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與預測_第1頁
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與預測_第2頁
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與預測_第3頁
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與預測_第4頁
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與預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與預測第1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一節

植物病害的流行第2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病害流行——在定量流行學中,把植物群體的病害數量在時間和空間中的增長稱為流行。植物病害在短時間內突然在一個地區大面積而嚴重的發生,從而造成巨大損失的現象。第3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具體事例植物病理學上的三大事件。1880年,法國波爾多地區葡萄霜霉病。1910年,美國南部佛羅里達的柑橘潰瘍病。第4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植物病害流行學在群體水平研究植物病害發生規律、病害預測和病害管理的綜合性學科稱為植物病害流行學(botanicalepidemmiology),是植物病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第5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病害流行學研究的重點:1、影響病害流行的因素2、病害流行的時間、空間動態第6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影響病害流行的因素:

病害流行是植物群體、病原群體、環境條件和人類活動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決定了病害流行的強度和廣度。第7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1.大量的、致病力強的病原物2.大量的、感病寄主3.有利于發病的環境條件第8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大量的感病寄主植物:(1)作物品種的感病性(2)作物感病品種的栽培面積和分布(3)野生寄主和轉主寄主的數量及品種第9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作物品種的感病性:種植感病品種是病害發生和流行的先決條件,在感病品種上病害潛育期短、病原形成繁殖體量大、病害循環周轉率快(對于多循環病害),只要環境條件適宜,病害容易流行。反之,種植抗病品種,可有效地防治病害,但如果是垂抗品種,病原物群體中一旦出現對它能致病的新小種,抗病品種就會變為嚴重感病品種。第10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作物感病品種的栽培面積和分布:病害流行范圍的大小和危害程度,與感病品種栽培面積的大小和分布有關,感病寄主面積越大,分布越廣,病害流行的范圍越大,為害越廣。尤其大面積單一地種植遺傳性同質的感病品種,是人為地為病害流行創造有利條件。(實例見教材)第11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野生寄主和轉主寄主的數量及品種。第12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大量的致病力強的病原物:(1)病原物的致病力(2)病原物的數量(3)病原物的傳播第13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病原物的致病力

有兩種情況:①病原物致病力強時,可以造成病害流行②當致病力發生變異時,產生新的致病小種,使寄主品種的原有抗性喪失,成為感病品種,而使得病害流行。第14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病原物的數量:對于單循環病害、流行程度取決于初侵染菌量(越冬菌量)、病原積累的數量。對于多循環病害,流行程度取決于病原的繁殖量、病原的繁殖代數、病原繁殖一代所需時間。第15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病原物的傳播:

病原物產生了大量的繁殖體,需要有有效的介體和動力才能在短期內把它們傳播擴散,引起病害流行。第16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適宜發病的環境條件:(1)溫濕度(2)栽培條件第17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溫濕度:

與病害流行關系較大的環境條件是溫度和濕度,二者即可影響病原物,又可影響寄主。對病原物:濕度影響孢子萌發、細菌繁殖、傳毒昆蟲的活動。溫度影響萌發速度。對于寄主:作物不同,生長發育所需溫度不同,如果氣候不適宜,生長發育差,抗性減弱從而誘發了病害。第18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栽培條件:

主要是土壤條件和耕作制度。栽培條件:影響病害流行的主要有播種期的早晚和水肥管理。在不同的情況下對病害的發生有不同的作用,需要具體分析。土壤條件: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質、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區系等,往往只影響病害在局部地區的流行。耕作制度:改變了農業生態系中各因素的相互關系,往往導致病害的流行。第19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在以上諸多的因素中,往往一種或少數幾種起作用,被稱為流行的主導因素。確定了主導因素,才能正確地分析病害流行,進行病害預測和設計防治方案。第20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植物病害的計量1.發病率2.嚴重度3.病情指數第21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發病率---發病植物或植物器官(葉片、根、莖、果實、種子)占調查植株總數或器官總數的百分率,用以表示發病的普遍程度。第22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發病(株、葉、果)數發病率(%)=———————————100

調查總(株、葉、果)數第23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嚴重度---植物或植物器官的發病面積的大小。可用分級法表示,也可用圖片法表示。第24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枝、葉、果分級標準級別代表值分級標準10健康21?以下枝、葉、果感病32?~2/4枝、葉、果感病432/4~3/4枝、葉、果感病54?以上枝、葉、果感病第25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干部病害分級標準級別代表值分級標準10健康21病斑的橫向長度占樹干周長的1/5以下32病斑的橫向長度占樹干周長的1/5~3/543病斑的橫向長度占樹干周長的3/5以上54全部感病或死亡第26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27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病情指數---是全面考慮發病率和嚴重度兩者的綜合指標,公式如下:

Σ(各級病株數×各級代表值)病情指數(%)=———————————×100

調查總株數×最高一級代表值第28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三、病害流行的變化規律(一)病害流行的時間動態(二)病害流行的空間動態第29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病害流行的時間動態1.季節變化:病害在一個季節的消長變化。2.年份變化:病害在不同年份間的變化。第30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季節流行動態:多循環病害在一年中,病情的發展過程可分為始發期、盛發期和衰退期三個時期,在這個過程中,病害的普遍率和嚴重度都隨之變化。為了表示病害在一個季節中的消長變化,將定期調查的病害數量(包括發病率或病情指數)作為縱座標,調查日期為橫座標,即可得到病害的季節流行曲線。第31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病害流行的季節變化曲線(1)S型曲線(如potato晚疫病)(2)多峰曲線(如稻瘟病:苗瘟、葉瘟、穗瘟三次高峰)(3)單峰曲線(馬鞍形曲線,如白菜白斑病、甜菜褐斑病)(4)飽和曲線(單循環病害)第32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33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S型曲線和流行過程分期始發期:指數增長期盛發期:邏輯斯蒂增長期衰退期:第34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35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上述三個時期中,指數增長期是菌量積累和流行的關鍵時期,為病害的流行奠定了菌量基礎。第36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飽和曲線第37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病害流行的年份變化(1)積年流行病害(2)單年流行病害第38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積年流行病害:單循環和少循環病害在一個生長季節中菌量增長幅度不大,需要連續幾年才能完成菌量積累過程,最后導致病害的流行。因此稱為積年流行病害。第39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單年流行病:多循環病害的病原物在一個生長季節中能夠連續繁殖多代,只要條件適宜,就能完成菌量積累過程,造成病害的流行,稱單年流行病害。第40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這兩類病害的特點如下:積年流行病害:多為種傳、土傳病害多為系統性病害病原越冬率較高,較穩定流行程度取決于初始菌量寄主感病期較短,潛育期長受環境因子影響小相鄰年份間波動小在田間發病時間集中在一個生長季節中菌量增長幅度不大,但能夠逐年積累,穩定增長,若干年后導致較大流行。防治措施:(1)消滅越冬菌源:田園衛生、土壤消毒、種子消毒、拔除病株等。(2)選用抗病品種。第41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這兩類病害的特點如下:單年流行病:多為氣流、雨水傳播的病害多數是局部侵染的病害病原越冬率低而不穩定流行程度取決于環境條件寄主的感病期長,潛育期短受環境因子影響大相鄰年份間波動大在田間有由少—多、點—面的過程病原菌繁殖率高,只要環境條件適宜,當年就可完成菌量積累,造成病害的嚴重流行,因此亦稱為:單年流行病害防治措施(1)種植抗病品種(2)藥劑防治(3)農業防治措施第42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四、病害流行的空間動態:植物病害流行的空間動態——即病害的傳播過程,反映了病害數量在空間中的發展規律。第43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病害的傳播特點2、病害的傳播距離3、多循環病害流行的田間格局:第44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病害的傳播特點:因病原物種類及其傳播方式而異(1)氣流傳播:包括三個過程①產孢器官向大氣中釋放孢子②孢子隨氣流飛散③著落在植物體表。氣流傳播的自然傳播距離相對較大,其變化受氣流和風的影響。第45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病害的傳播特點:因病原物種類及其傳播方式而異(2)土傳病害:

受田間耕作、灌溉、線蟲活動影響,自然傳播距離較小。第46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病害的傳播特點:因病原物種類及其傳播方式而異(3)蟲傳病害:傳播距離和效能取決于傳病昆蟲介體的種群數量、活動能力、病原物與介體昆蟲之間的相互關系。第47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病害的傳播距離:有很大的差異,可區分為:(1)近程傳播(2)中程傳播(3)遠程傳播

第48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近程傳播

傳播動力主要是植物冠層中或貼近冠層的地面氣流或水平風力。一次傳播距離在百米以下。所造成的病害在空間上是連續的或基本連續的,有明顯的梯度現象。第49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中程傳播

被湍流或上升氣流從植物冠層抬升到冠層以上數米高度,再由近地面的風力運送到一定距離后再落到植物冠層中。一次傳播距離幾百米至幾公里。發病具有空間不連續的特點,通常菌源附近有一定量的發病,而距菌源稍遠處又有一定量的發病,兩者之間病害中斷或無明顯的梯度。第50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遠程傳播

大量孢子被上升氣流、旋風等抬升到離開地面近千米以上高度,形成孢子云,繼而又被高空氣流水平運送到上百公里乃至數千公里之外,最后靠鋒面雨、湍流或重力作用而降落地面。傳播距離近十幾公里、上千公里,如小麥銹病。第51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多循環病害流行的

田間格局:

氣流傳播的多循環病害昆蟲傳播的多循環病害土壤傳播的多循環病害第52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氣傳病害中心式彌散式第53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中心式

初侵染菌源是本田的越冬菌源初始菌量小,發病初期在田間常有明顯的(傳)發病中心空間流行過程是一個由點片發生到全田普發的傳播過程稱為中心式傳播或中心式流行第54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中心式初侵染—發病中心—再侵染由發病中心向外擴展擴展方向和距離取決于風向和風速,下風方向發病迅速而且嚴重,擴散距離也較遠。第55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中心式

通常發病中心病害密度大,距離越遠,密度越小,這稱為病害梯度(diseasegradient)或侵染梯度(infetiongradient),梯度越緩,傳播距離越遠;梯度越陡,傳播距離越近。如玉米大、小斑病,馬鈴薯晚疫病,都是中心式流行的病害。第56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中心式

有些情況下,初侵染菌源雖來自田外,但菌量很少且菌源傳來時間短,這些早期到來的少量菌源也會形成一些傳病中心,再經兩三代高速繁殖引致全田發病,如北方小麥桿銹病的流行。第57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彌散式

氣傳病害的初侵染菌源來自外地田間不出現明顯的傳病中心,病株隨機分布或接近均為分布若外來菌源量較大且充分分散,發病初期就可以全田普發,稱為彌散式傳播或彌散式流行。第58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昆蟲傳播的多循環病害

田間分布型決定于媒介昆蟲的活動習性一般也是距初侵染源越遠,發病數量越少田間發病數量隨再侵染而逐漸增多第59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土傳的有再侵染的病害

常圍繞初侵染菌源形成集中的傳病中心或發病帶,然后向外蔓延但一個生長季節中的傳播距離有限第60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節

植物病害的預測第61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基本概念病害預測——依據病害的流行規律,利用經驗的或系統模擬的方法估計一定時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狀況,稱為預測。

病害預報——由權威機構發布預測結果為預報,二者統稱為病害預測預報,簡稱病害測報。預報(測)量——代表一定時限后病害流行狀況的指標,如發生期、發病數量、流行程度的級別。

預報(測)因子——據以估計測報量的流行因素。第62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病害預測的主要目的

用作防治決策參考確定藥劑防治的時機、次數和范圍第63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預測的種類(一)按照預測內容和預報量的不同可分為:流行程度預測病害發生期預測損失預測(二)按照預測的時限可分為:長期預測中期預測短期預測第64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按照預測內容和預報量的不同可分為:

流行程度預測

病害發生期預測

損失預測

第65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流行程度預測

是最常見的預測種類預測結果可用:發病數量(發病率、嚴重度、病情指數)流行級別(大流行、中度流行、輕流行、不流行)作定量的和定性的表達第66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病害發生時期預測

估計病害可能發生的時期,也稱為侵染預測。如果樹、蔬菜等病害多根據小氣候因子預測病原菌集中侵染的時期——臨界期,以確定噴藥防治的適宜時機。第67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損失預測

也稱為損失估計,是根據病害流行程度預測減產量,損失預測結果可用以確定發病數量是否已接近或達到經濟閾值。第68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二)按照預測的時限可分為:長期預測中期預測短期預測第69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1、長期預測

也稱病害趨勢預測。預測時限:一個季度、一年或多年以上。預測根據:病害流行的周期性和長期天氣預報。預測結果需用以后的中、短期預測加以訂正。第70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中期預測

預測時限:一般為一個月至一個季度預測根據:①當時的發病數量或菌量數據②作物生育期的變化③預測的天氣要素。預測結果主要用于作出防治決策和作好防治準備。第71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短期預測

預測時限:一周之內或幾天預測根據:天氣要素和菌源情況預測結果主要用以確定防治適期。第72頁,共7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