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生活1社會發展規律_第1頁
哲學生活1社會發展規律_第2頁
哲學生活1社會發展規律_第3頁
哲學生活1社會發展規律_第4頁
哲學生活1社會發展規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8日下午,山西王家嶺煤礦發生一起透水事故。截止到18時30分,初步核查情況為,當班下井261人,升井138人,123人被困井下。被困的人員不是工人,而是施工人員,被困人員多為山西、河北、湖南、貴州4省籍農民工。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8日就山西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搶救被困人員。受黨中央、國務院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已趕赴現場,指揮救援。當前1頁,總共39頁。第四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十一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一、社會發展的規律當前2頁,總共39頁。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整個世界)歷史唯物主義(人類社會)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第四單元

認識社會和價值選擇(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聯系、發展、全面)(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當前3頁,總共39頁。(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及規律)(三)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和實現方式一、社會發展的規律當前4頁,總共39頁。(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1、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1)舊的社會歷史論的局限性認為人類社會發展是由人們主觀意志決定,把精神看成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原因。只考察了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沒有追溯到產生這些思想動機的物質原因——社會存在——歷史唯心主義

(唯心史觀)

思考:

為什么過去人們在歷史觀上會陷入唯心主義的錯誤?階級局限、生產力局限、認識對象的特殊性……沒有從實踐出發當前5頁,總共39頁。(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2)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實現了

的有機統一;唯物辯證的

和唯物辯證的

的有機統一。

唯物主義辯證法自然觀歷史觀

思考:為什么馬克思能夠發現社會發展的規律,作出科學的闡述?無產階級、生產力……從實踐出發當前6頁,總共39頁。(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2、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基本含義社會生活社會存在——物質方面社會意識——精神方面(如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地理環境、人口因素等,主要是指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如政治法律思想、藝術、道德、宗教、哲學、科學以及風俗習慣等)例:下列現象屬于社會存在的是()A.鄧小平理論B.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C.生產關系D.生產力E.“三個代表”的思想F.自然地理環境G.文學藝術BCDF當前7頁,總共39頁。(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3、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在北京,什么問題已經成為百姓最關注、希望政府采取措施的大事?關注現實思考1當前8頁,總共39頁。(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3、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①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②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著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

窮人絕無開交易所折本的懊惱,煤油大王哪會知道北方撿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災區的饑民,大約總不去種蘭花,像闊人老太爺一樣……——魯迅

當前9頁,總共39頁。

為什么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百姓最關注、最希望政府采取措施的大事?關注現實思考2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當前10頁,總共39頁。

北京市政府采取了怎樣的對策來“醫治”這個

“癌癥”

?關注現實思考3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當前11頁,總共39頁。

北京市政府采取的對策對“醫治”

城市的“癌癥”效果如何(試舉一例)?關注現實思考4當前12頁,總共39頁。(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3、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2)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①社會意識能夠反作用于社會存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其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的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當前13頁,總共39頁。

面對城市的“癌癥”,政府制定了積極的緩解政策,但為什么一部分人的環保意識依然比較淡薄?關注現實思考5當前14頁,總共39頁。(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3、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2)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②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有時先于或落后于)當前15頁,總共39頁。(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社會意識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其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實踐觀點,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打開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實踐”知識小結當前16頁,總共39頁。思維與存在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區別:①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則不是;②對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對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關系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基本依據。聯系: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具體表現。注意:當前17頁,總共39頁。牛刀小試C當前18頁,總共39頁。【例題2】(2009年浙江文綜)宋代是我國手工業與商業蓬勃發展的時期,歷史學家研究發現,宋代民間崇拜的神靈被認為除了具備驅災治病、報境安民等傳統農業社會型的神靈外,還開始擁有諸如預告物價、保護商賈等神靈。下列觀點與這一歷史現象所蘊含的哲學原理相同的是

)①倉廩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②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③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④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牛刀小試C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宋代當時的社會決定了當時的人們相信神靈的存在,人們的社會生產受當時具體歷史條件的局限,故選①②④。③表述的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二者都是社會存在,不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故排除。

當前19頁,總共39頁。(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1、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規律物質資料生產方式——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決定著社會形態的變革和更替

”人與自然的關系(生產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生產關系)舊石器→新石器→青銅器→鐵器→機器→計算機自動化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產品的分配關系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當前20頁,總共39頁。(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1、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規律(1)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統一于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2)生產力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

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

生產力的變化發展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3)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

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對生產力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對生產力的發展起阻礙作用。“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當前21頁,總共39頁。

從根本上說,現代化建設中為什么需要不斷地改革和完善?改革和完善的是什么?(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1、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規律從根本上說,社會主義改革就是調整生產關系,改革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部分,建立與生產力相結合的生產關系,從而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推動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前22頁,總共39頁。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鐵制工具蒸汽機電子計算機原子能空間技術社會化大生產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示意圖

石器金屬工具生產力生產關系生產方式的變革決定著社會形態的更替。當前23頁,總共39頁。(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2、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規律①含義:經濟基礎:指生產關系的總和。上層建筑:指一定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以及該社會的各種思想觀點和社會意識形態。下列選項中屬于上層建筑的有

A生產資料公有制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C國家政權D社會意識形態

E按勞分配制度F大機器生產

G人民代表制度

H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I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相互關系當前24頁,總共39頁。(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2、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規律①含義:②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

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它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

當上層建筑為經濟基礎服務,有效地保護經濟基礎,就一定能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嗎?

當前25頁,總共39頁。(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2、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規律①含義②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③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

時,它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

進步;當它為落后的經濟基礎服務時,

則束縛生產力的發展,阻礙社會前進。

當前26頁,總共39頁。生產力生產關系

·經濟基礎決定反作用上層建筑意識形態制度和設施決定反作用(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知識小結當前27頁,總共39頁。牛刀小試3A當前28頁,總共39頁。(三)、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

社會發展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在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中實現的。

當前29頁,總共39頁。在階級社會里,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的。1、階級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階級斗爭是推動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當前30頁,總共39頁。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的內容: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它的解決方式不是通過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階級斗爭的方式解決,只能通過社會主義的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加以解決,即改革。2、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方式當前31頁,總共39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的改革:(1)【改革的性質】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2)【改革的根本目的】改革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3)

【改革的作用】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當前32頁,總共39頁。原始社會——階級社會(奴隸、封建、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總趨勢:由低級向高級,是前進的、上升的,過程是曲折的。實現方式:人類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不斷解決社會的基本矛盾實現的。

(1)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2)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當前33頁,總共39頁。尋覓社會的真諦社會存在社會意識決定反作用(阻礙、促進)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生產力生產關系決定反作用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決定反作用(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狀況規律)(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規律)實踐通

過不

決社會歷史發展總趨勢前進的、上升的過程是曲折

的實現途徑階級社會—階級斗爭社會主義社會—改革當前34頁,總共39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淵源于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它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和政治的基本特征,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原理分析說明。當前35頁,總共39頁。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1、社會存在的性質決定社會意識的性質。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然反映我國社會經濟和政治的基本特征”。2、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