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農村建設發展_第1頁
論新農村建設發展_第2頁
論新農村建設發展_第3頁
論新農村建設發展_第4頁
論新農村建設發展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新農村建設發展論新農村建設發展摘要:具體而言,所謂的"新農村"包括五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構造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范疇,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設各具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條件,而且房屋建設要符合"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水電、廣播、通訊、電信等配套設施要齊全,讓現代農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態環境好、生活環境優美,尤其是在環境衛生的處理上要體現出新的時代特征;使農民具備現代化素質,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農民";要因風宜俗,提倡科學、文化、法治的生活觀,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關鍵詞:新農村建設經濟發展文明精神生活觀調查目的:為更好的領會中央政策,使之與農村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以便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調查對象:廣安市羅渡鎮新農村建設情況調查方法:實地調查并訪問群眾實踐內容:我生于農村,長于農村,從小在農村長大。后來大了,在廣安市上高中,到現在在攀枝花市上大學。雖然經歷過這么多的地方,心中的思念永遠只有那片土地。今年的寒假,我參加了學校的活動,進行了一次寒假回鄉實踐調查,調查對象是我的家鄉--廣安市羅渡鎮,我就其中的一個村——桐子坪村進行了調查走訪,走訪時得到了廣大村民的信賴和支持,調查時也針對村里開展了一些工作,還對部分村民進行實地調查走訪,以取得更好的調研效果。提高,農民的收入在一步步的穩定提高。桐子坪村是比較傳統的村,村里無企業、公司等辦公場所,環境沒有受到來自外界的污染,因此許懷村自然環境很好,空氣清新,山清水秀,村民的飲用水都是純天然的井水,平時食用的瓜果蔬菜都是自家種的無污染食品。農業情況:桐子坪村耕地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級別。主要種植玉米、花生、水稻、西瓜等農作物,基本上達到了農業的多元化生產。畜牧養殖情:畜牧養殖方面以養雞業較具規模,兩村有10戶以公司+農戶為模式的養雞基地,配套設施完善,養殖戶養雞數量在3000~10000只不等。養豬主要以家庭散養為主,部分養殖戶已打算明年春天擴大養殖規模,但相對現代化的養豬企業還有很大差距。不足之處:

1、村中不經常組織村民進行勞動技能的培訓,如果能多增加些培訓就相當于用技術來武裝農民,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農民在生產中走彎路。

2、農民的娛樂生活太單調,村中的公共活動場所太少。除了村委會前有一處可供村民休息的小廠地外就沒發現其他的供村民利用的公共場所。

3、村中目前的綠化比較亂,根據村中得綠化計劃,形式上是沿路線綠化,沒有集中的綠化用地。4.農業機械化程度還不完善,因為桐子坪村地勢不是很大的平路,有的田地在山坡上,每戶的每一塊土地也是比較小,散落。不太適合使用農業機械。所以到目前還是有不少田地還保持著最原始的耕作方式。總結體會: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象牙塔的我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了解基層的機會。深入基層、深入農村,使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這次的社會實踐我的收獲很大,我常常被有思想、有遠見、有決策的農民所感動,更被他們的勤勞、樸實的品質所折服。感受也很多。我也感受到了農民的樸素和勤勞。總之,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對中國的農村建設有了一個更全面的認識。參考文獻:[1]胡永利,對農村小學教師建設隊伍思考2012.04[2]李忠林,崔樹義。我國農村低保的現狀、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