數據至主站時間間隔。匯集單元支持通過無線公網遠程升級;采集單元支持接收匯集單元遠程程序升級。具備電池電壓自診斷功能:檢測自身的電池電壓,當電池電壓低于一定限值時,應能上報低電壓告警信息。4、 外施信號源要求接地故障識別功能當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裝置檢測到零序電壓升高到設定值并持續一定時間后,控制內部的高壓開關投入,使故障線路上的負荷電流疊加一個與開關動作規律相同的特征電流信號作為接地故障判據,特征電流流經故障線路、接地故障點和大地后返回外施信號發生裝置。安裝在線路上的故障指示器檢測到該電流信號后給出告警信息。特征信號產生功能在單相接地故障發生后能夠使故障線路段產生特征電流信號△【,作為接地故障檢測判據。外施信號產生的最大電流不大于60A。投切控制功能當接地故障發生后,裝置控制故障相開關短時合閘進行熄弧,同時啟動錄波。如果熄弧成功,處理結束;如果故障依然存在,裝置首先控制故障相的超前相對應的開關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