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藝術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_第1頁
敦煌的藝術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_第2頁
敦煌的藝術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_第3頁
敦煌的藝術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_第4頁
敦煌的藝術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保護壁畫結構一般是由(

)組成

A:支撐體

B:顏料層

C:底色層

D:地仗層

答案:ABCD下列常見的壁畫病害中,其中(

)壁畫病害是由水鹽反復作用造成的;(

)是地仗層與支撐體之間的黏結力喪失造成的。

A:皰疹

空鼓

B:酥堿

空鼓

C:皰疹

起甲

D:酥堿

起甲

答案:B莫高窟壁畫常用的一種容易變色的顏料,它是(

)。

A:青金石

B:藤黃

C:鉛丹

D:二氧化鉛

答案:C壁畫分析研究發展的趨勢為由原來的取樣實驗室分析向(

)的技術方向發展。

A:原位無損分析

B:微損分析

C:精細化分析

D:微觀分析

答案:A《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強調的保護原則是(

)。

A: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

B:可逆性原則

C:最小干預原則

D:真實性原則

答案:A我國第一部與國際保護標準全面接軌的指導性文件是(

)。

A:《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

B:《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

C:《長城保護條例》

D:《文物保護管理暫行條例》

答案:A壁畫保護修復材料的篩選,應盡可能使用(

),分室內篩選研究和現場試驗研究兩個階段。

A:傳統材料

B:傳統材料或通過鑒定已推廣使用的材料

C:新型合成材料

D:強度適中的材料

答案:B起甲壁畫保護修復材料篩選的主要控制指標是(

)。

A:色度

B:密度

C:粘接性

D:收縮率

答案:AC通常情況下,莫高窟壁畫起甲修復工藝步驟包括1清理2表面加固3注膠4回帖5除塵6滾壓。以上正確的順序是

A:215346

B:531462

C:153426

D:513462

答案:D今后壁畫保護的趨勢是

A:主動性保護

B:搶救性保護

C:預防性保護

D:被動式干預

答案:AC敦煌藝術的傳承創新敦煌石窟在哪些方面受到印度的影響?

A:線描技法

B:覆斗頂窟

C:中心柱窟

D:經變畫構圖

答案:C20世紀40年代許多畫家紛紛到敦煌學習臨摹壁畫,這些畫家主要有:

A:張大千

B:關山月

C:徐悲鴻

D:傅抱石

答案:AB常書鴻為什么要離開法國而到敦煌去?

A:敦煌有值得奮斗的事業

B:敦煌的工資較高

C:法國的生活艱難

D:敦煌生活比較安逸

答案:A學習敦煌藝術在雕塑創作方面取得較大成就的藝術家主要有:

A:常沙娜

B:董希文

C:孫紀元

D:何鄂

答案:CD永久保存敦煌壁畫,主要依靠什么樣的高科技來進行?

A:生命科學

B:高分子化學

C:遙感技術

D:數字化技術

答案:D近年來傳承敦煌藝術進行創新取得顯著成果的主要有哪些領域?

A:服裝設計

B:動漫

C:電影

D:音樂舞蹈

答案:AD中亞國家為什么希望敦煌研究院幫助他們進行文物保護工程?

A:敦煌研究院有一批高水平的保護專家

B:敦煌研究院比較有錢

C:敦煌研究院比較有名

D:敦煌研究院跟中亞國家關系比較好

答案:A敦煌壁畫中的《法華經》藝術在現存三部漢譯《法華經》中,《妙法蓮華經》對中國佛教影響最大,它的譯者是

A:后秦·鳩摩羅什

B:唐?義凈

C:隋·阇那崛多等

D:西晉·竺法護

答案:A《法華經》的主要思想之一是:

A:“不二法門”

B:“蓮華藏”

C:“性空幻有”

D:“眾生皆有佛性”

答案:D在《法華經》藝術中,“二佛并坐”說法圖中描繪的“二佛”是

A:釋迦牟尼佛、彌勒佛

B:釋迦牟尼佛、多寶佛

C:多寶佛、彌勒佛

D:多寶佛、阿彌陀佛

答案:B敦煌“法華經變”中的“火宅喻”和“窮子喻”場景分別出自《法華經》的(

A:《譬喻品》、《信解品》

B:《譬喻品》、《法師品》

C:《法師品》、《安樂行品》

D:《譬喻品》、《如來壽量品》

答案:A敦煌壁畫中的法華經變藝術的主流圖式為

A:“二佛教并坐”說法圖與其它圖像的組合

B:單幅畫式經變畫

C:連環畫式經變畫

D:“二佛教并坐”說法圖

答案:B敦煌歷史文化背景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

)?

A:東端

B:西端

答案:B敦煌地區青銅時代的四壩先民較多地受到()的影響。

A:北非埃及文明

B:南亞古印度文明

C:西亞兩河文明

答案:C漢代開郡,中原移民和諸羌、月氏、匈奴遺緒融合并共同開發,使得當地既有厚重的中原文化基礎,又具有與中、西亞密切聯系的文化傳統,形成這一地區(

)。

A:包容并蓄的文化基因

B:強悍的民風

答案:A敦煌懸泉遺址出土“浮屠里”簡,證明敦煌地區在(

)已出現以佛塔為中心的佛寺建筑。

A:公元前1世紀

B:公元1世紀

答案:B前秦建元二年(366),自東而來的“沙門樂僔杖錫西游至此(鳴沙山)……架空鐫巖”“次有法良禪師從東屆此”營建“伽藍”。西游、東來之僧不憚跋磧涉砂獨垂青于此的真正原因(

)。

A:適宜的佛教文化生態環境

B:“忽見金光,狀有千佛”的“諸多神異”

答案:A第一章測試漢代在西北設立的河西四郡是武威、_____、______

、敦煌。

A:嘉峪關

B:蘭州

C:張掖

D:酒泉

答案:CD敦煌藏經洞出土的各種文物總計約(

)件。

A:2萬

B:5萬

C:3萬

D:10萬

答案:B敦煌壁畫主要可分為七類,分別是尊像畫、佛教故事畫、______、傳統神怪畫、經變畫、______、裝飾圖案畫。

A:歷史畫

B:佛教史跡畫

C:供養人畫像

D:山水畫

答案:BC唐代莫高窟營造了一些大佛,包括第______窟的北大像和第_____窟的南大像。

A:158

B:96

C:130

D:45

答案:BC莫高窟北涼時期交腳菩薩像的雙獅座是來自_____的影響。

A:古羅馬

B:古希臘

C:古波斯

D:古印度

答案:A1900年莫高窟藏經洞被發現,里面出土了大量的文物,都是佛經寫本。

A:錯

B:對

答案:A敦煌石窟每個洞窟的內部建筑形式,完全是按照印度石窟的樣式建造的。

A:對

B:錯

答案:B敦煌壁畫不僅僅表現了佛教的內容,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諸多場面。

A:對

B:錯

答案:A出資營建洞窟的人稱為供養人。供養人都是世家大族和文武官員。

A:對

B:錯

答案:B第二章測試漢武帝占領了敦煌地區以后建立了一個關叫玉門關,是因為(這是玉進入中國的一個關口)

A:錯

B:對

答案:B公元前138年,漢武帝第一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目的是去伊犁河流域找被匈奴人打走的(

),來聯合進攻匈奴。

A:貴霜人

B:吐蕃人

C:蒙古人

D:月氏人

答案:D兩漢時期并列在整個絲綢之路上的四大帝國是:

A:羅馬帝國

B:漢帝國(中國)

C:貴霜帝國

D:安息帝國(帕提亞)

E:粟特帝國

F:亞述帝國

答案:ABCD儒家文化在河西走廊的傳播,主要是在(

)時期。

A:西漢時期

B:三國時期

C:東漢時期

D:魏晉南北朝

答案:D中古時期,即約公元3-10世紀,活躍在整個絲綢之路貿易中的重要角色,是中亞的商業民族(

)。

A:阿富汗人

B:粟特人

C:安息人

D:貴霜人

答案:B粟特人所信仰的宗教瑣羅亞斯德教,在中國被稱為(

)。

A:祆教

B:伊斯蘭教

C:基督教

D:景教

答案:A隋煬帝所派黃門侍郎裴矩所書的《西域圖記》的序言保留在《隋書·裴矩傳》里,說當時有三條絲綢之路,都會經過敦煌。

A:錯

B:對

答案:B唐代,五臺山的文殊信仰也逐漸地進入到了敦煌。

A:對

B:錯

答案:B第三章測試飛天就是佛經中所說的_______、_______。

A:西王母

B:天人

C:諸天

D:神仙

答案:BC飛天相關的故事最早見于印度古代文獻《

》。

A:大莊嚴論經

B:羅摩衍那

C:維摩詰經

D:佛本行集經

答案:B中國現存最早表現神仙思想的帛畫是_______時期的。

A:漢朝

B:唐朝

C:商朝

D:戰國

答案:D中國傳統的神仙主要有_______、_______等。

A:伏羲

B:東王公

C:乾達婆

D:緊那羅

答案:AB唐代第_____窟的兩組雙飛天,是敦煌唐代飛天的典型代表。

A:220

B:320

C:321

D:217

答案:B______和

______朝,來自少數民族地區的藝術影響到了敦煌,飛天出現了一些特別的畫法。

A:北魏

B:唐朝

C:西夏

D:元朝

答案:CD印度人喜愛的那種注重肉體感觀之美,男女成雙的飛天也傳到了敦煌。

A:錯

B:對

答案:A把中國傳統的神仙形象畫在佛教的洞窟中,反映了南北朝時代中國人對佛教的一種理解。

A:錯

B:對

答案:B中原風格與西域風格并存的狀態,在隋唐時代壁畫中較為常見。

A:錯

B:對

答案:A唐代畫家表現的飛天充滿動感,甚至還表現出飛天穿梭于樓閣中的軌跡,反映了飛天藝術的成熟。

A:錯

B:對

答案:B第四章測試從印度和西域傳來的人物畫技法(即“西域式暈染法”),在新疆的______石窟、敦煌石窟和______石窟的早期壁畫中都可以看到。

A:炳靈寺;克孜爾

B:克孜爾;炳靈寺

C:克孜爾;云崗

D:炳靈寺;龍門

答案:B“中原風格”是源于南方以_______、_______等畫家為代表的畫風。

A:吳道子

B:王羲之

C:顧愷之

D:陸探微

答案:CD莫高窟第_______窟、第_______窟等窟的維摩詰經變中,都畫出了帝王圖與外國王子圖。

A:220

B:323

C:332

D:217

答案:AC從中國繪畫史來看,唐代是一個重視_______的時代。

A:寫實

B:寫意

C:線描

D:水墨

答案:A吳道子繪畫最受推崇的,也是他的畫中最具特色的,就是________。

A:用色

B:用筆

C:用墨

D:構圖

答案:B《歷代名畫記》將周昉與________、_________

、吳道子并舉,稱為佛畫的“四大家”。

A:張僧繇

B:顧愷之

C:曹仲達

D:陸探微

答案:AC中國最初的佛教壁畫中,往往出現外來的藝術與本土藝術雜揉的狀況。

A:對

B:錯

答案:A敦煌早期洞窟如第268、272、275窟的壁畫,由于受印度和西域的影響,具有“稚拙、粗獷”的風格特點。

A:錯

B:對

答案:A吳道子在唐代很受推崇,就是因為把“象似”作為繪畫的最高境界。

A:錯

B:對

答案:A中國古代繪畫自五代北宋以后,把山水放在第一位,人物畫逐漸不受重視,特別是到了明清以后,人物畫趨向衰落。

A:錯

B:對

答案:B第五章測試敦煌早期壁畫中,山水景物主要用作背景,多出現在________中。

A:佛像畫

B:圖案畫

C:經變畫

D:故事畫

答案:D中國在南北朝時期已出現了獨立的山水畫,并有專門畫山水的畫家,如_______、_______等。

A:王微

B:曹仲達

C:顧愷之

D:王羲之

答案:AC唐代以山水畫而著名的畫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

A:王維

B:展子虔

C:周昉

D:李思訓

答案:AD莫高窟第_______窟中第一次出現了沒有佛教故事的山水畫。

A:323

B:303

C:217

D:419

答案:B唐代第________窟的壁畫中體現出畫水的高度成就,特別是水面反射的波光極有特色。

A:320

B:217

C:148

D:172

答案:D敦煌壁畫中最早出現水墨山水畫是在________時期。

A:盛唐

B:初唐

C:晚唐

D:中唐

答案:D佛教繪畫最初都是按印度傳來的樣式制作的,但是,很快就被中國藝術家進行改造,山水畫進入佛教壁畫,就是中國化的一個方面。

A:對

B:錯

答案:A唐宋時代的山水畫色彩豐富,稱為“青綠山水”。

A:錯

B:對

答案:A隋代壁畫中可以看出,畫家不再停留在對山巒的概括性籠統的描繪,而是把山巖作為近景來刻劃,強調巖石細部的質感。

A:錯

B:對

答案:B中唐第112窟的山水畫是李思訓一派青綠山水畫的代表。

A:對

B:錯

答案:B第六章測試敦煌壁畫中的敘事性經變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A:涅槃經變

B:觀無量壽經變

C:法華經變

D:維摩詰經變

答案:AD敦煌石窟中的涅槃經變往往采取塑像與壁畫相結合的形式來表現,如第________窟、第________窟等。

A:148

B:130

C:323

D:332

答案:AD所謂“凈土三經”就是指《佛說阿彌陀經》、《

》和《

》三部佛經,是凈土宗修習的主要經典。

A:佛說藥師琉璃光佛經

B:佛說彌勒經

C:觀無量壽經

D:無量壽佛經

答案:CD榆林窟第25窟的_________中的婚嫁圖,新娘著吐蕃裝。賓客中有著漢裝者,也有著吐蕃裝者,反映了中唐時期漢族與吐蕃族通婚的狀況。

A:藥師經變

B:法華經變

C:彌勒經變

D:觀無量壽經變

答案:C第220窟的________中畫出了帝王聽法的形象,與唐朝畫家閻立本所畫的《歷代帝王圖》很相似。

A:維摩詰經變

B:觀無量壽經變

C:法華經變

D:阿彌陀經變

答案:A隋代畫家_______和_______都以建筑畫而著名,而當時宮殿建筑實物也給畫家們提供了寫生的對象。

A:展子虔

B:楊契丹

C:鄭法士

D:田僧亮

答案:AB畫史記載隋唐時代中原地區很多寺院壁畫中的經變畫,其中有不少是展子虔、吳道子等著名畫家所繪。

A:錯

B:對

答案:B阿彌陀經變、無量壽經變都是以山水景物為中心來描繪佛國世界的。

A:錯

B:對

答案:A根據佛經,要進入西方凈土世界,須從蓮花中化生而出。所以,化生就是進入凈土世界的象征。

A:錯

B:對

答案:B中國的經變畫形成了對人物群像、建筑、山水等綜合表現的方法。這是印度、中亞的佛教美術中看不到的。

A:對

B:錯

答案:A第七章測試敦煌莫高窟共有________多身彩塑。

A:2400

B:2000

C:5000

答案:A敦煌彩塑歷經了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時代。

A:對

B:錯

答案:A北魏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佛像在第_______窟。

A:259

B:254

C:437

答案:A具有代表性的中心柱是_______時期典型洞窟形制的特點。

A:唐

B:隋

C:北朝

答案:C中心柱上是______面開龕。

A:四

B:三

C:二

答案:A敦煌彩塑中第一身弟子迦葉出現在北朝的_______窟。

A:435

B:439

C:432

答案:B隋代推崇三身佛最具代表性的洞窟是第______窟。

A:416

B:427

C:419

答案:B莫高窟敦煌彩塑是用當地的________,加入麥草、麻棉花進行塑造的。

A:澄板泥

B:黑泥

C:紅膠泥

答案:A敦煌彩繪用的顏料是_______顏料。

A:礦物

B:油彩

C:水彩

答案:A唐代洞窟彩塑的主要內容有___________像。

A:弟子

B:菩薩

C:天王

D:佛

答案:ABCD第八章測試_______是佛教凈土的象征,也是佛教裝飾的基本紋樣。

A:蓮花紋

B:火焰紋

C:忍冬紋

D:云氣紋

答案:A平棋圖案是繪于洞窟______的圖案。

A:人字披頂

B:藻井

C:平頂

D:佛龕頂

答案:C新疆和田附近曾發現4世紀的木雕佛像,頭光、身光上均刻放射狀直線表示太陽光芒,是受_____影響的風格。

A:東方

B:西方

C:印度

D:西藏

答案:B藻井邊飾中的_____、帷幔中的_____是隋代圖案紋樣中的兩顆明星。

A:忍冬三角紋

B:纏枝蓮花紋

C:聯珠紋

D:火焰紋

答案:AC______在唐社會生活中流行最為廣泛。

A:菱格紋

B:石榴紋

C:團花紋

D:幾何紋

答案:C________時期的藻井四周邊飾層次多,還出現了“工”字紋、“天”字紋等等。

A:隋朝

B:西夏

C:唐朝

D:元朝

答案:B紋樣是圖案構成的素材。當紋樣被組構成一幅完整的圖案,裝飾于它特有的載體時,這些紋樣才能稱作是一幅圖案裝飾作品。

A:錯

B:對

答案:B中國漢文化中的龍可追溯到數千年前,在山東與河南考古發現的漢代石刻中,都有拱形同體雙首龍,因此,敦煌壁畫中佛龕的龍首龕梁與佛教無關,是中國傳統藝術的反映。

A:錯

B:對

答案:A葡萄紋、石榴紋均源于西亞。初唐葡萄藻井紋樣簡潔,作四出十字構架,枝藤環繞成網狀,沿分枝裝飾葡萄紋。

A:錯

B:對

答案:B五代北宋的裝飾圖案以龍紋為特征,一窟藻井一團龍。隱喻著一種據地稱王的觀念。

A:對

B:錯

答案:A第九章測試早期壁畫樂舞的內容包括_________。

A:供養伎樂

B:世俗樂舞

C:飛天

D:天宮伎樂

答案:ACD唐代壁畫成為盛期的原因_________。

A:文化發達

B:社會安定

C:經濟繁榮

答案:ABC最早運用敦煌舞姿創作的京劇《天女散花》是哪位藝術家的創作?

A:梅蘭芳

B:荀慧生

C:尚小云

D:程硯秋

答案:A敦煌莫高窟是一種_______藝術。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佛教

答案:D飛天在印度佛教是誰的化身?

A:犍達婆

B:優哩婆濕

C:麥納迦

D:緊那羅

答案:AD__________畫是中國人的創造,是__________中國化的主要方式之一。

A:經變畫、佛教

B:經變畫、道教

答案:A敦煌舞的審美特征包括________。

A:抒情的美

B:傳神的美

C:和諧、寧靜的美

答案:ABC敦煌舞教學體系的創建,是1981年在甘肅省藝術學校進行教學實踐的。

A:對

B:錯

答案:A確立敦煌舞的風格,舞姿之間的啟承轉合,也就是舞蹈的動律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更重要的是明確它的外部特征。

A:對

B:錯

答案:B一個舞種或一個藝術流派的形成,應具備教材、人才、劇目三個條件。

A:對

B:錯

答案:A第十章測試現見三組敦煌樂譜的編號者是:

A:伯希和

B:斯坦因

C:林謙三

答案:A敦煌樂譜中的音高符號是:

A:○、

B:○幾

C:○口

答案:B敦煌樂譜的譜式是:

A:笛譜

B:琵琵譜

C:琴譜

答案:BP.3808敦煌樂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