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和臨床應用概要_第1頁
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和臨床應用概要_第2頁
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的不良反應和臨床應用概要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鍵詞】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不良反應臨床應用氟喹諾酮(fluoroquinolone) 類藥物具有廣譜、高效、安全、使用方便的特點,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但隨著臨床大量的應用,該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報道越來越多。為此,本文就氟喹諾酮類藥物報道的不良反應和臨床合理應用做一簡要闡述,以加強臨床醫生對氟喹諾酮類藥物不良反應的認識,提高臨床合理用藥水平。1 氟喹諾酮類藥物及臨床應用狀況氟喹諾酮類藥物有諾氟沙星、環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等,近年開發的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培氟沙星及莫西沙星等提高了對革蘭陽性菌及非典型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也逐漸應用于臨床。2 氟喹諾酮類藥物的不良反應(ADR)2.1 消化系統反應是氟喹諾

2、酮類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 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紊亂,癥狀有惡心、嘔吐、腹痛、腹部不適等,每種氟喹諾酮類藥物胃腸道的耐受性無明顯差異, 口服藥居多,一般停藥后可自行恢復。2.2 中樞神經系統(CNS)反應中樞反應是氟唾諾酮類藥物第二種常見的不良反應,常見癥狀有頭痛、頭暈、失眠、視物不清等。嚴重可引起妄想、昏迷、痙攣、震顫、驚厥發作或抑郁。侯愛東等1 報道 1 例,女性,43 歲,患者靜滴0.2%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200ml,用藥至90ml時出現胸悶、惡心、有 便意、視物不清,繼而出現黑蒙、面色蒼白、抽搐、昏厥等癥狀。停藥后經對癥治療,癥狀得到緩解。2.3 過敏反應常見為皮疹、皮膚瘙癢,偶可發生紅

3、斑及血管神經性水腫。2.4 光敏反應、光毒性常為急性發病,以光敏性反應最受關注,皮炎最多,表現為紅斑、水腫等。這種光敏感性反應具有結構相關性,臨床在使用氟唯諾酮類藥物時為了用藥安全,用藥期間保持避光狀態有利于減少ADR®生。2.5 肌肉、骨骼系統不良反應有少量患者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時可發生關節紅腫、疼痛、關節僵硬和肌肉疼痛,停藥后癥狀均減退或消失。由于該類藥物影響軟骨發育,而慎用于孕婦、18 歲以下青少年。2.6 肝臟毒性少數患者表現為谷丙、谷草轉氨酶升高。如有一患者,男,76歲,因肺部感染給予靜脈滴注鹽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200ml,每日1次。第四天,患者出現左上腹疼痛,伴惡心

4、納差,乏力,尿黃,檢查發現肝功能異常,停用該藥,改用其他抗生素,并用保肝降酶藥,1 周后,肝功能恢復正常 2 。2.7 腎功能異常比較少見,一般可引起血尿素氮增高及周圍血象白細胞降低。有些氟喹諾酮類藥物(諾氟沙星及環丙沙星)在中性或堿性條件下(尿pH>7.3)僅輕度可溶,在腎小管中形成結晶,產生結晶尿,嚴重者引起輸尿管梗 阻及急性腎功能衰竭。2.8 心血管系統反應2.8.1 心臟毒性早期研究表明,氟唾諾酮類藥物可引起Q-T間期延長3 ,室性心動過速及尖端扭轉室性心動過速,這與藥物阻滯心肌細胞鉀通道有關。臨床上已有冠心病伴低血鉀、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使用洋地黃或安裝起搏器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

5、左氧氟沙星或加替沙星后誘發尖端扭轉室性心動過速的病例報告。1.1.2 低血壓 臨床上報道聯合用藥可發生不良反應,患者,女,72歲,因支氣管炎給予靜脈滴注左氧氟沙星0.2g, 后滴青霉素800萬單位,再注左氧氟沙星 0.2g 后,出現全身皮膚瘙癢伴有斑片狀皮疹,隨即出現胸悶,全身發抖,測血壓60/40mmHg心率60次/min ,心音弱。對癥治療,患者痊愈2。1.1.3 靜脈炎 靜脈滴注氟喹諾酮類藥物常見的一種局部副作用,由于損害血管內皮細胞引起炎癥反應所致,臨床上呈局部發紅及灼熱感。1.9 血糖異常靜脈滴注氟喹諾酮類藥物,有可能引起血糖異常。李慧4報道1例,男性,37歲,患者術后靜滴0.2g加

6、替沙星氯化鈉注射液100ml,空 腹血糖由用藥前的4.89mmol/L升高至8.20mmol/L。停藥后,血糖恢復正常。1.10 關節病變、肌腱斷裂報道最多的是培氟沙星和環丙沙星,發生極為罕見。1.11 其他 極少有報道發生球后視神經炎、溶血性貧血、顱內壓升高等。3 氟喹諾酮類藥物的抗菌作用機制5氟唾諾酮藥物主要影響細菌DNA勺合成和復制。其作用靶位是2型拓撲異 構酶,即DNA£旋酶和拓撲異構酶IV。該2種酶是細菌生長所必需的酶,其中 任一種酶受到抑制都將使細菌生長被抑制。氟喹諾酮類藥物正是結合并阻斷這2種酶,抑制DNA勺合成和復制導致菌體死亡。4 氟喹諾酮類藥物的臨床應用在臨床上氟

7、喹諾酮類藥物由于抗菌譜廣、使用方便,不需皮試,與其他常用抗菌藥物無交叉耐藥性等優勢,臨床主要在泌尿生殖系統感染,呼吸系統感染,胃腸道感染,腹腔、膽道感染,盆腔感染,以及骨、關節和軟組織感染等方面廣泛應用3 。張明怡 5 報道部分氟喹諾酮類藥物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可與其他抗結核藥物聯合應用,作為治療耐藥結核分支桿菌和其他分支桿菌感染的二線用藥。但隨著臨床應用的逐年增加和新開發的品種應用于臨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應增加。因此,合理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就顯得十分重要。首先以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基本原則為指導:有效控制感染、降低不良反應、減少或延緩細菌耐藥性的發生。根據患者的發病情況,結合臨床經驗,先給予

8、抗菌藥物治療,在獲知微生物的藥敏試驗結果后,對療效不佳的患者調整用藥品種,包括選擇劑型、用量、給藥次數、給藥途徑、療程,還要考慮細菌耐藥性、不良反應及聯合用藥等。其次,要考慮特殊人群與氟喹諾酮類藥物不良反應的相關性,由于老年人的肝、腎功能都有不同程度減退以及常患有多種基礎性疾病,臨床醫生在用藥時要考慮老年人群的藥物代謝特點,制定合理的個體用藥方案,最大限度避免和減輕藥物的不良反應。由于該類藥物影響軟骨發育,而慎用于孕婦及哺乳期患者、18 歲以下青少年。禁用于對喹諾酮類藥物過敏的患者。聯合用藥,要有明確指征,并要了解氟喹諾酮類藥物與其他藥物合用出現理化性質改變,如制酸劑和含鈣、鋁、鎂等金屬離子的

9、藥物與氟喹諾酮類藥物合用可減少后者的吸收,在尿液中易析出結晶,因此,二者要分開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與茶堿類合用,能抑制茶堿代謝,使茶堿血藥濃度升高,易導致茶堿中毒,若要合用,需調整茶堿的劑量等。另外,隨著氟喹諾酮類藥物近年細菌耐藥性監測結果,臨床使用時應注意耐藥性的問題,要進一步加強對該類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總之,加強對醫務人員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培訓,減少或延緩細菌耐藥性,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提高合理用藥水平,具有現實的重要意義,要引起醫務人員的重視。【參考文獻】1 侯愛東,伍學能. 加替沙星致中樞神經系統嚴重不良反應1 例 . 中國藥師雜志,2007, 2(10) : 168.2009, 18(22) :2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 藥品不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