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耕作法內容_第1頁
土地耕作法內容_第2頁
土地耕作法內容_第3頁
土地耕作法內容_第4頁
土地耕作法內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油基鉆屑的處理技術油基鉆屑的主要污染物為:COD高,石油類含量高,重金屬含量高(主要是Cr)及含鹽量高(KCl、NaCl、CaCl2)。主要研究土地耕作法和焚燒法處理油基鉆屑的技術土地耕作法土地耕作法用于處理含油鉆屑,一般都要投加肥料以平衡土壤中的C:N:P比例,調節土壤的濕度及pH值以優化烴類生物降解條件,進行機械翻耕以改善土壤充氧并使烴類在土壤中混合均勻。土地耕作法實際是通過土壤中微生物對廢棄油基鉆屑中石油烴類的生物降解來實現的。其處理費用約為9-10美元/m3。石油類的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石油類物質作為微生物的碳源參與微生物細胞內的代謝。石油類物質在微生物細胞內經過三種同化作用(好氧呼吸、厭氧呼吸和發酵作用)被降解。簡單來說,這一過程可用下式表示。石油類物質+生物+O2+氮源CO2+H2O+副產物+細胞體石油類物質的可降解性是由其化學組成決定的。例如C10-C24的中等長度的烴類降解速度相當快;而更長鏈的烷烴則不易被降解,當相對分子質量超過500-600時,一般不能作為微生物的碳源。在土壤中,降解石油多種烴類的微生物共計100余屬、200多種,分屬于細菌、放線菌、酵母等。細菌有假單胞菌屬、黃桿菌屬、棒狀桿菌屬、無色桿菌屬、節細菌屬、不動桿菌屬、弧菌屬的某些種。放線菌有諾卡菌屬和分枝桿菌屬,以前者為最突出,但對烴類降解常不徹底,有中間產物累積。霉菌有灰綠葡萄孢菌,能使石蠟降解;還有曲霉屬、青霉屬、枝孢霉屬的某些種。酵母有假絲酵母屬(Candida)、紅酵母屬(Rhodotorula)、球擬酵母屬(Tomlopsis)、酵母菌屬(Saccharomyces)的某些種。而以假絲酵母最為廣泛,在500種酵母中,55種能降解石油的幾乎全為假絲酵母。烷烴、烯烴和炔烴的降解研究表明:石油類污染物的降解與其化學結構的關系極為密切,烷烴、芳香烴中的C10-C22最易被降解;C1-C6一般揮發較快,在環境中主要以氣體形式存在,而短鏈烴由于其結構比較穩定,只有少量的微生物對其有降解作用;C22以上的烴類水溶性很差,一般情況下是固體,微生物對其降解作用非常有限。對于烷烴類,生物降解過程可由下式表達。烷烴酒精乙醛脂肪酸乙酸鹽類CO2+H2O+細胞體烷烴降解的生化機理是β-氧化和充氧作用。目前,有關正烷烴的降解途徑研究較多。通常情況下,正烷烴的生物降解最初是由與甲烷一氧化酶類似的復雜的一氧化酶系統酶促進性的。在這一過程度和揮發特性,一般認為石油類物質適宜的降解溫度為15-30℃。(3)土壤濕度有機物必須為水溶態時才能被微生物所利用,所以石油類生物降解需要水。但是,過高的土壤濕度對降解不利。大量實踐表明,使土壤濕度保持在70%-80%可達到較好的降解效果。(4)營養物質研究表明,C:N:P比例接近25:1:0.5時對石油類物質的降解比較合適。油基鉆井液油基鉆井液是指以油作為連續相的鉆井液。一般包括全油基鉆井液和油包水乳化鉆井液。在全油基鉆井液中,水是無用的組分,其含量一般不超過10%;而在油包水鉆井液中,水作為必要組分均勻地分散在柴油中,其含量一般為10-60%。油包水乳化鉆井液是以水滴為分散相,油為連續相,并添加適量的乳化劑,潤濕劑、親油膠體和加重劑等所組成的穩定的乳狀液體系。在油包水乳化鉆井液中用作連續相的油稱為基油,目前普遍使用的基油為柴油(我國常使用零號柴油)和各種低毒礦物油。因而生物降解的石油烴類主要是柴油的降解。柴油柴油是石油提煉后的一種油質的產物。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含10-22個碳原子的烷烴、烯烴、環烷烴、芳香烴與少量硫(2-60g/Kg)、氮(<1g/kg)及添加劑組成的混合物。他的化學和物理特性位于汽油和重油之間,沸點在170℃至390℃間,比重為0.82-0.845kg/L。相比汽油,柴油含有更多雜質,它燃燒時也更容易產生煙塵,造成空氣污染。但柴油不像汽油般會產生有毒氣體,所以比汽油更環保、健康。0號柴油是指其適用于氣溫在8℃至4℃時使用。現價為7.4元/升,約為9000元/噸。生物堆積處理技術(biopile)是一種對生物耕作法的改良技術。通常是將石油污染的土壤堆積成條狀,中間留有“田埂”。該技術的特點是在堆起的土層中鋪有管道,提供降解用水,并在污染土層以下設有多孔集水管,收集滲濾液。系統還可設有送氣管和空氣泵,以穩定氧的補給。各種均勻布水或滴灌技術均可應用于這種系統中。而且系統可以是完全封閉的,使系統的溫度更加穩定、二次污染更少、處理效率高。生物反應器處理石油污染土壤是人工強化微生物降解的過程。這是一種很有潛力的處理技術,適用于處理表層污染土壤,處理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反應器的構造和功能。聚氯乙烯反應器已經得到實際應用。該反應器的規格為0.45m*0.28m*0.31m,裝有768kg含油土壤,經過28天的生物降解,C14-C26直鏈烷烴的去除率分別為35.3%-88.3%,支鏈烷烴去除率達59.4%-100%。堆肥法是一種與土地處理技術相似的生物處理方法。這種方法的最大特點是通過添加土壤改良劑為微生物的生長和石油類物質的降解提供能量。該方法適宜對高揮發、高濃度石油污染土層的處理與修復。添加的改良劑主要有樹枝、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