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應用的并發癥和防治_第1頁
喉罩應用的并發癥和防治_第2頁
喉罩應用的并發癥和防治_第3頁
喉罩應用的并發癥和防治_第4頁
喉罩應用的并發癥和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喉罩應用的并發癥和防治第一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歷史1983年DrBrain發明1988年正式投入生產1993年被ASA作為困難氣道處理的指南2003年全世界已應用1億人次以2009年上海麻醉質控困難氣道用品第二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喉罩類型標準型通氣道喉罩氣囊充氣管第三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4喉罩類型LMA-Fastrach插管LMAProSeal食道通道非充氣喉罩光纖LMA用于指導插管和觀察聲帶第四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5LMA-Fastrach腸梗阻、飽胃急診手術頭、面、頸部大手術特殊體位:側俯臥、開胸第五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6插喉罩充氣囊通氣插入導管導管充氣囊通氣第六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7導管第七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8頂管棒,抽氣囊拔喉罩第八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9氣道食道雙管喉罩

LMA-Proseal與食道相連接有效吸引防止誤吸方便插胃管第九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0LMAProSealEvans報道300例LMAProSeal,成功率98%,評分為容易91%,平均氣道封閉壓29cmH2O,20%病人可超過40cmH2O;胃管插入成功率98.6%。術后咽痛23%,24小時后16%。Brimacombe在384例病人多中心研究中,發現LMAProSeal插管較LMA慢,但氣道密封好,插胃管快而容易,術中并發癥和術后咽痛相近。第十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1SLIPA喉罩不充氣有積液腔第十一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2喉罩的適應證:

替代面罩和口咽通氣道不需肌松的體表、四肢全麻短小手術通氣效果好,低氧血癥發生率低容易固定,減少調整次數氣體入胃的弊病較FM輕;用于輔助和控制呼吸更方便,允許在短時間內加深麻醉第十二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3替代面罩和通氣道用于PACUDob觀察了PACU拔管后病人應用LMA和OA各26例,LMA組僅一例病人需要調整,氧飽和度好;OA組維持氣道維持重度困難2例,中度5例,輕度12例,7例無困難。Harnett比較了49例嬰兒LMA和FM加OA,以屏氣、嗆咳、喉痙攣、分泌物、呼吸道梗阻、氧飽和度低于95%為指標,結果不良事件發生率LMA15/27,面罩5/22。第十三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4替代氣管導管(1)

適用于無嘔吐返流危險的手術,尤其是保留自主呼吸的病人,便于觀察呼吸,評估中樞功能。Joshi等報道自主呼吸時呼吸功LMA1.4+/-0.3J/minETT1.9+/-0.4J/min

第十四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5替代氣管導管(2)

通過喉罩可施行纖支鏡激光聲帶手術、氣管或支氣管內小腫瘤手術。不希望使用氣管內插管的病人急救人員學習容易,效果可靠。未受訓的人員第一次插管成功率87%喉罩下施行心肺復蘇,86%可獲得滿意通氣效果第十五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6替代氣管導管(3)與氣管插管比較:無喉鏡顯露、無氣管內刺激,應激輕;分泌物少;支氣管痙攣少。蘇醒時刺激小,氧飽和度維持好。眼科手術時使用喉罩引起眼壓升高幅度小,術后較少咳嗆,喉罩拔除反應較輕,眼內壓波動小。第十六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7不影響氣管纖毛活動Keller用美蘭注入左主支氣管背側面,用纖支鏡觀察40例支氣管黏液轉運速度10min時LMA13.9+/-2.0mm/min

ETT13.0+/-1.4mm/min

60min時LMA13.6+/-2.1mm/min

ETT6.9+/-1.2mm/min第十七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8麻醉深度要求低維持所需的麻醉深度比氣管插管者淺,麻醉藥用量減少。但插入時麻醉過淺容易發生喉痙攣。可不使用肌松藥,不發生“不能插管也不能通氣”的情況。LMA不會出現導管誤入食道未發現的情況第十八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19困難氣道控制對困難插管在應用標準面罩和呼吸囊不能維持有效通氣的場合,可用LMA作為緊急氣道。作為氣管插管的引導,將導引管或纖支鏡經喉罩插入氣管內。專用喉罩可直接插管,成功率90%。頸椎不穩定者無需對頭頸行移動操作。第十九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0禁忌證1、咽喉部感染、咽喉部腫瘤、膿腫、血腫等;扁桃腺異常腫大;呼吸道出血;有潛在呼吸道梗阻,如氣管受壓、氣管軟化。2、有嘔吐返流誤吸高度危險:飽食,習慣性嘔吐返流,有癥狀的食道裂孔疝,腹內壓過高,妊娠>14w。3、必須保持持續正壓通氣的手術。通氣壓力需大于25cmH2O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第二十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1LMA主要問題插入失敗氣道阻塞漏氣和胃脹氣返流、誤吸咽喉疼痛氣道損傷第二十一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2一般氣道并發癥概況ASA結案病例,氣道損傷為麻醉并發癥第4位(死亡,神經損傷,腦損傷,氣道損傷)最多見的喉損傷有聲帶麻痹、肉芽腫、杓狀軟骨脫位和血腫,多與氣管導管有關。可預測性差氣道損傷中完全按標準操作的占79%,而其他并發癥中僅占46%266例氣道損傷中,87例喉部損傷,其中80%為常規的非困難插管。第二十二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3通氣失敗和移位失敗率經典型2%(n=20023)插管型1%(n=5431)ProSeal型1%(n=1269)在非頭部或頸部手術時,移位的發生率約為0.1%(n=2616),而口內手術則增至5%左右。第二十三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4漏氣(1)漏氣與手術部位和時間、體位、頸部緊張度、通氣阻力等因素有關。氣道壓15-30cmH2O時,LMA漏氣率為13%-27%。氣道內壓不宜超過20cmH2O。肥胖或肺順應性降低,往往需要較高的氣道壓(>20cmH2O)。第二十四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5漏氣(2)Hoerauf在20例眼科手術全麻中,測定LMA和ETT手術室不同部位異氟醚平均濃度(范圍)

LMAETT器械護士0.64(0.22-26.89)0.31(0.02-1.07)麻醉醫師0.50(0.28-2.28)0.35(0.02-0.73)手術醫師0.36(0.20-3.93)0.29(0.01-0.50)絕大多數低于2ppm第二十五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6胃脹氣的發生率在氣道峰值15cmH2O時為0-2%氣道峰值20cmH2O時為0-2%氣道峰值25cmH2O時為0-5%氣道峰值30cmH2O時為5-50%臨床可測及的胃脹氣0.3%(n=16533)第二十六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7胃脹氣(1)喉罩可能覆蓋部分食管口,致正壓通氣時出現胃膨脹和返流現象。0-7%的患者食道暴露于LMA邊緣內,麻醉氣體可能進入胃,尤其當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減退時。Maltby比較了101例插胃管腹腔鏡膽囊手術病人用LMA和ETT,由外科醫師盲評胃脹氣情況,結果兩組無差別。第二十七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8胃脹氣(2)Latorre在108例LMA病人采用遞增潮氣量的方法達到氣體入胃、嚴重漏氣不能再增加潮氣量、氣道壓達到40cmH2O,再用纖支鏡觀察LMA位置位置不正總發生率40%胃充氣19%(21/108),其中90%發生在位置不正的病人(19/21)。漏氣發生率42%,與位置無關。第二十八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29反流誤吸對預防氣囊上分泌物泄漏的失敗率為0.5%(n=835)。使用pH探頭檢測,咽部反流的發生率為5%,但臨床可測及的發生率為0.07%(n=48899)。空腹病人誤吸的發生率為0.012%(n=109772)。第二十九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0返流誤吸(1)誤吸發生率不高,但氣管內吸引困難LMA發生率2/10,000面罩和插管1.7/10,000Owens觀察55例病人用LMA和FM距鼻孔30cm處食道返流53.6%和22.2%距鼻孔20cm處食道返流兩組相同Ozlu測定56例麻醉20min內食道下端pH,LMA、導管/面罩兩組間和組內均無差異。第三十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1返流誤吸(2)Joshi持續觀察28例LMA和32例ETT全麻自主呼吸門診手術病人下咽部pH變化,無一例返流(pH小于4),LMA組中位數5.7,ETT組6.2但Gataure等發現清醒后拔除并發癥多,包括低氧和返流(LMA頂端pH為3及以下14/50比4/50)。

第三十一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2返流誤吸(3)Stone對996例醫院內CPR分析面罩-呼吸囊或隨后插管,返流12.4%用LMA通氣或隨后插管返流3.5%LMA截石位誤吸危險大于平臥位。傳統認為氣管導管能更有效防止誤吸和喉痙攣,但須注意插管過程需要深全麻、肌松藥和直接喉鏡暴露,此階段又是返流誤吸高發期。第三十二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3LMA與產婦誤吸產婦全麻時不行氣管插管誤吸發生率僅為0.053%(1/1870),——高估誤吸風險涉及12901例的meta分析,擇期手術LMA和氣管插管的誤吸概率相當第三十三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4LMA在產婦中的應用在1067例健康產婦剖宮產麻醉中的應用,1060例(99%)產婦可獲得有效通氣1051例(98%)一次成功9例(1%)第二或第三次7例需行氣管插管22例漏氣或部分氣道梗阻無低氧、反流、誤吸、喉痙攣、支氣管痙攣或者胃脹氣,手術條件滿意第三十四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5經典型LMA咽喉痛咽喉痛13%(0-56)。吞咽困難11.5%(4-23)。構音障礙5.3%(0-30)口、頸和下頜疼痛1-8%、2-7%和1-3%。咽部感覺遲鈍8-23%。在術后即刻,口和喉嚨干62%-64%。輕微耳痛和/或聽力受損1%和3%。

資料提示經典型LMA時氣道病變的發生率與SLIPA和ProSeal型LMA相似,但低于插管型LMA。第三十五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6氣道病變病因學1在插入、取出以及調整時的組織創傷2器械置入呼吸道或胃腸道時的組織創傷3粘膜缺血4咽喉部反射和感覺改變第三十六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7LMA引起的創傷1、鈍性壓力或撕扯(剪切的力量)2、粘膜缺血性損傷壓力通常低于灌注壓,可隨氣囊容量增加而升高超過灌注壓。壓力最高處分別為:經典型LMA,為咽側壁及口咽部遠端。插管型LMA,為咽后壁及口咽部遠端。SLIPA,為口咽部的近端。ProSeal型LMA,為咽后壁。第三十七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8LMA與其它氣道設備比較咽喉痛LMA比FM高(17%vs4%)咽喉痛LMA比COPA高(20%vs10%)(p=0.0001)LMA與ETC咽喉痛12%vs48%吞咽困難8%vs68%構音障礙12%vs12%第三十八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39影響咽喉部不適的因素置入的容易度和肌松度,隨置入難度的增加而增加。置入技術:多數研究稱不同的置入技術間并無差別Wakeling發現氣囊充氣置入比不充氣引起更多喉痛(22%vs7%)Dingley置入工具可降低喉痛發生率(18%vs29%)咽喉痛(p<0.0001)和吞咽困難(p=0.003)的發生率隨氣囊容積的增加而增加。自主呼吸中,LMA的型號越大咽喉痛越多。第三十九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40影響咽喉部不適的因素潤滑劑類型并無影響。使用Guedel通氣道與紗布卷咬口比較構音障礙(4%vs0%)咽喉痛(12%vs2%)吸入氣體的主動濕化增加咽喉部不適發生率通氣模式不影響喉嚨痛和吞咽困難的發生率經口胃管的插入不增加咽喉部不適的發生率麻醉持續時間與術后不適之間的關系輕微喉嚨痛并不受麻醉醫師年資的影響第四十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41罕見損傷唇損傷為0.2%;輕微軟腭和懸雍垂損傷3-4%,但壞死和潰瘍罕見。牙齒,扁桃體,會厭,喉,杓狀軟骨,食管損傷罕見。對血管、管道以及神經的壓迫資料提示頸部血流在氣囊高容積時可減少10%。有5個舌神經損傷的報道,4個舌下神經損傷的報道和10個喉返神經損傷的報道,目前尚無舌咽神經損傷的報道。第四十一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42術后咽喉疼痛Higgins報道17638例門診麻醉咽喉痛發生率氣管插管45.4%LMA17.5%面罩3.3%Splinter報道3-12歲兒童112例,LMA術后咽喉疼痛15%,ETT5%(無統計差異)第四十二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43咽痛、聲音嘶啞等(2)Oczenski比較Combitube、ETT、LMA

咽痛48%16%12%

吞咽困難68%12%8%

血腫36%4%4%

聲音嘶啞12%

44%

12%第四十三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44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3)Rieger比較103例LMA和99例ETT病人,聲音嘶啞當日25.3%比46.8%,次日11.6%比28.1%,

LMA隨手術時間延長而增加,ETT則無;吞咽困難當日23.8%比12.5%,次日22.3%比10.4%。術后咽痛無差別第四十四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45氣囊注氣量全充盈和半充盈比較,咽痛和吞咽困難發生率高,所以自主呼吸可用半量注氣。Burgard報道200例LMA吸入65%氧化亞氮和35%氧,100例氣囊不減壓者60min后氣囊壓升高43cmH2O,術后咽痛8例;另100例術中不斷減壓并維持在最低有效壓力,無術后咽痛。

第四十五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46咽痛等(4)Brimacombe將300例病人隨機分

FM(必要時托下頜或用OA)

LMA充足氣囊(30-40ml/4-5號)

LMA半充氣囊咽痛8%42%

20%頸痛14%

6%8%下頜痛11%

3%3%吞咽困難1%11%

1%第四十六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47咽痛因素Nott分析839例病人發現咽痛常見于女性、老年和多次嘗試插入的病人。LMA-Fastrach和普通喉罩相比,應用1-2小時咽痛、口腔痛和吞咽困難發生率高頸、下頜痛和聲音嘶啞無差別。第四十七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48心血管事件隨不同的麻醉期而變化心動過緩在置入期最常見(8.2%)心動過速常見于取出期(2.7%)低血壓常見于麻醉維持期(12.6%)高血壓也常見于麻醉維持期(7.7%)一項研究報導了惡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發生率分別為0.09%和0%第四十八頁,共五十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49喉罩與氣管插管

在全麻或復合硬膜外阻滯時的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