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單項選擇題〔題數:50,共
50.0
分〕1禮與法的根本區別在于〔〕。〔1.0分〕1.0
分A、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B、施行刑罰本錢高。C、刑法更有效。D、禮儀更有文化內涵。我的答案:A2“無為而治〞的意思是?〔〕〔1.0分〕1.0
分A、統治者什么也不做。B、統治者的作為應符合時宜C、應取締政府,施行無政府主義D、政府不應管理老百姓。我的答案:B3“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乎?〞中的“克〞如何理解?〔〕〔1.0分〕1.0
分A、克服B、圓滿C、逞強D、嚴格限定我的答案:C4“學而時習之〞的“時〞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時時刻刻B、經常C、恰逢其時D、準時我的答案:C5子夏曰:“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這里的“閑〞如何理解?〔〕〔1.0分〕1.0
分A、閑適B、安靜C、規矩D、防御我的答案:C6“人不知而不慍〞的“慍〞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心中不快B、憤怒C、嫉妒D、怨恨我的答案:A7就為政者來說,什么最重要的〔〕〔1.0分〕1.0
分A、有強大的國防力量B、有足夠的糧食C、取得人民的信任D、有很多謀士我的答案:C8“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出自哪位思想家?〔〕〔1.0分〕1.0
分A、周敦頤B、朱熹C、張載D、曾國藩我的答案:C9子曰:“學而不思那么罔。〞這里的“罔〞如何理解?〔〕〔1.0分〕1.0
分A、白費苦心B、迷惑而無所得C、灰心喪氣D、不知所措我的答案:B10“信以結之,那么民不倍〞。“倍〞如何理解?〔〕〔1.0分〕1.0
分A、加倍B、通“背〞,背叛C、通“備〞,完備D、準備我的答案:B11“志于道〞的“道〞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道路B、方法C、道理D、天道我的答案:D12“知人論世〞是哪位思想家的理論?〔〕〔1.0分〕1.0
分A、老子B、孟子C、孔子D、曾子我的答案:B13孔子認為,政治的根本目的在于〔〕。〔1.0分〕1.0
分A、長治久安B、教化百姓C、國富兵強D、統一天下我的答案:C14孔子周游列國長達幾年?〔〕〔1.0分〕1.0
分A、13B、14C、20D、22我的答案:B15孔子最服膺以下哪個朝代的政治理念?〔〕〔1.0分〕0.0
分A、夏朝B、周朝我的答案:B16“徹〞是先秦的一種稅收制度,具體的稅率是?〔〕〔1.0分〕1.0
分A、十分之一B、二十分之一C、十分之二D、五分之一我的答案:A17子曰:“行有余力,那么以學文。〞這里的“文〞指的是?〔〕〔1.0分〕1.0
分A、文學B、文章C、文字D、六藝我的答案:D18以下哪一項不屬于六藝?〔〕〔1.0分〕1.0
分A、琴B、禮C、射D、書我的答案:A19季康子患盜,問于孔子。孔子對曰:“茍子之不欲〔貪財〕,雖賞之,不竊。〞這段問答反映的是孔子的什么政治思想?〔〕〔1.0分〕1.0
分A、以德治國B、重禮輕刑C、上行下效D、為民父母我的答案:C20“獨學而無友,那么孤陋寡聞〞出自哪一部文獻?〔〕〔1.0分〕1.0
分A、論語B、禮記C、春秋D、周禮我的答案:B21“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出自哪部文獻?〔〕〔1.0分〕1.0
分A、左傳B、戰國策C、禮記D、孔子家語我的答案:C22
“能近取譬〞的“譬〞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曉諭B、說服C、譬喻D、教導我的答案:C23古人把“君〞解釋為〔〕?〔1.0分〕1.0
分A、王B、主C、群D、上我的答案:C24“君子求諸己〞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君子先要求自己B、君子先考慮自己的利益C、君子凡事都不求別人幫助D、君子自食其力我的答案:A25孔子幾歲有志于學?〔〕〔1.0分〕1.0
分A、12B、15C、18D、20我的答案:B26“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出自哪一部文獻?〔〕〔1.0分〕1.0
分A、?大學?B、?孟子?C、?論語?D、?中庸?我的答案:D27“今之學者為人〞的“為人〞如何理解?〔〕〔1.0分〕1.0
分A、為了他人的福利B、為了取悅人心C、為了與他人和諧共處D、為了幫助他人我的答案:B28以下哪一選項能夠表達孔子的政治思想?〔〕〔1.0分〕1.0
分A、不能將把自己的個人利益凌駕于全體人類的利益之上。B、國家穩定的根底在于合理的制度。C、以德治國固然重要,但費時久,見效緩慢,遠不及依法治國。D、競爭為社會的開展提供了動力。我的答案:A29賈誼曾經比擬過周朝與秦朝。周能有八百年的天下,而秦世而亡。其根本原因在于〔〕〔1.0分〕1.0
分A、周朝有賢臣B、周朝國力雄厚C、周朝政府軍隊強大D、周朝以德化民我的答案:D30以下哪一現象不屬于四惡?〔〕〔1.0分〕1.0
分A、不教殺之B、與民爭利C、不戒視成D、慢令致期我的答案:B31朱子把“游于藝〞的“游〞解釋為〔〕?〔1.0分〕1.0
分A、優游涵泳B、放松自我C、游樂D、玩物適情我的答案:D32子曰:“微管仲,我其被發左衽矣!〞這里的“微〞如何理解?〔〕〔1.0分〕1.0
分A、小B、稍微C、隱匿D、無我的答案:D33“有教無類〞的“類〞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類似B、人類C、好似D、類別我的答案:D34孔子的祖先是哪里人?〔〕〔1.0分〕1.0
分A、安徽B、陜西C、山東D、河南我的答案:D35以下選項中,哪一項最符合“仁者不憂〞的意思?〔〕〔1.0分〕1.0
分A、仁者從來都沒有憂慮B、仁者不為自己的私利而發愁C、仁者不為他人的事情煩憂D、仁者目光長遠,不為眼前的小事煩憂我的答案:B36孔子認為,禮的核心是〔〕。〔1.0分〕1.0
分A、禮器B、禮儀C、仁義D、行禮的人我的答案:C37?白虎通?把“學〞解釋成〔〕?〔1.0分〕1.0
分A、學習B、知識C、實踐D、覺我的答案:D38以下哪些選項正確地表述了孔子對“性〞的看法?〔〕〔1.0分〕1.0
分A、人性本惡,其善偽也。B、人性之無分于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于東西也C、性相近,習相遠。D、仁義禮智根于心我的答案:C39孔子的“正名〞學說中的“名〞如何理解?〔〕〔1.0分〕1.0
分A、爵位B、名字C、社會根本的行為標準D、職位我的答案:C40“仁者〞與“知者〞的根本區別在于〔〕。〔1.0分〕1.0
分A、仁者安仁,知者利仁B、仁者無憂,知者有憂。C、仁者為人,知者為己。D、仁者心懷天下,知者只考慮私利我的答案:A41“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反映的教育理念是〔〕?〔1.0分〕1.0
分A、有教無類B、擇善而從C、因材施教D、舍生取義我的答案:C42以下句子的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1.0分〕1.0
分A、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B、有是哉,子之迂也!C、野哉,由也!D、甚矣,吾衰也!我的答案:A43在孔子看來,什么樣的人才能稱作“友〞?〔〕〔1.0分〕1.0
分A、同一師門B、性格相合C、志同道合D、同甘共苦我的答案:C44子曰:“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這里的“易〞如何理解?〔〕〔1.0分〕1.0
分A、簡易B、容易C、周備D、變更我的答案:C45子曰:“恭、寬、信、敏、惠。〞這里的“敏〞如何理解?〔〕〔1.0分〕1.0
分A、才思敏捷B、謀事有當C、身手矯健D、見微知著我的答案:B46以下哪一個國家,孔子周游列國時沒有去過?〔〕〔1.0分〕1.0
分A、衛B、鄭C、秦D、齊我的答案:C47子曰:“君子惠而不費。〞這里的“惠〞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優惠B、聰明C、節約D、恩惠我的答案:D48?殷周制度論?是哪位學者的作品?〔〕〔1.0分〕1.0
分A、陳寅恪B、王國維我的答案:B49“仁者,其言也訒〞的“訒〞是什么意思?〔〕〔1.0分〕1.0
分A、少言寡語B、謹厚慎言C、出言嚴苛D、言出必行我的答案:B50子曰:“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1.0分〕1.0
分A、以身作那么B、從小事做起C、向身邊的人學習D、以生活的事打比方我的答案:D二、判斷題〔題數:50,共
50.0
分〕1孔子認為,管仲德行雖有瑕疵,但因為他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也認為他是仁者。〔〕〔1.0分〕1.0
分我的答案:
√2儒家重視道德,反對追求財富。〔〕〔1.0分〕1.0
分我的答案:
×3從“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可以看出,孔子只是把俎豆當作很普通的玩具來玩耍。〔〕〔1.0分〕1.0
分我的答案:
×4孔子之所以把音樂看作教育的一種手段,在于音樂能夠提升人的藝術感。〔〕〔1.0分〕1.0
分我的答案:
×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中君子與小人之區分基于兩者的社會地位。〔〕〔1.0分〕1.0
分我的答案:
×6孔子認為,臣子必須對君王絕對地服從。即使君主不行君道,臣子也要對君主不離不棄。〔〕〔1.0分〕1.0
分我的答案:
×7
孔子沒能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原因在于他代表的是沒落奴隸主階級的利益,不符合時代開展的潮流。〔〕〔1.0分〕1.0
分我的答案:
×8孔子所說的學,并不是學習客觀知識和客觀技能,因此單單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而是要學思結合,不能偏廢。〔〕〔1.0分〕1.0
分我的答案:
√9孔子認為,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技能,早日成為有用的人。〔〕〔1.0分〕1.0
分我的答案:
×10孔子對君子的品行有著極高的規定。因此,君子是極難實現的人格境界,只有少數人才能到達。〔〕〔1.0分〕1.0
分我的答案:
×11孔子認為,臣子必須對君主絕對地服從。〔〕〔1.0分〕1.0
分我的答案:
×12孔子認為,有才干的人并不能稱作“仁人〞。〔〕〔1.0分〕1.0
分我的答案:
√13禮不僅是一個外在的規定,而且是我們完成自己內在修養的必有手段和工具。〔〕〔1.0分〕1.0
分我的答案:
√14孔子認為,“讓〞是至德。無論是在上者,還是底層人民都要謙讓。〔〕〔1.0分〕1.0
分我的答案:
×15孔子認為,師生關系是雙向的倫理關系,彼此都有一定的責任與義務。〔〕〔1.0分〕1.0
分我的答案:
√16孔子主張為學之人要多才多藝,全面開展。孔子以六藝為教,正是為了培養人的才藝。〔〕〔1.0分〕1.0
分我的答案:
×17“古之學者為己〞說明,古人學習是為了完善自己的私德。〔〕〔1.0分〕1.0
分我的答案:
×18孔子認為,仁從來就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歷史的場景當中的具體的行為,必然表現為仁的行為。〔〕〔1.0分〕1.0
分我的答案:
√19之所以要“學而時習〞,是為了加強對學習內容的記憶,這樣才能學得牢固。〔〕〔1.0分〕1.0
分我的答案:
×20孔子認為,社會長治久安的前提在于制定一套完善的社會制度。〔〕〔1.0分〕1.0
分我的答案:
×21內圣與外王是手段和目的的關系。內圣是為了實現外王。〔〕〔1.0分〕1.0
分我的答案:
×22不同時代的人性善惡差異很大。〔〕〔1.0分〕1.0
分我的答案:
×23孔子認為,唯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政治制度,國家的長治久安才能可能實現。〔〕〔1.0分〕1.0
分我的答案:
×24孔子對老百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使在溫飽未能解決的情況下,也不能作奸犯科。〔〕〔1.0分〕1.0
分我的答案:
×25孔子認為,為了到達殺一儆百的效果,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人。〔〕〔1.0分〕1.0
分我的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生物下冊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八章 人是生殖和發育 第二節 人的生長發育和青春期教學設計(4)(新版)蘇教版
-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三單元 在集體中成長 第六課“我”和“我們”第2框《集體生活成就我》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Unit 3 The internet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11.2 功率教案配套
- 剪紙魔法(教學設計)皖教版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
- 人教版 (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第一節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教學設計
- 七年級地理下冊 9.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種人的故鄉教學設計 晉教版
-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六單元 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2 老師您好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七年級生物下冊 第二單元 第五章 第一節 激素與生長發育教學設計 (新版)冀教版
- 口腔檢查-口腔一般檢查方法(口腔科課件)
- 畜禽養殖場排查情況記錄表
- 2023年高考全國甲卷數學(理)試卷【含答案】
- 弗雷德里克 桑格
- 淺談初中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 論文
- 歷史時期的地貌變遷優秀課件
- 心血管內科五年發展規劃
- GB/T 38620-2020物位計性能評定方法
- 納米酶研究進展
- GB/T 12009.2-2016塑料聚氨酯生產用芳香族異氰酸酯第2部分:水解氯的測定
- 彈塑性力學(浙江大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