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病毒課件_第1頁
昆蟲病毒課件_第2頁
昆蟲病毒課件_第3頁
昆蟲病毒課件_第4頁
昆蟲病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昆蟲病毒地球上的昆蟲可能達1000多萬種,約占地球生物多樣性的一半,已命名的約100萬種。中國估計有60-100萬種,但已記載的只7萬種左右。第八章昆蟲病毒一、昆蟲病毒的研究二、昆蟲病毒的類型三、昆蟲病毒的一般特性四、昆蟲病毒對有益昆蟲的危害五、桿狀病毒(Baculovirus)一、昆蟲病毒的研究高尚蔭(1909-1989)中國科學院院士,病毒學家從事TMV、流感病毒、昆蟲病毒等研究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既明醫學病毒學家

田波植物病毒學家

謝聯輝植物病毒學家

毛江森醫學病毒學家裘維藩(1912-2000)中國科學院院士,植物病理學家,北京農業大學教授,完成中國第一部《植物病毒學》專著昆蟲病毒的種類繁多,涉及11個目的900多種昆蟲,據統計我國已經發現的昆蟲病毒有200余株。二、昆蟲病毒的類型根據“Virustaxanomy1999”,昆蟲病毒可分為7個科:1、桿狀病毒科(Baculoviridae)

核型多角體病毒屬(Nucleopolyhedrovirus)

顆粒體病毒屬(Granulovirus)2、呼腸孤病毒科(Reoviridae)

質型多角體病毒屬(Cypovirus)3、痘病毒科(Poxviridae)

昆蟲痘病毒亞科(Entomopoxvirinae)4、細小病毒科(Parvoviridae)

濃核病毒亞科(Densovirunae)5、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

虹彩病毒屬(Iridovirus)6、彈狀病毒科(Rhabdoviridae)

西格馬病毒屬(Sigmavirus)7、微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

腸道病毒屬(Entervirus)二、昆蟲病毒的類型屬于13個病毒科、2個病毒亞科、21個病毒屬。病毒核酸的類型分為:DNA病毒——dsDNA病毒,包括:①桿狀病毒科;②多分DNA病毒科;③痘病毒科;④泡囊病毒科;⑤虹彩病毒科。DNA病毒——ssDNA病毒.包括細小病毒科。DNA和RNA反轉錄病毒,包括:①前病毒科:②變位病毒科。RNA病毒——dsRNA病毒,包括:①呼腸孤病毒科:②二分RNA病毒科RNA病毒——ssRNA病毒,包括:①微RNA病毒科;②野田村病毒科;③T4病毒科根據包含體在寄主細胞中的部位,分為:核型多角體病毒(NPV,nuclearpolyhedrosisvirus):寄生在寄主細胞核內,包含體內含有多個桿狀病毒粒子。質型多角體病毒(CPV,cytoplasmic

polyhedrosisvirus):寄生在寄主細胞質中,包含體內含有多個球狀病毒粒子。顆粒體病毒(GV,granulosisvirus):在感染的細胞核里和細胞質里均可發育形成。多為橢圓形,也有腎形。每個包含體一般僅含一個桿狀病毒粒子。

無包含體病毒:如昆蟲濃核病毒,感染病毒的宿主細胞核膨大,核內物質呈濃密、豐盈現象。昆蟲痘病毒(Vagoiavirus):橢圓形與紡錘形包涵體存在于細胞質內,但紡錘形包涵體是不包埋病毒粒子的.(2)昆蟲病毒主要是通過口器感染(3)有些昆蟲是植物病毒的介體,一般對介體昆蟲無害(4)昆蟲病毒可用于害蟲的生物防治優點:缺點:(1)宿主特異高能殺滅害蟲,而不影響害蟲的天敵,引起主要害蟲的再猖獗與次要害蟲上升等可能性較小;(2)不會污染環境,對人畜安全昆蟲病毒是自然界本來存在的,特別桿狀病毒(核型多角體病毒與顆粒體病毒)對河蝦、牡蠣、蚌、蟹沒有致病性,對兩棲類、魚類、鳥類及哺乳動物也無任何中毒性、致病性或異常變態反應;(3)后效作用明顯不僅病蟲本身就是病毒生產的“小工廠”,而且有些情況下,病毒還可經卵傳染,殺滅次代害蟲,化學農藥無此特點。(4)生產容易、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適于推廣三、昆蟲病毒的一般特性昆蟲病毒可用于害蟲的生物防治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成功"生物導彈"新技術,防治松毛蟲獲得成功。利用卵寄生赤眼蜂特有的行為特點,結合昆蟲病毒流行病學規律,通過卵寄生蜂將經過高新技術處理的強毒力病毒制劑傳遞到靶害蟲卵表面,使初孵幼蟲罹病死亡。既能有效地控制害蟲大發生,又可以保護天敵,不污染環境,對人畜安全無害。三、昆蟲病毒的一般特性昆蟲病毒生產過程斜紋夜蛾病毒殺蟲劑及甜菜夜蛾病毒殺蟲劑:一種核型多角體病毒(NPV)飼養昆蟲病毒感染收集病毒病毒殺蟲劑生產工藝(以NPV殺蟲劑為例)病毒殺蟲劑生產工藝(以NPV殺蟲劑為例)五、桿狀病毒(Baculovirus)有包膜的超大雙鏈閉合環狀DNA病毒(135kbp)分類上獨立為桿狀病毒科(Baculovidae),分3個屬:多角體病毒屬(Nucleopolyhedrovirus)顆粒體病毒屬(Granulovirus)非包埋桿狀病毒屬(NonoccludedBaculoviruses)目前至少從600多種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中發現各種病毒的感染——調節種群密度感染病毒的幼蟲形成大量包含體,擴散、傳播桿狀病毒有宿主專一性,對脊椎動物、植物完全不感染——應用安全主要見于昆蟲體內,是已知昆蟲病毒中類群最大、發現最早、研究最多,且實用意義最大的。主要應用:作為載體,表達外源基因;作為殺蟲劑,有效地控制農業害蟲的發生,并且對環境不造成污染。苜蓿銀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AutographaCalifornicaNuclearPolyhedorosisVirus,AcMNPV)研究得最深入。五、桿狀病毒(Baculovirus)形態特征:包含體:核多角體、顆粒體病毒粒子:有包膜、產生2種:芽生型bubed(早期)和包埋型occluded(晚期)病理學特征:宿主僅限于節肢動物動作遲緩、食欲減退、蟲體腫脹,輕觸即破,流出濃汁(無臭),倒懸而死。可入侵中腸組織、進入血淋巴及其他組織從感染到死亡需5~7d。五、桿狀病毒(Baculovirus)早期的BEVS有很多不足,如:重組率較低篩選困難操作周期長產物不易純化等短短20多年時間里,隨著桿狀病毒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桿狀病毒表達系統迅速發展,不斷完善,已成為當今基因工程領域四大表達系統之一,在研究基因表達調控、蛋白質結構和功能分析及各種生物活性物質的制備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五、桿狀病毒構成通常BEVS由轉移載體、親本病毒和重組介質三部分組成,其技術路線分以下幾步:先將外源片段克隆到載體質粒中,置于桿狀病毒啟動子控制之下,上下游各有一段與親本病毒DNA相匹配的側翼序列(flankingsecquence),

構建成轉移載體;把轉移載體和野生型病毒共轉染入昆蟲細胞,通過同源重組將外源片段插入到病毒基因組,再以特定的篩選標記和方法獲得重組病毒。最后空斑純化重組病毒,擴大培養,分離、純化所表達的外源蛋白。五、桿狀病毒優勢(與細菌、酵母、哺乳動物細胞表達系統相比):多角體基因啟動子下的超高表達效率;表達產物的翻譯后加工與高等生物相似,可使蛋白產物保持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