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課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1備考向導·理思路2考點梳理·固基礎3核心突破·釋疑點1備考向導·理思路2考點梳理·固基礎考點剖析(一)傳統文化的表現、特點和影響1.傳統文化的表現(1)____________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建筑,被稱為________的藝術,中國古代建筑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3)中國____________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4)____________已成為中華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社會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傳統習俗凝固傳統文藝傳統思想知識拓展:正確區分傳統習俗與落后文化(1)二者含義不同:傳統習俗是指在一定社會群體中約定俗成、世代相傳的風尚、禮節和習慣;而落后文化則是指帶有迷信、愚昧、頹廢和庸俗色彩的文化。(2)落后文化通常以傳統習俗的形式表現出來,但落后文化并非僅以傳統習俗的形式表現出來。(3)我國傳統習俗中既有前人積累的精華,也存在糟粕性的內容,所以通過傳統習俗表現出來的文化也并非都是優秀文化。2.傳統文化的特點(1)傳統文化具有繼承性。(2)傳統文化具有相對__________。它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它的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3)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__________。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穩定性民族性3.傳統文化的影響(1)傳統文化如果能順應____________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2)傳統文化如果一成不變,則會起阻礙____________、妨害____________的消極作用。社會生活社會進步人的發展(二)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1.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取其精華、____________”,批判繼承,____________。(1)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________和發揚。(2)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________或剔除。去其糟粕古為今用保持改造2.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1)二者關系:繼承是發展的____________,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繼承與發展,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2)正確處理二者關系①在________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這就是文化傳承。②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____________。必要前提繼承革故鼎新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科學技術先導文化發展傳承文化創造文化教育易錯辨析【易錯1】傳統建筑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分析:建筑,被稱為凝固的藝術。中國古代建筑,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疽族e2】傳統思想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分析: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國傳統思想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社會發展具有深刻影響?!疽族e3】傳統文化對社會和人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分析:傳統文化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疽族e4】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根基分析:不能將傳統文化等同于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風格、民族氣派,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根基?!疽族e5】繼承文化中繼承是主要方面,發展是次要方面;發展文化中發展是主要方面,繼承是次要方面分析:我們對待傳統文化既要繼承,又要發展,對待傳統文化的精華要肯定、要發揚。繼承,并不是全盤接受。文化的發展,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當然,這也并不是全盤否定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并不是在繼承之后才發展,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繼承和發展,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不是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也不是先后的兩個過程?!疽族e6】對待傳統文化要先繼承、后發展分析:對待傳統文化,既要繼承,又要發展,繼承與發展,是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不是兩個過程?!疽族e7】思想運動往往催生社會變革,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分析:思想運動往往催生社會變革,促進文化發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易錯8】教育作為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傳遞文化的特定功能,不具有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分析:教育作為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既具有傳遞文化的特定功能,又具有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3核心突破·釋疑點1.傳統文化的表現(1)含義: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2)表現核心考點一:傳統文化的繼承2.傳統文化的特點(1)繼承性: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2)相對穩定性:它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它的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3)鮮明的民族性: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方法技巧:概念法把握傳統文化的特點3.正確認識傳統文化作用的兩面性(1)從傳統文化自身看: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推動社會的發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阻礙社會的發展。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我們只有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才能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2)從時代的需要看: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時代變革,社會政治、經濟發生變化,必然要求文化與之相適應。所以傳統文化只有順應時代的變遷,不斷融入時代元素,才能推動社會發展。如果一成不變,反而會阻礙社會發展。4.傳統文化有何現實價值(1)從社會發展看①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發展的根基,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遠持久的影響。②傳承傳統文化有利于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社會發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③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社會才能發展進步。(2)從個人成長看:每個人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影響,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夠做出正確的文化選擇,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斷豐富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命題揭秘:高考對于傳統文化的表現、特點和影響的考查,最常見的考法是提供某一民族具有獨特性的傳統文化活動等素材,考查傳統文化四種形式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常與民族節日、文化遺產、中華文化等知識結合在一起綜合考查;或者以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動、文化現象,如傳統習俗的沿襲、傳統思想的繼承等材料為背景,考查傳統文化的民族性和相對穩定性的區分與判斷,并常常將中華文化的特點(即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設置為干擾項。命題點1傳統文化的表現、特點和影響(2019·全國卷Ⅲ,20)《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實施中國精品培育工程,加強對中華老字號、地理標志等品牌培育和保護,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商務部先后認定兩批中華老字號共1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歷史。北京全聚德、上海老鳳祥、天津狗不理……這些品牌耳熟能詳,在老百姓中間有良好口碑和廣泛影響力。這表明 (
)①中華老字號具有明顯的地域文化特征②中華老字號的文化傳承取決于品牌的認定③中華老字號的文化價值不受社會歷史變遷影響④中華老字號的影響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1B[解析]
①④正確,北京全聚德、上海老鳳祥、天津狗不理等中華老字號,歷史悠久,聞名海內外,具有明顯的地域文化特征,包含著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具有鮮明的民族性。②③錯誤,“文化傳承取決于品牌的認定”說法錯誤,文化的價值會受到社會歷史變遷的影響。故選B。〔變式訓練1〕無論是法家的“以天下之財,利天下之人”的主張,儒家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理想,還是道家追求的“藏天下于天下”的境界,無不契合著古人一以貫之的“天下一家”的敘事邏輯。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中華文明逐步形成了趨同的“和”文化②文化對人們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③傳統文化對社會的發展起積極的作用④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解析]
各家思想體現中華文化的多樣性,而非文化的趨同,①錯誤。“天下一家”的敘事邏輯古人一以貫之,這體現文化對人們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也體現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②④符合題意。傳統文化如果能順應社會變遷,能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作用,反之,起阻礙作用,③錯誤。故選C。1.傳統文化≠文化傳統;傳統文化≠古代文化;傳統文化≠本土文化;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傳統文化凝固不變。2.圖示法認識傳統文化命題揭秘:高考在考查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時,最常見的考法是提供某一傳統文化的具體材料,設置啟示類、說明類題型,考查我們應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在試題中常會設置對待傳統文化的錯誤做法,如全盤繼承、肯定傳統文化或全盤拋棄、否定傳統文化等;一般的考法是以對待某一傳統文化的具體做法為背景,設置體現類、依據類、措施類題型。命題點2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網劇《鬢邊不是海棠紅》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的北平,愛國商人和京劇名伶在動亂中砥礪前行的勵志故事。該劇用了很重的筆墨討論戲曲創作與表演,邀請荀派、筱派、尚派、徐派弟子作為戲曲指導,營造專業氣氛,讓觀眾感受原汁原味的戲曲之美。該劇深植戲曲文化,希望讓觀眾由“看熱鬧”而“入門道”,幫助觀眾深入了解戲曲唱段,實時進行科普,建構內容矩陣,典例2形成傳播國粹文化的合力。這部劇做到了戲曲藝術性與情節趣味性的結合,劇集沒有刻意增加敘事高頻節奏以迎合時下觀眾的觀賞口味,而是不急不緩地行進著,告訴我們生活雖不常是海棠紅,而我們卻可以始終心懷海棠香。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鬢邊不是海棠紅》是如何繼承和發展戲曲文化的。[解析]
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試題?!霸搫⊙垖I人士做戲曲指導,并將戲曲藝術性與情節趣味性相結合”,正確處理了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該劇深植戲曲文化,實時進行科普,讓觀眾深入了解戲曲唱段”,通過宣傳科普,讓戲曲文化走近觀眾,借助觀眾促進戲曲文化的發展;“該劇沒有刻意增加敘事高頻節奏迎合觀眾的口味,而是將戲曲藝術性與情節趣味性相結合”,創新了文化傳播的手段,通過文化創新促進戲曲文化的發展。[答案]
①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繼承傳統文化必須正確處理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該劇邀請專業人士做戲曲指導,并將戲曲藝術性與情節趣味性相結合,正確處理了繼承與發展的關系。②繼承傳統文化需要加大文化宣傳力度。該劇深植戲曲文化,實時進行科普,讓觀眾深入了解戲曲唱段,進而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促進戲曲文化的繼承與發展。③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于文化創新,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需要創新文化的傳播方式。該劇沒有刻意增加敘事高頻節奏迎合觀眾的口味,而是將戲曲藝術性與情節趣味性相結合,創新了戲曲文化的傳播方式?!沧兪接柧?〕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搖籃,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黃河不僅養育了中華民族的祖先,也見證了中華民族在同黃河水患的斗爭中展現的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黃河流域各地分布著眾多紅軍長征紀念館,一件件實物、一張張圖片,再現了當年紅軍英勇奮戰的那段悲壯歷程和英雄事跡。黃河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鮮明氣質,中華兒女在拼搏奮斗中,為黃河精神注入了新的內涵。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談談你對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的理解。[答案]
①黃河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象征和文化遺產,為了傳承優秀的黃河文化,延續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弘揚頑強拼搏的偉大奮斗精神,需要講好“黃河故事”。②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講好“黃河故事”,既要挖掘黃河文化所蘊含的深刻價值,延續歷史文脈,又要注入時代精神,與時俱進,弘揚中國精神。③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力量。[解析]
題干要求分析對講好“黃河故事”的理解,可以從“黃河故事”是什么、為什么要講好“黃河故事”、講好“黃河故事”有什么意義,如何講好“黃河故事”這幾個角度出發,結合文化生活中文化遺產的地位作用、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弘揚民族精神等知識說明即可。1.正確認識和把握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系核心考點二: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圖解]3.正確把握科學技術對文化發展的作用(1)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來,科學技術中每一項重大的發現和發明都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正在蓬勃發展的信息技術,不但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包括文化生活在內的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而且帶來了嶄新的文化形態——數字文化和網絡文化。(2)科學技術對文化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改變著生產方式,改變著物質產品的文化內容;二是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促進人類的思想解放;三是改變著收集、選擇、傳遞、儲存文化資源的手段和方式。[圖解]命題揭秘:高考在考查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時,最常見的考法是以人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某些想法、做法為背景,設置體現類、原因類、依據類、措施類等題型,考查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常會設置一些錯誤說法作為干擾項,如:發展是繼承的必要前提,繼承是發展的必然結果等;命題過程中,還常將本知識與傳統文化的表現、特點和影響,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等知識整合為“文化傳承”的知識,進行綜合考查。命題點1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孝”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之本。古人把它看作是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強調晚輩對長輩的絕對順從;現代我們提倡的“孝”,則是晚輩在平等基礎上對長輩的孝敬、關愛和陪伴。這說明 (
)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②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時而變③文化總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④傳統文化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典例3A[解析]
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其基本特征長期不變,具體內涵應時而變,故②錯誤。落后的傳統文化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故④錯誤。故選A。〔變式訓練3〕我們要充分挖掘傳統文化中的法治元素,豐富法治文化的內涵,通過法治文化建設推進落實依法治國方略。在充分利用傳統文化推進依法治國建設過程中,應該 (
)①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用優秀傳統法治文化的價值取向確立法治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②堅持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用現代法治觀念從根本上改造傳統文化③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推動法治文化創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法治文化建設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解析]
應該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法治文化建設,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而不是用優秀傳統法治文化的價值取向確立法治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①錯誤。對待傳統文化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進行根本改造是全盤否定傳統文化。故“現代法治觀念從根本上改造傳統文化”說法錯誤,②排除。故選D。命題揭秘:高考在考查影響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時,最常見的考法是提供生產力、科技、思想運動、教育等影響文化發展的素材,設置說明、體現型選擇題,考查考生對影響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的判斷,且會在選項中設置一些錯誤說法作為干擾項,如:教育是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科技決定文化發展的性質等;該類試題科技進步類的素材最為普遍,且為了增加思維難度往往與現代文化傳媒手段的特點結合起來綜合考查。命題點2影響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的判斷2020年春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中小學停課不停學,老師通過網絡進行線上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受到學生及家長的關注。網絡教學有力促進了現代教育的發展。
一些網上教學軟件的出現及發展表明,現代信息技術 (
)①具有選擇、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是文化傳播與發展的重要途徑③促進了文化的傳播、繼承與發展④使教育手段和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典例4D[解析]
教育具有選擇、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現代信息技術并不是教育,不具有選擇、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①說法錯誤。文化傳播的途徑包括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現代信息技術是文化傳播的手段,并不是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監理工程師職業素養與法律法規遵守考核試卷
- 入院護理宣教
- 食管癌護理查房
-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韓語語法三》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宿遷2024-2025學年初三全真模擬考試(一)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2025年五下數學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答案
- 江西省樟樹市2025年初三4月教學質量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基礎俄語Ⅳ》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民辦四川天一學院《醫學文獻檢索》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縣2025年數學五下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答案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中考數學二診試卷(含答案)
- 《電網工程監理導則》
- 超星爾雅學習通《形象管理(南開大學)》2024章節測試答案
- 2024年上海市虹口區街道社區工作者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堅持制度自信
- 2024年廣東省珠海高新技術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招聘歷年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第二章有機物分子中共線共面的判斷(帶答案解析)高二化學精講講義(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
- 急診科護理金點子
- SN-T0273-2014出口商品運輸包裝木箱檢驗檢疫規程
- 馬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 第二版》課后習題詳解
- 授信報告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