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771-2017 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范  _第1頁
DB50T 771-2017 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范  _第2頁
DB50T 771-2017 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范  _第3頁
DB50T 771-2017 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范  _第4頁
DB50T 771-2017 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范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案號:55954-2017DB50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undergroundpipelinesdetectionand重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1 1 1 1 2 2 2 2 3 3 5 6 6 6 7 7 7 8 8 8 9 21 22 22 22 22 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范2規范性引用文件準。凡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3.1.1地下管線探測undergroundpipelinedetectionandsurvey3.1.2地下管線普查generalsurveyofundergroundpipeline3.1.3地下管線詳查finalsurveyingofundergroundpipeline3.1.4地下管線竣工測量detailedsurveyofundergroundpipeline根據管線規劃設計的相關要求及規劃條件,在特定時效內進行的竣工3.1.5管線點surveyingpointofundergroundpipeline3.1.6管線特征點characteristicpointofpipeline23.1.7管廊(溝)trenchortun),3.1.9地下管線信息系統undergroundpipelineinformationsystem在計算機軟件、硬件、數據庫和網絡的支持下,利用GIS技術實現對地下管線及附屬設施的空間息系統可分為綜合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和專業地下管線3.1.10管線信息在線服務sharingandserviceofpipelineinformation采用信息載體或計算機網絡技術向社會或有關部門提供管線信息資源在線服務的3.1.11推測管線speculativepipeline3.1.12管線背景圖pipelinebackgroundreliefmapkV——電壓單位,千伏。RTK——實時動態定位技術(RealTimeKineGI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4.1.1地下管線探測的對象應包括埋設于地下的電力、通信、給水、排水、燃氣、熱力、工業、綜合4.1.2地下管線探測項目分為地下管線普查、地下管線詳查、地下管線竣工測量等類型。管線探測的a)地下管線普查包括綜合地下管線普查、專業地下管線普查、小區(廠區4.1.3地下管線探測的基本任務應符合如下規定:3管線平面坐標和高程,編繪地下管線圖,并建立地下管線數據庫和b)地下管線詳查時,應查明地下管線(管線取舍標準見表2)的類別、平面位置、走向、埋深、c)地下管線竣工測量時,應查明地下管線(管線取舍標準見表2)的類別、平面位置、走向施等,測量地下管線平面坐標和高程,編繪地下管線圖,并將管線數據更新到地下管線數4.1.4地下管線普查及詳查的探測范圍應為任務委托范圍外擴34.1.5地下管線普查、詳查或竣工測量成圖比例尺和分幅,應與城市基本地形圖比例尺和分幅一致。4.1.6地下管線測量,應測繪帶狀管線背景圖。其中管線普查背景圖包括行政區劃、道路、水系、建線背景圖的精度要求不低于對應比例尺的地形圖精度,管線背景圖4.1.7本標準以中誤差作為衡量探測精度的指標,以2倍中誤差作為極限誤差。4.2定位基準重慶市獨立坐1956年黃海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城口縣、秀山重慶市東部獨1985國家高4.3.1地下管線探測的工作內容宜包括技術準備、調查、探查、測量、數據處理與管線圖編繪、建立4.3.2地下管線探測的取舍標準,城市管線宜滿足表4其它給水管徑≥100mm全測數材質構筑物附屬物電力△△△△△△△△△△△△△△△△△△△△△△△△△通信△△△△△△△△△△△△△△△△△△△△△△△△△△△△△排水△△△△△△△△△△△△△△△△△△△△△△△△△△△△△△△△工業△△△△△△△△△△△△△△△△△△△△△△△△熱力△△△△△△△△△△△△△△△△△△△△△檢修井、閥門井、消防井、水表井、水源井、波形管、凝水缸、調壓箱、調壓站、燃氣柜、站4.3.5地下管線探查精度應符合如下規定:b)隱蔽管線點的探查精度:平面位置探查中誤差不大于±0.05h,埋深探查中誤差不大于±0.075h(其中h為管線中心埋深,單位為cm,當h<100cm時以100cc)地下管線點的測量精度:平面位置測量中誤差不大于±5cm(相對于鄰近控制點),高程測量);e)特殊項目精度要求可根據委托方的要求確定4.4工作內容與流程4.4.1地下管線探測應包括以下工作內容:6j)成果歸檔。4.4.2地下管線探測宜遵循下列流程開展:接受任務(委托)、搜集資料、現場踏勘、儀器檢驗、方5.1.1地下管線探測前應進行技術準備。技術準備的內容可根據探測工程的類型確定,宜包括地下管線現狀調繪、現場踏勘、探查方法試驗、儀器校驗和技5.1.2地下管線現狀調繪應對已有的地下管線資料進行搜集、分類、整理,編繪地下管線現狀調繪圖和成果表,作為地下管線探測作業的參考依據。地下管線現狀調繪宜在地下管線探測開始前5.1.3地下管線探測的現場踏勘應利用調繪成果進行現場踏勘,初步擬定探查方法與技術路線。5.1.4地下管線探測的探查方法試驗應根據現場踏勘結果,對擬定的探查方法與技術路線進行有效性5.1.5地下管線探測的儀器校驗對擬投入使用的各類探查、測量儀器在使用前進行儀器一致性校驗,5.1.6地下管線探測的技術設計書應在地下管線現狀調繪、現場踏勘、探查方法試驗、探查測量儀器5.2.1地下管線現狀調繪宜包括下列內5.2.2地下管線的資料搜集應包括下列內容:a)已有的各種地下管線設計圖、施工圖、竣工圖、示意圖、竣工測量成果5.2.3地下管線現狀調繪圖編繪應符合下列規定:d)地下管線現狀調繪圖所用圖例應符合本標準附錄C的規定,地下管線成果表應符合本標準附75.3.1現場踏勘宜包括下列內c)核查控制點的位置和保存狀況5.3.2現場踏勘應形成記錄,并應符合下列要求:a)發現現狀調繪圖上標注與實地不符的明顯管線點,應b)應詳細記錄測區內控制點保存情況和點位異常情況;c)地形圖現勢性不足時,應標示不符合范圍5.4.1探查方法試驗應在地下管線探測前進行,管線單一或管線分布簡單的建設工程場地或施工場地5.4.2探查方法試驗可與探查儀器校驗同時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規定:b)試驗應在測區范圍內的已知管線或地下管線分布簡單的地段進行;c)試驗宜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埋深的地下管線和不同地d)擬投入使用的不同類型、不同型號的探查儀器均應進行試驗;e)通過探查結果的驗證、校核,評價、確定探查方法的有效范》CJJ7進行校驗,包括單臺儀器的穩定性校驗及同類多臺儀器的5.5.2單臺探查儀器的穩定性校驗應查,多次探查的定位及定深結果應一致或不5.5.3探查儀器一致性校驗包括同類多臺地下管線探查設備的定位一致性校驗和定深一致性校驗。5.5.4電磁感應類管線探查儀器即管線儀一致性校驗應符合以下要求:a)選擇在測區內已知地下管線地段或專業管線d)更換儀器,重復上述工作,直至所有擬投入使用的地下管線探測儀完成校驗;8檢測機器人法、管道探測導向儀等)的一致性校驗,應符合相應探測技術標準5.5.6經校驗不符合要求的各類探查儀器不得投入使用。半年內在地下管線探測同一區域使用過的探5.6.1地下管線設計書一般包括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設計書和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建設技術方案。5.6.2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設計書應包括下列內容:b)測區概況,說明工作環境及地球物理條件等情況;j)附錄,包括有關的設計圖表及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技術要求。5.6.3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設計書應符合下列要求:c)技術規定:規定各工序的作業d)提交和歸檔成果(或產品)及其資料內容和要求;e)質量保證措施和要求: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環節和產品5.6.4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建設的技術方案應包括系統目標、總體架構、軟硬件環境、數據庫建設、軟件功能設計、系統集成、系統測試、系統維護等主要5.6.5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設計書、信息系統建設技術方案編制完成后應進行評審。5.6.6探測任務較簡單或工作量較小的地下管線探測工程,其技6.1.1地下管線調查應在地下管線現狀調繪圖所標示各類地下管線位置的基礎上,對實地可見的地下管線及附屬設施等明顯管線點的相關屬性信息進行實地詳細a)地下管線普查時,管線點實地間距不宜大于75m;96.1.3管線點的編號宜由管線代號和管線點序拼音首寫字母標記,管線點序號用阿拉伯數字標記。管線點編號在同一測區內應是6.1.4地下管線調查結果應在項目現場及時、如實的記錄,記錄方式可分為紙質記錄和電子記錄。紙6.1.5測區內缺乏明顯管線點或在已有明顯管線點上尚不能查明應查明的管線時,可在調查記錄上注6.2.1地下管線調查中應在明顯管線點上查明地下管線的特征點、建(構)筑物和附屬設施,調查按6.2.2管線點應設置在以下位置:心距,偏心距的單位為m,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6.2.3實地調查應查明地下管線的類型、類別和性質(載體),地下管線的分類和性質(載體)應符6.2.5實地調查應查明地下管線的材質(砼、磚、石、銅、鋼、鑄鐵、玻璃鋼、陶瓷、光纖、銅/光、6.2.6實地調查應在明顯管線點上查明地下管線的規格,規格調查應符合如下規定:矩形斷面內壁的寬和高,斷面尺寸用“寬×高”表示。計量單位b)電纜管塊(組)應量測其外包絡的寬和高,斷面尺寸用“寬×高”表示,計量單位為毫米。并宜c)多孔箱涵應量測其單孔的斷面尺寸6.2.7實地調查應在明顯管線點上量測地下管線的埋深,埋深量測應符合如下規定:a)管線點埋深宜采用經檢驗合格的量具直接求,可按本標準4.3.3條規定執行。架空管線c)管線點埋深的計量單位為米,量測結果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量測精度應符合本標準第4.3地下管線,導致無法直接量測時,應采用其他方法查明其埋深,同時應在記錄上注明量6.2.8地下管線的性質(載體)、特征、電壓(或壓力)、權屬單位、建設年代等宜根據現況調繪獲),7.1.1地下管線探查應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對隱蔽管線點進行探查。探查工作應在現場確定目標管線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及其埋深,同時按照任務要求查明管線的其7.1.2地下管線探查應在管線特征點的地面投影位置上布設管線點標志,并在點位附近注明管線點編7.1.3地下管線探查可在相應比例尺地形圖或現狀調繪圖上詳細標注各種管線的走向、連接關系、管線點編號等,繪制形成紙質探查草圖;亦可依照管線走向、管線點之間連接關系繪制電7.1.4地下管線探查應實施過程質量控制,對探查結果進行質量檢查與評價,并保證探查成果質量符b)目標管線所產生的異常場有足夠的強度,或可從c)經實地方法試驗證明其有效,探查精度應符7.2.3探查方法包括地面電磁感應法、探地雷達法、彈性波法、高密度電阻率法、磁法、紅外輻射測溫法、管道CCTV檢測機器人法、導向7.2.4金屬管線和電纜管線的探查方法應根據管線的類型、材質、管徑、埋深、出露情況、地電環境d)熱力金屬管道或高溫輸油管道探查,可選擇電磁感應法或紅外輻射法;搜索法,發現異常后,宜用主動源法進行追蹤,精確定位7.2.5非金屬管道探查,宜采用探地雷達法、高密度電阻率法或彈性波法,也可按如下規定選用探查b)鋼筋混凝土或帶金屬骨架的管道探查,根據現場條件可采用磁偶極感應法、管道CCTV檢測機7.2.6水下管道探查宜使用旁側聲納法,水底管道探查宜采用地震映像法、高精度磁法或淺地層剖面7.2.7復雜條件下的地下管線探查,可按下列原則選擇探查方法:a)埋深較淺的地下管線密集區域,可綜合采用電磁e)在工程中,確需對推測管線進行準確定位定深的,宜由委托方組織度應遠大于其埋深,且埋深不宜大于3m;且應符合如下規定:b)采用夾鉗法時,應確保夾鉗套在目標管線出露端上,并應保證夾鉗接頭形成通路;的位置和狀態以及發射的頻率和功率,分析信號異常的強度和寬度等變化特征加以7.2.9采用電磁感應類管線儀進行定位時,可采用電磁場水平分量極大值法或電磁場垂直分量極小值法定位。兩種方法宜綜合應用,通過對比分析,確定管線7.2.10采用電磁感應類管線儀進行定深時,應在定位的基礎上,采用直讀法、特征點法(△Hx百分a)不論用何種方法探查目標管線埋深,應先在實地b)定深點宜選在靠近目標管線特征點左右各3~4倍管線埋深范圍內,中間無分支且與相鄰管線),7.2.12現場作業時,應按儀器的使用說明進行操作。并按附錄D.0.1表格式填寫探查結果。8.1.1地下管線測量內容包括控制測量、地下管線點測量、地下管線定線測量和竣工測量、特殊管線8.1.4測量所使用的儀器設備必須經檢驗和校正等級控制點。圖根控制點可采用GNSSRTK測量和電磁波測距導8.2.2GNSSRTK測設圖根點應符a)采用GNSSRTK布設5b)GNSSRTK測量圖根點應采用常規方法進行 (cm)d)采用GNSSRTK測量圖根點應符合《衛星定位城市8.2.3電磁波測距圖根導線測量應符合下列 閉合差不應超過±402n(n為測站數),絕對閉密。采用此方法布設的控制點不應超過圖根點總數的30%;方位角閉合差(?)測距附合或環形對向觀測高差較差平均邊長方位角閉合差(?)測距附合或環形對向觀測高差較差平均邊長水平角測回數垂直角測指標差(?)垂直角較差(?)相對精度方法與測回數儀器類型 單程觀測1對向單程觀測1對向±25±258.3.1地下管線點測量內容應包括:對管線點的地面標志進行平面位置和高程測量;8.3.2地下管線點外業測量可采用全站儀極坐標法和GNSSRTK方法施測,同時測定管線點平面坐標8.3.3地下管線應測定檢修井、轉折點、起終點和三通等特征點的坐標和高程。隱蔽點以標注點(鐵釘、木樁、刻制的“+”、油漆標志)為中心,明顯點以井蓋幾何中心為中心,測量時將有氣泡的棱鏡8.3.5綜合管溝內測量除對管溝本身進行測量外,還應對溝內管線進行分別調查8.3.6地下管線點測量數據采集應符合以下b)數據采集所生成的數據文件應便于檢索、編輯、輸出;8.3.8管線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均應計算至0.0018.4.2地下管線放線測量宜采用解析法,并應依據批準的線路設計施工圖和城市規劃主管部門出具的8.4.5地下管線放線測量直接利用管線點坐標,采用全站儀極坐標法實地施放。在條件允許8.5.1新、改、擴建(含市政維護)地下管線工程應進行竣工8.5.2地下管線竣工測量精度應符合本標準第4.3.58.5.3地下管線竣工測量宜按規劃許可證所載的種類和路徑確定探測范圍,無規劃許可證的宜按本標準第4.3.2條的規定執行,測量的管線應與建8.5.5地下管線竣工測量應按本標準第6.2節的有關規定,實地逐項調查管線屬性內容。8.5.6地下管線竣工測量的技術要求,應符8.5.7新建斷面尺寸較大、埋設深度較深、無法直接在地面定位,且具備進入測量條件的管線,應進15m采集一點;對不均勻變化的高程面,應在變化位置增加9地下管線數據處理及管線圖編繪9.1.1地下管線數據處理前應對地下管線探查數據和測量數據進行檢查,檢查應包括下列內容:c)管線調查和探查數據與管線點9.1.3數據處理建立的數據文件應符合管線信息系統數據庫的數據要求。9.2地下管線圖編繪9.2.1地下管線圖應在地下管線數據處理工作完成并經檢查合格的基礎上編繪,宜采用相應的數據處理與成圖軟件自動生成,亦可手工編繪。編繪工作應按9.2.2地下管線圖根據需要應包括綜合管線圖、專業管線圖和管線縱橫斷面圖及局部放大圖,各圖形9.2.3管線圖的比例尺、圖幅規格及分幅應與基本地形圖一致,應采用滿足精度要求的框架要素作為編繪地下管線圖所用的底圖,在管線路徑附近應分布有能反應地面起伏變化的高9.2.4編繪地下管線圖應采用地下管線探測采集的數據或地下管線竣工測量的數據。9.2.5綜合地下管線圖、專業地下管線圖、斷面圖應以彩色繪制。地下管線按管線點及相應圖例連線9.2.6地下管線圖分層及顏色宜按本標準附錄9.2.8地下管線圖各種文字、數字注記不應壓蓋管線及其附屬設施的符號。地下管線圖注記應按本標輯過程中,應刪除與管線數據重合的地形要素,并應保持管線圖要素的相9.2.11綜合管線圖的編繪除符合本標準上述規定外,還應符合如下規定:d)對于管線埋設復雜、管線點注記密集區域,綜合管線圖可擇要注記;g)綜合管線圖應標注管線點的編號,且編號不得重復。9.2.14管線橫斷面圖可參照本標準附圖I.0.3式樣編繪,并符合如路邊線、各種管線的位置及相對關系、管線高程、管線規格、管線點水9.3地下管線成果表編制9.3.1地下管線成果表應依據繪圖數據文件及地下管線的探測成果編制,其管線點號應與管線圖上點9.3.2在成果表中應表示管線連接關系,并對應填寫相應管線段的屬性信息。9.3.3各種窨井的坐標在管線成果表中應以井位中心點坐標表示,并同時表示窨井內各個方向的管線9.3.4成果表編制宜以項目為單位,分專業進行整理。10.1.1地下管線探測工作完成后,應根據10.1.3地下管線信息系統應規定數據庫和系統設計標準,且功能實用10.1.4地下管線信息系統的構建應積極采用先進技術和10.1.5地下管線信息系統10.1.6建立地下管線信息系統的同時,應建立數據動態10.1.7地下管線信息系統10.2.1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內的地下管10.2.2地下管線編碼宜采用線10.2.3地下管線分類的結果應以分類代碼進行表達,分類代碼采用6序分別為大類、中類和小類碼,代碼結構如下。地下管線的分類與編碼結果見——管線小類編碼 1左起第1位和第2位為管線大類編碼;2左起第3位和第4位為管線中類編碼;3左起第5位和第6位為管線小類編碼。10.3數據組織與數據庫建立10.3.1地下管線數據庫宜采用通用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通過空間數據引擎統一管理地下管線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10.3.2地下管線數據庫應按地下管線分類結果組織數據,應包括電力、通信、給水、排水、燃氣、熱力、工業和地下綜合管溝等管線專題數據庫。10.3.3地下管線數據宜根據地下管線數據的特征,按點、線、面等不同方式進行分類存儲,并應在物理上或邏輯上是無縫的。10.3.4對地下管線數據的空間位置特征和屬性特征進行字段定義,宜使用本標準規定的數據類型進行數據存儲。地下管線數據庫結構見本標準附錄M。10.3.5地下管線數據庫應包括現狀數據庫、歷史數據庫和元數據庫,可建立三維模型庫。10.3.6地下管線數據入庫應通過地下管線信息系統進行,入庫過程宜包括數據準備、庫體模型建立、入庫前檢查、數據入庫、入庫后檢查等步驟。10.3.7數據準備階段應根據數據庫設計要求,收集所需的各類數據和資料并進行整理,將待入庫數據統一存放。10.3.8庫體模型建立階段應根據數據庫的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對每類數據分配物理空間,創建數據表。分配物理空間時,應充分估算數據量的大小,并考慮數據庫的擴充能力。10.3.9入庫前檢查階段應按照數據庫的設計要求對每類數據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內容宜包括數學基礎、數據格式、屬性結構、空間位置、命名規范等,檢查的內容應符合下列規定:a)管線數據分層正確,圖形要素不應重復或遺漏;b)管線點、管線段、建(構)筑物之間連接關系正確;c)管線屬性數據中要素分類與代碼正確,屬性項完整,屬性值正確;d)元數據的內容正確、完整。10.3.10對通過檢查后的數據進行入庫,應保留相應的入庫日志。10.3.11入庫后檢查宜包括數據接邊、管線連通性檢查、孤立井檢查、管線碰撞檢測等,并應對問題數據進行處理。10.3.12入庫后檢查可采取軟件輔助批量檢查和人機交互檢查兩種方法,應根據數據類型和檢查內容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采用軟件輔助檢查時,應在檢查工作前,對檢查軟件進行測試。10.3.13建立地下管線數據庫時應同步建立管線元數據庫,元數據庫應隨管線數據庫同步更新。10.4地下管線及附屬設施三維建模10.4.1建立地下管線數據庫時可按需要建立三維模型庫,包括點狀要素模型、線狀要素模型、貼圖與材質、管點與管線拓撲關系等。10.4.2三維要素模型應依據地下管線探測成果數據制作。10.4.4三維要素模型平面精度、高程精度應與依10.4.6地下管線及附屬設施三10.4.7地下管線及附屬設施三維要素模型制作,管線a)管線調查宜包括起點高程、終點高程、管徑b)管點調查宜包括地面高程、井底高程、井底埋深、井蓋形狀、井蓋材質、井蓋直徑、井蓋長、井蓋寬、井室類型、井脖深、井室直徑、井室長、井室寬、c)井室及井室內管線連接關系影像、大型管道內部查、模型紋理和貼圖的準確性、完整性、協調性檢查、模型整體10.4.10地下管線三維模型庫應建10.4.11三維要素模型應建立元數據,元數據內容宜包括識別信息、數據質量信息、空間數據組織信10.5.4地下管線元數據應根據存儲的需i)具有三維立體展示與分析功能。提供管理功能的快速搭建方法,可針對需求的變化方便快捷地構建相關應用子10.6.10管線數據檢查功能宜包括點號和線號唯一性檢查、管線點特征值規范性檢查、管線屬性內容10.6.11管線信息查詢、統計功能,宜包括空間定位查詢、管線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的雙向查詢、以及管線縱斷面和橫斷面查詢。管線屬性信息的查詢結果應可用于統10.6.12管線信息分析功能宜包括管線碰撞分析、事故分析、搶險分析、管線路徑分析、關閥分析、10.6.13地下管線信息系統的管線信息共享服務和網絡發布功能,宜采用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10.6.14地下管線信息系統提供三維展示與分析功能,具體包括:三維場景顯示功能;三維管線瀏覽10.6.16可行性論證應由使用單位按照機構狀況和工作的實際需要確定項目的建設目標與內容,選擇軟件平臺,確定數據采集和系統軟件開發方式,編制項目預算,d)系統的屬性,包括安全性、可用性、可維護性、可移植性和警告等內容;10.6.21系統全面展開之前應選擇樣區進行a)管線數據在入庫前應進行檢查c)試運行中應對系統作全方位的測試,建立與完善系統管理制度、系統維護10.6.23系統在試運行合格后,應進行驗收。驗收應以需求分析報告和總體設計為依據,對軟件的各10.6.24系統的建設過程應實施有效的項目管理和質量監并在關鍵節點進行評審。評審應形成書面評10.7.1更新數據應符合本a)系統相關設備的操作和使用應),c)應定期進行漏洞掃描,對發現的系統安d)應制定明確的管線數據備份與恢復策略,保證數據庫可以定期得到備份。10.7.3系統維護應指定專人負責,并11.1.1地下管線數據交換XML)表示,地下管線數據宜采用TXT數據交換格式表示。a)采用XML格式表示元數據格式時,應使用UTF-8編碼,每個節點代表一項元數據內容;b)使用TXT格式表示管線數據時,應使用Unicode編碼,每一行代表一條數據,各數據項之間a)地下管線數據服務宜按管線所屬行業及b)地下管線數據服務宜按物理無縫或邏輯無縫的方式組織數據。12報告書編寫和成果質量檢查12.1.2地下管線探測成果質量實行二極檢查、一級12.1.5成果驗收應依據任務書或合同書、經12.2.1報告書分為地下管線探測技術報告e)已有資料情況:坐標系統,起算數據,成圖規格,已有成i)附錄:有關附圖、附表。12.2.4報告書應突出重點、文理a)隱蔽管線點的平面位置和埋深測量精度檢驗采用重復探查與開挖驗c)地下管線屬性調查采用外業實地e)數據庫的檢驗采用人機交互驗12.3.3每一個測區應在隱蔽管線(3)分別計算隱蔽管線點平面位置中誤差、埋深中誤差和明顯管線點的量測埋深中誤差mam?和m不應大于δ和8m,ma不得超過4.3.5a)的規定。8和8m分別按公式(4)和(5) (2) (3)D650/T771-2017a)每一個工區應在隱蔽管線點中均勻分布、隨機抽取不應少于隱蔽管線點總數的1%且不少于3b)當開挖管線與探查管線點之間的平面位置偏差和埋深偏差超過本規程第4.3.5條規定限差的點數小于或等于開挖總點數的10%時,該工區的探查工作質量合格;c)當超限點數大于開挖總點數的10%,但小于或等于20%時,應再抽取不少于隱蔽管線點總數的1%開挖驗證。兩次抽取開挖驗證點中超限點數小于或等于總點數的10%時,探查工作質量合格,否d)當超限點數大于開挖總點數的20%,且開挖點數大于10個時,該工區探查工作質量不合格;e)當超限點數大于開挖總點數的20%,但開挖點數小于10個時,應增加開挖驗證點數到10個不少于新做管線隱蔽點總數的1%且不少于3個點進行開挖驗證,并按b)~e)的規定進行。a)檢驗點、檢驗邊應在測區內均勻分布、隨機抽取,檢驗點、檢驗邊數量不得少于及對應邊總數的5%;b)檢驗時應復測管線點的平面位置路中心線的間距,并按公式(6)、(7)和(8)分別計算管線點的平面位置測量中誤差m、高程測量中誤差m?和間距測量中誤差m。……(7)式中:Ds;、Dh,、Dd,——分別為重復測量的管線點平面位置較差、高程較差和間距較差;n—重復測量的點(或邊)數。d)管線數據類型、圖層顏色、線型和附屬設施符號應正確、統一;e)圖幅接邊應無遺漏和錯誤,管線類型、屬性內容查。在重新探查過程中,應驗證所采取糾正措12.3.10各項質量檢查工作應做好檢查記錄,并在檢查工作結束后編寫管線探查質量檢查報告,質量檢查報告內容宜包括工程概況、檢查工作概述、問題及處理措施、精度統計和質量12.4.1提交驗收的地下管b)憑證資料:控制點的起算數據文件以及儀器的檢驗、校準記錄;c)探測原始記錄:控制點和管線點的觀測記錄和計算資料、各種檢查和12.4.2提交驗收的地下管線信息系b)地下管線屬性調查抽查比例為5%,以圖幅為單位;b)所利用的已有成果資料應有資料提供單位出具的證明材料;d)各種儀器檢驗和校準記錄、各項質量檢查記錄齊全,發現的問題已做出處理和改正;h)地下管線探測技術報告內容齊全,能反映工程的全貌,結論i)地下管線信息系統應滿足標準CH1037和合同書規定的要求。12.4.5驗收后應出具檢驗報告b)驗收組織:組織驗收部門、參加單位、驗收組成員;12.4.6經驗收批不合格的地下管線探測成果資料要退回作業單位返工,返工完成后應重新組織驗收。12.5.2成果移交時應列出資料清單或目A.0.1從事地下管線探測的作業人員,必須熟悉本工作崗位的安全保護規定,做到安全生產。A.0.2市區或道路上進行地下管線探測的作業人員,必須穿戴安全A.0.3進入企業廠區進行地下管線探測的作業人員,必須熟悉該廠安全保護規定,遵守該企業A.0.4對規模較大的排污管道,在下井調查或施放探頭、電極、導線時,嚴禁明火,并進行有及可燃氣體的濃度測定。超標的管道要采取安全保護措施后才禁使用大功率儀器設備施工。井下作業的所有電氣設備外殼A.0.6打開窨井蓋時,井口必須有專人看管,或用設有明顯標志的欄圈圍起來。夜照明標志。調查完畢必須立即蓋好窨井蓋。打開窨井蓋后嚴禁作業人員A.0.7發生人身事故時,除立即將受害者送到附近醫院急救外,還必須保護現場,A.0.8地下管線信息系統運行中應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病毒和數據流失,確保數據安全。儀器型號:儀(規范性附錄)地下管線及其附屬設施圖例管線類型圖例符號類型線附屬設施邊界(虛線)線附屬設施邊界(實線)線電力線直線線電力點點點點點點點預留口點點。點點點點線附屬設施邊界(虛線)線附屬設施邊界(實線)線直線線管線類型圖例符號類型o點點點電話亭點點點點點預留口點電桿點交換站點點差轉臺點分線箱點線附屬設施邊界(虛線)線附屬設施邊界(實線)線給水線直線線給水點點點水表(井)點預留口點32管線類型圖例符號類型百點閥門6點閥門井點排污閥(井)點排氣閥(井)點點進水口點點點點點出水口點變徑點點線附屬設施邊界(虛線)線附屬設施邊界(實線)線線排水點點雨水檢修井點雨篦點點污篦點管線類型圖例符號類型預留口點出水口點點點進水口點點出氣井點點點點點點暗溝地面出口點變徑點0點線附屬設施邊界(虛線)線附屬設施邊界(實線)線燃氣線直線線燃氣點點預留口點點燃氣閥門6點管線類型圖例符號類型●點點閥門井點點點點點點點電極保護裝置點點點點點蒙頭點點點延伸點點燃氣閥點點變徑點點線管線類型圖例符號類型附屬設施邊界(虛線)線附屬設施邊界(實線)線熱力線直線線熱力點點點熱力閥門6點點預留口點閥門井點點點點變徑點點線附屬設施邊界(虛線)線附屬設施邊界(實線)線工業線直線線工業點點點閥門點預留口點點管線類型圖例符號類型點點變徑點點綜合管廊綜合管廊線附屬設施邊界(虛線)線附屬設施邊界(實線)線綜合管溝線直線線綜合管溝點點點規格123456789管點發射機型號、編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