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部編版必修中外史綱要下(2019版)第四單元教案_第1頁
歷史部編版必修中外史綱要下(2019版)第四單元教案_第2頁
歷史部編版必修中外史綱要下(2019版)第四單元教案_第3頁
歷史部編版必修中外史綱要下(2019版)第四單元教案_第4頁
歷史部編版必修中外史綱要下(2019版)第四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8課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教學分析……??教學目標1.能夠運用時間軸、歷史地圖等將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等歷史事件定位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框架之下加以描述。2.能夠認識教材中繪畫、文學作品、文獻史料、論文集等不同類型史料的價值,能夠嘗試運用史料作為論據分析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近代科學的興起以及啟蒙運動的背景和歷史影響。3.能夠對文藝復興只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再生”提出自己的解釋;能夠運用史料,分析宗教改革的任用;嘗試結合啟蒙運動的相關史實,解釋對“理性”的認識;能夠運用相關歷史術語,闡釋思想解放運動對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及其對資本主義制度確立的影響。4.能夠理解西方的人文主義、理性主義傳統,認識到資產階級所宣揚人權、自由、平等和博愛精神的本質。??重點難點1.重點:文藝復興的實質、宗教改革、啟動魂概況和影響。2.難點:理解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及其對資本主義制度確立的影響。??教法學法問題探究法、小組討論法、情景教學法、講授法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準備教師依據課程標準和學情,進行教學設計,制作課件,編寫學案;學生預習教材,完成學案。???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教師活動:呈現材料(14世紀到18世紀)所發生的思想革命,或叫做精神領域的革命……就是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相繼聯系、承接起來的“鏈條”。通過這個“革命”鏈條,“人”一步一步地從“神”的迷信中解放出來?!悩访瘛稓W洲文明的進程》教師活動:結合材料說明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包括哪些,帶來了什么影響?學生活動:討論,回答問題。包括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啟蒙運動;歐洲思想解放運動使“人”從“神”的迷信中解放出來。教師講述:歐洲思想解放運動是如何將“人”從“神”的迷信中解放出來的?思想解放還帶來了哪些其他影響?這就是本節課要討論的重點問題。(設計意圖:通過難度較低的材料概括本課內容,方便學生把握本課脈絡。)【講授新課】一、文藝復興教師講述:我們先來看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是14世紀到17世紀初發生在歐洲的宣揚新思想的新文化運動。它起源于意大利,后擴展到歐洲各國;起自文學藝術領域,后擴展到史學、政治學、自然科學等領域。為什么文藝復興最早發生在意大利呢?教師活動:展示地圖和材料,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結合地圖和補充材料,從政治、經濟、文化等角度,概括意大利最早發生文藝復興的原因。文藝復興并非對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趨”的簡單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種創新,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律馁Y產階級為了求得自身的發展,必須首先在思想上從中世紀的宗教神學桎梏下解放出來。——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學生活動:討論、回答問題。資產階級的興起和推動;中世紀晚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意大利擁有豐厚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積淀,又從東方汲取了大量文化養料,聚焦了一批有新思想的學者文人。教師講述:意大利擁有較好的社會條件,為文化的繁榮提供了沃土。材料指出,文藝復興并非對古典文化的簡單模仿,而是一種創新。換言之,文藝復興以學習和恢復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號召,實質上卻是創立符合新興資產階級需要的新文化。教師活動:文藝復興的精神內核是人文主義。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找到人文主義的內容,并運用表格梳理文藝復興不同時期的概況,說明其他是如何體現人文主義的。學生活動:(1)概括人文主義的內容: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反對禁欲主義,抨擊教會的腐敗和守舊思想,崇尚理性;重視發揮人的才智和創造力,追求現世社會的幸福生活;提倡探索人和自然的奧秘。(2)完成表格教師講述:“人文主義之父”彼特拉克曾經直言不諱地抨擊教會“是黑暗的監獄,是充滿欺騙的場所”。請同學們完成表格,對比天主教神學觀和人文主義觀點,談談文藝復興帶來的影響。天主教神學觀人文主義學生活動:完成表格。天主教神學觀人文主義壓抑人性張揚個性,個性解放以神為中心以人為中心禁欲主義和來世觀念提倡對現世生活的追求封建等級觀念自由、平等蒙昧主義理性科學學生活動:總結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文藝復興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長期被宗教戒律壓抑和禁錮的人性,使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人本身與現世世界。教師小結:以人文主義為精神內核的文藝復興,不僅沖擊了封建秩序,解放了人性,還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長。它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訴求,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推動了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學產生。(設計意圖:通過探究文藝復興為什么首先發生在意大利,鍛煉學生運用材料、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運用表格安時序梳理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和思想特色,了解文藝復興的概況;通過探究文藝復興的影響,強化對人文主義的理解,自然過渡到宗教改革。)二、宗教改革教師活動:展示地圖。教師提問:哪里最早進行宗教改革?在那里形成了什么教派?宗教改革后形成了哪些新的教派?學生活動:宗教改革最早發生在德國,形成了路德派,除此之外還有瑞士和加爾文教和英國的國教。教師活動:展示材料,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和材料,說明為什么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國發生。16世紀初,羅馬教廷每年從德國榨取的財富達30萬古爾登(德國錢幣名稱),這個數目比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幾倍,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稅額的21倍。德意志倍稱為“教皇的奶?!?。學生活動:閱讀材料和教材,思考并回答問題。第一,文藝復興影響到德國;第二,德國受到羅馬教廷的盤剝特別嚴重,資本主義發展受到阻礙。教師講述:1517年,馬丁路德撰寫《九十五條論綱》,痛斥教廷推銷贖罪券的行為,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閱讀教材,概括馬丁·路德的主張。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問題。人的靈魂獲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煩瑣的宗教儀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主張建立獨立的民族教會和廉儉教會,力主用民族語言進行宗教活動。教師總結:馬丁·路德的主張也可以用詞語因信稱義、圣經至上、教隨國定等概括。教師活動:展示材料。引導學生結合材料,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宗教改革的影響。他破除了對權威的信仰,卻恢復了信仰的權威。他把僧侶變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變成了僧侶?!R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你只要稍稍留意一下有關職業的數據統計……大部分商界領袖、資本所有者以及那些現代企業中的高級技工和接受過高級技術和商業培訓的職員,基本上都是新教教徒?!f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世俗當局控制著神職人員的任命和教會的財務。宗教改革的直接和決定性的遺產是權力由教會向政府的轉移。——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宗教改革有助于西歐文明的現代化。當時,識字率提高,思想十分活躍;民眾覺醒和參政的程度是歐亞大陸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學生活動:根據材料概括,思考并回答問題。思想文化: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傳播和發展了人文主義;推動了文化教育事業、自然科學發展。經濟:有利于歐洲資本主義的成長。政治: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推動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教師總結:從宗教改革的影響中,我們可以看出宗教改革是一場社會改革運動,也是一場宗教改革外衣下的政治運動。(設計意圖:通過從地圖中提取信息,結合相關史實,在具體的時空框架中理解宗教改革的前因后果,落實時空觀念核心素養。運用史料,多角度分析宗教改革的影響。)三、近代科學的興起(16-17世紀)教師活動:16-17世紀,歐洲的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你能說說有什么表現嗎?學生活動: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確立了較為完整的力學體系;近代科學在光學、熱學、電磁學、解剖學等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教師講述:16-17世紀,歐洲的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學興起,補被稱為“科學革命”。結合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影響,嘗試說明近代科學的興起與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的關系。學生活動:文藝復興提倡探索人與自然的奧秘,使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現世世界;宗教改革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傳播和發展了人文主義。這促使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產生革命性變化,為近代科學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科學革命形成的理性化思維方式和科學方法,進一步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設計意圖:近代科學的興起這部分內容相對簡單,因此近代科學興起的表現讓學生根據教材進行梳理即可。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分析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科學革命的關系。)四、啟蒙運動(18世紀)教師活動:展示材料。(伏爾泰認為)牛頓以他對天地萬物的寥寥數條規律的精美絕倫的概括,彰顯了人的理性的偉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義的荒謬?!妒澜缥拿魇贰方處熤v述:在伏爾泰看來,牛頓的貢獻不僅在于科學方面,還彰顯了理性的偉大,以及宗教非理性的荒謬。從這個角度來說,近代科學的興起,推動了思想解放。隨著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學的發展,人們的思想得到進一步解放,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專制王權和教會的思想束縛,啟蒙運動應運而生。什么是“啟蒙”呢?學生活動:閱讀教材,找到“啟蒙”的含義?!皢⒚伞币辉~,法文原意為“光明”“智慧”。啟蒙運動就是以理性和科學的光芒,驅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熱和專制統治帶來的黑暗。教師活動:展示地圖,并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結合地圖,給啟蒙運動劃分階段,并概括每一階段的概況。學生活動:從地圖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不同時期的特點。17世紀,英國出現早期啟蒙思想;18世紀,法國成為啟蒙運動的中心;18世紀后期,啟蒙運動達到高潮,向其他地區擴展。17、18世紀新建立了很多大學、科學院,出現了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康德等諸多思想家,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教師講述:啟蒙運動的精神內核是“理性”。閱讀教材,談談什么是理性主義,以及啟蒙思想家有哪些共同主張。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回答問題?!袄硇浴睆娬{獨立思考與自主精神。啟蒙思想家認為判斷是非的標準是人的理性。他們相信進步,相信在科學和教育的作用下,社會將趨于完美。他們對未來社會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開賦人權、平等、自由、法治和權力制衡等。教師講述:啟蒙運動有哪些代表人物,他們各自有什么主張?學生活動:完成表格。教師活動:展示材料,引導學生結合材料,分析啟蒙運動帶來了哪些影響。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776年美國《獨立宣言》立法權屬于國會,行政權屬于總統,司法權屬于最高法院?!绹?787年憲法》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789年法國《人權宣言》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國民有人身、居住、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及請愿、考試、選舉、參政等自由和權利;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學生活動:根據材料概括啟蒙運動的積極影響。啟蒙運動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論準備和輿論宣傳,直接推動了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有助于在這些國家建立資產階級統治。啟蒙思想也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精神武器。教師活動:啟蒙運動追求的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的精神具有永恒價值,但是它也并非是完美無缺的。根據以下材料,談談你對“理性”的弊端的認識。現在我們知道,這個理性的王國不過是資產階級的理想化的王國,平等是法律面前的資產階級的平等,人權是資產階級的所有權……理性的國家、盧梭的社會契約也只能表現為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十八世紀的偉大思想家們,沒能超出他們自己的時代給予他們的限制。——恩格斯《反杜林論》學生活動:閱讀材料,思考并回答問題?!袄硇浴庇衅溥M步性,也有局限性。局限在于,資產階級所宣揚的人權、自由、平等和博愛精神的本質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沒有能夠超越時代局限性。(設計意圖:通過科學與理性之間的關系,自然過渡到啟蒙運動。通過從地圖中提取信息,結合教材給啟蒙運動劃分階段,了解啟蒙運動的發展過程,落實時空觀念等核心素養。通過提供豐富材料,鍛煉學生選擇、運用史料對歷史事件辯證地進行評價的能力。)【課堂小結】14世紀到17世紀初的文藝復興以人文主義為精神內核,提倡解放人性,沖擊了封建秩序。16世紀的宗教改革打擊了天主教會權威,推動了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以“理性”為精神內核,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近代科學的興起,以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削弱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總之,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我們下節課就要學習,17-19世紀各個國家是如何通過革命或改革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

第9課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教學分析……??教學目標1.運用時間軸、歷史地圖等將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和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置于時空框架下進行描述、分析和比較。2.通過解讀史料,分析各國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背景和影響;理解資產階級革命的發生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實現。3.能夠解釋并比較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共和制及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政體的特點;全面、辯證地評價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進步性和局限性。4.認識人類社會向民主政治演進的曲折,從專制到民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既要借鑒世界文明進程的優秀成果,又要根據本國歷史和國情選擇適合的制度與發展道路。??重點難點1.重點:各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史實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特點。2.難點:對資本主義制度的評價;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初步實現。??教法學法問題探究法、小組討論法、情景教學法、講授法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準備教師依據課程標準和學情,進行教學設計,制作課件,編寫學案;學生預習教材,完成學案。???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教師活動:介紹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1.資產階級革命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使命就是打倒封建統治,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道路。資產階級革命的客觀任務就是以資本主義剝削制度取代封建剝削制度。2.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以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和雇傭勞動為基礎,實質是資本剝削雇傭勞動的制度。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資本主義經濟制度逐漸確立。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資產階級也建立起適合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政治制度。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實行君主立憲制和共和制。【講授新課】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君主立憲制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背景教師活動:出示思維導圖,引導學生了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新航路開辟后,16-17世紀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資產階級、新貴族在經濟上日益強大,希望通過議會謀取更高的政治地位。英國當時處于斯圖亞特王朝統治時期,國王查理一世實行專制,強令解散議會,進一步激化了矛盾。為籌措軍費,查理一世于1640年重新召開議會,議會對國王的內政外交進行抨擊。1642年查理一世宣布討伐議會,內戰爆發。(2)進程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52頁,結合初中所學知識,繪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進程時間軸。學生活動:閱讀教材,思考并繪制時間軸。教師活動:在經歷了共和國、軍事獨裁和王朝復辟時期的反復斗爭的,1688年國會中的托利黨、輝格黨決議,迎接具有王位繼承權的斯圖亞特王朝詹姆士二世之女瑪麗及其丈夫荷蘭執政威廉,前來英國繼位為女王和國王,這個事件稱為“光榮革命”。根據材料總結“光榮革命”具有怎樣的意義。新國王是由議會創造出來的,沒有議會就沒有國王的王位。這就把近100年來困擾英國不休的主權問題解決了:既然議會創造了國王,主權當然在議會。光榮革命還留下深刻的歷史遺產:制度變遷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從此以后……和平和漸進的改革成為英國歷史發展的特色。——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學生活動: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掌握了政權;沒有發生流血沖突,在英國開始了一種和平和漸進的改革方式。為英國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和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2.英國君主立憲制(1)確立: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教師活動: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權利法案》。引導學生閱讀《權利法案》條文,概括《權利法案》對國王和議會的權力作出的規定。它的通過具有什么意義?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行為。凡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皆為非法。除經議會同意之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設立審理宗教事務之欽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類指令與法庭,皆為非法。議會之選舉應是自由的。議會之演說自由、辯論或議事之自由,不應……受到彈劾或詢問。為申雪一切訴冤,并為修正、加強與維護法律起見,國會應時常集會?!浴稒嗬ò浮穼W生活動:限制了國王的立法權、征稅權、軍事權、司法權,確立了議會的立法權、征稅權、軍事權、選舉權、言論自由、集會權?!稒嗬ò浮反_立了議會主權,限制了王權,標志著英國確立了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2)發展:責任內閣制形成教師活動:君主立憲制確立后繼續發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54頁“歷史縱橫”,了解英國的內閣制。1721年沃波爾擔任第一任首相,責任內閣制開始形成。責任內閣制即由內閣總攬國家行政權力并對議會負責的政體形式。請同學思考,這次權力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活動:行政權由國王轉移到內閣,國王逐步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教師活動:出示示意圖,介紹英國首相、內閣等產生的程序及其與議會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從國王、議會、內閣、首相各自職能的角度總結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學生活動:國王是國家元首,“統而不治”。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和權力機關,是國家權力中心。內閣掌握行政權,受議會監督,對議會負責。首相掌握國家的行政大權和立法創議權,成為事實上的國家最高領導人。(設計意圖:通過繪制時間軸,了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進程,培養時空觀念;運用史料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發展過程,認識其制度變革的漸進性;通過英國國家權力運行機制示意圖,認識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二、美國獨立戰爭與共和制1.美國獨立戰爭(1)背景教師活動:從17世紀開始,英國陸續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13塊殖民地。出示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歸納美國獨立戰爭的背景。北部:資本主義工商業比較發達,造船業成為主要工業部門;中部:農業規模較大,盛產小麥和玉米,有谷倉之稱;南部:盛行種植園經濟,大規模栽種煙草、藍靛等經濟作物英國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財政措施,公布了“糖稅法”、“駐兵法”、“印花稅法”和“湯森稅法”;其目的是為了將英國繁重的稅收負擔轉嫁到美利堅殖民者身上?!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自由和平等是天賦予人的權利。英國殖民當局的高壓政策,是侵犯了人民的自然權利。——杰斐遜《英屬美洲權利綜論》學生活動: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英國對北美殖民地進行種種限制和壓迫;在啟蒙思想的影響下,北美人民產生自由平等、開賦人權的思想。(2)進程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52頁第二段,結合初中所學內容,繪制美國獨立戰爭進程時間軸。學生活動:閱讀教材,思考并繪制時間軸。教師活動: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請同學們閱讀材料,總結《獨立宣言》體現了何種政治思想。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讓與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們才在他們中間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當權力,則是經被統治者同意授予的?!覀円赃@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義和權力謹莊嚴宣告:這些聯合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名言正順地應當成為自由獨立的合眾國,它們解除對于英王的一切隸屬關系,而它們與大不列顛王國之間的一切政治聯系也應從此完全廢止?!丢毩⑿浴穼W生活動:《獨立宣言》闡述了天賦人權、人人平等、社會契約和人民主權等啟蒙思想。(3)影響教師活動:展示材料。引導學生結合材料,從三個層面概括美國獨立戰爭的意義。北美獨立戰爭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資產階級革命戰爭。獨立戰爭的勝利,打碎了英國殖民統治的桎梏,實現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獨立,大大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產力……它不僅驚醒了歐洲,促進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而且為拉丁美洲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茣x《大國崛起》學生活動:美國獨立戰爭是一場民族獨立運動,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也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促進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歐洲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為拉丁美洲的獨立戰爭提供了先例。2.美國共和制教師活動:獨立戰爭結束后,基于追求自由、自治、法治、人民主權等政治文化精神,美國創建了邦聯制體制,實際上是13個州松散的聯合體,中央政府軟弱無力,各州自行其是,矛盾重重。引導學生根據材料,閱讀教材第54頁,思考如何解決材料中麥迪遜提出的兩大困難。在設計一個由人來統治人的政府時,最大的困難在于:你必須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強制政府控制自己?!湹线d學生活動:1787年,美國制定憲法。針對麥迪遜提出的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1787年憲法確立聯邦制原則,規定美國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擁有最高權力,各州政府擁有一定自治權。針對如何強制政府控制自己,1787年憲法確立“三權分立”原則,國會、總統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彼此制衡。(設計意圖:運用時間軸梳理美國獨立戰爭的過程;分析史料,了解美國獨立戰爭的背景及影響;通過研讀史料,理解《獨立宣言》和1787年憲法的政治原則是對啟蒙思想的實踐,培養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能力。)三、法國大革命及其曲折反復的共和之路1.背景教師活動:出示法國等級制度漫畫和文字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法國大革命的背景。材料一經濟不平等的真正癥結還是在于特權免稅制度。為了換取政治上的集權,王權在與貴族的討價還價中作出讓步,賦予貴族免稅特權。因此,社會中最富有的群體逃避于國家稅收體制之外,全部財政負擔落到第三等級。材料二“是伏爾泰、盧梭滅亡了法國!”——路易十六學生活動:18世紀,法國資本主義經濟有了很大發展;法國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第三等級中力量日益壯大的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擺脫封建專制統治和等級制度的束縛;啟蒙思想對民眾產生了深刻影響。2.過程教師活動:出示法國大革命發展時間軸,結合時間軸講解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進程。第一條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條整個主權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國民。第四條自由就是指有權從事一切無害于他人的行為。第六條法律是公共意識的表現。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十七條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8月,議會頒布《人權與公民權宣言》,即《人權宣言》。閱讀材料,概括《人權宣言》明確提出了哪些精神。有何意義?學生活動:《人權宣言》明確提出了人權、自由、平等、法治、民權主權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原則,否定了專制王權和等級特權,將啟蒙思想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教師活動:1791年,議會頒布憲法,確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法國革命沒有結束,國內許多地方發生了王黨暴亂,企圖顛覆革命,恢復專制。國際上,歐洲封建君主國對革命既恐慌又仇視,武裝干涉法國革命。1792年,巴黎人民再次起義,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各派別輪流執政,激烈動蕩。1799年,拿破侖發動軍事政變,建立軍事獨裁統治。1804年,拿破侖加冕稱帝,成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根據材料,你如何評價拿破侖帝國的歷史意義?拿破侖在所有被他征服的地區都貫徹了法國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則。他廢除封建制度和農奴制,承認所有公民平等,實施其著名的《法典》。這些改革意味著進步,或至少意味著維新?!▏锩囊庾R形態也就對其創始人發生了反作用:拿破侖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而覺醒并充滿熱情,然后又在其導師背叛自己的原則時轉而反對其導師?!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學生活動:拿破侖建立帝國并不是封建王朝的復辟,拿破侖的統治維護了大革命所確立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法國大革命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則隨著拿破侖的軍隊傳播到歐洲各地。教師活動:第一帝國之后,法國政治舞臺又出現多次政權更替。1815年波帝王朝復辟,1830年建立君主立憲制的七月王朝,1848年成立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52年拿破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1870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誕生,1875年通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共和制度??v觀法國近代民主道路,請同學們用簡單的詞語概括法國近代的民主道路。學生活動:曲折艱難、激烈動蕩。教師活動:也正是因為法國長達百年激烈艱難的革命斗爭,對法國封建因素的革除最為徹底,也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法國大革命被認為是世界政治發展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設計意圖:通過法國大革命大事件時間軸,了解法國大革命和法國共和制度確立的發展線索,體會人類社會向民主政治演進的艱難曲折;研讀史料,理解《人權宣言》、拿破侖帝國統治對啟蒙運動思想理念的踐行。)四、資本主義的擴展1.俄國農奴制改革教師活動:19世紀,資本主義在全球范圍內繼續擴展。1861年,實行專制統治的沙皇俄國因空前危機掀起改革運動。出示材料,引導學生分析俄國沙皇政府為什么進行改革。18世紀俄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19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繼續發展。但這時……封建農奴制生產關系仍占統治地位。俄國在克里木戰爭中的失敗,徹底暴露了農奴制的落后和腐朽?!瓚馉幍氖∈罐r奴制俄國的一切矛盾表面化,尖銳化了。——劉宗緒主編《世界近代史》與其等農民自下而上起來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農民?!獊啔v山大二世(1856年3月)學生活動:俄國封建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發展;俄國在克里木戰爭中的戰敗加劇矛盾;沙皇政府為挽救統治危機,采用自上而下的改革。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概括俄國沙皇改革的主要措施。學生活動:進行廢除農奴制改革;實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選舉;實行統一的司法制度;進行教育改革;實行義務兵役制;采取各種措施刺激工業發展。教師活動:出示材料,請根據材料分析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歷史意義和局限性。1861年改革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2000多萬農民擺脫了人身依附關系,出現了大批自由的雇傭勞動力,農業生產商品化、專業化,農業機器被廣泛采用,資本主義工業得到了發展。農民無償得到土地和從貴族地主的奴役下獲得解放的要求并沒有得到滿足,所謂贖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地主對農民肆意掠奪的過程。據各省不完全的統計,這些地區有3326.8萬俄畝土地,按1854年到1865年市價計算,份地的地價為5.44億盧布,而實際上份地的贖買價格為8.67億盧布,這樣,地主所得到的贖金超過市價59%,多達3.23億盧布?!澾x自紀錄片《世界通史》學生活動:意義:廢除農奴制,社會經濟基礎發生根本變化,資本主義得到發展。局限性:農奴通過贖買得到土地又是對農奴的掠奪;改革沒有直接觸及沙皇專制制度,保留了大量農奴制殘余,沙皇專制制度依然存在。2.美國內戰教師活動:出示地圖《美國領土擴張和西進運動》和美國國旗變化圖,介紹美國內戰的背景。美國獨立后,走上了大規模擴張領土的道路,一直抵達太平洋東岸。美國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和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的發展,導致南北矛盾加劇,主要表現為:其一,關稅問題,北方工商業要求提高關稅,南方因棉花輸往英國,要求降低關稅;其二,西部領土建州問題,北方主張建立自由州,南方主張建立蓄奴州,在奴隸制存廢問題上斗爭尤其尖銳。1860年,主張限制奴隸制擴張的林肯當選總統;1861年,南方軍隊挑起戰爭,內戰爆發。1862年,林肯領導的聯邦政府先后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引導學生閱讀下列材料,思考它們頒布起到了什么作用。凡是美國公民,只要交10美元手續費,就可以在美國西部得到一塊土地,連續耕種5年后,這塊土地就成為他的私有財產?!墩胤ā纷?863年元旦起,廢除各州的奴隸制,并允許奴隸作為自由人參加北方軍隊?!督夥藕谌伺`宣言》學生活動:《宅地法》基本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贏得白人農民和新移民的支持,鼓舞了他們參加北方軍隊的熱情;《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為美國掃除了奴隸制度的障礙,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鼓舞了黑人參戰的熱情。教師活動:1865年,美國內戰以北方勝利而告終。聯邦政府的勝利維護了美國的國家統一,基本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隨后又在法律上承認了黑人的公民權利,為此后美國的發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礎,但黑人仍備受歧視。3.德意志統一教師活動:介紹德意志統一的背景。19世紀中期,德意志處于分裂狀態;受啟蒙思想和拿破侖戰爭的影響,德意志民族意識興起;19世紀30年代,德意志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要求統一,1834年,普魯士主導成立德意志關稅同盟,經濟統一推動著政治統一。教師活動:出示地圖《德意志統一》,和“威廉一世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圖片以及文字材料,介紹德意志統一的過程。當前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大多數人決議能夠解決……而是通過鐵和血?!滤果溒蒸斒繃跬皇榔鹩谩拌F血宰相”俾斯麥,俾斯麥決心通過武力統一德意志。1864-1871年,普魯士先后擊敗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統一了除奧地利以外的德意志。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56頁“學思之窗”,總結德國皇帝擁有哪些權力,并概括德意志帝國政體的特點。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