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施工工藝工法_第1頁
涵洞施工工藝工法_第2頁
涵洞施工工藝工法_第3頁
涵洞施工工藝工法_第4頁
涵洞施工工藝工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涵洞施工工藝工法建筑安裝有限公司武應科.前言工藝工法概況涵洞施工一般采用現澆,在開挖好的溝槽內設置底層,澆筑一層混凝土墊層,再將加工好的鋼筋現場綁扎,支內模和外模,較大的箱涵一般先澆筑底板和側壁的下半部分,再綁扎側壁上部和頂板鋼筋,支好內外模,澆筑側壁上半部分和頂板。待混凝土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時拆模,在涵洞兩側同時回填土。工藝原理涵洞是設于路基下的排水孔道,通常有洞身、洞口建筑兩大部分組成,洞身由若干節組成,是涵洞的主體。它埋在路基中,具有一定的縱向坡度,以便排水;端墻和翼墻位于入口和出口及兩側,起擋土和導流作用,同時還可以保護路堤邊坡不受水流沖刷,涵洞一般橫穿路堤下部,多數涵洞頂有填土,采用單孔或雙孔,孔徑0.75?6m不等。.工藝工法特點涵洞的作用是迅速排除公路沿線的地表水,保證路基安全。作為鐵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涵洞在鐵路、公路工程中占較大比例,是鐵路、公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表現在工程數量和工程造價上。涵洞工程數量約占橋涵總數的60%—70%,平原地區,每公里約有1?3座;山嶺重丘區,每公里平均約有4?6座。涵洞工程造價約占到橋涵總額的40%左右。.適用范圍涵洞是指在鐵路、公路工程建設中,為了使鐵路、公路順利通過水渠不妨礙交通,設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過水通道),通過這種結構可以讓水從鐵路、公路的下面流過。用于跨越天然溝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橫跨大小道路作為人、畜和車輛的立交通道,或農田灌溉作為水渠。.主要引用標準《鐵路橋涵施工規范》(TB10203-2002)《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03)《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401.2-2003)《客貨共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03-2008)《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5-2003)。.施工方法清理場地,施工放樣,按設計要求進行地基處理。開挖基坑,做好排水工作使基坑處于干燥狀態。混凝土基礎的施工:在基坑內,先綁扎鋼筋,再立模板,安裝至符合結構尺寸。模板的支撐要牢固,每個斷縫內的混凝土須連續作業一次成形,避免二次澆注。墻身混凝土的施工:將墻身鋼筋綁扎完畢后,立模時要注意保護層墊塊的安放,避免露筋,在混凝土澆注的過程中,要注意振搗頻率的掌握,以免蜂窩麻面的出現。蓋板的預制和安裝:蓋板的預制應按圖紙的要求進行,在板的強度未達到80%以前,不得吊運安裝。吊裝時要注意吊裝點要與支撐點一致,防止斷裂。驗收合格后,進行臺背回填透水性材料,并達到壓實度要求。.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施工工藝流程

涵洞施工工藝流程操作要點施工放樣根據各涵的地質情況、施工圖紙及邊坡穩定的要求,結合既有地面標高和涵洞基礎底面標高確定基坑開挖尺寸,準確放樣。基坑開挖采用挖掘機進行基坑開挖,坡度1:1,基底寬度應確保基礎兩側有足夠的操作空間。挖至距基底50cm處時,用水準儀監測,并采用人工配合開挖,距設計標高尚有20cm時,停止機械開挖,進行人工清理,修整基坑。清理到設計標高,進行基底承載力檢測。基底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時,及時施工基礎。基底情況與設計不符時,及時聯系設計單位進行處理。基坑開挖時,做好截、排水設施,坑內設環形排水溝、集水井,隨時抽除集水,防止基坑遭水浸泡、地基條件惡化。基礎施工基底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并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要及時施工基礎混凝土,進行封閉。基礎模板采用3015b與6015b組合鋼板,現場安裝模板,沉降縫設置間距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安裝完成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混凝土集中拌合,采用混凝土罐車運輸至工點,用溜槽入模,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分層澆筑,層厚不超過30cm。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采用表面覆蓋麻袋、灑水進行養護。墻身澆筑模板采用竹膠板,保證涵洞內側混凝土表面光滑美觀。模板系統要具有足夠的剛度、強度,保證澆注時不漏漿、不變形,保證混凝土的尺寸誤差符合設計要求。沉降縫處安裝3cm瀝青木板,沉降縫端面應豎直,基礎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錯。澆筑前,與基礎相連部分應鑿毛并沖洗干凈。模板安裝完成后,報請監理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由攪拌站集中供應,罐車運到現場,吊車提吊溜槽入模。分層澆筑,層厚不大于30cm,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保證振搗密實。加強養生,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蓋板預制、安裝為節省材料和施工場地,加快進度,蓋板均在預制場集中預制。采用機械拌和混凝土,振動器振搗密實。用汽車運至施工地點,汽車吊進行吊裝。沉降縫沉降縫外側用瀝青浸制麻筋塞填深5cm,內側以水泥砂漿填塞深15cm,麻筋與砂漿之間留下的空隙填以薄粘土,在沉降縫外面敷設0.5m寬的TQF甲種防水層或丙種防水層,沉降縫端面應整齊方正,基礎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錯,填塞物應緊密填實。八字墻、錐坡及附屬工程根據涵洞出入口型式及圖紙尺寸進行準確的施工放樣。采用挖掘機開挖基坑,人工配合清基,開挖至設計標高后即檢測基底承載力,基底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后,立模澆筑基礎混凝土,養生達到一定強度后,轉入八字墻和錐坡施工。錐體采用M10漿砌片石,鋪砌厚35cm,下設10cm厚碎石墊層;錐體與路基邊坡搭接平順,外形美觀。防水層施工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防水層施工。施工前做好防水涂料的材質試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涂料防水施工前進行基層處理,混凝土表面清刷干凈。涂聚氨酯防水涂料時基層干燥無水,無雜物,涂敷工作應在干燥溫暖(溫度不低于5℃)的天氣下進行。涵背回填首先整平地面,地面采用人工整平,并進行壓實。然后分層回填并夯實,回填材料采用A組填料。清除涵洞兩側浮土,回填材料采用A組填料在分層回填夯實。回填時兩側對稱進行。每層填筑時,與路基相連一側用挖掘機挖成臺階狀,以保證涵洞與路基部分

連成整體。回填土應嚴格控制含水量,采用小型內燃打夯機夯實,松鋪厚度不大于15cm,達到壓實度標準。涵頂填土高度在50cm以內時應采用輕型靜載振動碾壓實,其壓實標準應滿足規范及驗收標準的要求。路基與涵洞過渡段詳見下圖:道床T3-□□□□□□T3-□□□□□□、軌道、基床表層—基床底層1m涵洞過渡段1涵洞過渡段1路堤本體不小于2m路基與涵洞過渡段示意圖.勞動力組織按照工期要求、工程量大小,配置勞動力。表2勞動力組織情況表(單個涵洞)序號工種人數1管理人員122技術員103后勤人員24測量工35試驗工36鋼筋工527木工158電工49混凝土1510模板工3511機修工212挖孔人員306

序號工種人數13機械司機2014線路工215防護員1016駐站聯絡員217普工40合計257.主要機具設備本工藝采用的主要機械設備見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1砼運輸車JC95247米混凝土輸送泵13裝載機ZL50C14汽車吊QY2515鋼筋彎曲機GW4026電焊機BX1-40037柴油發電機LSC3028插入式振搗器D7069沖孔鉆機GPS-20410鋼筋調直機GJ4-14211挖掘機PC230112自卸汽車5T513水泵3KW214鋼筋切斷機CQ4029.質量控制涵洞作業易出現的質量問題涵洞基底開挖破環,承載力不足。涵洞混凝土澆筑時,易出現鋼筋跑位、結構裂紋的問題。涵洞沉降縫施工線形不直,防水層破壞。7涵洞上填土不足,行走車輛。預防糾偏保證措施涵洞機械挖基時預留20cm人工開挖清理,達到設計標高后,檢測其斷面尺寸、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經監理檢查合格并簽字后才可進入下道工序。對鋼筋要檢查其出廠證明,并進行抽檢,合格后方可使用,鋼筋在使用前進行調直、除銹、去氧化皮;電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焊接頭要經過試驗合格后才允許正式作業。鋼筋在安裝時必須采用鋼筋限位,鋼筋先劃線后綁扎,豎向主筋和橫向水平分布鋼筋按照設計位置要求綁扎牢固,形成規范施工,嚴格保證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混凝土施工腳手架及支撐要搭設牢固,模板做到橫平豎直,杜絕跑模現象發生;搗固設專人進行作業,嚴格分層厚度、布點振搗,防止出現蜂窩、麻面。.5涵洞工程砌體圬工施工時,要認真選好石料,砂漿嚴格按照配合比拌制,采用擠漿法砌筑,層間搭接滿足砌石規范要求,砌體要大面朝下,禁止立砌。砂漿飽滿,灰縫統一采用凹縫。沉降縫、防水層嚴格按照設計以及施工規范要求施工,達到無滲漏。若發現滲水應及早返修。涵背填土嚴格按規范要求施工,兩側對稱夯填。涵頂填土厚度大于1m時,方可允許施工機械通過,防止混凝土出現開裂等人為破壞。.安全措施主要安全風險分析觸電用電設備未做接零或接地保護;保護設備性能失效;移動或照明使用高壓;違規使用和操作電氣設備,對人身造成傷害或損害。機械傷害混凝土運輸車、挖掘機等運轉工作時,因機械意外故障或違規操作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或機械損害。基坑坍塌基坑邊地質條件差,或沒有及時做好基坑防護,容易出現坍塌事故。高空墜落墻身施工、蓋板施工,腳手架失穩,不按照要求系安全帶,容易出現高處墜落事故.環保措施保護生態,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強對施工人員水土保持教育管理。加強對施工人員進行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教育,是施工人員牢固樹立環保意識,自覺遵守環境,保護法及地方政府有關法規、條例、嚴格按設計施工。生活垃圾定點堆放,掩埋覆蓋,嚴禁四處亂扔,杜絕焚燒有毒廢料。施工期間的廢水、泥漿不得隨意排放,須經沉淀處理后,棄至指定棄渣位置,運渣汽車須進行覆蓋,避免塵土飛揚,污及路面。.應用實例工程簡介HDK2+700?HDK11+400段涵洞包括鋼筋混凝土蓋板箱涵38座,涵洞基底置于泥巖夾砂巖、礫巖(W3、W2)層上,地基土容許承載力大于等于0.15Mpa,基礎換填砂夾卵石,基礎上鋪設20cm厚C30混凝土墊層。涵身基礎、邊墻、出入口基礎、蓋板均采用C35混凝土;端翼墻、帽石采用C30混凝土;防水層設置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