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單元溶液課題1溶液的形成我們知道,海水之所以又苦又澀,是因為海水中溶解了多種物質,如氯化鈉、氯化鎂等,海水其實是一種溶液。下面我們來探究溶液的組成及特征。一、溶液1.溶液的組成及特征[實驗9-1]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攪拌?,F象:蔗糖不見了。解釋: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擴散,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蔗糖溶液。食鹽是由Na+和Cl-構成的,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和Cl-自由移動,形成均一、穩定的食鹽水。只要水分不蒸發、溫度不改變,蔗糖與水或氯化鈉與水都不會分離,取出其中的一部分,成分完全相同。像這樣:由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所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叫溶液。說明:①溶液的組成: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叫溶質(如食鹽)。溶質可以是氣體、固體或液體。溶劑:起溶解作用的物質叫溶劑(如水)。水是最常見的溶劑,酒精和汽油也可以作溶劑。如酒精可以溶解碘,汽油能夠溶解油脂等。②溶液的特征:均一、穩定、混合物是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濃度、密度、性質都相同。穩定性:只要水分不蒸發,外界條件不變化,溶質和溶劑不會分開。混合物:溶液至少是由兩種物質組成的(也可以是由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因而屬于混合物?!臼纠?2008重慶)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溶液的是()A.食鹽水B.汽水C.泥水D.澄清石灰水解析:溶液是指一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而泥土不均一、不穩定,因而不屬于溶液。答案:C狀元筆記1.溶液澄清、透明,但不一定無色,如硫酸銅溶液呈藍色。2.溶液均一、穩定,但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不是溶液,它們是純凈物,而溶液是混合物。[實驗9-2]高錳酸鉀和碘分別在酒精和汽油中的溶解在兩支試管中各加入2~3mL水,再分別加入1~2小粒碘或高錳酸鉀;另外在兩支試管中各加入2~3mL汽油,也分別加入1~2小粒碘或高錳酸鉀,振蕩,觀察。溶劑溶質現象水碘幾乎不溶解水高錳酸鉀迅速溶解,溶液呈紅色汽油碘很快溶解,溶液呈紅棕色汽油高錳酸鉀幾乎不溶解結論: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溶質和溶劑的判斷:(1)若是固體或氣體與液體相互溶解成為液體,一般習慣將固體或氣體看作為溶質,液體作為溶劑。(2)若是由兩種液體組成的溶液,一般習慣把量多的作為溶劑,量少的作為溶質。(3)其他物質溶解于水形成溶液時,無論水量多少,水都是溶劑。狀元筆記溶劑判定記憶口訣:固氣溶解液為劑,液液互溶多為劑,水多水少總是劑,不指溶劑水為劑。[實驗9-3]乙醇和水的溶解在盛有2mL水的試管中滴入2~3滴紅墨水,振蕩,再用滴管緩緩滴入2mL乙醇。溶劑溶質振蕩前的現象振蕩后的現象靜置后的現象結論水乙醇分層不分層不分層水和乙醇能形成溶液【示例】下列溶液中溶劑不是水的是()A.生理鹽水B.消毒酒精C.葡萄糖注射液D.碘酒解析:生理鹽水是0.09%的食鹽溶液,消毒酒精是75%的酒精水溶液,葡萄糖注射液是葡萄糖的水溶液,這三種溶液的溶劑都是水;而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溶劑不是水,而是酒精。答案:D2.乳濁液及乳化作用[實驗9-4]試管內加入的物質現象把液體倒掉后試管是否干凈振蕩前振蕩后靜置后水和植物油分層渾濁分層不干凈,附著油滴水、植物油和洗滌劑分層渾濁不分層干凈,無油滴附著解釋與結論:水和植物油,振蕩后得到乳狀渾濁的液體。在這種液體里分散著不溶于水的、由許多分子聚集成的小油滴。這種液體不穩定,靜置后,植物油又浮起來,分為上下兩層。這種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加入洗滌劑后,形成的乳濁液很穩定,不再分層。這是因為洗潔精、洗衣粉等含表面活性劑,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質以細小的液滴均勻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濁液。這種現象稱為乳化作用。這些小液滴能隨著水流走,因此試管內壁很干凈。用肥皂、洗衣粉洗衣服、用洗潔精洗碗都是這個道理。說明:乳化并不是溶解,它是靠乳化劑將難溶物分散成無數細小的液滴均勻分散在水中。生活中洗滌用的常見物質,如洗潔精、洗衣粉、肥皂等都含有乳化劑。泥土與水混合攪拌,得到的混合物不同于乳濁液,這時液體里懸浮著不溶于水的固體小顆粒,這種液體叫做懸濁液。狀元筆記乳化和溶解的區別:溶解是溶質以單個分子或離子分散在溶劑中。而乳化是難溶物由大液滴分散成小液滴,每個小液滴仍是很多分子的聚合體。【示例】洗滌劑能去油污,其原理是()A.在洗滌劑的作用下,使油污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其他物質而溶于水B.油污溶解在洗滌劑中形成溶液,從而除去油污C.洗滌劑使油污蒸發變成氣體,從而除去油污D.洗滌劑使油污分散成細小的液滴,隨水流走解析:洗滌劑有乳化作用,它能將大的油污分散成細小的液滴,隨水流走。答案:D二、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活動與探究:物質溶于水時溫度變化。實驗方案:在三只燒杯中各倒入50mL水,用溫度計測量溶解前水的溫度。分別加入2藥匙硝酸銨、氯化鈉、氫氧化鈉,攪拌,至固體全部溶解,再測量溫度。(如下圖)記錄:溶解前的溫度溶解后的溫度溫度的變化水25℃25℃無變化溶解氯化鈉25℃25℃無變化溶解硝酸銨25℃21℃下降4℃溶解氫氧化鈉25℃36℃上升11℃結論:氯化鈉溶于水后,溶液的溫度基本不變;硝酸銨溶于水后,溶液的溫度降低;氫氧化鈉溶于水后,溶液的溫度升高。事實上,大多數物質溶于水后,溶液的溫度基本不發生變化,如蔗糖溶液、食鹽溶液。少數物質溶于水后,溶液的溫度會發生變化,如大多數銨類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降溫;氫氧化鈉、濃硫酸溶于水后溶液升溫。解釋:物質溶于水時,通常發生兩種變化:(1)擴散過程:物質的分子或離子向水中擴散,此過程物質的分子或離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克服分子或離子間的作用力,擴散到水中,成為自由移動的分子或離子。此過程要吸收熱量。(2)水合過程:已經擴散到水中的分子或離子與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離子,這一過程要放出熱量。當擴散過程中吸收的熱量大于水合過程中放出的熱量時,溶液溫度降低,如NH4NO3溶于水;當擴散過程中吸收的熱量小于水合過程中放出的熱量時,溶液溫度升高,如NaOH、濃硫酸溶于水;當擴散過程中吸收的熱量等于水合過程中放出的熱量時,溶液溫度不變,如NaCl溶于水?!臼纠渴袌錾嫌幸环N俗稱“搖搖冰”的罐裝飲料。在飲料罐的夾層中分別裝入一種固體物質和水,飲用前搖動使它們混合,罐內飲料溫度就會降低。這種固體物質可能是()A.硝酸銨B.燒堿C.蔗糖D.石灰石解析:硝酸銨溶于水吸熱,能使溶液的溫度明顯降低,因此,可在飲料罐的夾層中分別裝入硝酸銨和水。答案:A
課題2溶液的質量分數一、溶質質量分數的表示【實驗9-5】在三支試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別加入約0.5g、1g、2g無水硫酸銅,攪拌使其溶解,觀察比較三種溶液的顏色。根據顏色判斷濃稀。試管編號溶液顏色溶劑質量/g溶質質量/g溶液質量/g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溶液濃稀1淡藍色100.510.51∶21較稀2藍色101111∶11較濃3深藍色101.511.51∶7.7更濃結論:①對于有顏色的溶液來說,可以根據顏色的深淺區分溶液的濃與稀,顏色越深,溶液越濃。②相同質量的溶劑中,所溶的溶質越多,溶液越濃。③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越大,溶液越濃。對于沒有顏色的溶液,無法根據顏色判斷溶液的濃與稀。而且有時候,僅知道溶液的濃與稀是不夠的,還必須準確知道溶液的組成。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有很多,常用溶質的質量分數來表示。1.概念: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2.表達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3.說明:(1)溶質的質量分數一般用百分數表示。(2)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數學表達式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單位必須統一。(3)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溶液越濃。已知公式中三個量中的任意兩個量,可通過變形公式,求出第三個量。如: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狀元筆記在計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時應注意:(1)溶質質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質,沒有進入溶液的溶質不在考慮范圍之內。(2)溶液質量是該溶液中溶劑質量與全部溶解的溶質質量(可以是一種或幾種溶質)的和。(4)若告訴溶液體積時,要換算成質量,換算公式為:m=ρ×V,即質量=密度×體積。(5)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四者之間的關系: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增加增加減少不變[來源:中.考.資.源.網]減少減少增大增加不變增加增大減少不變減少減少成比例增減成比例增減增加或減少不變【示例】對“10%的食鹽溶液”含義的解釋錯誤的是()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鹽B.100g食鹽溶液溶解有10g食鹽C.將10g食鹽溶解于90g水中所得的溶液D.將食鹽與水按1∶9的質量比配成的溶液解析:“10%”的含義是指100份質量的食鹽溶液中含有10份質量的食鹽,10g食鹽溶解于90g水中得到的溶液為100g。答案:A【示例】500g質量分數為10%的葡萄糖溶液里,含有葡萄糖_________g,含有水_________g;若從中取走250g葡萄糖溶液,剩余溶液中含有葡萄糖_________g,含水_________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解析:500g10%的葡萄糖溶液中溶質質量為500g×10%=50g,溶劑質量為500g-50g=450g。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取走250g溶液后,剩余溶液與原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同,溶劑、溶質各為原來的一半。答案504502522510%二、溶液的稀釋使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減小的方法有:①加入溶劑,此方法遵循的等量關系是:稀釋前溶質的質量=稀釋后溶質的質量。②加入低濃度的溶液,其等量關系為:原溶液的質量+低濃度溶液的質量=混合后溶液的質量,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低濃度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混合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可以通過溶液的體積和密度進行計算。溶液的質量(g)=溶液的體積(cm3)×溶液的密度(g·cm-3)狀元筆記兩種不同濃度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體積不等于二者的體積之和,但混合后溶液的質量一定等于二者的質量之和。【示例】將50g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加水稀釋到200g,稀釋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需加水的質量是多少?解析: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設稀釋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x。則50g×20%=200g×x,解得x=5%。需加水的質量為200g-50g=150g答案5%150g三、溶液的配制1.用固體和水配制溶液如用食鹽和水配制50g5%的氯化鈉溶液。(1)實驗步驟:①計算:按配制需要求出所需溶質和溶劑的量(固體求出質量、液體求出體積)。需要氯化鈉的質量:50g×5%=2.5g需要水的質量:50g-2.5g=47.5g需要水的體積:47.5g÷1g·cm-3=47.5mL②稱量:稱量是指用天平稱出固體的質量,用量筒量取液體的體積。用天平稱出2.5g氯化鈉,用50mL量筒量取47.5mL水。③溶解:將溶質和溶劑在燒杯中混合,攪拌至充分溶解即可。將2.5g氯化鈉和47.5mL水倒入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至溶解。④裝瓶保存:在試劑瓶的標簽上寫明藥品的名稱和溶質的質量分數。如下圖(2)實驗儀器:托盤天平、量筒、燒杯、玻璃棒、藥匙、膠頭滴管。狀元筆記在做化學實驗時,固體一般用天平稱質量,液體一般用量筒量體積。求液體體積的公式是:體積=質量÷密度。注意單位的統一。2.用濃溶液配制稀溶液如用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7%,密度為1.18g·cm-3的濃鹽酸,配制50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5%的稀鹽酸。[來源:中.考.資.源.網](1)實驗步驟:①計算:按配制需要求出所需濃鹽酸的質量、體積以及所需水的質量、體積。設需要濃鹽酸的質量為x37%x=50g×5%x=6.76g則需要水的質量為50g-6.75g=43.25g濃鹽酸的體積為6.76g÷1.18g·cm-3≈5.7mL水的體積為43.25g÷1g·cm-3=43.25mL≈43.3mL②量?。河煤线m的量筒量取兩種液體的體積。用10mL的量筒量取5.7mL37%的濃鹽酸,用50mL的量筒量取43.3mL水。③配制:將兩種液體混合均勻,即得要求的溶液。將量取的濃鹽酸和水分別倒入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均勻。所用儀器:量筒、膠頭滴管、燒杯、玻璃棒。④裝瓶保存:在試劑瓶的標簽上寫明藥品的名稱和溶質的質量分數。3.實驗注意的問題(1)稱量固體時,砝碼應放在右盤,物體應放在左盤。若左右顛倒(1克以下用游碼),則實際所取固體質量=砝碼質量-游碼質量。實際稱量的物質的質量比要求的少了,配制的溶液變稀了。(2)要用合適的量筒量取液體體積,讀數時應平視凹液面最低處。若俯視讀數,則讀數偏大,量取液體的體積少了;若仰視讀數,則讀數偏小,量取液體的體積多了。4.誤差分析(1)所配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大①溶質的質量偏大:稱量固體溶質質量偏多或量取濃溶液時仰視讀數。②溶劑質量偏少:用量筒量取水時,讀數時俯視液面;或水量好后,向燒杯中傾倒時有液體灑落。(2)所配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偃苜|質量偏少:稱量固體溶質質量偏少;所用固體溶質不純、不干燥或已潮解;稱量時“左碼右物”并使用游碼;量取濃溶液時俯視讀數。②溶劑質量偏多:量取水時仰視讀數;燒杯內有殘留的水。狀元筆記天平和量筒是配制溶液時兩種重要的儀器,一定要熟練掌握,規范操作,減小誤差產生。【示例】配制一定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驟見下圖。正確的操作順序是()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解析:配制的步驟是:計算、稱量、溶解,先稱量后溶解。答案:A
課題3溶解度同一種溶質在一定量溶劑里是不是可以無限溶解呢?一定量的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鈉呢?一、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活動與探究:1.在常溫下,向裝有20mL水的燒杯中,不斷加入氯化鈉。操作加入5g氯化鈉,攪拌再加入5g氯化鈉,攪拌加入5mL水,攪拌現象全部溶解有一部分不能溶解又溶解一部分結論一定量的水中,不能無限溶解某種物質2.用硝酸鉀代替氯化鈉做上面的實驗。不過當有硝酸鉀剩余時,不再加水,而是改為加熱。操作現象結論加入5g硝酸鉀,攪拌固體溶解溫度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不同。一般來說,溫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強加入5g硝酸鉀,攪拌固體剩余一部分加熱剩余固體溶解加入5g硝酸鉀,攪拌固體溶解冷卻有固體析出(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說明:①強調“一定溫度”和“一定量溶劑”。因為改變溶劑量或溫度,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可以互相轉化。如上面的探究中,氯化鈉溶液中有固體剩余,說明溶液是飽和的。當加入水后,又繼續溶解,說明又變為不飽和溶液。用硝酸鉀進行實驗時,加熱時,原來未溶解的硝酸鉀又繼續溶解,說明溫度升高,原來的飽和溶液又變為不飽和的了。②指明“某一溶質”。例如,在一定條件下不能再溶解食鹽的溶液,可能還能溶解蔗糖,此時的溶液對于食鹽來說是飽和溶液,對蔗糖來說就不是飽和溶液。因此必須指明是哪種溶質的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2)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①在一定溫度下,觀察該溶液中有沒有不能繼續溶解的剩余溶質存在,如有且溶質的量不再減少,那么這種溶液就是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②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該溶液的溶質,攪拌,觀察該溶液還能否再繼續溶解所加溶質;若不能再溶解,溶質的量不再減少,那么這種溶液就是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3)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說明:①此轉化條件適合于大多數溶解能力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固體物質。如硝酸鉀、氯化銨等。②對于極少數溶解能力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物質不適合。例如熟石灰,若通過改變溫度把熟石灰由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應升高溫度,而將其由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則需要降低溫度。狀元筆記使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增加溶質。如果通過改變溫度的方法則需要根據該溶質的溶解能力與溫度的關系來確定。(4)濃、稀溶液與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關系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質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為濃溶液和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質的量較多的是濃溶液,含溶質的量較少的是稀溶液。對于含不同溶質的溶液,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反之亦然。但對于同種溶質來說,在一定溫度時,其飽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飽和溶液要濃。【示例】下列有關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溶質的溶液為該溶質的飽和溶液B.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C.在一定溫度下,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D.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可以互相轉化解析:對于A,沒有指明“一定溫度”,該溶液就不一定是飽和溶液。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如微溶于水的Ca(OH)2,在一定溫度時,其飽和溶液是稀溶液,反之亦然,如一類溶解性很大的物質NaCl、KNO3等,其濃溶液也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答案:D狀元筆記溶液的濃、稀與一定量溶液里所含溶質的量有關;溶液的飽和、不飽和與一定條件下溶液里溶解物質的限度有關,最大限度為飽和溶液。這是從不同角度描述溶液性質的兩個概念。二、結晶的方法溶質從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結晶通常有兩種方法:(1)蒸發溶劑,如將氯化鈉溶液蒸發水分,就可以析出氯化鈉晶體。(2)改變飽和溶液溫度,如將硝酸鉀溶液降溫,也可以析出硝酸鉀晶體。利用蒸發溶劑結晶的方法可以從海水中提取食鹽。其過程是:先將海水引入蒸發池,經風吹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再導入結晶池,繼續風吹日曬就逐漸析出食鹽來。海水→貯水池→蒸發池→結晶池→【示例】下圖是利用海水提取食鹽的過程:(1)上圖中①是______池(填“蒸發”或“冷卻”)。(2)根據海水曬鹽的原理,判斷下列分析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A.海水進入貯水池,氯化鈉溶液的成分基本不變B.在①的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變大C.結晶池中氯化鈉溶液中的溶劑減少D.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食鹽的不飽和溶液E.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解析:由于海水曬鹽是靠蒸發水分,故①是蒸發池;海水進入貯水池,各成分基本不變,但在蒸發池中,隨著水分的不斷蒸發,溶劑不斷減少,但溶質氯化鈉的質量不變,只是濃度變大;達到飽和后繼續蒸發,溶液中會析出氯化鈉晶體,將晶體分離出去后剩下的溶液稱為母液,它仍然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利用其可生產出多種化工產品,因此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故A、C、E正確。答案(1)蒸發(2)ACE三、溶解度通過上面的實驗,我們可以看出,室溫時,20mL水中溶解氯化鈉和硝酸鉀的質量差不多,但升高溫度,硝酸鉀比氯化鈉溶解的要多。通常我們可以用溶解度來定量表示物質的溶解能力。1.固體物質的溶解度(1)概念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該物質在100g溶劑(通常溶劑為水)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說明:①條件:在一定溫度下。溫度是影響固體物質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不同溫度下,固體物質的溶解度不同,如硝酸鉀在20℃的溶解度是31.6g,而在60℃的溶解度是110g。因此只有指明溫度時,溶解度才有意義。②標準:在100g溶劑里。溶解度的標準是統一的,即規定在100g溶劑里。這里尤其需要注意,是在100g溶劑里,而不是在100g溶液里。③狀態:達到飽和狀態。達到飽和狀態,即物質的溶解達到了最大限度,才能體現出某種物質的溶解能力大小。④量:質量,單位通常為克。狀元筆記理解溶解度概念要抓住四個要素,即①條件:一定溫度;②標準:100g溶劑;③狀態:飽和狀態;④量:質量(克)。(2)固體溶解度與溶解性的關系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難溶溶解度(室溫)/g大于101~100.01~1小于0.01說明:室溫一般指的是在20℃時。【示例】下列對“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g”的解釋正確的是()A.20℃時,31.6g硝酸鉀溶解在水中B.20℃時,100g溶液中含31.6g硝酸鉀C.31.6g硝酸鉀溶解在100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D.20℃時,31.6g硝酸鉀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達到飽和狀態解析: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通常溶劑為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A中未指明溶劑量100g及溶液達到飽和狀態;B中溶液為100g而不是溶劑為100g,也未指明溶液達到飽和狀態;C中未指明溫度,因此A、B、C都是錯誤的。只有D的理解符合溶解度的四要素,是正確的。答案:D2.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活動與探究:繪制溶解度曲線用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根據課本表9-1提供的數據,繪制幾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意義及應用:①溶解度曲線表示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因此已知溫度可以查出某物質的溶解度;已知某物質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其對應的溫度;也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的溶解度大小。②溶解度曲線的走勢表示某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大部分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現在曲線向上延伸(即上升),且比較陡,例如硝酸鉀;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上海市房屋買賣合同范本
- 2025關于技術轉讓的合同樣本
- 2025技術轉讓許可合同
- 2024北京八一學校高一(下)期中數學試題及答案
- 簡易烏魯木齊房屋租賃合同模板
- 環保工程專業知識閱讀題
- 網絡文化產品開發流程規范
- 電影院電影排片與市場推廣策略手冊
- 網絡游戲游戲開發與運營整體解決方案研究報告
- 農民教育服務指南
- 2025年江蘇省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科級試用期滿工作總結(4篇)
- 歷史-安徽省蚌埠市2025屆高三年級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查考試(蚌埠二模)試題和答案
- 2025年從大模型、智能體到復雜AI應用系統的構建報告-以產業大腦為例-浙江大學(肖?。?/a>
- 廠房電費收租合同范例
- 2024年南京市事業單位專項招聘退役大學生士兵筆試真題
- 2025年浙江省金華市中考一模數學模擬試題(含答案)
- 增資擴股方案模板
- 2024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直屬單位招聘考試真題
- 鵝產業綠色循環發展-深度研究
- “三新”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學難點突破策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