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孟子五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孩。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說:“有利的天時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如人心的團結。三里的內城,七里的外城,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起來攻打它,必定有得天時的戰機,然而卻不能取勝,這是有利的天時不如有利的地勢。城墻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兵器鎧甲不是不堅利,糧食不是不多,(可是敵人一來卻)棄城逃離,這便是有利的地勢不如人心的團結。所以說,控制人民不遷逃,不靠國家的疆界,鞏固國家不靠山川的險阻,威服天下不靠兵器鎧甲的堅利。得到仁義的人,幫助他的就多;失掉仁義的人,幫助他的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極點,連家里人都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天下的人都歸順他。讓天下人都歸順他的人去攻打連家里人都背叛他的人,(必然所向無敵;)所以君子不戰則罷,戰則必勝。”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富貴不能擾亂他的心,貧賤不能改變他的節操,威武不能屈服他的志向。這才叫做大丈夫!”孟子曰:“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①,膠鬲舉于魚鹽之中②,管夷吾舉于士③,孫叔敖舉于海④,百里奚舉于市⑤。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⑥,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⑦,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孟子說:“舜在田野中興起,傅說從筑墻的苦役中提拔出來,膠鬲從魚鹽販子中提拔出來,管夷吾從獄官手中提拔出來,孫叔敖從海邊的隱居生活中提拔出來,百里奚從買賣場所提拔出來。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擔子加給這個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勞累,使他的肌體受饑餓,使他的身子受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干擾、被打亂,以此來使他心理受振動、性格變堅韌,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一個人常有過失,才能改正;心志遭困苦,思慮被阻塞,才能發憤有為;表露在臉色上,抒發在言語中,才能使人了解。國內沒有執法的大臣和輔佐君主的士人,國外沒有勢均力敵的國家和外患的威脅,國家常常會滅亡。這樣,就能明白憂患中能獲得生存、安樂中會遭致滅亡的道理了。”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①,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祭祀以時,然而旱干水溢,則變置社稷。”孟子說:“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輕些。所以得到許多百姓的擁護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諸侯,得到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壯的,谷物是清潔的,又是按時祭祀的,然而還是干旱水澇,那就改立土谷之神。”孟子散文特點《孟子》是記述孟軻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和個人修養的書,《孟子》基本上是一部語錄體散文,但較《論語》有很大發展。它以問答方式,展開了雄辯說明,具有戰國時期散文的優點和缺點。《孟子》的論辯文在邏輯上不如《墨子》嚴謹,但更具有藝術的表現力,具有文學散文的性質。它既吸收《論語》中的精華,也接受了《大學》、《中庸》的一些觀點。在《孟子》一書中,反映最突出的是仁義思想。孟子的散文創作對后世的影響很大,唐宋時的散文大師,幾乎都以孟子的文章為典范。所以說《孟子》是一部優秀的古代散文集。尤其是它的散文風格,更是獨特。一、長于論辯,氣勢磅礴李竹君對孟子的論辯風格和論辯方法作了綜合研究,認為:孟子其人“堪稱一位雄辯家”,“《孟子》幾乎是一部辯論集”。孟子在先秦諸子之中素以“善辯”著稱,其門人公都子曾對他說:“外人皆稱夫子好辯”。孟子回答說:“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在百家爭鳴的時代,要闡明自己的立場,就不得不進行論辯。孟子在論辯時,皆能采取因勢而變,居高臨下的技巧,善于統觀全局并發現對方論辯中的問題。而且,其技巧中往往體現了邏輯推理規則,兩者的結合加強了論辯的說服力和嚴密程度,使其“富有鼓動性”。孟子論辯的方法首先是善于發現對方的矛盾,陷對方于自相矛盾,首尾不能兼顧的困窘地步,從而獲勝。孟子抓住對方言行不一致的矛盾,用歸謬法加以駁斥。如《藤文公上》,孟子反對墨家薄葬主張,他向夷子問難:“吾聞夷子墨者,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豈以為非是而不貴也;然而夷子葬其親厚,則是以所賤事親也。”孟子發現了夷子主張與行為之間的矛盾,其歸謬過程是:如果薄葬合理,夷子就該薄葬其親,但他卻“葬其親厚”,可見薄葬是不合理的。又如《滕文公上》“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章,孟子為了批駁許行的觀點:“賢者與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他向陳相問了一些許行的生活情況,從中知道許行因“害于耕”,戴的帽子、做飯的鍋甑、耕田的鐵器皆“以粟易之”。抓住許行主張與行為之間的矛盾后,連用三個問句向陳相詰難:“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何許子之不憚煩?”使陳相毫不猶豫地回答:“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從而使他推翻了自己的觀點。有陳相的結論作前提,孟子又緊追問一句:“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其答案是不言而明了。孟子抓住對方矛盾,用責疑法把對方逼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從而達到論辯目的。其次孟子還常使用歸謬式的類比推理法,如歷為評論家樂道的《梁惠王下》: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言乇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孟子由日常生活起,連設兩個不是問題的問題,讓齊宣王順著自己的思路毫不猶豫地回答“棄之”、“已之”。而后類推下去,使齊宣王陷入自我否定的結論中而無言以對,只好“顧左右而言他”。這是由小及大、由私到公。有了這兩個結論作前提,通過類推的方法,再設一同性質的問題,其結論也就不言自明了。這種遠遠引起,漸入主旨的方法既可避免對方的警覺,又使其無所逃遁。《孟子》散文的重要風格特征是氣勢磅礴,常大量使用排比句、疊句等修辭手法來加強文章的氣勢,使文氣磅礴。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中言:“文者氣之所形;文不可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這話雖說得過于抽象,但卻說明了孟子行文氣勢凌人,尖銳犀利,如長河大浪,磅礴而來,咄咄逼人,恣行無阻的特點。另外從這句話也可以看出《孟子》氣勢充沛的根本原因是源于孟子人格修養的力量即所言之“浩然之氣”。如《魚我所欲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本來,這話用一句就可以說完,即“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來,加強了氣勢,增強了感情,顯示出說話人的義正詞嚴、理直氣壯。二、長于譬喻,寓言說理,善抓典型首先,《孟子》說理善用譬喻,即在論辯中常用比喻。《孟子》全書二百六十一章,有九十三章總共使用譬喻一百五十九種。漢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長于譬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譚家健認為,孟子的比喻“淺近平易而生動有有趣,輕快靈便而又深刻貼切”,“堪稱比喻圣手”,他往往以生活常理就近設譬,運用靈活,精辟允當,一語中的,從而引起讀者廣泛的共鳴。如《魚我所欲也》中以具體的魚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義,以“舍魚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義”,篇中還大量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把魚與熊掌對比,把生與義對比,把重義輕生的人與貪利忘義的人對比,把“鄉為”與“今為”對比,這樣互相比較,道理說得更加清楚,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加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其次,孟子取譬除了運用文辭簡約的比喻之外,還選用完整的小故事和經典的寓言來塑造形象點題明理。譚家健認為用寓言故事作譬喻《孟子》為開風氣者,這類“敘述則時特精妙”的長喻“曲折多姿,生動有趣”,“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如《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稿矣。它的寓意是: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規律;誰如果違背規律蠻干,就必然受到懲罰。在《以五十步笑百步》中逃了五十步和逃了一百步,雖然在數量上有區別,但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逃跑。梁惠王盡管給了百姓一點小恩小惠,但他發動戰爭,欺壓黎民,在壓榨人民這點上,跟別國的暴君沒有本質的差別。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看事情要看本質,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此外還有《齊人有一妻一妾》、《挾泰山以超北海》等富于哲理,尤為生動。再次,善于使用典型事例來說理。如《齊桓晉文之事》中齊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這個事列既證實了齊宣王具有“不忍”之心,以便投合進而引導其心理,使游說能夠按自己設計的路線進行下去,也十分明白淺顯地說明了仁愛保民、人人可為的道理。三、語言明暢,精煉準確《孟子》中極少繁冗的句子,相當的精煉,應該重復的便重復,應該省略的便省略。讀來文氣順暢,增強了說服力。在詞匯方面用詞準確、精當。比如《梁惠王(下)》第五章,為了說明“發政施仁”必先考慮“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孟子就給這下了明確的界說:“老而無妻日鰓,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日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除上述名詞之外,形容詞、副訶也用得十分準確、精當。如《盡心(下)》第二十章的“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是典型的例子。《離婁(上)》第十五章是寫眼神和心理活動的著名文字。孟子認為:觀察一個人,再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神更好的了。因為,“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繚焉;胸中不正,則眸子蠔焉。”現在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是頗有道理的。兩千多年前,孟子能將眸子的“隙”和“呢”跟胸中的“正”、“不正”聯系起來認識,這不僅顯示出超人的觀察力,思考力,也顯示出他運用語言的超人能力。“繚”,明也,現在構成“明撩”一詞:“蠔”,趙岐注為“蒙蒙目不明之貌”:二者正好是一組反義詞,分別跟“胸中正”和“胸中不正”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年產20萬噸鋰輝石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考模板)
- 2024年植保員職業發展機會試題及答案
- 整合知識體系2024年足球裁判員等級考試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中的環保意識試題及答案
- 農作物種子繁育應關注的技術動向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備考資料分享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認證考試必考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業植保員考試中的問題講解與討論試題及答案
- 用電安全教學課件下載
- 2024年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問答試題及答案
- 香港繁體合同協議
- 喘病中醫護理常規
- 2025屆陜西省高考適應性檢測(三)數學試題+答案
- 山東省高中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大聯考物理試題及答案
- 上海外服招聘考試試卷
- 大型活動籌備的總體進度計劃
- 農田土壤污染的治理技術分析試題及答案
- 記者證考試問題解析試題及答案
- 天津市河西區2025屆高三一模試卷語文試題(含答案)
- 易制毒危險化學品管理制度
- 重癥血液凈化血管通路的建立與應用中國專家共識解讀2025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