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集中營_第1頁
奧斯維辛集中營_第2頁
奧斯維辛集中營_第3頁
奧斯維辛集中營_第4頁
奧斯維辛集中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奧斯維辛集中營納粹德國時期建立的勞動營和滅絕營01基本資料歷史用途歷史記錄自然遺產區域分布囚犯遭遇目錄030502040607相關數據反思彌補相關人物相關電影目錄0908010011參觀信息紀念活動評價目錄013012基本信息奧斯維辛集中營(波蘭語:ObózKoncentracyjnyAuschwitz-Birkenau,德語:KonzentrationslagerAuschwitz,或稱奧許維茲-比克瑙集中營和滅絕營,又譯奧許維茲集中營,或奧修維茲集中營),是納粹德國時期建立的勞動營和滅絕營之一,素有“死亡工廠”之稱,其遺址位于波蘭南方小波蘭省的小城奧斯威辛,距波蘭首都華沙300多公里,距波蘭第二大城克拉科夫西南60公里。大約有110萬人在這一集中營被殺害,其中絕大部分是猶太人。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波蘭;1947年7月2日,波蘭國會立法將奧斯維辛集中營舊址辟為殉難者紀念館;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戰爭”;2005年1月24日,第59屆聯合國大會舉行特別會議,紀念波蘭奧斯維辛納粹集中營解放60周年;200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集中營命名為“奧斯維辛-比克瑙德國納粹集中和滅絕營(1940-1945年)”。20世紀60年代,“法蘭克福審判”將二戰期間奧斯威辛集中營納粹大屠殺罪行公之于眾。2017年11月,“法蘭克福審判”相關檔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2019年1月27日,波蘭政府在南部小鎮奧斯威辛舉行納粹集中營解放74周年紀念活動。基本資料基本資料遺產名稱:前納粹德國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1940-1945年)AuschwitzBirkenauGermanNaziConcentrationandExterminationCamp(1940-1945)入選時間:1979遴選依據:文化遺產(vi)地理位置:N50220E191030遺產面積:191.97ha遺產編號:31自然遺產自然遺產遺產描述波蘭世界遺產地地理位置示意圖奧斯維辛-比克瑙是波蘭南部的一個小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在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營,這個小鎮因此聞名于世。當年納粹德國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管理局控制的地區面積達40平方公里,集中營內共有3個主要營地和39個小型的營地,分布在整個波蘭南部西里西亞地區。集中營內部壁壘森嚴,四周電網密布,設有哨所看臺、絞刑架、毒氣殺人浴室和焚尸爐,是希特勒種族滅絕政策的執行地。在戰后的紐倫堡審判中,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的指揮官魯道夫·胡斯供認,多達300萬人死于該集中營。約90%的受害者是歐洲各國的猶太人,大多數受害者是被毒氣室的毒氣齊克隆B殺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個別處決以及所謂的“醫學實驗”。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是納粹德國犯下滔天罪行的歷史見證。奧斯維辛集中營-比克瑙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營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數百萬人在這里被德國法西斯殺害,它又被稱為“死亡工廠”。該集中營距波蘭首都華沙300多公里,是波蘭南部奧斯維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營的總稱。該集中營是納粹德國黨衛軍全國領袖海因里希·希姆萊1940年4月27日下令建造的。1979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vi),前納粹德國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1940-194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歷史用途歷史用途奧斯維辛-比克瑙是最大的納粹滅絕營和集中營,位于克拉科夫以西37英里的波蘭小鎮奧斯威辛。在納粹謀殺的所有猶太人中,有六分之一是在奧斯威辛為毒氣殺害。1940年4月,黨衛軍首領海因里希·希姆萊下令,在奧斯威辛建造一座新集中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初,奧斯威辛屬于被德國并吞的波蘭部分。首批波蘭政治犯于1940年6月運抵奧斯威辛。到1941年3月,那里已有10,900名囚徒,其中大部分是波蘭人。奧斯威辛很快就以最殘暴的納粹集中營著稱。1941年3月,希姆萊下令在離營地原址1.9英里開外再建造一個大得多的第二分部。這里將被用作滅絕營,得名比克瑙,或稱奧斯威辛二處。比克瑙最終關押了奧斯威辛營區的大部分囚徒,包括猶太人、波蘭人、德國人和吉普賽人。這里擁有最可恥、最慘無人道的種種設施,其中就有毒氣室和焚尸爐。猶太囚徒抵達比克瑙站臺后,就被趕出車廂,不許攜帶財物,并被強行排成男女兩列。黨衛軍軍官,包括臭名昭著的約瑟夫·門格勒醫生會從中挑選,將大部分受害者送到一邊,也就是將他們判入毒氣室受死。少數人送到另一邊,去干苦役。被判死刑的人當天就被殺害,尸體在焚尸爐里火化。到集中營干苦役的壽命通常也只有幾個月。留在檢疫區的囚徒,壽命只有幾星期。區域分布區域分布奧斯維辛集中營共有3個主要營區,分別是奧斯威辛(一號營區)、比克瑙(二號營區)、莫諾維茨(三號營區)和39個小型的營地或工廠,主要目的是進行殺害猶太人或是讓收容者進行極為嚴苛的工作、集體處決或是進行不人道的人體實驗。一號營:奧斯威辛集中營。1940年4月27日由納粹德國黨衛軍首領海因里希·希姆萊下令興建,是最先建立的集中營,也是整個奧斯威辛地區集中營最主要的行政管理中心。首批波蘭政治犯于1940年6月運抵奧斯威辛,到1941年3月有10,900名囚徒,其中大部分是波蘭人。在這里,大約70,000名波蘭境內知識分子、蘇軍戰俘和德國境內同性戀者及罪犯被殺。由于他們都可以成為勞力,所有為德軍服務的企業都設在此處。區域分布(11張)二號營:比克瑙集中營。興建于1941年10月,是最主要的處決場所,又被稱為“比克瑙滅絕營”。該營占地面積175公頃。納粹在這里修建了300座木排房。由于火車可以直接停留在比克瑙集中營,故此這里也成為收容人篩選地。比克瑙最終關押了奧斯威辛營區的大部分囚徒,包括猶太人、波蘭人、德國人和吉普賽人。營內設有行刑場及毒氣室,可進行大規模屠殺。此外它還有幾個功能特殊的集中營:布達的農業營、加悔澤的養禽營、賴斯科的蔬菜營和一些化學實驗室。1942年1月20日的萬湖會議通過“最終解決方案”,利用滅絕營對猶太人實行有系統的大屠殺,大約110萬人被害,九成以上是猶太人。三號營:莫諾維茨集中營。該集中營屬于德國最大的化學公司IG法本,是由一座主營和39座小營......歷史記錄歷史記錄納粹把猶太人從歐洲各國押運到奧斯威辛1939年,波蘭被納粹德國占領,奧斯維辛便由納粹德國控制,從此"O?wi?cim”一詞被納粹改成了"Auschwitz"。1939年底,當地納粹和警察頭目計劃、并由德國納粹選址在此修建一座集中營。最終集中營建立在奧斯維辛城邊開闊帶,此處為鐵路交通樞紐,便于運輸“犯人”。主營是整個奧斯維辛地區集中營的管理部門所在地。1940年4月27日,納粹德國黨衛軍首領希姆萊正式批準修建奧斯維辛集中營,集中營的長官為臭名昭著的魯道夫·胡斯。最初的奧斯維辛一號占地不足6公頃。1940年6月14日,奧斯維辛一號收容了首批728名波蘭和德國政治犯。該營通常關押1.3萬至1.6萬人,1942年最多時達2萬人。1941年3月1日,希姆萊視察奧斯維辛集中營后,命令魯道夫·胡斯將其擴建為一個同時具有關押、勞役和滅絕三種功能的超級集中營。1941年6月,納粹德國入侵蘇聯后,大批蘇聯戰俘被陸續收入集中營。細節(5張)1941年9月3日,奧斯維辛集中營第一次使用毒氣“齊克隆B”試驗殺人,試驗地點是青壯年營二號房舍的地下室,試驗對象為600名男性蘇聯戰俘和250名從集中營醫院篩選出來的男性犯人。1941年10月,納粹驅使奧斯維辛一號的囚徒建造了奧斯維辛二號(即比克瑙集中營)。擴建后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總面積達15.5平方公里,一條專用鐵路從南大門一直通到集中營的北端。營內設有四個大規模殺人的毒氣“浴室”、儲尸窖和......囚犯遭遇囚犯遭遇在納粹德國統治下,囚犯最早被用卡車運往集中營,1944年5月以后,建立了鐵路直接抵達集中營。集中營的醫生對收容人以種族、宗教、同性戀者等分類,再以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作初步的篩選。(例如:一名健康的男性成人是否具有專業技能或是有可能成為人體實驗的對象)。大部分的猶太人、婦人、兒童、老人或是被判斷為沒有價值的人,會被直接送往刑場或是毒氣室殺害。經過初步篩選之后,收容人立即被剃去頭發、消毒、拍照建立檔案,并在收容人身上刺上編號藉以確認收容數量(此一編號達40萬之巨)。收容人的個人行李財物皆被沒收,成為納粹德國的戰爭資源。經過篩選之后,收容人身上唯一的財物是他們身上的囚服。最后依人種及性別被分送到不同的收容樓房。囚服被標記為“政治犯”,“普通罪犯”、“外來移民”、“同性戀”和“猶太人”,以區分收容人的身份。收容期間,按不同等級對犯人的每日勞動工作內容、飲食以及待遇有所區分。德國第一,其次是西歐工人(比利時、法國、荷蘭),然后是與德國有依附關系或結盟的歐洲東南部工人(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希臘、克羅地亞),較低等級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蘇聯、意大利(1943年意大利投降后)工人,猶太人的位置最低。奧斯維辛集中營中堆積如山的遇難者遺物所有被關押到這里的人,無論是猶太人、無辜平民百姓還是戰俘,他們除了最終命運是慘遭屠殺之外,隨身財物也被劫掠一空,就連死者身上的牙齒、頭發及至皮膚都......相關數據相關數據殺死120萬~150萬人——據英國《衛報》1月26日報道,路透社和英國廣播公司等機構公布數字顯示,歷史學家的最新研究結果發現,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存在的4年多期間,先后關押過數百萬人。其中有120萬到150萬人在這里喪生。(關于這一死亡數字,有的歷史學家認為是110-130萬人。)100萬猶太人喪命——奧斯威辛集中營是希特勒德國為實施猶太種族滅絕政策而建立的,慘死在該集中營的猶太人達100萬左右。逃走20萬——在1940年到1945年期間,從奧斯維辛集中營幸運逃生的人總數僅為20萬。1.4萬條人發毛毯——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在該集中營中發現了1.4萬條人發毛毯。幸存7650人——蘇聯紅軍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時候,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其中有130名兒童。7000納粹警衛——在奧斯維辛集中營擔任警衛的納粹德軍人數大約為7000人,其中包括170名女納粹成員。每天屠殺6000人——1944年前后,納粹德軍對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屠殺達到了非常瘋狂的程度,那時,幾乎每天有大約6000人被殘忍殺害。40座集中營的總和——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頭目之一——希姆萊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是波蘭南部奧斯維辛市附近至少40座集中營的總稱。關押者波及30個國家——在奧斯威辛集中營被關押的大多數是猶太人,此外還有吉卜賽人,波蘭、蘇聯等國的戰俘以及包括中國在內的30多個......相關人物相關人物幸存者(前蘇聯尤金拍攝于1945年)瓦迪斯瓦夫·巴托謝夫斯基(W?adys?awBartoszewski,1922年2月19日-),后來的波蘭外交部長(1995年;2000年-2001年),1940年-1941年被關押在集中營里,后被波蘭紅十字會營救。約瑟夫·西倫凱維茲(JózefCyrankiewicz,1911年4月23日-1989年1月20日),后來的波蘭總理(1947年-1952年,1954年-1970年),波蘭國務委員會主席(國家元首,1970年-1972年),1942年被關進奧斯維辛集中營,后于1945年因蘇聯解放而逃出了集中營。布羅尼斯瓦夫·捷克(Bronis?awCzech,1908年7月25日-1944年6月5日),波蘭滑雪健將、藝術家,曾參加四屆冬奧會。1944年在集中營被殺害。安妮·弗蘭克(AnneFrank,1929年6月12日-1945年3月),《安妮日記》作者,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被關押了7個星期,1945年因感染斑疹傷寒死于伯根-貝爾森集中營。約瑟夫·加爾林斯基(JózefGarliński,1913年10月14日-2005年11月29日),波蘭歷史學家、作家。1943年被關進集中營。集中營解放后曾寫有多本關于集中營生活的著作,獲得暢銷。戰后在英國倫敦定居。庫爾特·蓋隆(KurtGerron,1897年5月11日-1944年11月15日),德國演員,導演。猶太人。19......反思彌補反思彌補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殉難紀念碑前下跪對于納粹在二次大戰對猶太人的殺害,后世德國人深深地向死難者表示真誠的懺悔和愧疚,并作出了補償。在柏林的維騰堡廣場上有一塊黑底黃字的警示牌,上面寫著——“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恐怖之地”,并依次羅列了各納粹集中營的名字。1970年12月7日,正在華沙訪問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來到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獻花圈,并發出祈禱:“上帝饒恕我們吧,愿苦難的靈魂得到安寧。”1985年當時的德國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著名講話:“德國應明確承認戰爭罪責。”1970年12月7日,當時的西德總理勃蘭特到華沙訪問時,雙膝跪在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1995年6月,德國總理柯爾到以色列時,也是雙膝跪在猶太人受難者紀念碑前。1994年5月,德國眾議院修改刑法,規定不管以何種形式否定屠殺猶太人都將被判刑。1995年1月在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50周年之際,德國總統赫爾佐克訪問奧斯威辛時,再次為德國納粹的侵略暴行向波蘭人民請求寬恕。德國人到今天還在設法彌補在戰爭中所犯下的錯誤,包括向二戰中曾經被迫為納粹當勞工的150萬多名受害者支付賠償金。根據最新評估或知,在遭受納粹奴役的1000萬至1200萬勞工中,至今仍活著的有180萬。此外,德國也重修一座猶太人歷史博物館,包括記錄與展示德國納粹迫害和屠殺猶......相關電影相關電影經典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海報辛德勒的名單原名:Schindler'sList譯名:辛德勒的名單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Spielberg制片:布蘭克·魯斯蒂BrankoLustig吉蘭德·R·莫蘭GeraldR.Molen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Spielberg編劇:史蒂弗·贊林SteveZaillian演員:利亞姆·尼森LiamNeeson本·金斯利BenKingsley拉爾夫·范恩斯RalphFiennes卡羅蘭·格代爾CarolineGoodall喬納森·薩加爾JonathanS......參觀信息參觀信息博物館的日接待能力上限是8000人,參觀雖然免費,但參觀者被要求通過網絡登記或者參加導覽團,以控制人數。博物館的參觀須知上,寫著“不建議14歲以下的兒童參觀”。周邊未建造酒店和商業設施,游客可住克拉科夫包車前往。評價評價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和滅絕營,是德國納粹政權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的鐵證,同時也見證了反人類的滔天罪行。這里也是一座人文精神紀念碑,紀念在極端惡劣的逆境下,反抗德國納粹極權壓制下的自由思想。這是大屠殺、種族主義和野蠻行為的沉痛記憶,在人類歷史中,對極端意識形態引起的悲慘后果,具有警示意義。紀念活動紀念活動2019年1月27日,波蘭政府在南部小鎮奧斯威辛舉行納粹集中營解放74周年紀念活動,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副總理希德沃以及多名集中營幸存者參加。參考資料1潘基文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應永世不忘在二戰中的大屠殺.歐洲時報網.2013-11-19[引用日期2017-09-28]2AUSCHWITZ-BIRKENAU.奧斯威辛-比克瑙州立博物館[引用日期2017-09-28]3實地探訪奧斯維辛:有囚犯可能是中國人.騰訊文化.2015-01-27[引用日期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