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1頁
《致大海》-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2頁
《致大海》-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3頁
《致大海》-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4頁
《致大海》-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致大海本課目標1.理清文章脈絡,理清思路及基礎知識2.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含義3.深刻理解文章內涵目錄01背景介紹02文本梳理03知識梳理04歸納總結背景介紹01背景介紹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俄國詩人、作家。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個貴族地主家庭。1811年6月,考入皇村學校。1814年7月,詩歌《致詩友》發表在《歐洲通報》上。1817年3月,出版了第一本詩集《亞歷山大·普希金詩集》;7月,完成詩歌《自由頌》,造成一定影響。1819年7月,寫出詩歌《鄉村》。1820年3月,完成第一部長詩《魯斯蘭和柳德米拉》,引起文壇關注。1821年,完成長詩《高加索的俘虜》。1825年,完成短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1828年,完成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1830年,參加《文學報》的編輯工作。1833年10月,完成長詩《青銅騎士》;12月30日,被尼古拉一世任命為宮中低級侍從。1836年10月,完成小說《上尉的女兒》。1837年2月10日,因決斗負傷而死背景介紹《致大海》寫于1824年。1820年,普希金因創作了大量的政治詩而引起沙皇的驚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熱愛自由,不愿阿諛逢迎敖德薩總督,于1824年又革職遣送回鄉(第二次流放)。臨別前夕,詩人登上高加索海邊的巖石,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想起與大海有關的英雄,不禁思緒起伏,寫下了這首詩篇。文本梳理02文本閱讀(1)詩人為什么如此熱愛大海?大海有沒有象征意義?因為大海有廣闊的胸懷,驚人的威力,壯麗的景色。更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詩歌的第一句“再見吧,自由奔放的大海”即揭示了這種象征意義。(2)詩人對大海的禮贊反映了什么?反映了詩人對自由的熱愛與追求。文本閱讀(3)詩人面對大海為什么感到悲傷痛苦?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詩人失去自由的“苦惱心傷”。(4)詩人由大海而想起與大海有關的英雄拿破侖和偉大詩人拜倫,這反映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詩人極力贊頌英雄拿破侖和偉大詩人拜倫,一方面表明詩人對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詩人對前程渺茫、壯志難酬的悲哀。文本閱讀好像是朋友的憂郁的怨訴,/好像是他在臨別時的呼喚,/我最后一次在傾聽/你悲哀的喧響,你召喚的喧響。——大海這一意象已滲透了詩人強烈的主觀情感。因為詩人將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個地方,因而大海也仿佛在為詩人發出“憂郁的怨訴”,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這臨別時,她又向詩人發出了“召喚的喧響”,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喚。因而詩人在第3節中不禁直抒胸臆:“你是我心靈的愿望之所在呀!”充分表現了詩人對自由的向往與矢志追求。文本閱讀英雄和詩人:如何評價?詩人追懷了拿破侖、拜倫,怎樣評價他們?詩人的態度?拿破侖:“峭壁”“光榮的墳墓”“偉大的回憶”“在寒冷的夢里沉沒”“在苦惱里長眠”詩人態度:禮贊、贊美、同情拜倫:“天才”“我們心靈的另一個主宰”“使自由在悲泣中”“自己的桂冠留給世上”“他是由你的精氣塑成的”“他是你的形象的反映”詩人態度:禮贊(自由特質、大海的化身)英雄和詩人:“光榮”“偉大”“天才”“心靈主宰”“自由的桂冠”,彰顯詩人詩人對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寒冷”“苦惱”“悲泣”等反映了詩人對前程渺茫、壯志難酬的悲哀。文本閱讀大海意象:大海:如果你用修飾詞添加,你會用什么?關注普希金筆下的大海,用了什么樣的修飾詞,都寫了哪些方面?“自由的元素”“藍色的浪頭翻滾起伏”“驕傲的美閃爍壯觀”“沉郁的吐訴”“那喑啞的聲音,那深淵之歌”“幽靜”“任性的脾氣的發作”“喜怒無常”“倔強”“壯觀的美色”我們通過這些詞匯,可以看到一個大海是自由的、美麗的、痛苦的、任性的、喜怒無常的、倔強的、壯觀的。文本閱讀大海的象征意義:詩人借助大海的這些特點:象征詩人自己,普希金是美麗的,就是這樣風流倜儻,帥氣,才華橫溢;普希金用作品表達著先進思想,但不容于沙皇專制政府,被流放,壓抑中;普希金又和大海一樣,進行著反抗,強烈倔強的反抗。象征著詩人的向往:自由。文本閱讀全詩除去借意象和英雄詩人抒發情感之外,還有很多直抒胸臆的句子。“我全心渴望的國度啊,大海!”“我多么愛聽你的”“激動我的心靈”“熱烈地擁抱你”“永遠不會被我遺忘”“心里充滿了你”。這首詩歌全篇寫景,并無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詞。但借助描繪大海,賦予它性格。知識梳理03知識梳理欣賞詩歌,首先必須把握詩歌的意象。意象是溶注了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它往往又具有某種象征意義。本詩中的“大海”既是自由精神的象征,也是詩人借景抒情的對象,因而“大海”浸透了詩人的主觀情感,把握了此點便等于掌握了解讀詩歌的鑰匙。另外要欣賞品味詩歌深刻的內涵和佳妙之處,還必須通過反復的誦讀。只有這樣詠嚼才能探微攬勝,深入佳境。歸納總結04文本閱讀全詩除去借意象和英雄詩人抒發情感之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