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聲樂課24戲曲風格作品訓練_第1頁
民族聲樂課24戲曲風格作品訓練_第2頁
民族聲樂課24戲曲風格作品訓練_第3頁
民族聲樂課24戲曲風格作品訓練_第4頁
民族聲樂課24戲曲風格作品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族音樂傳承與創新資源庫MinZuYinYueChuanChengYuChuangXinZiYuanKu

民族聲樂課程—*—

項目二十四

戲曲風格作品訓練

第一理論知識講授

第二單項技能訓練

第三綜合技能訓練

第四

能力拓展訓練第一章古風雅韻神鳥起舞——原始社會及夏、商時期音樂的濫觴—*—

理論知識講授:《戲曲風格作品》單項技能訓練:

聲音綜合訓練綜合技能訓練:

獨唱作品《海風陣陣愁煞人》能力拓展訓練:

男女聲對唱《紫藤花》的講授與訓練教學內容3、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于山西、陜西交界處的“山陜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后,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一)理論知識講授:《戲曲風格作品》

戲曲唱腔是漢族戲曲音樂的主要組成部分。指戲曲的曲調和唱段,還包括演唱程式和舞蹈動作。因戲曲的不同、地域的不同而千變萬化、千差萬別。同戲曲因不同流派的唱腔也不同。1、昆曲,又稱“昆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于江蘇昆山,明中葉后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2、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于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樸、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弦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后,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7、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陜西交界的山陜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樸。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除了以上大家熟悉的幾個戲種,還有蒲劇、上黨梆子、雁劇、秦腔、二人臺、吉劇、龍江劇、豫劇、越劇、河南曲劇、山東梆子、淮劇、呂劇、黃梅戲等等

(一)理論知識講授:《戲曲風格作品》

5、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后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于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后,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6、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于山、陜交界處的山陜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二)單項技能訓:聲音綜合訓練

1.理論講解

八度琶音練習是聲樂訓練最常用的練聲曲之一。該音階勻速練習能使聲音保持高位置,增強控制聲音的能力。在練習時注意以下幾點:(1)演唱時速度要稍快、勻速(2)力度中強,避免聲音發虛或用力過猛;

(3)八度內的幾個音要保持住第一個音的高位置狀態

2.技能訓練

(三)綜合技能訓練:作品《海風陣陣愁煞人》

1.作品總體講解與訓練(1)作品產生的背景及表現內容

《海風陣陣愁煞人》是歌劇《紅珊瑚》的選曲,它吸收了民間小調與中國戲曲的元素,是中國歌劇中的經典曲目之一。《紅珊瑚》這部歌劇是于1959年冬由海政歌舞團的劇作家們構思而成,劇本還未全部完成就把劇本的部分臺本與主要演員的劇詞唱段交于王錫仁負責作曲。當中吸取了河南鄭州的地方性戲曲音樂特色,并借鑒地方戲劇的音樂特色匯入作品中,使本部歌劇創作更加富有個性化的特征。王錫仁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完成劇中主人公珊妹的重要唱段《海風陣陣愁煞人》的初稿。現在當人們聽到深情婉轉,切切動人扣動心弦的歌曲《海風陣陣愁煞人》這首曲子時,都會為之心動與感嘆。

2)作品的音樂分析

曲式結構:采用的是自由的變奏性多段體結構

旋律發展手法:《海風陣陣愁煞人》的音樂創作風格是以民歌體為主、新詩體為輔,是一首三部并列曲式的詠嘆調。

調式調性:為民族調式中的清樂D宮調以4P4、2P4等混合拍子為主

作品風格:《海風陣陣愁煞人》是一首抒情極強的聲樂曲,演繹的是封建地主階級時代的真實事件,作曲家在河南鄭州搜集、吸取地方性戲曲音樂特色,并借鑒地方戲劇的音樂特色,使他的創作更加富有個性化特征。

第一段落為敘事曲風格,以抒情為主。敘述特定人物珊妹在封建勢力的壓迫下,地主階級仗勢欺人,珊妹為了掙脫列強的欺壓而不斷抗爭。此曲具有特定的人物和故事情節。篇幅較長、旋律精彩、詞曲結合恰當、具有口語化特點。第二段落為進行曲風格。用比喻的手法,簡明的節奏、短小的結構、豪有力的旋律、激情四溢的感召力強。組織人民并鼓舞他們的斗志,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第三段落為抒情曲風格。描寫特定的人物細膩的內心情感,是對生活的真實寫照。旋律中生活氣息濃郁。設身處地的體會,才能表達得更具體、更深刻。2.分段講解、處理作品(1)引子(1小節)引子由自由節拍開始進入,旋律精彩華麗,有倚音、顫音、波音等裝飾音,旋律多大跳,情緒激動、高亢。由倚音滑向,節奏的重復,表明女主角此時心情無比沉重,未聞其聲,先聽見樂器的伴奏。引子中伴奏音樂的導向,有預兆作用。闡述人民對地主恨之入骨。但對此情此景感到束手無策,只能高高低低的感嘆,起到點題的作用。譜例(2)第一段落(2-30小節)此段由自由節拍轉入4/4拍,承前啟后從引子轉入正題。前奏起到銜接的作用,同時也為樂曲后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特別是4/4拍的進入,曲子正式開始,從引子的自由化處理到中速進行,這是主題進入的前兆。預示間奏旋律走向,前兩小節以二度的級進與三度跳進為主。后一小節,出現一個向下的大六度跳進,此時旋律音區較低表達作者心情無比沉痛,揭開傷疤,再次浮現出在封建勢力壓迫下的苦難的勞動人民艱苦生活的場景。在演唱時要注意以下幾點:A:強音的控制。B:句子之間的銜接譜例(3)第二段落(33-55小節)這一段旋律情緒較為激動,與前一段形成鮮明的對比。音區并不高,為2P4拍,強拍與弱拍對比明顯,旋律干凈利落,以進行曲風格為主。以行進的速度發展,節奏轉快。作曲家以第一人稱角色,情緒轉換,但裝飾音仍未減少,倚音多處出現,為旋律增添了不少華麗的韻味。第一段落是傾訴性較強的抒情樂段,而第二段落則是干凈利落的進行曲樂段,以期待盼望為主要情緒,也含有對封建地主階級斬釘截鐵的痛恨。這兩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速度、情緒等可以完全體現。演唱時要注意以下幾點:A:快慢的變化B:聲音的強弱變化譜例(4)第三樂段(58-89小節)以大切分為典型節奏的出現,與之前表現力再次形成對比,節奏上打亂了強弱拍的進行,在節奏上此處非常醒目。情緒從激動到心灰意冷、不抱希望,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擦凈淚,為救父,扛上擔子,勇敢面對。0盡管心情如此沉重,也只能咬牙跺腳忍受。旋律速度紛紛加快,預示主人公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0。旋律中詞曲結合得相當默契,與第二段落一樣的果斷干脆。速度急轉,過渡到突慢,在整體速度上形成了較大的對比。演唱時要注意以下幾點:A:快速演唱時吐字的準確B:情緒的配合默契;譜例(四)能力拓展訓練:男女聲對唱《紫藤花》1.作品講解:選自歌劇《傷逝》,劇本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王泉、韓偉編劇,施光南作曲。歌劇主人公子君和涓生是一對“五四”時期的知識青年,為了追求自由美滿的愛情生活,沖破舊禮教的樊籬而勇敢地結為伉儷。但愛情與幸福并不能超然于社會之外而孤立存在。自身的軟弱使子君和涓生無法擺脫舊勢力的重壓和生活的貧困,無所附麗的愛情最終導致了悲劇性的結局——子君飲恨而亡,涓生帶著心靈的創傷去探索新的人生。作為主題貫穿全劇的《紫藤花》首先出現在歌劇第一場《夏》。采用男、女二重唱、合唱伴唱的形式。音樂深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