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暮秋山行-岑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_第1頁
2023年暮秋山行-岑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_第2頁
2023年暮秋山行-岑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知識帶有溫度。第第2頁/共2頁精品文檔推薦暮秋山行_岑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暮秋山行_岑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暮秋山行

唐代岑參

疲馬臥長坂,夕陽下通津。

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

蒼旻霽涼雨,石路無飛塵。

千念集暮節,萬籟悲蕭辰。

鶗鴂昨夜鳴,蕙草色已陳。

況在遠行客,自然多苦辛。

譯文

疲乏的馬兒睡臥在長長的山坡上,太陽已經落到水面上。山中的秋風吹進空寂的樹林,樹葉颯颯作響,似乎有人進入林中。蒼茫的天空下起冷冷的雨,青石的路面沒有了灰塵。千萬種念頭,都在這傍晚消失在腦海,萬物的`聲音都在蕭瑟的早晨悲鳴。鶗鴂昨晚還在鳴叫,蕙草已經開頭枯萎。何況我這遠行的異鄉人,自然就會有許多艱苦的辛酸。

解釋

颯颯(sà):風聲。

旻(mín):天空。此處指秋季的天。

鶗鴂(tíjué):亦作“鶗鴃”,即杜鵑鳥。

賞析

詩的開頭就以“馬”“長坂”寫山行,但并非寫山間行走,而是寫山間停留。而且這種停留又并非那種布滿雅致逸興的停留,而是“疲臥”,以馬的疲于山行,襯托了人的倦于奔波。接著,又以渡口西沉的斜陽來烘托詩人的心境。

詩的下面四句寫“暮秋”,是山行的環境。“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兩句先以風吹空林來表現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而實則無人來襯托林的“空”,幽深清寂的環境寫得非常生動。“如有人”的比方,更加反襯出樹林的空寂。“蒼旻霽涼雨,石路無飛塵”,正值秋日涼雨初霽,路上行塵不起。前兩句從左右,這兩句從上下將山間景色點染得更為幽靜空寂。這四句所寫的山色極其生動逼真,使人如臨其境,就其本身而言,如唐代殷璠所說,是“宜稱幽致”的,然而在此時此地,它所襯托的卻是詩人空虛惆悵的心境。詩人之所以“臥”,并非由于山色幽雅宜人,而是由于千般苦惱與愁緒集于一身,是由于“疲”。由“千念”一轉,寫所感。此時正是歲暮季節,而迎蕭瑟秋風,詩人百感交集,而其感情基調則是一“悲”字。以“千念”統領,說明詩人感受許多,這一切都由“暮節”而引發。“萬籟”表明其聲響之多,然而這一切音響只能更加觸動詩人悲愁心緒。客觀環境中的“萬籟”,反襯主觀心境中的“千念”。

“鶗鴂昨夜鳴,蕙草色已陳”,在這里,詩人用屈原詩意,以鶗鴂已鳴,芳草色陳,比方盛時已過,年歲漸高,理想難以施展;流露出對歲月,實際是對自身境況的深深憂慮。詩的最終兩句在上文的基礎上,又進一步說明自己的境況:歲月已晚,而自己仍在異鄉漂泊奔波。“遠行”二字呼應題目“山行”,表現此行之遙遠艱辛,同時示意出遠行奔波之毫無成就。詩人所疲于山行的緣由,就在詩的這四句中說明白;而“苦辛”二字則為“暮秋山行”作了總的歸結。將暮秋景色與山行所感緊密結合,使之相互襯托,從而突出了詩人倦于仕途奔波的心境。其中寫山色四句,語句清爽自然,描繪生動傳神,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