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空間醫學小方治大病(1020)空間醫學小方治大病(十一)能量搬家能量搬家,一為物質轉化為能量,二為高能量向低能量的流動。《內經》講氣聚則成形,散則成風。可見一切有形的物質積聚都與能量的集結有關,要想化解物質的集聚,必須首先化解能量的集結,化解能量的集結,空間醫學主張能量搬家。現代人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正在遭遇一場災難。因為現在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各樣的營養品越來越多,人參、鹿茸、冬蟲夏草等等等等。補腦的,補心的,補肺的,補腎的,補得物質都不能新陳代謝了,補得上焦部位能量壅阻,沒有辦法疏散,改變的辦法唯一的就是能量搬家。《內經》講“上病下取之,左病右取之”,講五行運動,講氣血運動,這些都是能量搬家的典范。能量搬家究竟往什么地方搬?一定要保證下游的疏通、順利。古老傳統文化指出了什么是下游,什么是上游,相生為下游,相克為上游。五行相生,肝的下游是心,木能生火,心的下游是脾,火能生土,脾的下游是肺,土能生金。在臨床過程中,掌握能量的這種變化,這就是正常的搬家。此外,人體能量的大循環能夠帶動人體整體運行,公轉是人體風水的大運行,是凈化四大空間的方法,公轉正常運行,細胞內外物質與能量之間的轉化才正常,臟腑功能才能正常,公轉也是帶動能量搬家最為有效的途徑。在能量搬家的過程中,不同的疾病會出現不同的反應,要解放思想,辯證地看待問題,正確地認識能量搬家。比方說,子宮肌瘤,一開始,3×2cm,治療以后成為5×2cm,這是明顯的增大,很多患者不理解,認為效果不理想,背上了心理包袱,甚至對治療失去信心。不能單純地看體積的大小,還要看中間的密度,3×2cm是高密度,5×2cm是低密度,這是觀察疾病的關鍵。原來的腫物非常實,雖然小,但也不好搬,后來的比較宣,只有宣起來,細胞之間有了空間,才有辦法運走。傳統中醫講氣血疏通,氣血越疏通,就可能發生轉移,不轉移怎么能疏通呢?只要是有計劃的轉移,只要是有計劃的疏通,就是正常的治療。再比如說治療結石,開始一個,后來變成泥沙狀,或者一開始是圓的,后來變成方的或者扁的,實體發生了變化,要解放思想,認識到本質,搬家必須是形體轉化為能量。只有形體轉化為能量,才有辦法搬家。《內經》講陰病治于陽,陽病治于陰,往往只是理解字面的意思,其實陰病治于陽,陽病治于陰,就是能量大搬家。公轉暢通了人體任督二脈的運行,任脈為諸陰經之匯,督脈為諸陽經之匯,空間醫學發現了人體的外焦空間,并且通過疏散或者增加人體外焦空間的能量來調整人體的四焦,調整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運行,這也是陰病治于陽,陽病治于陰的實踐典范,也是能量大搬家的過程。一切疾病皆可用能量搬家法,在搬家過程中,一定要掌握:能量高處向能量低處疏散。由下而上疏散。在觀察舌的過程中,要掌握由舌根向舌尖的疏散,這和河流一樣,從發源地向大海運行。舌尖就好比入海口,要避免河流的堵塞,就必須保證入海口的暢通。所以,治療要先疏通舌尖。舌尖代表著人體上中下三焦能量向外焦轉化的通道,上中下三焦的能量只有越過肩達到外焦,與外焦的能量混化異化,才能實現能量的大融合,才能實現公轉暢通及四焦循環暢通。在治療上,空間醫學重視這個大融合。傳統中醫只是強調了清升濁降,強調了氣血疏通,但是沒有認識到大融合的作用。只有認識到大融合,認識到能量的大運動,只有把人體三焦能量都搬到人體的外焦,在外焦融合變化,才能解決人體的諸多疾病。而外焦能量撞擊腎部細胞,增強腎區空間能量,才能增強人體的原動力。觀看舌苔,可以不用受心肝肺分區的影響。一個舌頭從舌根看,是河的發源地,向舌尖流水,舌尖是入大海的入海口,把舌看做是一個河道。這個河道是從舌根到舌尖,到舌尖的入海口,流入大海,也就是注入外焦空間。當入大海后,就可以不管了。舌尖部是舌根能量來源的基礎,也就是舌尖的瘀滯與舌根有關系,如果舌根的舌苔很高,傳統中醫的元氣不足,這種情況下要把舌尖的能量導引至下焦,是金能生水。舌根的苔厚,舌根是河的發源地,大海的水就流不到發源地,整個舌頭就沒有水了。所以舌根很厚,要把厚的地方向前移,向前移就是挖空挖低,舌根的水就向前流,舌根就低了。舌中心很高,舌根也很高,這種情況下,就不能搬舌根的能量,因為搬到舌中間,舌中間更高,所以要先搬舌中間,把舌中間的能量搬走,能量則自行向前流動。把舌中間的能量向舌尖般。舌尖也很厚,舌中也很厚,這種情況下,一定不要把舌中間的搬到舌尖,引起舌尖的更瘀滯,水就更流不出去了。因此要先掏空舌尖,如何掏空舌尖?把舌尖瘀滯的能量往大海填,也就是把內焦能量導引至外焦天外天,如此以來上下就疏通了。這是治療的關鍵,有什么病,哪個臟腑有病都不去管,只要舌根搬到舌中間,舌中間的搬到舌尖,舌尖的搬到大海。先搬至高點,上焦高下焦也高,先搬上焦高的;中焦高下焦也高,先管中間的高。在治療上就依照這個原則。空間醫學藥物的運行也是能量搬家,從運行的起點把能量帶到運行的終點,所以空間醫學的用藥,小方的精細,就在于如何運用和搬運能量,如果上焦隆起,可用瓜蔞仁進行能量搬家,瓜蔞仁起點在上焦,終點在下焦,瓜蔞仁運行的同時就可以把肺區的能量搬運到下焦之處,這適用于上實下虛的舌苔,臨床中很多這樣的舌象。香附可越隔而上,即能把隔下的能量搬運到膻中部位,這也是能量搬家,隔下能量搬走,減輕中焦壓力,能量搬運到膻中部位,對中焦是瀉,對上焦是補,所以能填補膻中部位能量不足,治療因膻中部位能量不足引起幻聽、幻象等精神類疾病,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很多的疾病都是由于舌根的癰滿引起的,如腎癌,前列腺癌等。可用香附把中間的能量向上推,中間空下面的能量就往前補充,這就是能量搬家,舌根的高物質能量搬到舌的中心。每一味藥在進行能量搬家的過程中,因為能量的轉移變動,使機體內部發生了轉機,對于能量匱乏之處和壅滿之處來說,是互利的,沒有削減能量和耗損能量,只是在公轉基礎上的重新的按需分配了。所以一味藥的運用,在使能量重新分配的基礎上,對于人體所起的作用,相當于很多味藥。也是充分體現了一藥治多病的原理。空間醫學小方治大病(十二)公轉暢通如果把人體視為小宇宙,那么人體內部就是個大空間,能量在這大空間中進行大循環、大撞擊,并且在大撞擊中進行大交合。在自然界,天地之間本來就存在著大空間、大循環、大交合,由此引起來天地之間的大變化,并產生了人體新的生存物質。人體內是個空間能量自由運動,而且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空間運動。不能把整體空間運動機械地分割開。只有使人體內部形成整體運動,才是祛病強身的好功法。在治療過程中,應根據身體素質狀況,處理好局部和整體的關系,既使局部服從整體,又讓整體照顧局部。人體是一能量動力循環系統,包括自轉與公轉兩個方面。自轉,即人體每一個細胞都在進行著胞內物質與胞外能量的相互轉化,其所輻射的能量圍繞在細胞本體周圍,這種能量運行遵循一定的規律,即自左向右圍繞細胞本體運行,是橫向水平面的運行,這種能量運行為自轉。人體的臟腑均由細胞構成,臟腑的能量也都圍繞臟腑本體進行自左向右的運行。公轉,即人體內能量的高度集中統一運行,牽動人體內部所有自轉的運行,貫穿于人體四大空間。以傳統中醫的穴位進行標識,公轉的運行路線如下:能量從會陰向上走,經丹田、中脘、膻中、天突,到達百會,向后方下行,經啞門、大椎、命門,過尾閭至會陰,再轉向前方上行,循環往復。公轉貫穿于人體的諸經,貫穿于血海、腦髓之海、氣海、水谷之海,能量在四大海中匯聚,進行交合、混化、異化,從而生成了新的物質能量。道家修煉有周天功,公轉路線經過了周天的各個部位,但很多方面有所不同。公轉路線與佛家講的海底輪、臍輪、腹輪、心輪、喉輪、眉心輪、頂輪相切,相切的交點是人體能量橫向與縱向運行的交叉點,是能量的匯聚之處,是經與絡能量的轉換處,是公轉與自轉的調節處。所以,公轉已經包含了道家的基本練法,包含了佛家的基本練法,是佛道合一的練法。公轉在運行過程中調節臟腑的能量盈缺,對人體的陰陽進行了綜合性調整。傳統中醫有任督二脈,任脈為諸陰經之匯,督脈為諸陽經之匯,匯是匯聚之意。人體諸陰經的總指揮、總調節機關是任脈,人體諸陽經的總指揮、總調節機關是督脈。任督為兩條經脈,公轉將二者貫穿、統一,統一調節陰陽。公轉與傳統中醫所講的任督二脈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其一,任脈和督脈是兩條經脈,公轉加強了任督兩條經脈的貫通。其二,按照中醫的說法,任脈的能量下行,督脈的能量上行,但公轉任脈段的能量上行,督脈段能量下行。其三,公轉路線寬度要遠遠大于兩條經脈,在任脈段上,以任脈為中線,左右各拓寬二寸。在督脈段上,以督脈為中線,左右各拓寬二寸,即脊椎與五臟六腑之間的空間。任脈是諸陰之匯,督脈為諸陽之匯,公轉加強任督二脈的貫通,使人體的諸陰經與諸陽經協調統一運行。人體是一個開放型的動力體系,在體內大小不同的動力體系的相互刺激、撞擊及相互推動下,形成并維系了人體的生命活力。人體的動力體系,小至細胞,大至各細胞群,借助不同層面的刺激,推動能量的相互變化、輻射、撞擊與交融,并在相互交融中,產生新的能量物質。公轉,將人體的動力,膻中動力、命門動力、會陰動力、隔膜動力相互連結、貫穿起來。因此。公轉是人體動力體系的超級鏈接。細胞與細胞之間存在著空間,能量的積聚、流通、異化、混化均在空間內產生,空間是生命物質活力的調節媒介。郭氏認識到,探討病因,必須找出空間通道受阻之處。公轉,貫穿、連結了人體的四大空間,公轉是人體動力的循環系統,是一動力體系的超級鏈接。公轉的暢通,將帶動四大空間能量的周流,并使空間受阻、瘀滯的高能量,在運行中自行參與混化、異化,自然得到消散。公轉暢通,調整、凈化、啟動能量運動,帶動了人體能量的周流。換言之,人體致病的關鍵,與公轉的運行受阻有關,是以引發空間物質、能量連鎖效應的淤滯與阻塞。外焦空間是人體最大的空間,它主宰和調控三焦空間能量的運行、交合、分配和更新。外焦位于太陽區脊背的內側,內則聯系三焦,是三焦出入大通道,故一切疾病的根源在于外焦區內。當外焦空間能量淤滯不通,外焦在撞擊力不足的情況下,將無以引發命門區域撞擊尾閭進行刺激、推動會陰周圍空間能量的向上推動力,因而致生出空間能量的淤滯現象。換言之,人體致病的關鍵,在于外焦運行力不足,引發了下、中、上三焦生化功能失調所致。公轉暢通,不僅是治療所有疾病的根本,也是快速由病理轉為生理使人體恢復健康的不二法門。傳統醫學應用了發表、化痰止咳平喘、清熱、瀉下、消導、芳香化濕、利水滲濕、袪風濕、溫里、理氣、理血等的藥性,做為調節病理的方法。也就是說,通過不同的方法,將不能再被循環利用及多余的能量與物質,以不同途徑排出體外。當這些不被人體再循環利用,多余的能量、物質排出體外時,也是病理轉為正常生理的變化過程。例如發燒,是多余不被人體所需的能量,通過腠理發表、散出體外。腹瀉現象,是將積食不化的糟泊濁物,排出體外;瀉水者,是為清除腸胃多余的水氣,唯有將多余水氣清除,才有利于脾升清、胃降濁的功能活動力。病理轉為正常生理的過程變化中,因腹瀉、發汗、發燒及痰多等這樣或那樣的不適感,是為退病現象,是病理轉為正常生理過程的變化。正如能量河道出口受阻,能量出口因而改變河道,河道的改道,是以引發不適的病癥,治療疾病,好比為疏浚受阻不通的河道,將能量出口導引回正常的河道。疏浚時,將跟隨受阻的程度與時間,而出現不同的變化。病源深入體內,年限已久者,彷佛是一不流通的死水,生蟲長菌、腐臭情形可想而知,在疏浚時,必須將這些濁廢物清除排于體外。濁廢物清除排放,是為退病現象,換言之,退病現象,每經歷一次退病時的現象,象征、反應了病理向生理的轉化與退病的層面。空間醫學通過臨床,將退病層面總結區分為表、中、里三個層次。表,是指表層,如腠理與肌理間的濁廢物,通過發、清的途徑排出體外。一般而言,是以發表腠理與肌理間的風寒溫熱邪氣為主。中,是指肌理與臟腑間的濁廢物,通過清、化、利、滲、瀉的途徑排出體外。一般而言,是以凈化臟腑的空間為主,將糟泊、濁廢物及多余的水氣,通過瀉下、痰、大小二便的方式,排出體外。里,則是臟腑深層而言,通過理、轉的途徑加以調整及進行轉化。一般而言,是以調節各細胞群的濃度與壓力。也就是說,表、中、里,通過了發、清、化、利、滲、瀉、理、轉,將不被人體再循環利用,多余的能量、物質排出體外,也就是病理轉為正常生理變化的途徑。發:將表層風寒溫熱之風邪熱及水,從腠理發表出來,及肌理的水散淤于體表。清:是指腠理與肌理間的余熱,清除排放出來,如發燒、發冷。化:是指化痰、化濕而言。脾、肺部的水氣,通常體現于化痰。利:是指利水,將過多的水排出,多見于兩腎、膀胱患者。滲:是指回流,將胞外能量滲入胞內,利、滲,常見于腫脹現象者。瀉:瀉下多見于物質過勝,腸胃積實不化者。理:是指理氣、理血。如止咳平喘、散血瘀、血塊。轉:是指細胞群能量與物質、胞內,調節能量濃度壓力,與胞內外的相互轉化。常見于酸痛現象。清升、降濁,清升通過肺表于外,開竅如汗、眼屎、淚、痰,降濁如大小二便。公轉暢通,是以同時進行發、清、化、利、滲、瀉、理、轉的功能調節,暢通公轉時,在能量高速度運行之下,高、低不同濃度壓力的能量,將相互參與其中,進行能量的混化、異化,因能量的相互均衡,及公轉運行的帶動下,首先調節各細胞群能量與物質、胞內,能量濃度壓力,及胞內外的相互轉化。是以深層的能量運動,加速凈化臟腑內外大小空間的能量,及刺激、推動,肌理與腠理之邪氣與水氣排于體表外。也就是說,公轉暢通是同時疏浚表中里層的大小空間的河道,因此,將同時出現不同層面的退病現象,不同于傳統醫學的從表層循序漸進的往中、里層逐步的轉為正常生理。空間醫學小方治大病(十三)治療原則空間醫學的治療原則,是“至實至空,回歸自然。”在臨床應用上,則為調整人體空間能量的壓力,使能量流通順暢,人體自然健康。在調整壓力時,是調整人體空間與形體之間互為因果的關系,促使能量與能量、能量與形體物質相互撞擊。然后,再由相互撞擊時產生的壓力,推動公轉與自轉的能量流通。1調整壓力調整壓力是將能量從多(濃)的部位,調動到能量少(淡)的部位。因能量多(濃)的部位壓力必然大;能量少(淡)的部位,其壓力必然不足。將能量從多的往能量不足的部位調動,是為了調整、均衡壓力,調整能量的濃度,讓其保持動態均衡的分布。在調整壓力時,必須有推動力的輔佐。人體動力的來源有二:一是借助元氣的推動力;二是應用五行生克的關系,來推動能量的流通。借助元氣的推動力,適用于全身的能量流通;運用五行的生克循環關系,則適于局部或臟腑之間的能量流通。空間醫學小方治大病(十四)二.治療原則(二).推動人體能量的相互撞擊力能量之間要產生相互撞擊力,就要巧妙運用藥物的氣、味與藥之間的比率關系。用藥的氣、味與比率,就是調整好人體能量的升、降、浮、沉的關系,即升與浮、降與沉的關系。例如,當下焦或是下肢能量過多,或是能量皆聚積于下焦或下焦以下部位時,必然會造成下焦以上部位、空間能量的不足。因此,必須將部分多余的能量調動至不足之處,或是將能量由下向上推動。因此,在用藥時,應選擇具有升與浮功效的藥物。因該類藥物具有往上推動的作用力,可以增加能量不足部位的能量。當升、推動的能量,與浮于上部的藥物能量相互撞擊時,會輻射出不同的能量。又因相互的撞擊和刺激,進而又形成一股促進周天能量流通的推動力。相對地,降與沉的關系也是如此。如何才能制造升與浮,降與沉的相互撞擊?在于藥物氣、味的選擇和藥物比率的配伍。原則是升與浮的比率要高于降與沉的比率。換言之,升與浮,降與沉的比率,最少是2比1的關系。(三).調節人體空間與形體之間的因果關系空間病與實質性形體的病變,有相互影響、相互轉化的關系。人體空間能量的聚積,是因形體細胞或臟腑失去活動功能力時所產生的結果。而人體空間能量的聚積,又會影響到形體細胞或臟腑在進行功能活動時的活動空間。因此,空間病與實質性的形體病變有互為因果的關系。人體空間只是提供形體細胞進行能量的輻射,以及能量相互撞擊的一個環境。人體空間能量的聚積,就是因形體細胞輻射能量后,沒有產生撞擊力的原因所致。因形體細胞的活動功能力不佳時,也就是細胞的開合(吞吐)功能力不足時,所輻射出的能量無法刺激、推動周圍能量的相互撞擊,能量因缺乏外力的推動、有了惰性而聚集于細胞周圍空間。細胞與細胞的空隙處,即是空間。空間的壓力,也會影響細胞開合(吞吐)的活動力。如何才能保持空間壓力的動態均衡?即應用不平衡、不對稱,一松一緊、一虛一實的不協調的關系。只有不平衡、不對稱,才能促使能量在空間保持動態的均衡的壓力,即動力。空間醫學小方治大病(十五)第三節.空間醫學處方一.處方規則(一)立法:空間醫學處方惟舌辯證,舌的靈魂所在,也是病因所在。臨床門診處方中,根據舌象病人的病情及大便情況即能明確處方的立法方向。究竟是要瀉實還是補虛,還是瀉南補北。終究疾病是水多還是水少,能量在運行的過程當中,有一點是肯定的,自古以來的都是"萬涓成水,匯流成河"直到"奔騰不息奔向海"。所以能量的走向都是要順應公轉的大方向,最終要沿公轉路線運行,以達到能量在公轉暢通基礎上的重新分配。舌的靈魂即是引起疾病的病因,舌中的積聚點,可做為動力點,只有能量積聚地,才有動力的源泉,才能有物質推動,如果是平地,談不上推動。舌的辯證,從觀舌的五項即可得出結論,一看舌尖高低,二看舌中隆起,三看舌根厚膩,四看舌形寬窄,五看舌體潤燥。得出的結論后,即要對處方立法,如果治理水庫一樣,哪里需要疏通,哪里需要推動,哪里需要開閘放水,哪里需要運水出渠。空間醫學認為病因就是水,舌診用藥也是解決水多少的問題,病因水多,去水為宜,病因水少,則增水行舟。用藥如用兵,戰爭中指揮官對每個軍人強項都要有所了解,做為一名醫生在處方用藥時對每位藥物的藥理藥性,及在人體所能起到的作用應該參透至詳,方能神來一筆,用藥如畫龍點睛,空間醫學用藥雖少,藥劑量小,則每位藥在此處方中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用藥少而精細,可以以一藥治多病的作用,這需要臨床中正確的辯證。所以說空間醫學用藥看似方小,內涵豐富,囊括了動力,運轉,方向,組合,可謂方寸之間要理通法通。處方中要深究病因之所在,能量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及細胞內外正確的聯合用藥。方能達到治理通道,開胞運行,能量轉運,出路無阻,入海歸源,混化異化,督任相接,周天暢通。處方立法,法無定法,大道至簡,惟通為正。四焦暢通,循環往復,能量無阻,人體康健。空間醫學小方治大病(十六)空間醫學處方(二)速度舌苔中每一個高突的能量積聚點都可為動力點,以此為動力,應用藥物加強向前運行的速度和力度.開上口非常關鍵.給三焦能量找出路,開口不亦太大,口越小,走得路線越集中,現代疾病多是瘀滯不通造成的,關鍵在破瘀,撞擊成形的積聚,使之松解,有了空間,便于能量瓦解和搬運。同病異治法:同樣的疾病,老年人病久則虛.所以以扶正氣為主.正氣足,才有能力與疾病抗爭.年輕人病短多瘀,急需開口,使瘀滯疏散。疾病的治療處方也是分階段性。如同處理交通堵塞一樣,先開口,處理事故地點,疏通了,后邊堆積的車輛就慢慢通過了。如果從中間開始疏通到了前邊事故地點未緩解,一樣還是增加了堵塞,不解決實質問題,反而增加麻煩。所以說如果舌苔積聚過多,要先開上口,清除污染,疏通河道,水中有雜草,水質污染則不利于能量運行。所以必須先清除污染,上口開了,河道暢通無阻,才使能量有運行的空間。有利于能量的搬運,能量順沿公轉的路線形成重新均衡分配。公轉的颶風,掃除四焦瘀滯,聚則成形,積聚也是積少成多最后形成腫物,要想消除腫物必須有推動力,腫物運行的上方要有空間,下方要有推力,上方要創造一個負壓,下方要創造一個推動力,這樣有利腫物細胞之間緊密的疏散,便于瘀滯的解體,細胞之間的密度減少,有了空間,才能便于能量運行。團結就是力量,治病如打仗一樣,只有敵人分散的情況下,才能逐一擊敗。高能量積聚的同時必然在其他部位有能量不足之處,所以要找到高低能量的分界嶺,才能取高補低。然而在處方時,要注意,處處皆動力,要找到積聚之處,積少成多,散多成塊,成塊轉運,破瘀化滯。陰雨纏綿天氣,人體慵懶,細胞無活力,缺少動力,所以要人為的創造動力,目的是推動能量運行的速度,動力來自生理系統的四大動力:會陰,隔膜,膻中,命門動力。并重視任督及督任交接處的能量運行速度,本體動力中的血液循環動力,如心尖缺損能量不足者可增加心臟的動力,五行相生相克的動力,如增加心臟動力可生脾,補脾強肺,土生金的作用,運用在空間醫學臨床處方中,可以人為的推動細胞的開合,能量的搬運。促進細胞加快消化吸收,增強了動力,也就是間接地加快了治療速度。舌中積聚點之所以可成為動力點,是因為有物質可推動,運行中可有一個沖力,撞擊積聚點前方部位。如果是人平不語,水平不流,則無物可推,也就是沒有可利用的物質積聚,更要加大任督及督任相交接的推動力,以促進陰陽轉換,內外焦能量的交接。尤為重要的還是觀舌,不管動力與否,舌尖若有瘀滯,必須要開上口才行,年老或久病虛者例外,因為下焦動力不足要多扶正氣,啟動下焦的動力,氣不足者再開上口,會加重乏力氣虛。處方中注意不要給前方加重負擔,如上焦瘀滯者,若化中焦瘀滯,這部分能量宣起來還要上行,上焦瘀滯造成出口已狹窄不通,如果再接收了中焦運來的能量會加重瘀滯程度,得不償失,此時可先不管中焦,要先疏通上焦,能量搬家的同時要注意不要給所要搬運處增加積聚,如果是空虛急需則搬運,如果是實滿,則先瀉實再搬運。動力的應用必然如巧力推動了循環中力不足處的運轉,也加快了能量運行的速度,公轉暢通,四焦循環的周而復始運行,使得人體五臟六腑功能強健,細胞運轉正常,則人體健康,這就是動力學推動了能量運行速度,能量運行速度加快,必然對機體的撞擊力度加大,同時加快了細胞的吞吐運動,也就提升了病理轉向生理的速度。空間醫學小方治大病(十七)(三)用藥一條線舌診用藥分為兩側和正中一條線用藥,兩側用藥如桔梗,正中一條線用藥:公英,獨活,九節菖蒲,瓜蔞仁,香附,焦三仙,焦四仙,川樸,杜仲,白頭翁等。公轉走的是人體正中線的能量運動,也就是處方有上下之分,左右之分,上下之分是人體的公轉之行,橫向運動就是自轉運動,強調以公轉代動自轉,自轉推動順從公轉運動,不要以自轉為主,因為自轉有些藥物往往是橫向運動,會導致能量上下運動的障礙,所以強調公轉是一條線的,一條線引起來的一個面的能量運動來帶動人體兩側前后物質能量的運動,有些疾病是中間的物質積聚,以先疏通中間為主后疏通兩側,也可以增加兩側的藥物配合中間的藥物的能量運動,兩側就是左右要配合支持人體中間任脈督脈的能量運動,所以要用公轉一條線上的藥物為主。而象桔梗是以兩側為主,治療時應治中間兼兩邊,不能治兩邊不顧中間,要分清楚主次,中間不通兩側通是不對的。所以空間醫學用藥以公轉一條線為主,周而復始循環暢通公轉,從而發揮藥效的。空間醫學小方治大病(十八)(四)三點推進空間醫學處方中講三點推進,疾病部位是一個點,疾病的前方動力是一個點,疾病的后方疏出動力是一個點,即藥物三點論。要想解決疾病部位,要掏空前方,這樣前有出路,加強疾病后方的推動力,形成了前拉后推有利于能量搬家,暢通公轉。處方時要用心觀察藥物,用心觀察對方身體變化,如開浙貝用心觀察胸部,開九節菖蒲用心觀察膻中,整體帶動,有水不成,無水不成。三焦調控外焦為帥,胞內動,胞外動。空間動,上下動,動遠不動近,至虛皆至實,用藥窄,行之遠,藥物才能打得遠,截援打堵,周而復始,上下皆通。(五)禁忌1.胞內與胞外用藥禁忌:空間醫學用藥更進一步精確,胞內和胞外不能同時應用于一種藥,比如說益母草是解決胞內水又活血,胞內水來胞外走,如果胞外再加上浙貝,胞外又加水了,里外不能同時應用,如果把胞內的水泄到胞外,如果胞外也有水,兩水混在一塊,效果差。所以益母草跟海浮石配伍,胞內水出來后海浮石解決胞外水,胞外又去水,解決水轉運問題,清除污染,加快治療速度。2.水積與上升用藥禁忌:如果胞內缺水胞外邊加上去水的藥就麻煩了,所以在胞內外要注意調和作用,在看病過程中處方過程中,就想一攤水,把水搬這或那,想怎么運動水,同時水大了怎么辦。水大大便一天四五次,云苓,這是專門治水的藥物,佩蘭是調合水的分布。高低重新分布,空間醫學治的都是水,病因就是水,體內水濕過大再讓水向上運行是不可能的,有水用香附是矛盾的,往上提是提不上去的,這是水的運行問題,所以應該佩蘭就地解決水。3.水的溫化與用藥:在一條河里怎么排泄河里的水,河水大了,河邊河沿還是水,泄不了洪。可以應用溫度治水,水需要化成汽才能達到升清降濁,水怎么化成汽,一個陽光照射。人體的陽光就是心臟,借助心臟的動力,水化汽可用炒棗仁,舌為淡白色,心臟無力缺血時用。如果水膩,借心臟力量再化水,蒸騰的是污濁的水,霧氣騰騰的水對人體不利,在舌診上是舌根厚膩的,可用肉桂溫陽化水。在水大的過程中,決提升不了。用香附或羌活提升,提升不了水氣太大。4.公英禁忌:公英怕水,因為公英是運動空間的精微物質的。無處不到,假如有水把公英就困住了,所以公英怕水,有水公英不起太大作用,所以用益母草的過程中要少用公英,水出來公英用不上了。在配伍上益母草配海浮石或桔梗。5.三點一線用藥禁忌:三點一線,一個處方中可應用三或五味藥都行,但要求必須在同一條線上,但不能同一個點上。如果在同一個點上就有毛病,香附九節菖蒲不在一個點上,桔梗不在同一個點上,所以三點為一線。加強運動速度就是加強推動力撞擊力,癌癥前期效果比較好,到后期轉移是因為疾病發展速度太快,所以要加快藥物運行速度,但也不能總是同樣速度了,經常快速不行,經常慢速也不行,經常快速度最后就等于速度平衡,缺少撞擊力。所以處方上要停停快快,快快停停,停留時候能量儲備,再加快速度沖擊過去了。所以要打破常規,臨床處方要靈活。6.增積用藥禁忌:處方中還要注意,不能給任何的有積聚的點增加兵力。如果這地方有能量積聚了,只要它的積聚運行不走,則決不要給積聚處再增加能量,所以一定要把前方積聚化開運走,如果舌尖瘀滯是水的聚結,先解決舌尖水的聚結,用藥海浮石,益母草,瓜蔞仁。所以舌尖硬度厚度,是用藥今后的突破點。舌尖瘀滯解決不了,影響公轉暢通,影響四焦循環,空間醫學講治病找出口,一定要使舌尖暢通,才能解決三焦能量積聚。空間醫學小方治大病(十九)一、對本草作用的重新認識(一)、藥物的歸經傳統中醫認為歸經是藥物作用的終點,人體空間醫學不但研究了藥物作用的終點,而且研究了藥物作用的起點,并且認為,從起點到終點都是藥物發揮作用的場所,也就是說,藥物對行經路線上的所有部位都產生影響。這就大大的拓展了藥物的價值。掌握藥物的起點和終點,才能在能量搬家的過程中正確應用藥物。(二)、四氣與五味空間醫學認為,藥物的氣與味作用于人體空間,能夠引起一系列具有傳遞作用的細胞內外物質與能量的轉化,改變空間能量的濃度和壓力,使能量暢行無阻,中藥的四氣五味都是在細胞與細胞之間發揮作用,人體空間是四氣五味發生作用的場所,每一種藥物都具有不同的氣和味,并非作用在某一腑臟上,而是作用在人體局部空間,中草藥的作用改善了局部空間的濃度變化,從而改善了腑臟、經絡等的功能。(三)、提升藥物的功用和價值人體空間醫學不再把藥物功能和主治與疾病相互對應起來,用一句話概括藥物的性能,稱為一言本草,一言本草不是埋沒了藥物的功能和主治,而是找到了藥物功能和主治的根源,靈活地運用一言本草,即能夠加深對藥物特性的了解和認知,更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所以空間醫學提出,對藥物的功能重新加以評價,提高藥物的價值。(四)、藥物的升降沉浮空間醫學認為,藥物的升降浮沉與人體能量的升降出入之間有著一定的對應關系,能量之間要產生相互撞擊,就要調整好人體能量升與浮,降與沉的關系,當上升、推動的能量與浮與上部的藥物能量相互撞擊時,會輻射出不同的能量,能量相互撞擊和刺激,形成一股促進能量流動的推動力,相對的,降與沉的關系也是如此,為了實現升與浮、降與沉的相互撞擊,就要應用不同比例的藥物,升與浮要高于降與沉的比例,換言之,升與浮降與沉的比例,最少是2比1.(五)、藥物的用量差異人體空間醫學用藥存在用量上的差異,同是一味藥,用量不同,所發揮的作用就可能不同,中醫臨癥用藥,非常重視藥味與劑量的關系及在治療中產生的作用。人體空間醫學用藥的一大特色就是藥味少,藥量精,總體來說,藥量在一克和七克之間,圍繞著公轉暢通的原則,猶如戰場上的殲滅戰,集中力量消滅敵人,藥物的劑量不同,發揮作用的空間不同,而且在多數情況下,用量越小,效果越好。空間醫學小方治大病(二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無損檢測外協協議書
- 研發業績協議書范文
- 協議書格式范文遺贈
- 貧民救助協議書范本
- 占用土地協議書范本
- 線上整體運營協議書
- 維修兒童之家協議書
- 雙方簽定復婚協議書
- 礦石認購協議書模板
- 門口道路使用協議書
- 2025年03月廣西玉林博白縣總工會社會化工會工作者13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GB/T 37133-2025電動汽車用高壓連接系統
- 2024年榆林市榆陽區公立醫院招聘考試真題
- Unit 2 Go for it!Understanding ideas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外研版(2024)七年級英語下冊
- 管理學基礎-形考任務一-國開-參考資料
- 法律實務案例分析卷集及參考答案解析
- 小學生風電知識科普課件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全冊大單元教學設計
- 車庫建筑設計規范《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GJ100-2015修訂對照表(2022)
- 《智能運輸系統》復習提綱解析
- 圖書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設計-畢業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