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大學期末考試試卷2_第1頁
溫州大學期末考試試卷2_第2頁
溫州大學期末考試試卷2_第3頁
溫州大學期末考試試卷2_第4頁
溫州大學期末考試試卷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溫州大學期末考試試卷

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

考試科目古代漢語考

試卷類型A試

考試形式閉卷成

考試對象08中本(一)績

:注:請在答題紙上答題

沿一、綜合填空。(10分)

.1《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歷史著作,相傳為戰國時魯國史官__________所作,十三經注疏中

|的《春秋左傳注疏》由唐代作疏。

2六書中的、并未造出新字,它們只是用字方法。六書中是一種最

i能產的造字方式。

3《說文解字》的作者是東漢的。清代的作文解字注》。

4假借與通假的區別是:本無其字,故而借用音同、音近的字表示,如“之”借作代詞。

5《孟子》通行的注本有《孟子注疏》,由漢為之作注,宋為之作疏。

敘二、綜合選擇。(10分)

1以下各組詞中不全是連綿詞的一組是()

A倜儻逍遙狼狽

B逡巡披靡燕婉

C披靡辟易匍匐

D阻隘忸怩造次

2以下四句中的加點詞與今義相同的是()

JA半夜三更路兒又蹺蹊,東倒西欹顧不的行李。

需B閑來無事不從容,解學東窗日已紅。

C為命,裨洪草創之,世叔可診之。

iD擁衾不敢寐,中心傷且悼。

3句中加點詞不是偏義復詞的是()

A一旦年於杜^河津,足以自守。

B凄凄復凄凄,娉嬖不需啼,愿得心人白頭不相離。

C夫種蠡無一罪,身如*。

」D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

部4下列句中的“字”用其本義的是()

A孔子生鯉,字伯魚。B婦人疏孕者子活,數乳者子死。

C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D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

字。

5下列句中加點字不是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是()

A曹子手劍而從之。B從左右,皆對之。

C爾欲昂乎我乎?I)豕△立而啼。

6我國第一部字典是(I

A爾雅B方言

C說文解字D釋名

7下列句中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A觸龍說(shui)趙太后北至于無棣(di)

B盛(shGng)氣而揖之公語(yQ)之故

C使人屬(zhii)孟嘗君老婦恃(si)輦而行

D媼(ytin)之送燕后也先生惡(wu)能使梁助之耶

8下面各組字均可構成古今字,其中在本義上基礎上構成古今字關系的是()

A辟一避B取一娶

C家一嫁D莫一暮

9下列四句中,與其它三句句子類型不同的是()

A陳軫者,游說之士。

B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韓是魏之縣也。

10下列句子不是被動句的是()

A先即制人,后即為人所制。

B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C芙蓉覆水,秋蘭被涯。

D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三、文字。(20分)

(-)分析下列各字的六書結構,并指出它們的本義。(9分)

1掌2州

3末倜

5亦6集

7牢8取

9析

(-)寫出與下列句中加點字相對應的今字、異體字或通假字,并指明二字是古今、異體還是通假的

關系。(6分)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期。

2券洞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

3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4宰夫師熊蟠不熟,殺之。

5為長者折帙,語人曰:“我不能。”

6加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三)以下各句均以繁體字書寫,請根據文意選字填空。(5分)

1樊鬢

言章子之欺者,巽人而同搟,王何不符而擎之?

人少即黑,老即白,白久刖黃。

2丑醮

建典五年,三月癸未朔,十八日辛O

嬪母有所美,西施有所。

3谷毅

不遑晨畤,不可瞞食也。

是故江河不悲小之滿己也,故能大。

4M鎂I

事一月,瓢一旬餓。

轂不熟曰,蔬不熟曰鯉。

5后接

行成而先,事成而。

三月,有司^立皇______。

四、詞匯與句子。(26分)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0分)

1公日:“制,黑邑也,虢叔死焉。”

2穎考叔為穎谷封人,聞之,有獻于公。

3太叔旅聚,繕甲兵,具卒乘。

4日:“虞不型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

5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

6射其左,早于車下;射其右,斃于車中。

7使人屬孟嘗君,愿學食門下。

8封書謝孟嘗君日:“寡人不祥,被于宗廟之祟,沉于諂諛之臣,開罪于君。”

9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輦叢鄢陵君與壽陵君。

10天子巡狩,諸侯辟舍,納第鍵,攝衽抱兒,那將于堂下。

11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裝于長安君。

1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3敏而好學,不幽: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4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15宗廟之事,如會皿端章甫,愿為不相焉。

16豈若匹夫匹婦之為原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

17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頒布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18舍之,我不忍其戳解,若無罪而就死地。

19草木修鶯,禽獸繁殖,五谷不登,禽獸福人。

20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搴之,白高偏乎不可尚已。

(-)翻譯下列句子。(6分)

1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

2為命,裨洪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

五、語法。(18分)

(-)簡答(5分)

賓語前置句有三類是有標志的,請指出,并各舉一例。

(-)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詞類活用現象,并解釋它的意義。(8分)

1童子皚坐而執燭。

2越國以郁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3于是梁王率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

4晉人歸楚公子谷臣與連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籍。

5鄂侯爭之急,辨之疾,故質鄂侯。

6蹇叔罷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

7抑王興甲兵,值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

8孔子登東山而今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三)在下列句中選擇恰當的否定詞填空。(5分)

勿弗非否未

1亟請于武公,公許。

2己所不欲,施于人。

3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嘗君之羹。

4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后食乎?”日:“然。”“許子必織布而后衣乎?”曰:"o許子衣

,,

5吾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六、翻譯。(16分)

晉靈公不君。厚斂以即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靦熊躅不孰,殺之,真諸畚,使婦

人載以過朝。趙盾、士季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會請先,

不入,則子繼之。”三進及溜,而后視之。日:“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

能改,善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

豈惟群臣賴之。又曰:'袁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能補過也。君能補過,袞不廢矣。”

猶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iU魔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度退,

嘆而言日:“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觸槐而

死。

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日:“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

遂扶以下。公嗾夫英焉。明搏而殺之。盾曰:“棄人用犬,雖猛何為!”斗且出。提彌明死之。

答題紙

一、綜合填空。(10分)

1、

2、、

j3、4

:5、

i二、綜合選擇。(io分)

:1()2()3()4()5()

:6()7()8()9()10()

三、文字。(20分)

I(一)分析下列各字的六書結構,并指出它們的本義。(9分)

1掌2卜|

3末4M

5亦6集

£7牢8取

9析

i(二)寫出與下列句中加點字相對應的今字、異體字或通假字,并指明二字是古今、異

|體還是通假的關系。(6分)

I1知

需2褊

3介

4孰

\5枝

6頒

f(三)以下各句均以繁體字書寫,請根據文意選字填空。(5分)

1()()2()()3()()

4()()5()()

四、詞匯與句子。(26分)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0分)

1霰2封人

3完聚4臘

5管6越

7寄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