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元漢文化旅游度假區項目節能評估報告_第1頁
興元漢文化旅游度假區項目節能評估報告_第2頁
興元漢文化旅游度假區項目節能評估報告_第3頁
興元漢文化旅游度假區項目節能評估報告_第4頁
興元漢文化旅游度假區項目節能評估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項目名稱: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漢文化建設項目工作階段:節能評估文件名稱:節能評估報告書建設單位:漢中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編制單位:評估人員:高級工程師項目負責人:注冊咨詢工程師參加編制人員:

項目節能評估摘要表項目概況項目名稱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漢文化建設項目項目建設單位漢中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系人電話節能評估單位聯系人電話項目建設地點陜西省漢中市漢臺區所屬行業旅游開發項目性質■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總投資215.33億元投資管理類別□審批■核準□備案建設規模和主要內容本項目占地面積27.7km2(合2770萬m2),總建筑面積1878.88萬m2。建設內容包括道路工程、市政管網工程、景觀工程、主題文化工程及拆遷安置。項目年綜合能源消費量主要能源種類計量單位年需要實物量計算用折標系數折標煤量(tce)電104kWh60723.411.229200387.24天然氣m32949.201.214335812.14項目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tce)236199.37項目能效指標比較項目指標名稱項目指標值新建準入值國內先進水平國際先進水平對比結果(國內一般,國內領先,國際先進)單位產品能耗工序能耗單位面積能耗12.57kgce/m2對所在地能源消費影響對所在地能源消費增量的影響m=23.48,項目對當地能源消費有較大的影響對所在地完成節能目標的影響n=-0.65%,項目對所在地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有較大影響可研報告提出的主要節能措施及節能效果:采用節能材料、節能設備、合理設備變壓器項目可研報告在節能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節能篇章篇幅過少、部分技術參數不全節能評估提出的主要節能措施及節能效果:優化平面布置、利用太陽能、使用雨水回收系統目錄目錄TOC\t"章名,1,節名,2"第1章編制說明 11.1節能評估范圍和內容 11.2項目節能評估依據 1第2章項目概況介紹 62.1項目建設單位概況 62.2項目概況 72.3項目建設方案 102.4項目用能情況 21第3章能源供應情況分析評估 253.1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條件及消費情況 253.2項目能源消費對當地能源消費的影響 26第4章項目建設方案節能評估 274.1項目選址、總平面節能評估 274.2建筑和圍護結構熱工設計節能評估 304.3主要用能系統節能評估 384.4主要耗能設備節能評估 574.5本章評估小結 58第5章項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評估 595.1項目對所在地能源消費增量的影響評估 595.2項目能源消費對所在地完成節能目標的影響評估 605.3項目能效水平分析評估 615.4本章評估小結 62第6章節能措施評估 636.1技術節能措施概述 636.2節能管理措施評估 706.3能評階段節能措施評估 716.4節能措施效果評估 726.5本章評估小結 83第7章結論及建議 847.1結論 847.2建議 85第96頁第1章編制說明1.1節能評估范圍和內容1.1.1項目節能評估的范圍《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漢文化建設項目節能評估報告》的范圍為《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漢文化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范圍,該項目涵蓋面廣,內容較多。按照有關文件要求,我們就項目對能源利用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行分析評估,評估范圍包括項目的建筑設計、配套工程設計、節能專項設計,以及項目運營期的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等。1.1.2項目節能評估內容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漢文化建設項目節能評估報告評估內容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1、能源供應保障情況評估。2、項目建設方案節能評估。3、項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評估。4、項目節能措施評估。1.2項目節能評估依據本項目節能評估報告評估遵循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主要有:1.2.1(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5)《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6)《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7)《民用建筑節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530號令)(8)《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國發[2006]28號)(9)《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建設部第143號令)(10)《陜西省節約能源條例》(11)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質檢總局發布《能源效率標識管理辦法》(12)國家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2010年第6號令)(13)《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實施暫行辦法》1.2(1)《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國家發改委發改環資[2004]2505)(2)《陜西省“十二五”節能規劃》(3)《陜西省“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4)《陜西省可再生能源“十二五”發展規劃》(5)《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2006年)(6)《中國節水技術政策大綱》(國家發改委公告2005年第17號)(7)《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國家發展改革委令2011第9號)(8)《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國家經貿委)(9)《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工業和信息化部)(10)《機械工業節能機電產品推廣項目及淘汰落后機電產品項目》(11)《關于發展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導意見》(建科[2005]78號)(12)《陜西省建筑節能條例》(13)《綠色建筑技術導則》(建科[2005]199號)1.2(1)《陜西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J61-65-2011)(2)《陜西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3)《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134-2010)(4)《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5)《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93)(6)《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2007JSCS-D)(7)《民用建筑節水設計標準》(GB50555-2010)(8)《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10)(9)《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10)《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T50033-2001)(11)《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03(12)《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13)《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技術規范》(GB50364-2005)(14)《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17167-2006)(15)《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能源效率標識的產品目錄》(16)《節能產品評價導則》(GB/T15320-2001)(17)《節能項目節能量審核指南》(發改環資[2008]704號)(18)《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2006)(19)《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2589-2008)(20)《企業能源審計技術通則》(GB17166-1997)(21)《建筑節能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2007(22)《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工作指南(2011年本》(國家節能中心)(23)國家節能中心《節能評審評價指標》(通告第1號)(24)《清水離心泵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GB19762-2007(25)《三相配電變壓器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GB20052-2006(26)《管形熒光燈鎮流器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27)《普通照明用雙端熒光燈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19043-2003(28)《普通照明用自鎮流熒光燈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19044-2003(29)《單端熒光燈能效限定值及節能評價值》GB19415-2003(30)《泵站設計規范》GB/T50265-971.2.3《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漢文化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控制性詳細規劃》;現場調研資料。第2章項目概況介紹2.1項目建設單位概況2.1.1建設單位漢中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1.2建設單位簡介漢中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從2011年開始籌備,2012年元月正式組建。注冊資本叁拾億元,已到位壹拾億柒仟伍佰萬元。該公司主營特色文化產業項目投資、文化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開發、影視劇項目投資、書畫藝術品、文物復仿品銷售、廣告設計、制作、發布等,目前企業資產負債率為零。經濟基礎雄厚,企業運行良好,經營勢頭強勁,有一定的社會知名度。漢中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現有員工12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120人,中級職稱350人,其余員工除10%的工勤人員外,全部達到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公司年實現產值15億元,利稅近2億元。興元湖片區建設開發項目是根據市委、市政府建設漢中“雙百城市”的戰略發展規劃(2020年漢中城市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到100萬)、進一步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充分發揮漢中獨特的漢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利用漢中獨有的生態資源和人文景觀,建設陜、甘、川毗鄰地區的經濟強市、特色鮮明的文化名市、生態良好的宜居城市,把漢中打造成中華漢源的尋根之城,使古老的漢文化一脈傳承至今,使全體中國人了解漢中、知道漢中,把到漢中當成回老家一樣,提高漢中是漢源之本的知名度。同時為了古為今用、振興經濟、發展文化事業,搭建城鄉建設一體化的大舞臺,唱響文化旅游興漢中的主題曲,爭取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的雙豐收,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已拉開了建設的序幕,市民期待、國人關注。漢中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應運而生,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開發建設任務。目前漢中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聘請了國際馳名的美、法、德三國的頂級設計院,并由德國的SAP設計院主筆完成了興元湖片區建設項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市委、市政府已批準實施。正在抓緊該片區25.7平方公里的市政基礎設施的施工圖設計,其中道路、供水、污水管網設計已經完成,七月份將部分動工興建。漢中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將秉承高檔次規劃、高品位設計、高質量建設,“百億元再現天賦江南之水韻,千億元打造中華文明之漢城”的建設理念,按照“一軸一帶三組團,兩湖六區多中心”的建設思路(一軸指商務功能軸,一帶指濱水生態帶,三組團即漢源、漢繹、漢升;兩湖指興元湖、生態漢源湖,六區是核心商務區、會展區、休閑區、健康醫療區、教育區、生態居住區;多中心是指漢文化體驗中心、教育培訓中心、購物中心、醫療中心、休閑娛樂中心等),將興元漢文化生態旅游示范區項目建設成為天漢大地上一幅美輪美奐的壯麗畫卷,歷史亦現代,古樸亦時尚,奢華亦意境,文化亦品位,經典亦精神,成為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文化旅游示范區。為漢中的城市建設做出新貢獻,再創新輝煌。2.2項目概況2.2.1項目名稱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漢文化建設項目2.2.2項目建設地點陜西省漢中市興元新區2.2.3建設規模及內容1、建設范圍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的建設定位形象為興元漢城、秦巴天府、漢源根基、漢人老家。根據這一定位,項目建設范圍為:東起城褒一級公路與陽安鐵路的交匯處,西至108國道與陽安鐵路交匯處,南至陽安鐵路(漢武路與天漢大道之間以石馬路為界),北至城褒一級公路接連108國道處,總用地面積27.7平方公里。2、建設內容及規模本項目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市政管網工程、景觀工程、主題文化工程及拆遷安置等五個方面的工程內容。(1)道路工程包含總里程約161.02Km的73條主次支路,總長約5063m橋梁及綠化照明等附屬設施。(2)市政管網包含給水管道約183.7Km,管徑范圍DN200~1200;雨水管道約64.05Km,管徑范圍DN600~DN1500;污水管道約97.04Km,管徑范圍DN400~DN1000;電力電纜保護管約912Km,電信PVC-U波紋管和PVC-U梅花管各454Km;燃氣管道約151.5Km,管徑范圍DN200~DN400。(3)景觀工程為建設區域與保護區之間的景觀聯系帶,此空間為公共景觀帶,呈網狀穿插于建設區域內,與核心生態保護區聯系在一起,成為示范區獨特的生態景觀網,將建設區域進一步劃分為若干功能組團,綠地與廣場用地面積11069.7畝。其中公園綠地7125.3畝,防護綠地3673.05畝,廣場用地271.35畝。為旅游區域的以現狀水系為基底的生態景觀核心區,以兩個公園為核心的呈放射狀將綠化空間滲透至三個功能組團,此區域為生態嚴格保護區。筑壩攔湖新增水域面積1581畝,梳理河道,綠化河岸,結合現狀南干渠以及現狀水庫,打造一條東西貫通的景觀水渠。為生態城市建設風貌區,是示范區開發建設區域。典型特征為城市在自然水體、田園等自然景觀中嵌入式建設,集中體現“城環水繞、綠繞城秀”的田園城市的寧靜和諧景象。(4)主題文化工程主題文化公園用地600畝。主題文化公園依托趙寨水庫、興元湖以及漢源湖規劃文化活動設施用地,共同形成漢中富有文化底蘊的文體科技中心,同時也是展示漢中文化品質的窗口。依托興元湖城市公園、漢源湖主題公園,以客棧、游樂設施、兩漢三國文化展覽為主要表現形式,打造具有濃郁文化色彩的休閑度假中心。湖邊建筑風格以兩漢、三國為主題,建設包括:三國文化研究院、博物館、三國文化宮、兩漢文化宮。項目建設的絲綢之路,以古樸厚重的形式再現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的種種歷史事跡。在項目區的中心軸上,建設孔子學院、蔡倫造紙坊、漢文化研究院等與“漢”相關的各類建筑。項目于各景區設置游塔、書法亭、府第,充分展示其文化氛圍。(5)征地與拆遷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項目將打造為以文化旅游、商業體驗、休閑購買風情街區等復合型旅游休閑示范區,項目共需征地約4031畝,涉及拆遷11座村落總共約2206800㎡。2.2.4項目建設資金及資金籌措本項目為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工程投資較大,建設資金來源主要以建設單位自籌和申請省政府專項補助資金。工程估算總投資為2153274.59萬元,擬通過以下籌措渠道解決:銀行貸款資金:1735282.18萬元占70%;地方自籌資金:743692.36萬元占30%。2.2.5建設工期本項目建設周期預計為5年(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2.3項目建設方案2.3.1總平面布局規劃形成“一軸一帶三組團,兩湖六區多中心”的空間結構?!耙惠S”——即商務功能軸,由高鐵站自南向北延伸,布置旅游集散中心、核心商業、商務辦公、會展、生態公園、健康養生等項目,突出其城市核心功能?!耙粠А薄礊I水生態景觀帶,由東向西貫穿整個漢文化示范區,形成濱水生態景觀帶,布置濱水休閑、濱水商業、文化創意、教育醫療等項目,突出其文化休閑功能?!叭M團”——圍繞一軸一帶展開的三個組團,自西向東依次布局為“漢繹”——文化體驗板塊、“漢源”——商務休閑板塊、“漢升”——創意文化板塊?!皾h繹”即馬寨片,位于規劃區天漢大道以西,以黃壩堰水庫為中心,形成濱水生態居住社區?!皾h源”即興元湖片,位于規劃區天漢大道以東,天臺路以西,是融合商業、休閑、文化、休閑旅游于一體的人文核心區?!皾h升”即李家灣片,位于規劃區天臺路以東,以李家灣水庫為核心,形成生態文化于一體的創意人文居住區。“兩湖”——即在改造現有興元湖基礎上,按照國際標準規劃和設計,為市民打造一個以觀光、休閑、度假、娛樂、療養為主,水面約48公頃的城市生態公園;在興元湖東臨現有水系基礎上,新擴建水域面積約40公頃的漢源湖,使其成為具有展示性、趣味性、參與性、經營性的漢文化主題公園?!傲δ軈^”——規劃建設核心商業區、商務辦公區、商務會展區、休閑旅游區、健康養生區、生態居住區。“多中心”——漢文化體驗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生態示范中心、商業購物中心、教育培訓中心、娛樂休閑中心等。2.3.2道路及附屬工程1、道路工程本次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項目道路網形成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級路網共72條路,設計總里程約158.01公里,道路總面積約560.5萬m2。(1)快速路:將316、108國道規劃命名為北外環,道路功能等級為城市快速路,紅線寬度為60米。(2)主干路:規劃主干路包括交通性主干道和生活性主干道,交通性主干道包括石馬路、陳倉路、天門路、西二環、天漢大道、天臺路、博望路、東外環和向湖路。生活性主干道包括興元路、儻駱路、惠府路和翠屏路。主干路是聯系各功能組團之間的交通性道路,示范區主干路紅線寬度一般為40~60米。(3)次干路:包括規劃絲綢之路、岳陽路、石門路、袞雪路、國華路、粱中路、康定路、康武路、翠屏東路、天景路和諸漢路。次干路主要為聯系各社區之間道路,主要功能是加強各社區的可達性。道路紅線寬度一般為30~40米。(4)支路:包括規劃寶峰路、開元路等49條支路,支路是為各組團內部交通服務的道路,主要功能為聯系各組團,兼有交通性和生活性功能。規劃內支路紅線寬度一般為10~24米。2、橋梁工程本工程包含橋梁29座,涉及73條道路。橋梁總長約5063米,總建筑面積約178872平方米。3、交通安全設施沿線道路上設置完善的指路、指示、警告和禁令標志,設計原則:標志牌不得侵入道路建筑限界,單柱牌面下緣至地面高度為1.8~2.5米,懸臂牌面下緣至地面高度為6.0米,標志牌均為反光標志,圖案文字采用鉆石級反光膜,底板采用高強級反光膜。路面標線型號采用熱融型反光標線,厚度要求在2.0~2.5毫米,應符合GB1999-5786《道路交通標志線》的規定,并在道路的交叉口處設置交通信號燈。4、道路照明工程本項目區內各條道路兩側對稱布置路燈,間隔20~30m。路燈電纜采用橡皮絕緣聚氯乙烯護套電力電纜直埋地敷設,路燈光源種類采用高壓鈉燈或節能型燈光。5、綠化和美化工程本項目的城市道路工程中道路綠化以人行道路植樹,綠化帶種植以球狀灌木、低矮樹木、花草種植為主,種植整齊一致、形式簡潔的喬木,并合理配置枝葉繁密的常綠植物和地被植物以擴大綠化量,達到濾減煙塵,減弱噪音的最佳效果。2.3.3市政管網工程1、給水工程本項目區域供水管道分別沿道路敷設,道路紅線寬度30m以上,給水管道沿道路兩側布管,其供水管徑為DN200~1200。其中DN200給水管選擇PE給水管,其余管徑均采用球墨鑄鐵作為管材。2、雨水工程根據漢中市的水文資料確定漢中市暴雨強度公式,其公式如下:q=434.2(1+1.04lgP)/(t+4)0.518((l/s*ha)雨水量計算:Q=Ψ.F.q根據《城市排水工程規劃規范》(GB50318-2000),徑流系數采用Ψ=0.5。路表水采用分散漫流排除方式。路表水主要通過橫坡流入雨水井內。雨水管設在道路兩側鋪設,坡度與路面縱坡基本一致,雨水管采用DN600~DN1500,雨水管主要匯集路面及兩側街坊雨水,根據漢中市城市總體規劃要求,雨水經道路排水系統集中后排入漢江河。本次設計的雨水管道均采用鋼筋混凝土圓管,管道接口采用套環石棉水泥接口。管基采用180o混凝土帶型基礎。雨水口采用425×680毫米型邊溝式單篦雨水井,配鑄鐵雨水口篦子,雨水口連接管采用DN300的鋼筋混凝土圓管。3、污水工程根據規劃要求,污水排放采用雨污分流制。示范區總體地勢為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并結合《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漢文化建設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和污水廠位置等因素,確定本次研究范圍內的管道布置方案。本次建設范圍內污水全部由天馬路截污主干管收集后,經惠府路與現狀老城區管網連接,進入漢中市污水處理廠。與天馬路截污主干管相連的有七條截污干管和部分污水支管。本次設計的雨水管道均采用鋼筋混凝土圓管。4、電力工程(1)用電量采用規劃單位建設用地負荷指標預測,用電負荷1511.48MW。(2)示范區內供電等級為330KV/110KV/10KV三級,現狀兩個110KV變電站分別為鑫源變和老君變。(3)示范區內采用10KV、380/220V兩個電壓等級,區內10KV電源采用經規劃的110KV開閉所放射式供電給下一級10KV變配電所,本區內共規劃10KV開閉所27座,逐步將桿上油浸式變壓器改造為室內變電站或箱式變電站。(4)示范區內各大型商業、高層建筑采用10KV中壓供電,其他建筑、道路、綠地等采用公用變電站或箱式變電站低壓供電。(5)對區內原有10KV架空線路進行改造下地,所有10KV及以下電力線路均采用電力電纜,在區內主干道路,在道路人行道下設電纜溝(或電力排管)敷設,其余區域采用電力電纜直埋敷設,埋深不小于0.7米。(6)為了保證規劃核心區的景觀高端性,規劃建議將現狀北郊變至漢中變的330kv高壓線改線。5、電信工程(1)電話需求量預測采用單耗指標套算法,示范區公共建筑按建筑面積200平方米1部電話,住宅按1戶1.2部電話或建筑面積70平方米1部電話,公用電話按5部/千人,電話局、站設備容量的占用率(實裝率)為85%。規劃住宅戶數為70000戶,則規劃電話總裝機容量為8萬部。(2)考慮電信發展需求,以大容量少局所的原則布置電信交換局所,規劃在示范區內建設電信局所(局終裝機容量1萬門)。結合區內道路敷設48孔-4孔通信導管,滿足區內電話、數據、有線電視、移動通信、IP業務和信息化建設等的要求,另預留部分備用管道。(3)根據用戶密度按照0.5~1.0公里的服務半徑設置移動通信基站約10處,可結合地塊內建筑的屋頂設置,或結合綠地設置,預留面積100~150平方米。(4)寬帶多媒體信息網絡線路擴容光節點數量在居住區每1000戶一個,并在文化商業區加密光節點的密度,結合區內道路敷設48孔-4孔通信導管,滿足未來對信息高速公路的要求,另預留部分備用管道。(5)在示范區域內保留天漢大道東側的電信分局,同時新建郵政分局2個和電信分局一個,在商業、住宅區設置郵政代辦處,每個郵政分局的服務人口達到1.5~2萬人(服務半徑為1.5~2.0公里),每個分局平均占地面積300平方米或結合商業門面房設置。6、燃氣工程(1)區內居民平均用氣量為5.48萬m3/日,公建平均用氣量為1.85萬m3/日,不可預見量按10%計,則示范區總平均用氣量為8.08萬m3/日。(2)選擇天然氣作為本示范區的氣源。(3)本次規劃采用市政天燃氣中壓管接入本示范區內。區內建燃氣中壓調壓站一座,占地面積約15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00平方米。燃氣用戶均為低壓進戶的供氣方式。中壓管網起始壓力不高于0.2兆帕,末端壓力不低于0.05兆帕,調壓器出口壓力穩定在3200帕左右。(4)燃氣規劃管線均沿規劃道路鋪設,應鋪設在人行道、綠化帶或慢車道下。管道埋深為0.8~1.5米;燃氣管道末端直接進入用戶。7、管線綜合(1)市政管線應盡可能安排在人行道下,當人行道寬度不夠時,可將排水管敷設在機動車道中央,電信電纜、給水輸水、燃氣輸氣等管線敷設在非機動車道下。(2)給水管、電力線路宜在道路西側或北側敷設,通訊線路(含廣播電視線路)、燃氣管宜在道路東側或南側敷設。從道路邊線向道路中心線方向管線平行布置的次序宜為:電力電纜、電信電纜、燃氣配氣、給水配水、燃氣輸氣、給水輸水、雨水管、污水管。(3)市政管線應平行于道路中心線敷設。盡量避免橫穿道路,必須橫穿道路時應盡量與道路中心線垂直。(4)道路紅線寬度40m以上,雨水、污水沿道路兩側布管;道路紅線寬度30m以上,給水、燃氣沿道路兩側布管。(5)市政管線的埋設深度應根據外部荷載、管材強度及其他管道交叉等因素確定。管線最小覆土深度應符合下表規定。特殊地點必須加厚覆土。(6)因客觀因素限制無法滿足上述規定時,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管線單位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安全措施后,可適當減少其最小凈距。2.3.4景觀工程1、綠地綠地與廣場用地面積737.98公頃,占規劃建設用地的29.11%。其中公園綠地475.02公頃,防護綠地244.87公頃,廣場用地18.09公頃。充分利用示范區中的地形、水系和生態綠化結合地形地貌,注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有效銜接,由大型公共綠地(公園景觀)形成的“面”,小型社區公共綠地形成的“點”和道路及水系綠地景觀形成的“線”共同構成的網狀綠化系統整體結構。(1)綠地系統綠地系統可以概括為:“兩心、三帶、多點”。兩心——即興元湖城市公園、漢源湖文化公園,是漢中興元湖片區的兩大主題公園。三帶——即絲綢之路生態景觀帶和規劃興元路、惠府路兩條生活景觀帶,絲綢之路強調沿道路兩側的生態綠化景觀與水系的結合,保證視線的開敞性;興元路、惠府路兩條生活景觀帶強調建筑與綠化的有機結合,體現人文氣息。多點——即各社區內的多處點狀綠化節點。(2)公共綠地規劃公共綠地主要有公園綠地、濱水綠地、街頭綠地及社區組團綠地四種類型。公園綠地:興元湖公園、漢源湖公園及各社區小公園構成了興元湖片區的公園綠地體系,是景觀設計的重點。濱水綠地:沿絲綢之路形成的富有文化特色的濱水綠化景觀帶,為居民提供休閑游憩的綠化廊道。街頭綠地:散布于社區及街道間的小型公共綠地,包括街頭廣場綠地和沿街綠地,使綠、水、城相融相生。社區組團綠地:位于社區及各個組團的中心,供居民日常使用的公共活動場所,以公共開放綠地為主,是配有多種健身活動設施和小區服務設施的休閑場所。(3)防護綠地主要是示范區內沿北外環一側、火車線路沿線及變電站、高壓走廊等公用設施用地周邊的防護綠帶,根據道路的等級及設施的規??刂凭G化帶的寬度,形成綠色防護帶。2、水系(1)筑壩攔湖,匯水蓄水: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在現狀水庫、水系修建攔水壩,在興元湖東側挖地成湖。規劃范圍內新增水域面積105.4公頃,在旱季集雨蓄水,雨季排澇泄洪,調節興元湖片區水系環境,豐富濱水景觀。(2)梳理河道,綠化河岸:梳理整個示范區域內的現狀河道,硬化部分河岸,增加河道蓄水能力,保證示范區主河道水量。營造沿河綠化風光帶,美化城市環境。(3)修建水渠,美化風景:結合現狀南干渠以及現狀水庫,打造一條東西貫通的景觀水渠,豐富絲綢之路景觀,融合人文氣息,打造智者之水。同時建議結合老城區以及周邊農田情況將現狀南干渠進行改線,將其在北外環北側進行重新選線,保證區域周邊的灌溉功能。2.3.5主題文化工程以資源稟賦為基礎建立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文化工程,以特色文化園區建設為紐帶,以漢文化、棧道文化、綠色文化、現代文化融合為前提,促進優勢資源整合、聚集,重點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主題文化公園占地600畝。1、建立濱水生態景觀帶,由東向西貫穿整個興元漢文化示范區,建設項目有漢王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北定三秦、逐鹿中原的漢朝歷史展現場館、漢王劉邦屯兵的漢朝驛站、諸葛亮在漢中屯兵耕糧、北伐中原的屯兵場、現代文化創意、教育、體育、醫療、文化、健康養生、休閑娛樂等,滿足文化旅游功能需求。2、圍繞漢文化國家旅游休閑示范區展開三個組團,自西向東依次布局為“漢繹”、“漢源”、“漢升”組團?!皾h繹”——文化體驗版塊,以文化體驗板塊,以文化體驗功能為主,以現代娛樂的方式重新演繹漢文化?!皾h源”——商務休閑板塊,以商務辦公、文化休閑功能為主,旨在滿足城市核心功能的同時,帶領公眾品味原汁原味漢文化。“漢升”——創意文化板塊,以創意文化功能為主,旨在對漢文化進行升華和傳承,承載著區域文化發展的階段轉型作用。3、在翠屏路和天臺路交叉口處結合漢源湖商業中心規劃圖書展覽用地。4、依托趙寨水庫、興元湖以及漢源湖規劃文化活動設施用地,共同形成漢中富有文化底蘊的文體科技中心,同時也是展示漢中文化品質的窗口。依托興元湖城市公園、漢源湖主題公園,以酒店度假、會所休閑、生態療養為主要功能,打造興元湖片區的休閑度假中心。2.3.6拆遷與安置興元漢文化示范區規劃范圍內,涉及大量土地征用、拆遷及安置補償工作,主要由漢臺區政府和漢中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涉及國有土地上各類企事業單位用地的收回、搬遷、安置及補償等工作,由興元新區管位會負責。1、征地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項目將打造為以文化旅游、商業體驗、休閑購買風情街區等復合型城市功能為基礎的新型城市空間,是城市的經濟起搏器,能夠創造充足的就業機會和商務空間,吸引各種高效益的企業及社會活動,并塑造激動人心的城市形態,成為未來漢中的城市地標、精神符號和財富中心。本項目共征地4031畝。2、拆遷安置本項目區域現狀為村莊用地、農用地及集體建設用地,因本次建設而涉及拆遷戶數9095戶,總人口約為29908人,總拆遷面積約2206800㎡。根據規劃拆遷村民將安置在指定的安置區內,安置區規劃用地約1071.4畝,按照安置小區容積率為3.5計算,安置區建筑面積約為2500000㎡。2.4項目用能情況2.4.1主要用能系統與設備的初步選擇根據本項目的建設內容及特點,項目建成運營后,主要用能系統有空調系統、生活給水系統、照明系統、其它生活用電系統和天然氣。1、空調系統與設備的初步選擇按項目設計方案,本項目擬建建筑包括住宅、游覽商務樓、游覽接待中心、學校、體育中心、管理用房、公廁、機動停車場和非機動停車場等。除公廁與停車場外,其它建筑均有夏季空調、冬季采暖需求。項目規劃設計未提出設計建筑的采暖空調方案,而采暖空調的節能設計是建筑節能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完善建筑節能設計,本評估報告根據項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特點,提出建議:推薦游覽商務樓采用VRF多聯機空調,根據其不同功能分層、分區域設置系統;其它空調建筑采用房間空氣調節器??照{設備應選擇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節能型產品,多聯機空調能效等級達到1級要求,房間空氣調節器效等級達到1級要求。空調設備配置估算表建筑名稱建筑面積(m2)冷負荷指標(W/m2)冷負荷(KW)總裝機功率(KW)住宅11388994.4080911119.55253088.76游覽商務樓5013082.5090451177.43125327.06游覽接待中心350918.009031582.628772.95學校513269.309046194.2412831.73體育中心110709.6010011070.963075.27文化及展覽設施425409.0012051049.0814180.30其他986374.4010098637.4427399.29合計18788757.201600831.31444675.372、給水系統與設備的初步選擇本項目給水建筑按豎向分區,多層建筑由市政管網直接供水;高層建筑1~5層由市政管網直接供水,6~11層為供水中壓區,11層以上為供水高壓區,中、高壓區采用二次加壓恒壓變頻加壓供水。地下室設地下貯水池和生活水泵,聯合分區向高層變頻供水。經初步計算,項目高層建筑中壓區用水量最大小時約為18m3/h,高壓區用水量最大小時約為20m3/h,擬選用25-60-50DL-3型(裝機功率18.7KW)和25-80-50DL-3型(裝機功率24.7KW)全自動變頻恒壓供水設備各1臺,水泵效率70%。3、照明系統與設備的初步選擇項目規劃設計未提出照明系統電氣節能方案,而電氣節能設計是建筑節能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完善照明節能設計,本評估報告根據項目建設內容及特點,提出建議:照明照度標準按《建筑照明設計標準》、《陜西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陜西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規定執行。住宅、學校照明推薦采用緊湊型熒光燈,體育中心、游覽商務樓、綜合樓等照明推薦采用細管徑直管形熒光燈(T5),室外路燈使用LED光源,室外景觀照明選用小功率金屬鹵化物燈。主要場所照明功率密度指標見下表。主要場所照明功率密度值房間或場所照明功率密度(W/m2)對應照度值(lx)餐廳5150臥室575起居室5100廚房5100衛生間5100學校7300辦公室、會議室8300商業8300商務及辦公建筑7300地下停車場575配電間6200所選燈具的效率:熒光燈燈具效率≥75%(敞開型)或65%(有格柵或遮光罩);高強度氣體放電燈(金屬鹵化物燈)燈具效率≥75%(敞開型)或60%(有格柵或遮光罩)。2.41、能源消耗種類本項目為旅游示范區開發項目,項目建成運營后,主要能源消耗種類為電力、天然氣。電力:空調系統、照明系統、生活給水系統和其它生活用電系統等用電。水:生活、商業、綠化等用水。天然氣:住戶生活使用,總平均用氣量為8.08萬m3/日。2、主要能源消費數量項目能源消費結構表序號能源種類消耗量折標量(噸標準煤)當量值等價值占比例(%)1電力60723.41萬kw/h74629.07200387.2483.62%2天然氣2949.20萬m335812.1435812.1414.94%合計110441.20236199.37100.00%注:1、電力當量值折標準煤系數為0.1229kgce/(kW?h),電力等價值折標準煤系數為0.330kgce/(kW?h);2、天然氣折標準煤系數為1.2143kgce/m3。第3章能源供應情況分析評估3.1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條件及消費情況1、供電目前,漢中電網形成了以330kV漢中變電站(漢中變)、武侯變電站、洋縣變電站(洋縣變)為電源的110kV中部、西部和東部3個輻射狀供電區,330kV電網成環運行并通過馬漢線和洋喜線與陜西主網連接。110kV電網則以330kv變電站為電源點成輻射狀供電。漢中電網以關中大電網為支撐,境內水電站較為豐富,具有明顯季節特征。網內主要火電廠有略陽電廠(330MW),其余火電廠5座(總容量39MW);主要水電廠有石泉水電廠(225MW)、石門水電站(40MW)、二郎壩水電站(50MW),其它小水電站合計約100Mw。2、供水本項目采用分質供水,居民生活用水、公共設施用水由石門水庫水廠供水,綠化澆灑用水由開采地下水供給。石門水庫水廠向規劃區供水的規模為10萬t/d,現有水井為綠化澆灑供水的規模為1萬t/d。3、供氣寶雞—漢中天然氣長輸管線及漢中門站工程已正式開工建設,建成后完全可以滿足項目區天然氣需求。4、項目所在地能源消耗結構分析根據《漢中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漢中市規模以上工業能源生產總量169.85萬噸/標準煤,增長22.1%;能源消費總量315.90萬噸/標準煤,增長7.52%,其中,工業生產用電量43.33億千瓦時。3.2項目能源消費對當地能源消費的影響本項目用電量為60723.41萬kWh/a,用氣量為2949.20萬m3/a,折合標準煤為236199.37噸,占漢中市2011年能源消費總量的7.48%。本評估認為,項目的能源消費基本不會造成當地能源消費的供應緊張。第4章項目建設方案節能評估4.1項目選址、總平面節能評估4.1.1選址建筑節能對項目選址有相應的要求,宜選擇有良好日照和自然通風條件的地塊。要綜合考慮整體的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本項目位于漢中市城北,所在區域地面開闊,周圍無高大建筑或山體遮擋,其自然條件滿足居住對日照和自然通風的要求。地塊現狀為空地,地勢有高差,項目規劃設計可以利用高差來提高建筑的日照度采光和通風度,以充分減少建筑的照明、取暖、空調用電能耗,同時減弱冬季寒冷北風,可以降低建筑的冬季空調能耗。符合建筑節能要求。4.1.2民用建筑項目布局規劃的原則是:總體布置應采用有利于冬季充分利用日照并避開冬季主導風向,夏季減少太陽日照并利于自然通風的形式,不宜采用不利于自然通風的周邊式或混合式布置。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立面設計應組織好夏季自然通風,進風口面積應大于出風口面積。合理的布局規劃可以得到良好的自然通風和日照,具有自然節能的效果。有了良好的選址,還要給予科學的布局規劃,才能實現對自然條件的有效利用。本項目規劃中各建筑采取四周低、中間高的總體布局,正中位置是核心區,由兩棟50層的超高層,兩棟28層的高層,六棟11層的小高層組成。項目區內的其他建筑用寬闊的綠化帶將建筑物分離散開,均有利于冬季充分利用日照,并避開冬季風向,迎接夏季風向。符合建筑節能要求。4.1.3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規定,建筑物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同樣形狀的建筑物,南北朝向比東西朝向的冷負荷小,因此建筑物應盡量采用南北向。如對一個長寬比為4∶1的建筑物,經測試表明:東西向比南北向的冷負荷約增加25%。因此,選擇合理的建筑物朝向是一項重要的節能措施。同時,空調建筑的平面形狀,應在體積一定的情況下,采用外維護結構表面積小的建筑。因為外表面積越小,冷負荷越小,能耗越小。建筑物不同朝向時的能耗比較朝向能耗比較南南偏東東15°30°35°40°45°60°75°采暖年耗電量比較100%101%103.5%104.6%105.8%110.7%115.4%120.0%124%空調年耗電量比較100%100.3%102%102.7%103.5%105.5%107.7%108.8%108%全年耗電量比較100%100.6%102.6%103.4%104.4%107.4%110.6%113.0%114%朝向能耗比較南南偏西東15°30°35°40°45°60°75°采暖年耗電量比較100%100.2%102.4%103.4%109.1%110.5%114.8%120.3%124%空調年耗電量比較100%101.4%104.6%105.8%108.2%109.3%112.1%117.2%114%全年耗電量比較100%100.9%103.8%104.9%108.5%109.7%113.1%116.5%118%本項目除商鋪外,所有建筑朝向均為接近南北向,設計所有居住建筑物的體形系數均不大于0.40,符合建筑節能要求。4.1.4綠化對項目區氣候條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調節改善氣溫,調節碳氧平衡,減弱溫室效應,減輕城市的大氣污染,減低噪聲,是增強區內微小氣候的自我調節能力,改善項目區的微氣候環境,節約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本項目充分考慮了綠化對建筑物的節能作用,在規劃設計中加入了大量的綠色生態元素,推窗見綠,充分做到了綠化景觀資源的最大化。規劃的公園綠地和防護綠地占規劃建設用地的28.40%。充分利用規劃區中的地形、水系和生態綠化結合地形地貌,注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有效銜接,由大型公共綠地(公園景觀)形成的“面”,小型社區公共綠地形成的“點”和道路及水系綠地景觀形成的“線”共同構成的網狀綠化系統整體結構。區內綠化以垂直綠化為主,在建筑北向種植常綠喬木,可遮擋冬季北向主導風,在建筑南向種植落葉喬木,不僅夏季可以遮陽,減少太陽輻射熱,而冬季則不影響主要房間的太陽熱量向室內的輻射。高大喬木、常綠喬灌木組合、適當控制草地的面積、良好的綠化布置和種植,可明顯的降低空調的能耗。區內綠化充分考慮夏季主導風向和日照的要求,綠化帶能作為夏季主導風的寬大通道,引入涼風,為小區居民提供涼爽的夏風。其綠化設計符合建筑節能要求。4.1.5確保建筑物間有足夠的間距,是保證居住建筑主要房間能獲得良好日照的基本條件。陜西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要求,居住建筑之間的間距應符合《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中有關日照時間標準的規定。滿足良好日照的間距,有利于減少建筑的冬季采暖能耗。漢中市要求大寒日的日照時數≥3h。本項目規劃設計時,使用日照軟件模擬進行日照判斷,得到結果表明:各幢建筑都滿足了日照要求,符合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規定。4.2建筑和圍護結構熱工設計節能評估4.2.1建筑設計分析1、建筑體型設計建筑體型的變化直接影響建筑采暖、空調能耗大小。體形系數大說明建筑的外圍護結構部分面積大,通過外圍護結構的傳熱損失也大。研究表明,體形系數每增加0.01,能耗將增加2.5%,從有利于節能出發,體形系數應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體形系數限值規定過小,將制約建筑師的創造性。因此,為了既滿足節能要求,又符合使用功能、建筑造型要求,建筑師在方案設計時必須全面考慮兼顧兩者的需要,在既不損害建筑功能又不影響建筑立面造型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外圍護結構的面積,使體形不要太復雜,凹凸不要過多,以達到節能的目的。(1)根據《陜西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規定,居住建筑的體形系數不應大于下表規定的限值:居住建筑的體形系數限值建筑層數≤3層4~11層≥12層建筑體形系數0.550.400.35本項目各類建筑設計體形系數如下:①3層建筑:設計體形系數為0.40,符合節能設計規定性指標。②6~10層建筑設計體形系數為0.33~0.40,符合節能設計規定性指標。③15~50層建筑設計體形系數為0.33~0.35,符合節能設計規定性指標。(2)本項目有商業、綜合樓等公共類建筑,雖然《陜西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對建筑體形系數沒有作出明確要求,但從建筑節能角度考慮,本項目建筑設計還是在滿足功能的情況下,盡可能的降低體形系數,使之控制在0.50以內,并使體形避免過多的凹凸與錯落。符合建筑節能要求。2、設計窗墻面積比外門窗的能耗包括通過玻璃、窗框的傳熱(冷),窗縫隙的空氣滲透耗熱(冷),以及夏季太陽輻射得熱。普通外門窗的能耗遠大于外墻,據測算,單層普通玻璃的金屬窗,冬季采暖能耗為相同面積240mm厚磚墻的3倍,夏季空調能耗的5倍??刂仆獯懊娣e,可有效地降低建筑能耗。因此,建筑的開窗(包括非透明幕墻)面積應在滿足室內采光要求的前提下盡量縮小。以下為《陜西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對居住建筑窗墻面積比的規定:不同朝向外窗的窗墻面積比限值朝向窗墻面積比北≤0.35東、西≤0.20南≤0.45《陜西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J61-65-2011對公共建筑窗墻面積比的規定為:各類公共建筑的每個朝向窗墻面積比不應大于0.70。本項目建筑各朝向窗墻比設計如下:序號樓號窗墻比:東/南/西/北對照標準一居住類建筑1A區(1)居住部分0.17/0.30/0.04/0.28各朝向均滿足要求(2)商業部分0.32/--/0.30/--各朝向均滿足要求2B區(1)居住部分0.07/0.40/0.06/0.27各朝向均滿足要求(2)商業部分0.09/0.43/0.07/0.16各朝向均滿足要求3C區0.07/0.35/0.03/0.34各朝向均滿足要求4(1)居住部分0.05/0.36/0.02/0.35各朝向均滿足要求5(2)商業部分0.05/0.36/0.02/0.356學校0.12/0.27/0.06/0.25各朝向均滿足要求二公共類建筑1綜合樓0.07/0.16/0.44/0.3各朝向均滿足要求2游覽游覽商務樓0.07/0.16/0.44/0.36各朝向均滿足要求3大漢演藝中心0.09/0.42/0.23/0.37各朝向均滿足要求4市政及公用設施0.09/0.38/0.23/0.37各朝向均滿足要求4.2.2圍護結構熱工設計分析陜西省屬于夏熱冬冷地區,不僅冬季要保溫,夏季還應做好隔熱。圍護結構的熱工設計是建筑節能設計的重點內容。提高建筑的保溫隔熱性能可以直接有效地減少建筑物的冷熱負荷。據有關研究,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每增大1W/m2·K,在其他工況不變條件下,空調系統設計計算負荷增加近30%。所以,提高建筑外圍護結構的保溫性能是建筑設計上的首要節能措施。1、外墻和屋面設計(1)概述外墻和屋面在建筑的維護結構中占的比例最大,傳熱面積也就最大。因此,墻體節能設計十分重要。屋面、墻體的節能保溫構造有內保溫、外保溫和自保溫等做法。屋面、墻體節能采用外保溫和自保溫構造,具有防止屋頂及外墻內部結露,提高室內熱穩定性,基本消除“熱橋”的影響,保護主體結構,延長建筑物使用壽命等優點,而且不妨礙室內進行二次裝修,不僅適用于新建建筑,也適用于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內保溫由于受結構砼框架、梁、板、柱、墻等熱橋的影響,不僅需要采用比外保溫隔熱層更厚的材料,占用室內較多的空間面積,而且熱橋部位易于結露、發霉,影響室內環境,“熱橋”現象很難徹底斷絕;由于保溫材料大部分為輕質材料,內保溫對住戶進行二次裝修,日常使用維護都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已列入《建設部推廣應用和限止、禁止使用技術》(建設部公告第659號)中限制使用系列之一,不應使用。本項目屋面和墻體的節能設計均采用外保溫構造,保溫材料為JZ-C(無機活性)保溫砂漿,材料導熱系數為0.07W/(m.K),防火性能為A級,滿足建筑保溫節能要求和建筑防火要求。(2)熱工設計對外墻和屋面的熱工設計,《陜西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陜西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有具體的指標規定,見下表:居住建筑屋面和外墻傳熱系數限值[K,(Km)]體形系數圍護結構部位傳熱系數K,KmW/(㎡·K)輕質結構重質結構≤0.40屋面0.801.00外墻1.001.50>0.40屋面0.500.60外墻0.801.00公共建筑屋面和外墻傳熱系數限值[K,(Km)]建筑類別圍護結構部位傳熱系數K,KmW/(㎡·K)重質結構輕質結構甲類公共建筑屋面0.500.40外墻0.700.70乙類公共建筑屋面0.700.50外墻1.000.70本項目建筑外墻和屋面的熱工設計如下:建筑類別外墻傳熱系數(Km)屋面傳熱系數(K)對照標準居住類建筑(S0≤0.40)1.170.96符合標準乙類公共建筑0.960.69符合標準2、架空和外挑樓板設計(1)概述架空樓板是指只有柱或少數墻支撐的樓板,外挑樓板是指該樓板挑出墻體。由于架空和外挑樓板能夠接觸室外空氣,實際上這就增大了建筑的外表面面積,導致通過圍護結構的傳熱損失增加,因此需要對架空和外挑樓板的熱工性能加以規定,以提高建筑物的整體保溫隔熱性能,減少采暖空調能耗。(2)熱工設計對架空或外挑樓板的熱工設計,《陜西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陜西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有具體的指標規定,見下表居住建筑架空或外挑樓板傳熱系數限值[K]建筑類別圍護結構部位傳熱系數K,W/(㎡·K)重質結構輕質結構≤0.40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或外挑樓板1.5>0.40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或外挑樓板1.0公共建筑架空或外挑樓板傳熱系數限值[K]建筑類別圍護結構部位傳熱系數K,W/(㎡·K)重質結構輕質結構甲類公共建筑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或外挑樓板0.7乙類公共建筑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或外挑樓板1.0本項目建筑架空或外挑樓板的熱工設計如下:建筑類別屋面傳熱系數(K)對照標準居住類建筑(S0≤0.40)1.37符合標準乙類公共建筑0.98符合標準3、門窗設計(1)概述外門窗是建筑能耗的重要部位,因此,為了提高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除了要在滿足采光、通風和造型等功能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窗墻比,避免不必要的大窗或玻璃幕墻,還應盡量重視選用物理性能等級高的節能門窗。特別要注意玻璃的選材,玻璃窗的主要用途是采光,但由于玻璃窗的耗冷量占制冷最大負荷的20%~30%,冬季單層玻璃窗的耗熱量占熱源負荷的10%~20%,因而將窗墻比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時,窗玻璃盡量選節能型玻璃,如鍍膜玻璃(包括LOW-E低輻射膜)、中空玻璃和薄膜型熱反射貼膜玻璃等。(2)熱工設計對門窗的熱工設計,現行陜西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陜西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有具體的指標規定,見下表:居住建筑門窗傳熱系數限值[K,(Km)]體形系數圍護結構部位傳熱系數K,KmW/(㎡·K)≤0.40戶門3.0(通往封閉空間)2.0(通往非封閉空間或戶外)外門窗窗墻面積比≤0.204.00.20<窗墻面積比≤0.303.60.30<窗墻面積比≤0.403.20.40<窗墻面積比≤0.452.80.45<窗墻面積比≤0.602.5>0.40戶門3.0(通往封閉空間)2.0(通往非封閉空間或戶外)外門窗窗墻面積比≤0<窗墻面積比≤0.303.20.30<窗墻面積比≤0.402.80.40<窗墻面積比≤0.452.50.45<窗墻面積比≤0.602.3公共建筑門窗傳熱系數限值[K,(Km)]建筑類別圍護結構部位傳熱系數K,KmW/(㎡·K)甲類公共建筑外門窗(包括透明幕墻)窗墻面積比≤0<窗墻面積比≤0.303.20.30<窗墻面積比≤0.402.80.40<窗墻面積比≤0.502.50.50<窗墻面積比≤0.702.3屋頂透明部分2.5乙類公共建筑外門窗(包括透明幕墻)窗墻面積比≤0.204.00.20<窗墻面積比≤0.303.50.30<窗墻面積比≤0.403.00.40<窗墻面積比≤0.502.80.50<窗墻面積比≤0.702.5屋頂透明部分3.0建筑門窗氣密性能規定建筑類別圍護結構部位氣密性等級居住建筑外門窗及敞開式陽臺門1~6層GB/T7106-2008規定的4級7層及7層以上GB/T7106-2008規定的6級公共建筑外窗GB/T7106-2008規定的6級透明幕墻GB/T7106-2008規定的3級本項目門窗熱工設計如下:(1)斷熱鋁合金Low-E中空SuperSE玻璃窗(6+9A+6),傳熱系數2.6W/m2.K,玻璃遮陽系數0.50,氣密性為6級,水密性為3級,可見光透射比0.81。分析:項目居住建筑、商業建筑和公共建筑的窗墻面積比均低于0.45,設計選用門窗K值可達2.6(小于2.8),氣密性等級為6級,符合標準。(2)通往封閉空間戶門類型:節能門1,傳熱系數1.70W/m2.K。(3)通往非封閉空間或戶外戶門類型:節能門1,傳熱系數1.70W/m2.K。分析:項目建筑戶門的傳熱系數滿足標準要求。3、遮陽設計(1)概述太陽輻射通過窗戶進入室內,是夏季房間過熱的主要原因,也是構成空調負荷的主要部分,設置遮陽是減少太陽輻射進入室內的一個有效措施。根據能耗動態分析發現,夏季遮陽系數越小,空調節能效果越好;而在冬季,則正好相反,即遮陽系數越小,采暖能耗越高。因此對夏熱冬冷地區來說,采用活動遮陽,可以兼顧夏季遮陽隔熱、冬季透光增熱兩個方面,適當的組合可以達到最大的節能效果。(2)設計現行建筑節能設計陜西省地方標準對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外窗綜合遮陽系數的規定:居住建筑外窗綜合遮陽系數限值圍護結構部位窗墻面積比Cm綜合遮陽系數SCw(東、西向/南向)單一朝向外門窗窗墻面積比≤0.20—/—0.20<窗墻面積比≤0.300.45/0.500.30<窗墻面積比≤0.400.40/0.450.40<窗墻面積比≤0.450.35/0.400.45<窗墻面積比≤0.60≤0.25屋頂透明部分面積:≤屋頂總面積的4%≤0.5公共建筑外窗綜合遮陽系數限值圍護結構部位窗墻面積比Cm綜合遮陽系數SCw(東、西向/南向)單一朝向外門窗窗墻面積比≤0.20—/—0.20<窗墻面積比≤0.300.45/0.500.30<窗墻面積比≤0.400.40/0.450.40<窗墻面積比≤0.500.35/0.400.50<窗墻面積比≤0.70≤0.25屋頂透明部分≤0.4注:表中外門窗部分綜合遮陽系數為夏季綜合遮陽系數,冬季外窗的綜合遮陽系數應大于或等于0.65。本項目門窗遮陽設計如下:為了有效地遮擋夏季太陽輻射,在冬季時有利于太陽輻射熱進入室內,設計采用活動外遮陽,如外置活動百葉窗、外卷簾等,可在冬天卷起窗簾或打開百葉以增加陽光輻射減少采暖空調負荷,夏季放下卷簾或關閉百葉以減少太陽輻射,從而減少空調能耗,達到冬夏兼顧的目的。整窗綜合遮陽系數可滿足標準要求。4.3主要用能系統節能評估4.3.1根據本項目的建設內容及特點,項目建成運營后,主要用能系統有空調系統、生活給水系統、照明系統、配電系統、生活用氣系統等。以下分別就各用能系統設計進行科學合理性分析。4.3.21、空調節能設計在建筑的全年能耗中,大約有40%~60%為采暖、空調能耗。因此,優化采暖空調系統設計是實現節能60%目標的重要條件??照{系統消耗的大部分能量是在冷熱源系統中消耗的。所以合理選擇冷熱源系統對空調系統節能至關重要。用高品位的電能直接用于轉換為低品位的熱能進行采暖,熱效率低,運行費用高,是不合適的。盲目推廣沒有蓄熱裝置的電鍋爐,直接電熱采暖,將惡化電力負荷特性,影響民眾日常用電。因此,應嚴格限制設計直接電熱進行集中采暖的方式。本評估報告建議:推薦游覽商務樓、體育中心采用變冷媒流量多聯式空調(VRV空調),根據其不同功能分層、分區域設置系統。當采用該空調系統時,要求能效等級不低于3級,室內外機組容量配比的功耗比最大值不大于1.3∶1。同時,推薦其它空調建筑推薦采用房間空氣調節器(變頻式分體空調),其能效等級達到1級。所謂VRF多聯機空調系統是一種在制冷方式和基本結構上類似于大型中央空調的獨立空調系統。VRF是一種冷劑式空調系統,它以制冷劑為輸送介質,室外主機由室外側換熱器、壓縮機和其他制冷附件組成,末端裝置是由直接蒸發式換熱器和風機組成的室內機。一臺室外機通過管路能夠向若干個室內機輸送制冷劑液體。通過控制壓縮機的制冷劑循環量和進入室內各換熱器的制冷劑流量,可以適時地滿足室內冷、熱負荷要求。VRF系統具有節能、舒適、運轉平穩等諸多優點,而且各室內可獨立調節,能滿足不同室內場所不同空調負荷的需求。VRF空調系統具有設計安裝方便、布置靈活多變、建筑空間小、使用方便、可靠性高、運行費用低、不需機房、無水系統等優點。對于VRF空調系統新風方案,本評估報告建議采用新風直接送入室內,即采用新風換氣機供應新風,在供給新風的同時置換出等量的室內污濁空氣,室內風量平衡,新風量有保證,并且具有節能效果,較其它新風供應方式更具優勢。2、給水節能設計節水即節能,節水、節能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本項目室內生活給水系統設計:區內多層建筑由市政管網直接供水;高層建筑采取豎向分區供水,1~5層由市政管網直接供水,6~11層為供水中壓區,11層以上為供水高壓區,中、高壓區采用二次加壓恒壓變頻加壓供水。由市政管網直接供水可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壓力,無能耗,無運行費用。變頻調速恒壓供水設備充分利用自來水管網的原有壓力能源,在同樣供水需求的情況下,可以選用功率相對較小的水泵及控制設備,同時在夜間小流量用水的情況下利用自來水水壓直接供水而無需起動水泵。相比較于傳統的帶水池的變頻恒壓陜西變頻調速恒壓供水可節約大量的電能運行成本及投資成本。變頻調速恒壓供水無需建造水池、水箱,占有空間相對較少,節省設備的初期投資和節省了沖洗水池和給水池消毒的費用。變頻調速恒壓供水采用水泵與自來水管網直接相連,用壓力調節罐作為水泵進水儲水裝置,采用真空消除器消除管網內所產生的負壓,在充分利用自來水管網的原有壓力的基礎上實現了供水的二次增壓,該設備既實現了增壓的目的(且絲毫不會影響管網其它用戶水),又節省建水池,水箱的投次,在保證管網水質的同時(無二次污染),又可充分利用管網的原有水壓,其節能效果極其顯著,可達50%以上。變頻調速恒壓供水設備是把變頻技術、微機技術與電機控制技術相結合的新型的供水設備,這種變頻調速恒壓供水設備是取代高位水箱、水塔的理想產品,是對氣壓供水設備的發展和補充。變頻調速恒壓供水設備由可編程控制器、變頻調速器、控制電路以及電機泵組成閉環供水控制系統,完全可以滿足供水系統管網中的壓力保持恒定。使得整個供水系統始終保持高效節能的最佳運行狀態。變頻調速恒壓供水設備采用微機控制,全自動運行,管理簡單,使用方便。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投資省,安裝方便,便于集中管理。功能齊全,通過面板操作實現用戶所需的各種功能。變頻調速恒壓供水設備可以按所需壓力,根據用水量的變化來調節電機泵的轉速,使設備恒壓供水,達到高效節能的目的。(1)生活用水定額:項目設計生活用水指標,住宅按140L/人.d計,學校按80L/人.d計,商鋪按5L/m2.d計,商務及辦公建筑按30L/人.班計,綠化按0.5m3/m2?a計,道路灑水按0.5L/m2.次計。符合GB50555-2010《民用建筑節水設計標準》規定的用水指標。(2)設計流量:按設計,項目建筑高層建筑中壓區用水量最大小時約為18m3/h,高壓區用水量最大小時約為20m3/h。(3)靜水壓:要求分區最低衛生器具配水點處的靜水壓不大于0.45MPa,水壓大于0.35MPa的入戶管(或配水橫管),設減壓或調壓設施(比例式減壓閥、可調式減壓閥)。(4)水泵(組)的設計參數:設計流量按最大小時流量確定。揚程按下式計算:Hj=0.01H1+H2+h0式中Hj——水泵組設計揚程(MPa)H1——最不利配水點與水池最低水位之間的標高差(m)H2——最不利配水點至水泵吸水口管道及附件等的總水頭損失(MPa)h0——最不利配水點的最低工作壓力(MPa)水泵(組)的出水口壓力按下式設定:Pj=0.01H12+H22+h0式中Pj——水泵組出水口設計壓力(MPa)H12——最不利配水點與水泵組出水口中心的標高差(m)H22——最不利配水點至水泵組出水口管道及附件等的總水頭損失(MPa)h0——最不利配水點的最低工作壓力(MPa)(5)水泵(組)的選型和搭配:變頻恒壓供水設備選擇遵守下列規定:①水泵的Q~H特性曲線是隨流量的增大,揚程逐漸下降的曲線;②根據管網水力計算進行選型,水泵應在其高效區內運行;③恒壓供水采用的是同一型號主泵,有二至四臺主泵,并有一臺備用泵。設備初步選擇:經計算分析和設備性能比較,本項目供水設備擬選用25-60-50DL-3型(裝機功率18.7KW)和25-80-50DL-3型(裝機功率24.7KW)全自動變頻恒壓供水設備,水泵效率70%。(6)管材、節水器具、儀表:①給水系統采用的管材、管件應符合現行產品標準的要求,選用管內壁光滑、阻力小的給水管材;②給水水嘴采用陶瓷閥芯等密封性能好、能限制出流流率水嘴;③衛生器具和配件應采用節水型產品,不得使用一次沖水量大于6L坐便器;④公共衛生間宜采用紅外感應水嘴和感應式沖洗閥小便器、大便器等節水器具;⑤入戶管上應設置水表,水表選型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的要求;⑥建筑物的引入管及需計量建筑的水管上均設置水表。以上設計,均符合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的要求。3、配電節能設計(1)變壓器的選擇配電變壓器是配電系統的主要電源設備,其自身也消耗一定的電能,產生無功功率損耗和有功功率損耗。無功的熱損耗很小,有功功率損耗約占整個用能系統電能損耗的2~6%。因此,選擇能耗小的變壓器對節能降耗十分重要。變壓器的有功功率損耗如下式表示:△Pb=P0+Pkβ2其中△Pb——變壓器有功損耗(KW);P0——變壓器的空載損耗(KW);Pk——變壓器的有載損耗(KW);β2——變壓器的負載率。式中:P0為空載損耗又稱鐵損,它由鐵芯的渦流損耗及漏磁損耗組成,其值與硅鋼片的性能及鐵芯制造工藝有關,而與負荷大小無關,是基本不變的部分。因此,應選用渦流損耗和漏磁損耗小的變壓器。式中:Pk為變壓器的有載損耗,是傳輸功率的損耗,即變壓器的線損,它取決于變壓器繞組的電阻及流過繞組電流的大小。因此,應選用阻值較小的銅芯繞組變壓器。在本項目的規劃設計中未明確配電變壓器的選配方案,從完善建筑節能措施的角度,本節能評估報告建議,變壓器應選擇國家認證機構確認的符合國家節能效標準的節能型產品,具體方案如下:①負荷指標:1)住宅70W/m22)商業100W/m23)綜合樓80W/m24)其它公共建筑80W/m2②負荷估算用電負荷需要系數取0.70,負荷同時系數取0.60;則項目用地內計算負荷為678081.99kVA(無功補償后)。項目用電負荷估算表序號建筑名稱用電數量負荷指標()設備容量(KW)需要系數計算負荷1住宅1138899470w/m2797229.610.7558060.732商業5013082.5100w/m2501308.250.7350915.783客棧408909.980w/m232712.790.722898.954綜合樓974896.980w/m277991.750.754594.235其它公共建筑1411783.480w/m2112942.670.779059.876室外照明57859002w/m211571.800.78100.26合計1533756.871073629.81負荷同時系數0.6644177.8871自然功率因數0.77836594.6585補償后功率因數0.95678081.9864③變壓器選配:項目選用的變壓器負載率為67.81%,變壓器型號系列為SCB10-2000/10。與國家標準相比,該系列變壓器,空載損耗下降14%,負載損耗下降10%。對于變壓器的負載率,從理論上講,當β=50%時,變壓器的能耗最小。但這僅僅是從變壓器節能的單一角度出發,而沒有考慮綜合經濟效益。因為β=50%的負載率僅減少了變壓器的線損,并沒有減少變壓器的鐵損,因此節能效果有限;且在此低負載率下,由于需加大變壓器容量,增大出線開關、母聯開關容量使設備購置費增加,再計及設備運行、折舊、維護等費用,累積起來就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因此,綜合考慮,將變壓器的負載率β應控制在60%~75%為宜。這樣既經濟合理,又能充分降低變壓器損耗,同時又為設備更新換代預留了空間。④變配電所設置:根據組團和區域的劃分,實行分區供電,設27個開閉所,接近各自的負荷中心,并根據區域情況配置變電所,使每個變配電所的供電半徑不大于150m。⑤變壓器的經濟運行:項目選用變壓器不僅是為了保證商務小區的供電,同時也是為了優化變壓器的經濟運行方式。本項目空調的季節性負荷占項目總負荷50%以上,因此在不開空調期間,可采取用變壓器供電,使配電設備以最小損耗的運行方式運行,可收到良好的節能降耗效果。以上設計符合電氣節能要求。(2)配電系統線路線路上的有功損耗是一項不小的能耗,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合理設計供配電線路路徑及導體截面可降低線路損耗。本項目減少線路損耗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選用電導率P較小的材質做導線。②減小導線長度L。變配電所盡量靠近負荷中心,以縮短線路供電距離,減少線路損失;線路盡可能走直線,少走彎路,以減少導線長度。③增大線纜截面S。對于比較長的線路,在滿足載流量、動熱穩定、保護配合、電壓損失等條件下,根據情況適當加大一級線纜截面。④將空調機與一般照明、生活電器等計費相同的負荷,分別集中在一起,采用同條干線供電,既可便于用一個火警命令切除非消防用電,又可在空調不用時,以同樣大的干線截面傳輸較小的負荷電流,從而減小了線路損耗。在供配電系統的設計中,積極采取上述各項技術措施,就可有效減少線路上的電能損耗,達到線路節能的目的。(3)無功補償提高系統的功率因數對于電氣節能具有很大意義。變壓器效率與負荷功率因數有關,功率因數越高,變壓器效率也越高。在系統有功功率P一定的情況下,cosφ越高(即減少系統無功功率Q),功率損耗ΔP將越小。所以,提高系統功率因素、減少無功功率在線路上傳輸,可減少線路損耗,達到節能的目的。提高功率因數后,三相回路實際減少的功率損耗可按下式計算:式中:Δ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