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廣西桂林市第十八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 Word版_第1頁
2019-2020學年廣西桂林市第十八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 Word版_第2頁
2019-2020學年廣西桂林市第十八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 Word版_第3頁
2019-2020學年廣西桂林市第十八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 Word版_第4頁
2019-2020學年廣西桂林市第十八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歷史試題 Word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桂林十2019—2020學年度18級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卷歷史(文科)命題人:蘇裕明審題人:郭靖注意: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考號填寫或填涂在答題卷指定的位置,將條形碼張貼在指定位置2、選擇題答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3、主觀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卷上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超出指定區域的答案無效;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本卷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是不同史籍關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記述。據此能夠得出的最準確的結論是記述出處“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皆舉親也”《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周之子孫,茍不狂惑者,莫不為天下之顯諸侯”《荀子·儒效》“由是天子之尊,非復諸侯之長,而為諸侯之君”《殷周制度論》A.強化周天子與諸侯之間的隸屬關系B.以血緣為紐帶把政權與族權相結合C.分封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特權D.周天子通過分封制加強了中央集權2.《尚書·牧誓》云:“牝(雌性的)雞司晨,惟家之索(盡)?!边@句話不僅是中國古代齊家的戒律,而且是古代政治生活的信條。在這樣的政治文化中,男性把持天下就是天經地義,女性參與政治就是名不正言不順。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奴隸社會宗法制度的延續發展B.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C.傳統農業生產基本模式的影響D.儒家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束縛3.孟子曾對“伊尹以割烹要湯”“孔子于衛主癰疽(人名),于齊主侍人瘠環(人名)”等說法進行分析考證,認為這都是謠傳而非真實的歷史,并列舉相關事例來說明這些傳言不可靠。這說明A.孟子注重對史料的考證B.光鮮的事跡才是真歷史C.社會轉型致使謠言盛行D.禮樂制度已經走向崩潰4.戰國后期,諸侯國君已普遍用璽印作為憑證以任免官吏、傳達政令等,逐漸形成璽印制度。圖1、圖2是戰國時期諸侯國的官印。這表明戰國時期圖2圖2齊國“東武城攻師鈢(璽)”圖1燕國“平陰都司徒”印A.封建體制開始崩潰B.集權體制初現雛形C.諸侯爭霸戰爭頻繁D.璽印具有統一風格5.漢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朝廷規定“博士弟子不限員”“民有能通一經者,免本身徭賦?!边@一政策的推行A.促使儒學開始走向政治化B.提升了整個社會的文化水平C.為察舉制推行奠定了基礎D.有利于主流思想在民間推廣6.王守仁是這樣闡述他的“良知”概念的:“夫人者,天地之心;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本來面目,即吾圣門所謂良知”。據此可知,心學A.衍生出一定的思想解放傾向B.體現出濃厚的客觀唯心主義C.適應了資本主義萌芽的需要D.形成了鮮明的實用主義特征7.下表為明清時期中國農業發展的概況(部分)。表格中的數據反映出明清時期中國的農業年份人口(百萬)糧食產量(千噸)糧食種植面積(百萬公頃)糧食單產(千克/公頃)1400722052019.8103616501233505532.0109517502607410048.01544182038110858559.01840A.成為中國經濟領先世界的基礎 B.生產力取得了質的發展C.支撐了人口的高速增長D.生態環境已經嚴重惡化8.下表是清代前期民間年畫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部分)。這反映出清代前期年畫名稱主題《女子自強》婦人攜帶兩名幼子向教書先生請教年畫上文字大意為:女性只有自強,才能與男子共同生存下去《莊稼稼檣難》婦女已經大量邁出家門,參與社會生產實踐活動《妻打男挨》妻子是一副“悍婦”形象,丈夫則被打得跪地求饒A.封建禮教內容與時俱進 B.底層女性地位上升C.女性自主意識日益凸顯 D.女性維權意識強烈9.弗蘭克認為1500—1800年的世界經濟中心在中國,“中國憑借著在絲綢,瓷器等方面無與匹敵的制造業和出口,與任何國家進行貿易都是順差?!痹诖酥蟛坏桨雮€世紀,西方國家為扭轉在華貿易逆差A.強推自由貿易政策B.發動商業殖民戰爭C.進行不公平的貿易D.放棄重商主義政策10.史學界認為近代某項運動,“主事者識見有限,缺乏全盤規劃”是一場“范圍有限的改革”,“并未觸動中國傳統社會與經濟的根本”。該運動是A.太平天國運動B.洋務運動C.戊戌變法D.清末新政11.1885年臺灣建省,劉銘傳上奏稱臺灣“惟沿海僅數縣之地”,“氣局未成”,閩臺“本為一省”,“仍須唇齒相依”。清政府依奏設“福建臺灣巡撫”,并要求福建為臺灣提供五年“協餉”。此舉A.化解了列強侵略帶來的邊疆危機B.反映了自強求富的指導思想C.體現了加強東南海防的戰略目的D.掃除了臺灣經濟發展的障礙12.下表為19世紀40-90年代中國工業投資變化。據此可知,19世紀后半期中國年代工業部門投資中心19世紀40-60年代船舶修造業廣州、香港、上海19世紀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出口加工業(包括絲、蔗糖、牛皮、棉花等)漢口、九江、福州19世紀80年代-90年代中期絲出口加工業、軍事工業、制糖工業、公用事業(煤氣、供水等)上海、天津、香港、南京、福州、武漢A.工業部門結構齊全B.洋務事業遇到了嚴重挫折C.工業布局得到調整D.工業投資根植于社會環境13.《萬國公報》編輯范瑋曾言:“至每月發行之《萬國公報》,尤明目張膽講平等,說自由,推美國之民主主義與立憲政體,而嘆息痛恨于滿洲朝廷之不進步。后來種族思想勃發而不可遏,中華民國成立于一舉之間,則廣學會之書報與之有勞也?!睋丝芍狝.輿論宣傳促進戊戌變法運動 B.《萬國公報》是近代報刊的先驅C.清政府注重輿論構建與引導 D.公共傳媒具有啟迪民智的作用14.有學者指出,新文化運動的最大貢獻在于破壞和掃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軀殼的形式末節,及束縛個性的傳統腐化部分。它并沒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真意思、真學術,反而因其洗刷掃除的工夫,使得孔孟程朱的真面目更是呈露出來。據此可知,新文化運動A.把傳承傳統文化作為首要目標B.反孔批儒對儒學新發展具有建設意義C.實現了本土與外來文化的融合D.使民眾思想最終擺脫了封建禮教束縛15.1906年,孫中山等人在《軍政府宣言》中提出“國民革命”,以區別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國民黨在其“一大”宣言中,強調國民革命運動必須聯合工農才能取得勝利。這表明A.民主革命內涵不斷豐富B.國民革命性質發生變化C.孫中山轉變為共產主義者D.民眾的革命覺悟顯著提高16.根據地的《紅色中華》曾撰文指出:“在分田之先必須要做散發財物——將豪紳地主、反動派的衣物,谷,米,豬肉用具等雜物分發給群眾的工作,以啟發群眾斗爭,加深群眾對分田的要求與認識?!边@一舉措旨在A.擴大統一戰線以抗擊日寇B.發動群眾進行土地革命C.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D.調動群眾生產的積極性17.下圖是1957年的一幅漫畫《給工人叔叔阿姨去慶?!?畫中字:“慶功隊”“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該漫畫反映了A.功勞只是工人階級努力的結果B.群眾改變落后而貌的愿望強烈C.慶功隊中出現了急躁冒進思想D.我國的工業化建設已宣告完成18.查士丁尼《法學總論》規定,若善意且合法地取得某物,那么就應該根據使用與持有該物的時間而獲得其所有權,無論其取得的方式是購買、贈予或其他合法途徑,還是因為不知情而誤信該物原所有者為其真正所有者。這一規定A.將誠信原則技術化融入法規B.兼顧善意與公正的誠信觀C.使用倫理原則進行司法判決D.誠信未從道德過渡到法律19.歐洲路德新教主張“因信稱義取代因行稱義”,以信仰的得救取代中世紀依靠教會復雜的圣禮、善功、苦行才能得救的說法。這種變化反映A.否定天主教會決定信仰的思想B.市民階級建立廉儉教會的愿望C.西歐人文主義精神的發展成熟D.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條件的成熟20.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承認宗教信仰自由,對所有猶太人在居住、婚姻、擇業、擁有不動產和選舉權等方面的限制均被取消。被長期排斥在主流社會外的猶太人對此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他們積極適應現代社會,對德國的繁榮和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這說明A.猶太人在帝國中占據了主導地位B.外來移民權利得到了充分的保證C.帝國憲法為社會發展提供了保障D.德意志的民主與法治改革很徹底21.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了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使命。1875年,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成立(后更名為德國社會民主黨),它以爭取普選權和合法的議會活動為目標。這反映出德國工人運動A.背棄了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B.繼承了巴黎公社的革命原則C.順應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D.引領著社會主義運動的潮流22.A.沙皇專制統治出現危機B.和平奪權時機已經成熟C.臨時政府的統治不合法D.革命形勢面臨新的發展23.下表為1932年到1936年蘇聯人均消費統計這些數據反映出蘇聯A.城鄉消費差距逐漸縮小B.人民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C.實現了向工業國的過渡D.經濟政策的調整效果顯著24.20世紀40年代后期,美國宣布取消將德國變成“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的摩根索計劃,取而代之的是“目的應該是恢復有效運作的全球經濟,營造自由機構能夠出現的政治和社會條件”的政策,這一政策A.客觀上有利于西歐國家走向聯合B.根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產生發展C.在一定程度上緩和“冷戰”局面D.以維護“世界和平”為政治目標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5題25分,第26題12分,第27題15分,共52分)25.(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戰結束后,英國慈善家和社會改革家提出的關于建立惠及大眾的免費醫療體制的呼吁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并最終于1948年通過了“全民健康服務法案”,該法案的基本原則是:為所需者提供免費醫療。只要是英國居民或是在英國居住一年以上的外籍人士,在生病后都會由政府承擔高昂的醫療費用。政府提供的醫療服務實行基礎醫療和醫院醫療兩級服務制,基礎醫療是主體,負責居民非急診類看病。為了保證醫療衛生體系的有效運行,英國政府還建立了一支分布于各個社區醫療機構的高素質醫護隊伍。20世紀70年代以后,國民醫療服務體系屢經修改,規定某些醫療項目實行收費服務,不過基本的醫護費用仍然由國家負擔,這個原則并沒有改變。——摘編自錢乘旦《英國通史》第6卷材料二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僅有九個婦幼保健院和11個??品乐嗡?。當時,威脅著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是急慢性傳染病、寄生蟲病和各種地方病。為了加強對公共衛生事業的領導,1949年11月在衛生部內設立了專管衛生防疫的公共衛生局,統一負責全國的衛生防疫工作。1951年向蘇聯學習建立了城市職工醫療保障體系,此后,覆蓋人群與享受水平不斷擴大和提高。面對資本稀缺、人才匱乏的約束條件,新中國非常注重衛生政策和衛生體制的本土化創新,提出了“面向工農兵、團結中西醫、預防為主、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衛生工作方針。在城市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建立完善、愛國衛生運動有序開展的背景下,政府開始關注農村地區的醫療保障問題。1965年毛澤東作出把醫療衛生工作重點放到農村去的指示,衛生工作的重點開始轉向農村。——摘編自傅虹橋《新中國的衛生政策變遷與國民健康改善》(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二戰后英國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特點及影響。(12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中國公共衛生事業所具有的多樣性和層次性特征,并分析其成因。(13分)26.(12分)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歷史空間是歷史事件發生、發展的舞臺,同一空間的諸多歷史事件往往有著密切的聯系,他們之間互相關聯,構成一個個時間序列。下圖反映了這一點。根據材料,請先在上圖所示四個歷史事件(①—④)之前任意位置增加一個英國思想文化史上的歷史事件,然后解釋這些歷史事件序列之間的邏輯關系。(12分。要求:史論結合,解釋合理)27.(15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東晉以來,皇權旁落,朝廷不立,士族專橫,歧視寒族,與朝分庭抗禮;權貴兼并,人民流離失所,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階級矛盾,內部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寒門出身的劉裕依靠寒人武士集團登上歷史舞臺進行改革。他整頓吏治,重用寒人,罷免尸位素餐的士族或皇族官吏,嚴厲懲罰親信、功臣中驕縱不法不恤政事者;削弱強藩,集權中央;抑制兼并、整頓賦役制度,清查士族隱藏戶口,禁止豪強封錮山澤、濫征租稅、徭役,聽任百姓樵采捕撈;輕薄賦,發展商業,或省文易稅項,“與民和市”;恢復了秀才、孝廉策試的制度,阻斷門閥士族仕進之途;大興教育,選備儒官,弘振國學,改善社會風氣。(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宋武帝劉裕改革的背景。(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劉裕改革內容的特點及影響。(9分)高二歷史試卷參考答案第Ⅰ卷(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8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CABDACBABCDDBA題號161718192021222324答案BBABCCDDA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25.(25分)(1)特點:立法手段推動;覆蓋面廣(惠及大眾);種類多:政府高度重視;政策不斷調整和完善。(每點2分,共6分)影響:緩和社會矛盾;有利于社會穩定與發展;加大了國家財政負擔;(每點2分,共6分)(2)多樣性:??品乐?;婦幼保??;衛生防疫;衛生政策和衛生體制的本土化創新(寫出2點即得4分)。層次性:先推動城市城市醫療保障體系的建立;后進行農村醫疔保障體系的探索(3分)。成因:疆域遼闊,地方病眾多死亡率較高;建國前醫療衛生保障制度落后或幾乎沒有;工業化中優先發展重工業過程出現的城鄉差別;政府的高度重視;人口基數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