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自然災害單元檢測(合格性考試)地理試卷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1頁
第六章自然災害單元檢測(合格性考試)地理試卷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2頁
第六章自然災害單元檢測(合格性考試)地理試卷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考號_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線內不要答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及科目,在規定位置粘貼好條形碼。2.答題要求: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使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作答。3.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第I卷(選擇題共60分)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是洪澇等災害多發的國家。據此,完成1~2題。1.我國水旱災害頻繁發生的根本原因是()A.地形復雜多樣B.南北溫差大C.冬季風的強弱和進退遲早不同D.夏季風的強弱和進退遲早不同2.在夏季風勢力強盛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國東部地區()A.北旱南澇B.北澇南旱C.南北皆旱D.南北皆澇讀圖,完成3~4題。3.該圖反映的自然災害是()A.泥石流B.風暴潮C.干旱D.寒潮4.該自然災害造成的危害是()A.吞沒城鎮、道路和田園B.人畜飲水和工農業生產用水困難C.交通、輸電、輸水線路中斷D.農作物根部缺氧,造成收成不足形成于熱帶洋面的臺風,登陸時常伴隨狂風、暴雨、風暴潮,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天氣現象。下圖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陸我國的臺風個數(1981~2010年)統計圖”。讀圖,完成5~6題。5.據圖可知()A.臺風只在夏秋季節才會形成B.夏秋季是防范臺風的重要時段C.我國全年各地均會受到臺風影響D.夏季生成個數多,登陸個數少6.下列關于臺風造成損失的描述,正確的是()A.夏季臺風給沿海帶來豐沛降水B.秋季臺風使南方地區水稻受到凍害C.大風翻江倒海,吸引魚群聚集D.巨浪摧毀沿岸設施、掀翻漁船中國天氣網2019年3月19日訊:今天(19日)起至22日,一股較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影響全國大部地區,沙塵、雨雪、強對流、大風一個都不少。本次寒潮強度較強、影響范圍廣且降溫猛烈,局地降溫近20℃,三天跨三季,可稱之為“換季式”寒潮。據此完成7—9題。7.此次寒潮給華北地區造成的天氣可能有()①大風降溫天氣②揚沙、沙塵暴天氣③暴雨洪澇天氣④干旱天氣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此次寒潮對東北地區的主要危害有()①危害人及牲畜②不利于冬小麥返青生長③電信、電力中斷④交通受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9.寒潮天氣有利于()①污染物的擴散②溫室大棚的花卉生長③羽絨服銷量增加④生活用電、用氣量減少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據國家地震臺網發布消息,2020年11月16日23時54分重慶萬州區發生3.2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地震發生時,高層建筑內燈有明顯晃動,住戶們跑到樓下空地躲避。據此,完成10~11題。10.關于地震的說法,正確的是()A.一次地震,只有一個烈度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個震級C.地震波是震源釋放的能量波D.觀測點到震源的垂直距離為震源深度11.該次地震震源所處位置位于()A.地殼B.地幔C.地核D.軟流層下圖為發生在某地的自然災害示意圖。讀圖,完成12~13題。12.圖示自然災害為()A.洪澇B.臺風C.滑坡D.泥石流13.導致此次災害發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工程建設B.植被破壞C.火山噴發D.大量降雨2018年9月2日凌晨,云南省東南部的壯族苗族自治州遭受強降雨襲擊,發生洪澇災害,并誘發該地位于山谷地區的某鄉發生嚴重的地質災害,致使道路損毀中斷,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此回答14~16題。14.此次誘發的地質災害是()A.洪水B.地震C.泥石流D.暴雨15.與此次地質災害相關的因素不包括()A.暴雨B.植被破壞C.山高谷深D.火山噴發16.自然災害造成的最嚴重的后果是()A.對人類心理、生理的傷害B.財產損失C.自然資源與環境破壞D.停工停產和交通、通信中斷17.下列自然災害的預防和自救,錯誤的是()A.龍卷風將襲來時,恰好你在室內,應將窗戶關好B.臺風襲擊時,應靠近窗戶以減小壓力C.在山區扎營時,不要選在谷底的排洪通道D.遇到沙塵天氣時,應避免外出18.下列室內避震方法,正確的有()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②在劇院,應迅速離開劇院,到室外開闊空地③在教室里,可躲在書桌下或墻角處④選擇室內空間大的房間躲避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③過去我國“小震成災,大震大災”的現象經常發生,尤其在農村地區更為常見。據此完成19~20題。19.農村地區“小震成災,大震大災”現象產生的原因是()①余震次數較多②防震意識較差③建筑質量較差④人口較為密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0.當地震來臨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2019年8月10日,臺風“利奇馬”登陸浙江省溫嶺市,長時間降雨導致臨海市城市嚴重內澇,損失嚴重。據此完成21~22題。21.臨海市發生城市內澇時,該市居民在積水中行走應穿()A.長筒雨靴B.涼鞋C.運動鞋D.拖鞋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_姓名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線內不要答題①海上船只減速慢行②加固房屋、門窗、廣告牌等③密切關注氣象預警信息④低洼地區居民向安全地區轉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在遙感技術中,可以根據植物的反射波譜特征判斷植物的生長狀況,有助于防災減災。據此回答23~24題。23.遙感技術用于防災減災的具體監測內容包括()①旱情②水災③滑坡④農林病蟲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24.根據上述原理,可用遙感技術直接()①區分闊葉林與針葉林②監測植物病害情況③區分落葉樹與常綠樹④監測草場退化情況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2019年12月25日,本年度影響我國最晚的一次臺風“巴蓬”形成并穿過菲律賓。下圖為中央氣象局發布的衛星云圖。據此完成25~26題。25.國家氣象局發布的衛星云圖使用了()①遙感技術②地理信息系統③全球衛星導航系統A.①B.②C.①②D.①③26.接到氣象臺發布的預警,外出作業的漁船迅速返回港口,是因為臺風()A.引發洪澇、滑坡、泥石流B.伴有狂風、暴雨、風暴潮C.引起劇烈降溫,并伴有大風、暴雪D.能摧毀房屋、淤塞江河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能為全球范圍內的用戶提供全天候、連續、實時、高精度的三維位置和三維速度及時間數據。據此,回答27~28題。27.森林發生火災時,GNSS的主要作用是()A.建立火災模型B.繪制地圖C.災情跟蹤D.火災前兆監測28.利用GNSS可以對地震進行監測,監測的對象主要是()A.海陸分布的變化B.地球內部巖漿的活動情況C.地殼的運動狀況D.災情的發展云南魯甸地震后,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迅速啟動衛星測控應急預案,調動4顆衛星不間斷地為災區救援提供圖像數據支持。據此回答29—30題。29.衛星不間斷地為災區救援提供圖像數據主要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為()A.地理信息系統B.遙感技術C.全球定位系統D.數字地球30.獲得災區圖像數據主要經過的工作環節是()A.目標物→地面系統→傳感器→成果B.傳感器→地面系統→目標物→成果C.目標物→傳感器→成果→地面系統D.目標物→傳感器→地面系統→成果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3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氣旋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系統,臺風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特殊形式。福建是臺風多發省份,面對臺風災害,福建人民積極采取應對措施。(1)福建受臺風影響的季節主要是________季,臺風帶來的豐沛降水能緩解________。(4分)(2)臺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風暴潮三個因素引起,具有突發性強,破壞力大的特點。請將下列防臺風措施填入表格相應的位置(填序號)。(6分)①加固戶外廣告牌②撤離危險海岸帶③加強排水系統建設破壞力因素強風暴雨風暴潮應對措施32.讀我國地震帶與泥石流主要分布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5分)(1)泥石流形成的條件有哪些?(6分)(2)圖中顯示地震帶與泥石流分布有明顯的相關性,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下列地區中形成泥石流的水源與其他三地不同的是()(1分)A.云南 B.廣西C.新疆 D.臺灣(4)近年來,長江上游地區泥石流加劇,其主要的人為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5)我國地質災害嚴重,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地質災害的表現形式還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兩種)。(4分)3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7分)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北緯28.34度,東經104.90度)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截至6月18日16時,四川長寧地震已導致13人死亡,200人受傷。(1)指出此次地震災后救援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礙。(4分)(2)地震發生時如果你正在家里做作業,應如何避震?(3分)34.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汶川大地震發生后,重災區陷入信息隔絕狀態。有關部門第一時間緊急啟用航空遙感飛機,從6000米高空拍攝了地震災區高精度遙感圖片。專家們對圖片進行初步數據處理和解譯,對災區房屋倒塌情況、滑坡、泥石流規模及分布,具有隱患的滑坡體、公路及橋梁受損等災害情況進行標注。把這些圖像傳遞到抗災一線,作為指揮人員制定抗震救災方案的參考依據。之后,航空遙感飛機還成為監測堰塞湖次生災害威脅的“天眼”。材料二下面兩張圖片分別是2006年和2008年5月14日衛星拍攝的汶川地區遙感影像。(1)遙感技術的主要工作環節是()(1分)A.目標→傳感器→地面系統→成果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