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預防和保健營養師專業_第1頁
糖尿病的預防和保健營養師專業_第2頁
糖尿病的預防和保健營養師專業_第3頁
糖尿病的預防和保健營養師專業_第4頁
糖尿病的預防和保健營養師專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糖尿病的預防和保健營養師專業第1頁/共73頁一.什么是糖尿病?

粗淺理解:顧名思意科學理解:糖尿病是一組由于胰島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導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代謝紊亂、而以長期高血糖為主要表現的綜合癥。第2頁/共73頁

1.血糖正常范圍空腹血糖:3.9~6.lmmol/L,餐后2小時血糖:3.9~7.8mmol/L。

第3頁/共73頁

2.糖尿病診斷標準:

空腹血糖>7.Ommol/L,或者糖尿病癥狀+任意時間血糖>11.1mmol/L,

第4頁/共73頁

若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血糖<7.8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第5頁/共73頁3.糖尿病分型

1型糖尿病:

多發生于青少年,三多一少癥狀明顯,且起病急,血糖高,易出現酮癥酸中毒。

第6頁/共73頁2型糖尿病:多發生于40歲以上中老年人,發病緩慢,早期無癥狀,常在體檢時發現。但目前發現發病有年青化的趨勢。另有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第7頁/共73頁二.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各種急、慢性并發癥。第8頁/共73頁第9頁/共73頁1.大血管并發癥

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易造成病人殘疾或過早的死亡。

第10頁/共73頁2.微血管并發癥

眼病和腎病、造成雙目失明或尿毒癥。

神經并發癥第11頁/共73頁并發癥:視網膜病變眼底出血第12頁/共73頁

另外,下肢血管病變,易造成腳冷、間歇性跛行。若發生創傷,則傷口不易愈合,易引起肌肉組織壞死而有截肢的危險。第13頁/共73頁

下肢血管病變者,一般會有神經病變,感覺不敏感、遲鈍,雙腳燙得起泡也不感覺痛,有的爛到骨頭了都感覺不痛。第14頁/共73頁糖尿病全身潰爛第15頁/共73頁第16頁/共73頁第17頁/共73頁糖尿病并發足部壞疽第18頁/共73頁糖尿病手、足致殘第19頁/共73頁三.什么人容易得糖尿1.遺傳因素2型糖尿病有很強的家族聚集性,糖尿病親屬中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親屬高4~8倍。第20頁/共73頁2.肥胖(或超重)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肥胖者患糖尿病的相對危險度(RR)為3.43。第21頁/共73頁3.體力活動不足

活動最少的人與最愛活動的人相比,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2-6倍。第22頁/共73頁4.膳食因素

高能量飲食是明確肯定的2型糖尿病的重要膳食危險因素。目前認為,攝取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缺乏纖維素的膳食也可能與發生2型糖尿病有關。第23頁/共73頁5.早期營養

低體重新生兒較高體重新生兒在成長期更容易發生糖尿病第24頁/共73頁6.糖耐量損害(IGT)

IGT是指患者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之間的一種中間狀態。IGT者在診斷后5-10年進行復查時,大約有1/3發展為糖尿病。而改善膳食和增加體力活動有利于降低IGT向糖尿病的轉化率。第25頁/共73頁7.胰島素抵抗(IR)

胰島素抵抗是指機體對一定量的胰島素的生物學反應低于預期正常水平的一種現象,常伴有高胰島素血癥。第26頁/共73頁8.高血壓及其他易患因素

高血壓患者發展為糖尿病的危險比正常血壓者高。

第27頁/共73頁

總之,糖尿病的發生是遺傳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遺傳因素是糖尿病發生的潛在原因,具有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在環境因素如肥胖、體力活動減少、高能膳食、纖維素減少及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等因素的作用下,更易于發生2型糖尿病。第28頁/共73頁四.得了糖尿病怎么辦?

.

關鍵在自已對自已負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相結合的策略。第29頁/共73頁血糖的降低從特膳第一餐開始!糖尿病綜合治療中的五項重要措施第30頁/共73頁(一)糖尿病知識教育及心理治療因為糖尿病是一種終生伴隨的疾病,一旦得病,需長時間治療,而且這種疾病同飲食、運動、情緒、用藥是否規律、生活習慣等密切相關。這是醫生代替不了的,根本在于你自己。

糖尿病的管理要靠自己!

第31頁/共73頁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此病說“治之愈否,屬在病者……”,“其所慎者有三。一飲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雖不服藥而自可滅業;不知此者,縱有金丹亦不可救”。第32頁/共73頁(二)飲食預防保健

1.糖尿病飲食預防保健原則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要三個控制和四個充足

第33頁/共73頁笫一,膳食要從三方靣進行控制

(1)控制飲食中總熱能具體講就是要控制飲食,要控制體重第34頁/共73頁

戰國時期《內經·素問》中,曾把糖尿病名之為消渴癥,說病因與肥胖有關。提出“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

第35頁/共73頁2023/4/2236第36頁/共73頁

流行病學調查證明肥胖婦女發生2型糖尿病的危險是BMI<22(體型正常)婦女的40倍。第37頁/共73頁(2)控制膽固醇和動物脂肪

第38頁/共73頁(3)控制食鹽,第39頁/共73頁

第二,要保證四個方靣膳食的供給充足

(1)充足的蛋白質

第40頁/共73頁(2)保證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糖尿病患者應選擇粗雜糧和復合碳水化合物等血糖指數低的食物第41頁/共73頁食物消化與血糖應答圖示第42頁/共73頁

高血糖指數(GI>70)

食物進入胃腸道后消化快,吸收完全,葡萄糖迅速進入血液,引起血糖升高。

低血糖指數(GI<55)

食物在胃腸停留時間長、慢慢消化吸收,葡萄糖進入血液緩慢,上升的鋒值低,下降速度慢。第43頁/共73頁常見食物血糖指數舉例食物種類GI谷類蕎麥面面條59.3蕎麥面饅頭66.7大米飯80.2白小麥面包105.8白小麥饅頭88.1第44頁/共73頁常見食物血糖指數舉例

食物種類GI豆類扁豆18.5

綠豆27.2

豆腐干23.7

豆腐31.9

綠豆面33.4第45頁/共73頁(3)充足的膳食纖維第46頁/共73頁(4)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第47頁/共73頁2.糖尿病食物選擇

糖尿病的飲食控制的關鍵是合理選擇食物。糖尿病患者每天的飲食應尊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第48頁/共73頁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第49頁/共73頁

笫一層是谷類薯類及雜糧每日三餐中必須要有主食,是對血糖影響最大又最為關注的食物。要講究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時間吃?輕體力活動的糖尿病患者每天可食用主食150~300克。可選擇一部分精米、白面并搭配粗糧(如蕎麥、燕麥、高粱、鮮玉米、玉米面和雜豆等)。第50頁/共73頁

2.笫二層為蔬菜水果提倡糖尿病患者多食用蔬菜。一般來說,推薦每天至少攝入500克新鮮蔬菜,而且品種要多一些,至少2種,最好3種。第51頁/共73頁1、吃水果的“時機”:糖尿病人吃水果注意事項

血糖穩定(空腹血糖<7mmo/L,餐后血糖<8mmo/L)1-2周后才可食用、2、吃水果的數量:150-200g3、吃水果的時間:4、吃水果的種類:

選擇低生糖指數水果:櫻桃、蘋果、柚子、梨子、桃等。兩餐之間、(餐后2小時為宜)、或睡前1小時。第52頁/共73頁

笫三層為肉、蛋、魚、蝦的選擇

可選擇新鮮瘦肉、禽肉或其制品。盡量少食或不食動物內臟、皮膚這些膽固醇含量較高的食物。魚蝦的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具有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魚子、蝦子膽固醇含量較高(合并高膽固醇血癥的患者不宜選擇)。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每天可食用肉蛋魚蝦共100~200克。第53頁/共73頁

笫四層為奶類豆類及其制品奶類可選擇牛奶、奶粉和酸奶。不宜選擇的是奶油、煉乳等,含脂肪高的奶類。也不宜選擇全脂加糖奶粉和加糖酸奶。如果存在高脂血癥,可選擇脫脂奶或脫脂奶粉。推薦每天攝入量:鮮奶250毫升左右,或奶粉10~15克,或酸奶150~200毫升。第54頁/共73頁

大豆及其制品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之一。推薦的每天食用量為豆腐150~200克,或豆腐干100克,或豆腐絲50~100克,或豆漿250~500毫升。但不宜選擇油豆腐。第55頁/共73頁

5.笫五層為油和鹽

油的選擇

糖尿病患者不宜選擇動物油脂作為烹調油,而宜選擇植物抽。植物油的攝入量一般為每天25~30毫升(相當于2~3湯勺)。第56頁/共73頁

鹽:為了預防和控制高血壓,應盡量減少食鹽的攝入量,每日食鹽的用量控制在6克以內。第57頁/共73頁五谷宜為養,失豆則不良;五畜適為益,過則害非淺;五菜常為充,新鮮綠黃紅;五果當為助,力求少而精;飲食貴有節,切記量和度。飲食養生關鍵要有合理膳食結構第58頁/共73頁(三)運動治療持之以恒地、量力而行的進行有氧運動。約有2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單純靠飲食和運動治療而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飲食及運動治療是2型糖尿病治療的基石第59頁/共73頁2023/4/2260第60頁/共73頁第61頁/共73頁第62頁/共73頁第63頁/共73頁2--3第64頁/共73頁(四)病情監測

五項指標(體重、血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