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培優課外文言文專項訓練_第1頁
八年級語文培優課外文言文專項訓練_第2頁
八年級語文培優課外文言文專項訓練_第3頁
八年級語文培優課外文言文專項訓練_第4頁
八年級語文培優課外文言文專項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課外文言文專項訓練命題人:陳建紅(一)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厲②清節,為州里所服。冀州饑荒,盜賊群起,乃以滂為清詔,使案察之。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風解印綬去。后詔三府掾屬③舉謠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權豪之黨二十余人。尚書責滂所劾猥⑤多,疑有私故。滂對曰:“臣之所舉,自非叨穢⑥奸暴,深為民害,豈以污簡札⑦哉!以會日⑧迫促,故先舉所急;其未審者,方更參實。若臣言有貳,甘受顯戮。”吏不能詰。建寧二年,遂大誅黨人。詔下,急捕滂等。督郵吳道至縣,抱詔書,閉傳舍⑨,伏床而泣。滂聞之曰:“必為我也。”即自詣獄。縣令郭揖大驚,出,解印綬,引與俱亡,滂曰:“滂死則禍塞⑩,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離乎!”【注】①汝南征羌:郡縣名。

②厲:磨練。

③掾屬:下屬的官。

④謠言:群眾反映官吏好壞的歌謠。

⑤猥:眾多。

⑥叨穢:貪污腐敗。

⑦簡札:指奏章。

⑧會日:指三公會議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

⑨傳舍:驛舍,供外交使節和傳遞政府文書者休息的地方。

⑩塞:消弭,平息。1.下列句中的“以”與“以會日迫促”中的“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以土礫凸者為丘

B.以其境過清C.令辱之,以激怒其眾

D.俯身傾耳以請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范滂年輕時就注重品德修養,受到州郡和鄉里的欽佩。冀州因災荒而動蕩,范滂被委任為清詔使。B.因為彈劾人數過多,范滂受到尚書的責備與懷疑,但范滂不為所屈,大義凜然地表示如檢舉失實,甘愿接受死刑。C.范滂秉公辦事,不徇私情,曾主動上書揭發依仗權勢欺壓百姓的刺史、權豪。D.建寧二年,皇上下詔緝捕范滂等人。督郵吳道和縣令郭揖的行為表現了對范滂的無比敬仰。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4分)⑴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⑵疑有私故

⑶即自詣獄

⑷引與俱亡

為下面的句子斷句。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風解印綬去翻譯下列句子(4分)⑴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風解印綬去。(2分)

⑵臣之所舉,自非叨穢奸暴,深為民害,豈以污簡札哉!(2分)

(二)羅一峰先生名倫以孝廉①赴會試。仆于途中拾一金鐲。行已五日,先生憂旅費不給②,仆曰:“無慮也,向于山東某處拾一金鐲,可質為費。”先生怒,欲親赍③付還。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誤場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遺失,萬一主人拷訊,因而致死,是誰之咎?吾寧不會試,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竟尋至其家,果系婦遺面盆,而婢誤投于地者。主婦疑婢竊取,鞭笞流血,幾次尋死。夫復疑妻有私,辱罵不休,妻亦憤怒投繯④,賴人解救。先生至,出鐲與之,舉家感激。急行至京,試期已屆⑤矣,倉皇投卷,竟得中試,狀元及第。

【注】①孝廉:“舉人”別稱。②給:充足。③赍(jī):以物送人。④投繯:上吊自殺。⑤屆(jia)到。

1.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詞。①先生憂旅費不給()②向于山東某處拾一金鐲()③可質為費()④舉家感激()2、請你為下面一句斷句

羅一峰先生名倫以孝廉赴會試。

3.文中劃線句子“先生怒”中先生為何而怒?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4.從“竟尋至其家”中的“竟”字你了解到什么信息?5.先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吾寧不會試,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再結合這句話說說羅倫是一個怎樣的人?(三)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臺仆射蘇世長,以漢南歸順。高祖責其后服,世長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萬夫斂手。豈有獵鹿之后,忿同獵之徒,問爭肉之罪也!”高祖與之有舊,遂笑而釋之。后從獵于高陵,是日大獲,陳禽于旌門。高祖顧謂群臣曰:“今日畋,樂乎?”世長對曰:“陛下廢萬機,事畋①獵,不滿十旬,未為大樂。”高祖色變,既而笑曰:“狂態發耶?”對曰:“為臣私計則狂,為陛下國計則忠矣。”嘗設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煬帝之所作耶?何雕麗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諫似直,其心實詐。豈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須詭疑是煬帝?”對曰:“臣實不知。但見傾宮鹿臺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節用之所為也。若是陛下所造。誠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當陪侍見陛下宅宇才蔽風霜。當此時,亦以為足。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數歸有道,而陛下得之,實謂懲其奢淫,不忘儉約;今于隋宮之內,又加雕飾,欲撥其亂,寧可得乎?(選自《唐語林》)(五)【甲文】南康太守聽事之東,有堂曰“直節”,朝請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長短巨細若一直如引繩高三尋而后枝葉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基;凜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長劍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為軍六曹吏所居,杉之陰,府吏之所蹲伏,而簿書之所填委①,莫知貴也。君見而憐之,作堂而以“直節”命焉。徐君溫良泛愛,所居以循吏稱。不為皦察之政②,而行不失于直。觀其所說,而其為人可得也。《詩》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飲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為曲,為曲必屈,曲可為乎?吾欲為直,為直必折,直可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葉,安而不危乎?清風吹衣,飛雪滿庭,顏色不變,君來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廬山之民,升堂見杉,懷思其人,其無已乎?”歌闋而罷。元豐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蘇轍記。【注釋】①填委:堆放。②皦察之政:嚴明苛刻的政令。【乙文】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謫龍場,龍場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國②往,將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處之旬月,安而樂之。夷之人其好言惡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無室以止,居于叢棘之間,則郁④也;遷于東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陰以濕。予嘗圃于叢棘之右,民相與伐木閣之材,就其地為軒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檜竹,蒔⑤之以卉藥,琴編圖史,學士之來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軒者,若觀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瀆禮而任情,然此無損于其質也。誠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蓋易。而予非其人也,記之以俟來者。(明.王守仁)【注釋】①蔡:周代古國。②上國:國都。③詈:罵。④郁:阻滯。⑤蒔:栽種。⑥信:伸張。解釋下列加點字詞。①君見而憐之()②觀其所說()③以罪謫龍場()④于是人之及吾軒者()標出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就其地為軒以居予庭有八杉長短巨細若一直如引繩高三尋而后枝葉附之下面句子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A:南康太守聽事之東府吏之所蹲伏B:懷思其人其無已乎C:又陰以濕人皆以予自上國往D:直可為乎就其地為軒以居予翻譯下面的句子。吾欲為直,為直必折,直可為乎?而予處之旬月,安而樂之。徐望圣命名廳堂曰“直節堂”,王守仁命名居所曰“何陋軒”,請用意分別在哪里?從中你領悟到了什么?(六)【甲文】勤勉之道無他,在有恒而已。良馬雖善走,而力疲氣竭,中道即止。駑馬徐行弗間,或反先至焉。是故舉一事,學一術,茍進去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學,一旦發憤,不分晝夜,數十日后,怠心漸生,終以廢學。孔子曰:“欲速則不達。”孟子曰:“其進銳者其退速。”此之謂也。【乙文】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這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心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余一言未盡,而君變色以去,幾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學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謝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解釋下列加點字詞。①駑馬徐行弗間()②終以廢學()③王生益慍()④余不敏()下面句子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A:或反先至焉或謂君不善學B:而力疲氣竭學而不思則罔C:此之謂也請銘之坐右D:而君變色以去全石以為底翻譯下面的句子。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是故舉一事,學一術,茍進去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從甲乙兩文中,你領悟到了怎樣才能讓自己學有所成?乙文中的李生和王生各是怎樣的人?參考答案(一)1.(2分)B(因為)2.(2分)C(并非主動揭發,而是受詔奉命。)3.(4分)①情緒激昂的樣子②原因,緣故③到,到……去④逃跑(每個1分)4.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風解印綬去5(4分)⑴等他到冀州境內后,太守、縣令知道自己貪污受賄,聽說范滂來了,都自動辭官而去。(2分)(臧污、望風、解印綬)⑵我檢舉的,如果不是貪污腐敗、奸邪殘暴,深深地禍害百姓的人,(我)難道會因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嗎?(3分)(舉、自、奸暴、豈、以、污)[譯文]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從小砥礪清高的名節,為州里人所推服,被舉薦為孝廉。當時冀州發生饑荒,盜賊四起,于是以范滂為清詔使,派他去查明情況。范滂走馬上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的遠大志向。等到到了冀州境內,那些太守縣令自知藏污納垢,于是紛紛離職逃跑。后來皇帝下詔三府(太尉、司徒、司空)屬官上報民間那些反映官吏賢能與否的歌謠,范滂因此劾奏了刺史、二千石權豪共二十多人。尚書責備范滂所劾奏的太多,懷疑他摻雜了私人恩怨。范滂回答說:“我所劾奏的人,假如不是才力不能勝任、污穢、*猾貪暴為害百姓者,我是不會玷污上奏的文書的。只是近來因為三公會議的日子就要到了,所以先劾奏那些急迫的,那些還沒有調查清楚的。再重新檢查核對。我聽說農夫除去田里的野草,農作物一定長得又好又茂盛;忠臣除卻朝廷里的*人,國家的政治就會因此清明。如果我的話有不一致的地方,我甘愿在眾人面前受到懲罰。”尚書不能駁難他。建寧二年,大范圍的誅殺黨人。詔令下達,緊急逮捕范滂等人。督郵吳導來到縣里,抱著詔書,關閉傳舍的房門,趴在床上哭泣。范滂聽到后,說:“這一定是因為我!”于是自己立即到監獄里去。縣令郭揖大驚失色,自解官印,要拉著范滂一起逃亡,說:“天下這么大,你怎么在這里呢?”范滂說:“我死了,這禍也就過去了,怎么敢因為我的罪而牽累您,又讓自己的老母親流離失所呢?”他的母親來和他告別,范滂對母親說:“仲博對您孝敬,足以供養您,我到黃泉去,這樣生死都得所。只是希望您割棄不能忍受的情,不要增加傷感悲傷。”母親說:“你現在能與李膺杜密齊名,死了又有什么遺憾!已經有了美好的名聲,又希望求得長壽,能同時得到嗎?”范滂跪著接受母親的教導,拜了兩次就辭別了。回頭對他的兒子說:“我想讓你去做惡,但是惡是不能做。想讓你為善,但是我沒有做惡。(為善卻得到現在的下場)”行路的人聽了,沒有不流淚的。范滂就義時年三十三歲。(二)

參考答案①供應,充足;②不久前;③典當,抵押;④全。羅一峰先生/名倫/以孝廉赴會試。

3.因為仆人想把路上撿到的金鐲典當充當旅資。4.一個“竟”有終于的意思,可見羅倫為找到金鐲的主人歷盡的艱辛。5.①我寧可不參加會試,也不忍心讓別人(因為金鐲)而死于非命。②可見羅倫是一個寧可放棄功名,也不愿傷害別人生命的好男兒。(三)【參考答案】1.C2.BD3.臣昔在武功/幸當陪侍/見陛下宅宇/才蔽風霜4.(1)“如果僅從我的角度來考慮便是發狂了,但如果從您的角度來考慮則是一片忠心呀!”(2)“這座宮殿是隋煬帝建的吧?為什么雕刻裝飾這么像呢?”5.敢于直諫,耿直無私,膽魄過人。(四)參考答案:2.B(.病:患病,動詞)3.D.(①講的是黃仲則③⑥講得是作者自己)4.(敘述的教詳細,第二段沒有表達對畢侍郎的感激之情。)5.(1)(我)看到他的七尺遺棺,用過的書籍滿了箱子。(我)按著他的書桌,(發現)他寫給阿母的遺書還在。(“篋”1分,“撫”1分,句意流暢1分)(2)他平日與亮吉素有交誼,只是所持言論常有不同,(他)曾經開玩笑地對我說。(“雅”1分,“戲”1分,句意流暢1分)太陽西沉之際,我才抵達運城西寺省視黃君仲則的棺柩,看到他的七尺遺棺,滿篋的書籍。我按著他的書桌,發現他寫給阿母的遺書還在;披開靈帳,那個從故鄉帶來的侍僮已經離去。他生前如同司馬相如患消渴病,長年累月難以痊愈;又象李昌谷苦吟嘔心,到了臨終的時候才感到后悔。還有那些經過他校讀過的書籍,散亂地堆放在書桌上,到了不能動手書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