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發酵:把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的生命活動來制備微生物菌體或其代謝產物的過程統稱為發酵。2發酵工程:應用微生物學等相關的自然科學以及工程學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細胞進行酶促轉化,將原料轉化成產品或提供社會性服務的一門科學酶活性調節:是指一定數量的酶,通過其分子構象或分子結構的改變來調節其催化反應的速率。3為什么要采用高濃度微生物的培養?微生物液體發酵大都采用分批培養,這種培養方式的缺點是:發酵液中最終細胞濃度不高。如果通過改進工藝技術,使發酵液中微生物細胞增殖到很高的濃度,那么,高濃度的細胞將會產生高濃度的發酵產物,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發酵設備的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基于這種目的,人們開始研究微生物高細胞濃度的培養技術。采用高細胞濃度培養技術,發酵液中菌體濃度比分批式培養可高10倍以上高濃度細胞培養的方法:1流加培養2高細胞濃度連續培養3菌體循環利用等4四大工程:發酵工程(Fermentation)2酶工程(蛋白質工程)3基因工程4細胞工程5菌種:用于發酵過程作為活細胞催化劑的微生物,包括細菌、放線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類。6具有生產價值的發酵類型有五種:①微生物菌體發酵;②微生物酶發酵;③微生物代謝產物發酵;④微生物的轉化發酵;⑤生物工程細胞的發酵7初級代謝產物:在菌體對數生長期所產生的產物,是菌體生長繁殖所必需的。8液體深層發酵優點:①液體懸浮狀態是很多微生物的最適生長環境。②在液體中,菌體及營養物、產物(包括熱量)易于擴散,使發酵可在均質或擬均質條件下進行,便于控制,易于擴大生產規模。③液體輸送方便,易于機械化操作。④廠房面積小、生產效率高,易進行自動化控制,產品質量穩定。⑤產品易于提取、精制等。因而液體深層發酵在發酵工業中被廣泛應用。9自然選育在生產過程中,不經過人工處理,利用菌種的自發突變而進行菌種篩選的過程10誘變育種:就是人為地利用物理或化學等因素,使誘變對象細胞內的遺傳物質發生變化,引起突變,并通過篩選獲得符合要求的變異菌株的一種育種方法。11表型遲延現象:突變基因的出現并不等于突變表型的出現,表性的改變落后于基因型改變的現象成為表型延遲現象。12原料:從工藝角度來看,凡是能被生物細胞利用并轉化成所需的代謝產物或菌體的物料,都可作為發酵工業生產的原料。13培養基滅菌的定義:是指從培養基中殺滅有生活能力的細菌營養體及其孢子,或從中將其除去。工業規模的液體培養基滅菌,殺滅雜菌比除去雜菌更為常用。14滅菌與消毒的區別:滅菌: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死或除去環境中所有微生物,包括營養細胞、細菌芽孢和孢子。消毒: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死物料、容器、器皿內外的病源微生物。15初篩一利用固體平板的生化反應進行篩選:1透明圈法2變色圈法3生長圈法4抑菌圈法;二隨機分離方法啤酒發酵容器的變遷過程,大概可分為三個方面:(1)發酵容器材料的變化(2)開放式發酵容器向密閉式轉變;(3)密閉容器的演變。16圓筒體錐底發酵罐發酵的優點:1、加速發酵C.C.T發酵和傳統發酵相比,由于發酵基質(麥汁)和酵母對流獲得強化,可加速發酵。C.C.T發酵由于罐高度要大于傳統5~10倍,發酵液對流的三個推動力得到強化。①發酵罐底部產生CO2汽泡上升,對發酵液拖曳力大。②在發酵階段,由于底部酵母細胞濃度大于罐上部,底部糖降快,酒精生成快,造成罐上、下部間密度差而造成對流。③在發酵時控制罐下部溫度高于上部(差1~2℃),由于溫差引起熱對流,特別在發酵后期第一、二推動力減小后,溫差對流更能發揮作用。在C.C.T發酵技術中,主發酵結束不排酵母,全部酵母參于后發酵中VDK的還原,特別是凝聚性差的酵母,發酵液有高濃度酵母參于VDK還原,大大縮短了還原時間。發酵溫控自由,可以靈活采用各種溫度(大多較高溫度)下VDK的還原,更可以縮短后發酵周期。傳統發酵釀造周期,低溫發酵需50d以上,快速發酵需25~30d,而C.C.T發酵如單釀罐發酵,釀造周期一般為16~22d,如兩罐法發酵一般20~30d,即釀造周期可縮短1/3~1/2倍。可大幅度減少罐數,節省投資。2、廠房投資節省傳統發酵必須在有絕熱層的冷藏庫內發酵和貯酒。C.C.T發酵可以大部分或全部在戶外,而且罐數、罐總容積減少,廠房投資節省。3、冷耗節省,C.C.T發酵冷卻是直接冷卻發酵罐和酒液,而且冷卻介質在強制循環下,傳熱系數高。傳統發酵和貯酒,冷量多消耗在冷卻廠房、空氣、操作人員和機器(如泵、電動機)、發酵罐支座等。根據計算和測定,C.C.T發酵比傳統可節省40%~55%冷耗。4、發酵罐清洗、消毒傳統發酵罐和貯酒罐基本上依賴人工清洗和消毒,根本無法實現自動化程序化。C.C.T發酵可依賴CIP自動程序清洗消毒,工藝衛生更易得到保證。當然C.C.T發酵也有弱點。由于罐體比較高,酵母沉降層厚度大,酵母泥使用代數一般比傳統低(只能使用5~6代);貯酒時,澄清比較困難(特別在使用非凝聚性酵母),過濾必須強化;若采用單釀發酵,罐壁溫度和罐中心溫度一致,一般要5~7d17氧傳遞模型:當液體混合程度高,而且懸浮的細胞被包圍,上述傳氧過程的限速步驟一般認為是氧分子通過液膜的擴散過程。(步驟3)因此我們用界面氧傳遞方程來描述氧傳遞速度(OTR):CL——液體中溶解的氧的濃度kL——液膜傳質系數a——氣液兩相的接觸面積C*——氧在氣液接解面的濃度18傳氧系數及界面積(a)準確測定氣液兩相接觸面積(a)是不可能的,因此將kL和a合成一個整體,定義為KLa.KLa表示單位體積的傳氧速率19提高KLa的途徑(1)增加攪拌器轉速,以提高攪拌軸功率可以有效地提高KLa;(2)加大通氣量Q,以提高VS。在低通氣量時,提高Q可以顯著增大KLa。但當通氣量已經很高時,進一步提高Q,Pg也將隨之劇烈降低,其綜合效果將不會使kLa增加,甚而可能下降。*為了提高NV,除了提高kLa之外,提高C*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在空氣中通入純氧,或在可能時提高罐內操作壓力,均可使C*增高,從而提高了氧傳遞的推動力。20傳遞系數KLa的測定:1亞硫酸鹽氧化法2復膜電極和氧分析儀法(動態法)——溶氧電極法溶氧電極法最先進、最合理的方法優點:①耐高溫②連續測量原理:把溶解氧濃度轉化為電流信號,由電流直接指示溶解氧濃度。陽極:陰極:應用溶氧電極測定KLa:通氣攪拌系統的體積傳氧系數KLa(1/hr)與溶解氧積累之間的關系:測定步驟:(1)用此式測定時,先在培養過程中的某一時刻停止通氣(A點),根據溶解氧濃度隨時間的增加而減少的數據求出QO2x。(2)然后在溶解氧濃度下降到某一點(B點),再開始通氣,C隨著時間增加而增大,得dC/dt值(即曲線的斜率)(3)假定從通氣停止過渡狀態期間所求得的QO2X適用的話,則可用前式作圖,并推算出C*和KLa值。21測定KLa的三個用途:1對生物反應器的傳氧性能進行測定,以便選擇最佳條件進行操作,并對其進行評價。2對發酵過程傳氧性情況進行了解,以便判斷發酵過程的供氧情況。3為通風罐的研究過程找出設備參數(如D/T),操作變數(如N-攪拌器轉數Q-通風量)與KLa的關系,以便進行運用發酵罐的放大和合理設計22擋板的作用是改變液流的方向,由徑向流改為軸向流,促使液體劇烈翻動,增加溶解氧。通常,擋板寬度取(0.1~0.2)D,裝設6~4塊即可滿足全擋板條件。全擋板條件:是指在一定轉數下再增加罐內附件而軸功率仍保持不變。要達到全擋板條件必須滿足下式要求:23常用的軸封有填料函和端面軸封兩種。(1)填料函式軸封是由填料箱體,填料底襯套,填料壓蓋和壓緊螺栓等零件構成,使旋轉軸達到密封的效果。優點是結構簡單。主要缺點是:死角多,很難徹底滅菌,容易滲漏及染菌;軸的磨損情況較嚴重;(2)填料壓緊后摩擦功率消耗大;壽命短,經常維修,耗工時多。(3)端面式軸封又稱機械軸封。密封作用是靠彈性元件(彈簧、波紋管等)的壓力使垂直于軸線的動環和靜環光滑表面緊密地相互貼合,并作相對轉動而達到密封。優點:清潔;密封可靠;無死角,可以防止雜菌污染;使用壽命長;摩擦功率耗損小;軸或軸套不受磨損;它對軸的精度和光潔度沒有填料密封要求那么嚴格,對軸的震動敏感性小。缺點:結構比填料密封復雜,裝拆不便;對動環及靜環的表面光潔度及平直度要求高。25eq\o\ac(○,1)空氣分布管:空氣分布裝置的作用是吹入無菌空氣,并使空氣均勻分布。分布裝置的形式有單管及環形管等。常用的分布裝置有單管式,管口對正罐底中央,裝于最低一擋攪拌器下面,噴口朝下,管口與罐低的距離約40mm,并且空氣分散效果較好。若距離過大,空氣分散效果較差。該距離可根據溶氧情況適當調整,空氣由分布管噴出上升時,被攪拌器打碎成小氣泡,并與醪液充分混合,增加了氣液傳質效果。環形管的分布裝置,以環徑di等于0.8Di(攪拌器直徑)時最為有效。噴孔直徑為5~8mm,噴孔直徑向下,噴孔的總截面積約等于通風管的截面積。這種空氣分布裝置的空氣分散效果不及單管式分布裝置。同時由于噴孔容易被堵塞,已很少采用。eq\o\ac(○,2)消泡器:消泡器就是安裝在發酵罐內轉動軸的上部或安裝在發酵罐排氣系統上的,可將泡沫打破或將泡沫破碎分離成液態和氣態兩相的裝置。從而達到消泡的目的。機械消泡裝置類型:1、耙式消泡。2.渦輪式消泡器3、離心式消泡器4、碟片式消泡器26軸功率:攪拌器輸入攪拌液體的功率:是指攪拌器以既定的速度旋轉時,用以克服介質的阻力所需的功率,簡稱軸功率27攪拌功率準數NP的求解:ReM>104,達到充分湍流之后,ReM增加,攪拌功率P0雖然將隨之增大,但NP保持不變,即施加于單位體積液體的外力與其慣性力之比為常數,此時對圓盤六平直葉渦輪NP≈6圓盤六彎葉渦輪NP≈4.7圓盤六箭葉渦輪NP≈3.7P0=NPD5N3ρ某細菌醪發酵罐罐直徑T=1.8(米);圓盤六彎葉渦輪直徑D=0.60米;一只渦輪罐內裝四塊標準擋板;攪拌器轉速N=168轉/分;通氣量Q=1.42米3/分(已換算為罐內狀態的流量);罐壓P=1.5絕對大氣壓;醪液粘度μ=1.96×10-3牛·秒/米2;醪液密度ρ=1020公斤/米3(1)計算ReM:ReM=5.25×105>104(2)由NP~ReM查NP,NP=4.7(3)計算P0;P0=NPD5N3ρ=8.18(千瓦)4)計算Pg:28空氣除菌的方法:1輻射滅菌2加熱滅菌3靜電除菌4介質過濾29無菌空氣制備原理eq\o\ac(○,1)慣性沖擊滯留作用機理:如圖所示,圖上是直徑為df的纖維的斷面,當微粒隨氣流以一定的速度垂直向纖維方向運動時,空氣受阻即改變運動方向,繞過纖維前進,而微粒由于它的運動慣性較大,未能及時改變運動方向隨主導氣流前進,于是微粒直沖到纖維的表面,由于磨擦粘附,微粒就滯留在纖維表面上,這稱為慣性沖擊滯留作用。eq\o\ac(○,2)攔截滯留作用機理:1氣流速度降到臨界速度以下,微粒不能因慣性碰撞而滯留于纖維上,捕集效率顯著下降,但隨時著氣流速度的繼續下降,纖維對微粒的捕集效率又有回升。2原因是微生物直徑很細,質量很輕,它隨低速氣流流動慢慢靠近纖維時,微粒所在的主導氣流流線受纖維所阻,而改變流動方向,繞過纖維前進,并在纖維的周邊流速度更慢,進到這滯留區的微粒慢慢靠近和接觸纖維而被粘附滯留,稱為攔截滯留作用。3形成一層邊界滯流區。滯流區的氣流速度更慢,進到這滯留區的微粒慢慢靠近和接觸纖維而被粘附滯留,稱為攔截滯留作用。eq\o\ac(○,3)布朗擴散作用機理:直徑很小的微粒在很慢的氣流中能產生一種不規則的直線運動,稱為布朗擴散。布朗擴散的運動距離很短,在較大的氣速,較大的纖維間隙中是不起作用的,但在很慢的氣流速度和較小的纖維間隙中,布朗擴散作用大大增加了微粒與纖維的接觸滯留機會。eq\o\ac(○,4)重力沉降作用機理:重力沉降是一個穩定的分離作用,當微粒所受的重力大于氣流對它的拖帶力時,微粒就容易沉降。就單一的重力沉降情況下,大顆粒比小顆粒作用顯著,對于小顆粒只有在氣流速度很慢時才起作用。一般它是與攔截作用相配合的,即在纖維的邊界滯留區內,微粒的沉降作用提高了攔截滯留的捕集效率。eq\o\ac(○,5)靜電吸附作用機理:干空氣對非導體的物質相對運動磨擦時,會產生誘導電荷,纖維和樹脂處理過的纖維,尤其是一些合成纖維更為顯著。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生物微粒大多帶有不同的電荷,如枯草桿菌孢子20%帶正電荷,20%帶負電荷,15%中性,這些帶電的微粒會受帶異性電荷的物體所吸引而沉降。此外,表面吸附也歸屬于這個范疇,如活性炭的大部分過濾效能應是表面吸附的作用。30提高過濾效率的措施:1、減少進口空氣的含菌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加強生產環境的衛生管理,減少環境空氣中的含菌量;2)提高空氣進口位置(高空采風),減少空氣進口含量;3)加強壓縮前的空氣預過濾。2、設計和安裝合理的空氣過濾器。3、降低進入總過濾器空氣的相對濕度。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采用無油潤滑空壓機;2)加強空氣的冷卻,去油水3)提高進入總過濾器的空氣溫度,降低其相對濕度。31雜菌:是指在發酵培養中侵入的有礙生產的其他微生物。染菌:感染了對正常發酵有影響的其他腐敗微生物或噬菌體。染菌的具體危害:1)分解產物;2)污染產品;3)抑制生產菌的生長和代謝的產生;4)影響產物的提取32不同種類的雜菌對發酵的影響:青霉素發酵:污染細短產氣桿菌比粗大桿菌的危害大;鏈霉素發酵:污染細短桿菌、假單孢桿菌和產氣桿菌比粗大桿菌的危害大;四環素發酵:污染雙球菌、芽孢桿菌和夾膜桿菌的危害較大;檸檬酸發酵:最怕污染青霉菌;肌苷、肌苷酸發酵:污染芽孢桿菌的危害最大;谷氨酸發酵:最怕污染噬菌體;高溫淀粉酶發酵:污染芽孢桿菌和噬菌體的危害較大33總染菌率:指一年內發酵染菌的批次與總投料批次數之比。設備染菌率:統計發酵罐或其他設備的染菌率,有利于查找因設備缺陷而造成的染菌原因。不同品種發酵的染菌率:統計不同品種發酵的染菌率,有助于查找不同品種發酵染菌的原因。34不同發酵階段的染菌率:將整個發酵周期分成前期、中期和后期三個階段,分別統計其染菌率。有助于查找染菌的原因。季節染菌率:統計不同季節的染菌率,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染菌。操作染菌率:統計操作工的染菌率,一方面可以分析染菌原因,另一方面可以考核操作工的無菌操作技術水平。35從染菌的規模來分析染菌原因:大批發酵罐染菌:首先可能是空氣系統部分發酵罐(或罐組)染菌:1前期可能是種子帶雜菌,或滅菌不徹底,中后期則可能是中間補料系統或油管路系統發生問題所造成的2個別發酵罐連續染菌:設備問題(如閥門的滲漏或罐體腐蝕磨損),設備的腐蝕磨損所引起的染菌會出現每批發酵的染菌時間向前推移的現象3個別發酵罐偶然染菌:原因比較復雜,因為各種染菌途徑都可能引起。36從染菌的類型來分析:1耐熱性芽抱桿菌:可能是由于原料中原有的芽孢未能殺滅,或者死角或滅菌不徹底。2球菌、酵母:可能是從蒸汽的冷凝水或空氣中帶來的,或者設備滲漏。3淺綠色菌落(革蘭氏陰性桿菌):發酵罐的冷卻管或夾套滲漏。4霉菌:滅菌不徹底或無菌操作不嚴格5噬菌體:很可能是空氣系統,特別是在大風天氣后。37原料染菌的防治:1對于液體原料:采用連消方式2對顆粒狀淀粉質原料或者小發酵罐,采用實消為好。而且升溫時需攪拌,或加入α-淀粉酶。38種子帶菌的原因及防止1、帶菌的原因;無菌室的無菌條件不符合要求,培養基滅菌不徹底,操作不當。2種子帶菌的防止;種子帶雜菌是發酵前期染菌的原因之一。在每次接種后應留取少量的種子懸浮液進行平板、肉湯培養,借以說明是否是種子中帶雜菌。種子培養的設備和裝置有無菌室、滅菌鍋和搖瓶機等。40種齡:是指種子罐中培養的菌絲體開始移入下一級種子罐或發酵罐時的培養時間41接種量:是指移入的種子液體積和接種后培養液體積的比例。42種子擴大培養:1.表面培養是指將保存在砂土管、冷凍干燥管中處于休眠狀態的生產菌種接入試管斜面活化后,在經過扁瓶或搖瓶及種子罐逐級放大培養而獲得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純種過程43種子擴大培養:由保藏的菌種開始,經過逐級擴大培養,最后獲得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純種過程。這些純種培養物稱為種子。44生產菌種的來源:根據資料直接向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工廠或菌種保藏部門索取或購買;分離篩選新的微生物菌種45小結:從自然界中分離微生物需要注意的問題:1、明確目的:分離什么種類的微生物2、尋找來源:從哪里分離3、選擇手段:充分考慮所分離微生物的生產能力、生長速度,選擇適宜的培養分離方法和檢測方法46培養基設計的基本原則:培養基的組成必需滿足細胞的生長和代謝產物所需的元素,并能提供生物合成和細胞維持活力所需要的能量。47為何要進行培養基的設計?完善的培養基設計是實驗室的試驗、實驗工廠和生產規模的放大中的一個重要步驟。在發酵過程中,我們的目的產品是菌體或代謝產物。而發酵培養基是否適合于菌體的生長或積累代謝產物,對最終產品的得率具有非常大的影響48發酵工業應用的“無菌空氣”是指通過除菌處理使空氣中含菌量降低在一個極低的百分數,從而能控制發酵污染至極小機會。此種空氣稱為“無菌空氣染菌概率為10-349無菌空氣制備的整個過程包括兩部分:對空氣進行過濾處理,除去微生物顆粒,滿足生物細胞培養需要(無菌)對進入空氣過濾器的空氣進行預處理,達到合適的空氣狀態(溫度、濕度、除油)50空氣預處理目的:提高壓縮前空氣的潔凈度,降低空氣過濾器的負荷;去除壓縮后空氣中所帶的油水,以合適的空氣濕度和溫度進入空氣過濾器。設備:高空取氣管除塵器空氣壓縮機貯氣罐氣液分離器冷卻器空氣加熱器51染菌的后果:生產菌和雜菌同時生長,可能會使生產菌喪失生產能力;在連續發酵過程中,雜菌的生長速度有時會比生產菌生長得更快,結果使發酵罐中以雜菌為主;雜菌及其產生的物質,使提取精制發生困難雜菌會降解目的產物,會污染最終產品;發酵時如污染噬菌體,可使生產菌發生溶菌現象。“吃糖不吃菌”和“吃菌不吃糖”52連續發酵流程預熱—加熱—保溫—冷卻連消——噴淋冷卻流程1.配料罐將培養基預熱60-70℃溫度相差過大而產生水汽撞擊聲。2.連消塔(加熱塔)使培養基迅速(20s)升溫(126-132℃3.維持罐:使培養基溫度保持在滅菌溫度下一段時間。2-7min.4.冷卻管:將培養基迅速冷卻到40-50℃53影響滅菌的因素1.培養基成分對滅菌的影響。油脂,糖類及一定濃度的蛋白質可增加微生物的耐熱性;另一些物質,如高濃度的鹽類、色素等可削弱其耐熱性。2.培養基的物理狀態對滅菌的影響3.培養基中微生物數量對滅菌的影響4.培養基中氫離子濃度對滅菌的影響培養基中氫離子濃度直接影響滅菌的效果。培養基的pH越低,所需殺滅微生物的溫度越低。5.微生物細胞中水分對滅菌的影響細胞含水越多,蛋白質變性的溫度越低6.微生物細胞菌齡對滅菌的影響老細胞水分含量低、低齡細胞水分含量高7.空氣排除情況對滅菌的影響8.攪拌對滅菌的影響9.泡沫對滅菌的影響54對菌種的要求1.不是致病菌2.發酵周期短,產量高3.不易變異退化,抗噬菌體能力強4.最好是產生胞外產物的菌種,利于分離5.對醫藥和食品用產品還應考慮安全性55圓筒體錐底罐(C.C.T)簡稱露天錐形發酵罐C.C.T發酵和傳統發酵相比,由于發酵基質(麥汁)和酵母對流獲得強化,可加速發酵在C.C.T發酵技術中,主發酵結束不排酵母,全部酵母參于后發酵中VDK的還原,特別是凝聚性差的酵母,發酵液有高濃度酵母參于VDK還原,大大縮短了還原時間。?發酵溫控自由,可以靈活采用各種溫度(大多較高溫度)下VDK的還原,更可以縮短后發酵周期。?傳統發酵釀造周期,低溫發酵需50d以上,快速發酵需25-30d,而C.C.T發酵如單釀罐發酵,釀造周期一般為16-22d,如兩罐法發酵一般20-30d,即釀造周期可縮短1/3-1/2倍。可大幅度減少罐數,節省投資。56微生物發酵類型1微生物菌體發酵2微生物酶發酵3微生物代謝產物發酵4微生物的轉化發酵5生物工程細胞發酵57
附錄資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刪除怎樣提高電腦系統運行速度WindowsXP的啟動速度比Windows2000要快30%左右,但相對于Windows98仍然要慢了不少,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優化設置,來大大提高WindowsXP的啟動速度。加快系統啟動速度主要有以下方法:盡量減少系統在啟動時加載的程序與服務;對磁盤及CPU等硬件進行優化設置;修改默認設置,減少啟動等待時間等。這些方法大部分既可減少系統啟動的時間,又可以節省系統資源,加快電腦運行速度。1.加快系統啟動速度WindowsXP的啟動速度比Windows2000要快30%左右,但相對于Windows98仍然要慢了不少,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優化設置,來大大提高WindowsXP的啟動速度。加快系統啟動速度主要有以下方法:盡量減少系統在啟動時加載的程序與服務;對磁盤及CPU等硬件進行優化設置;修改默認設置,減少啟動等待時間等。這些方法大部分既可減少系統啟動的時間,又可以節省系統資源,加快電腦運行速度。(1)MsconfigWindowsXP的啟動速度在系統安裝初期還比較快,但隨著安裝的軟件不斷增多,系統的啟動速度會越來越慢,這是由于許多軟件把自己加在了啟動程序中,這樣開機即需運行,大大降低了啟動速度,而且也占用了大量的系統資源。對于這樣一些程序,我們可以通過系統配置實用程序Msconfig將它們從啟動組中排除出去。選擇“開始”菜單中的“運行”命令,在“運行”對話框中鍵入“Msconfig”,回車后會彈出“系統配置實用程序”對話框,選擇其中的“啟動”選項卡(如圖1),該選項卡中列出了系統啟動時加載的項目及來源,仔細查看每個項目是否需要自動加載,否則清除項目前的復選框,加載的項目越少,啟動的速度就越快。設置完成后需要重新啟動方能生效。(2)BootvisBootvis是微軟提供的一個啟動優化工具,可提高WindowsXP的啟動速度。用BootVis提升WindowsXP的啟動速度必須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操作,否則將不會起到提速的效果。其正確的操作方法如下:啟動Bootvis,從其主窗口(如圖2)中選擇“工具”菜單下的“選項”命令,在“符號路徑”處鍵入Bootvis的安裝路徑,如“C:\ProgramFiles\Bootvis”,單擊“保存”退出。從“跟蹤”菜單中選擇“下次引導”命令,會彈出“重復跟蹤”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BootVis將引導WindowsXP重新啟動,默認的重新啟動時間是10秒。系統重新啟動后,BootVis自動開始運行并記錄啟動進程,生成啟動進程的相關BIN文件,并把這個記錄文件自動命名為TRACE_BOOT_1_1。程序記錄完啟動進程文件后,會重新啟動BootVis主界面,在“文件”菜單中選擇剛剛生成的啟動進程文件“TRACE_BOOT_1_1”。窗口中即會出現“CPU>使用”、“磁盤I/O”、“磁盤使用”、“驅動程序延遲”等幾項具體圖例供我們分析,不過最好還是讓BootVis程序來自動進行分析:從“跟蹤”菜單中選擇“系統優化”命令,程序會再次重新啟動計算機,并分析啟動進程文件,從而使計算機啟動得更快。(3)禁用多余的服務WindowsXP在啟動時會有眾多程序或服務被調入到系統的內存中,它們往往用來控制Windows系統的硬件設備、內存、文件管理或者其他重要的系統功能。但這些服務有很多對我們用途不大甚至根本沒有用,它們的存在會占用內存和系統資源,所以應該將它們禁用,這樣最多可以節省70MB的內存空間,系統速度自然也會有很大的提高。選擇“開始”菜單中的“運行”命令,在“運行”對話框鍵入“services.msc”后回車,即可打開“服務”窗口。窗口的服務列表中列出了系統提供的所有服務的名稱、狀態及啟動類型。要修改某個服務,可從列表雙擊它,會彈出它的屬性對話框(如圖3),你可從“常規”選項卡對服務進行修改,通過單擊“啟動”、“停止”、“暫停”、“恢復”四個按鈕來修改服務的狀態,并可從“啟動類型”下拉列表中修改啟動類型,啟動類型有“自動”、“手動”、“已禁用”三種。如果要禁止某個服務在啟動自動加載,可將其啟動類型改為“已禁用”。WindowsXP提供的所有服務有36個默認是自動啟動的,實際上,其中只有8個是必須保留的(見下表),其他的則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設置,每種服務的作用在軟件中有提示。4)修改注冊表來減少預讀取,減少進度條等待時間WindowsXP在啟動過程中會出現一個進度條,我們可以通過修改注冊表,讓進度條只跑一圈就進入登錄畫面。選擇“開始”菜單中的“運行”命令,在“運行”對話框鍵入“regedit”命令后回車,即可啟動注冊表編輯器,在注冊表中找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Manager\MemoryManagement\PrefetchParameters,選擇其下的EnablePrefetcher鍵,把它的鍵值改為“1”即可。(5)減少開機磁盤掃描等待時間當Windows日志中記錄有非正常關機、死機引起的重新啟動,系統就會自動在啟動的時候運行磁盤掃描程序。在默認情況下,掃描每個分區前會等待10秒鐘,如果每個分區都要等上10秒才能開始進行掃描,再加上掃描本身需要的時間,會耗費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啟動過程。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設置取消磁盤掃描的等待時間,甚至禁止對某個磁盤分區進行掃描。選擇“開始→運行”,在運行對話框中鍵入“chkntfs/t:0”,即可將磁盤掃描等待時間設置為0;如果要在計算機啟動時忽略掃描某個分區,比如C盤,可以輸入“chkntfs/xc:”命令;如果要恢復對C盤的掃描,可使用“chkntfs/dc:”命令,即可還原所有chkntfs默認設置,除了自動文件檢查的倒計時之外。2.提高系統運行速度提升系統運行速度的思路與加快啟動的速度類似:盡量優化軟硬件設置,減輕系統負擔。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優化手段。(1)設置處理器二級緩存容量WindowsXP無法自動檢測處理器的二級緩存容量,需要我們自己在注冊表中手動設置,首先打開注冊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Manager\MemoryManagement\”,選擇其下的“SecondLevelDataCache”,根據自己所用的處理器設置即可,例如PIIICoppermine/P4Willamette是“256”,AthlonXP是“384”,P4Northwood是“512”。(2)提升系統緩存同樣也是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Manager\MemoryManagement\”位置,把其下的“LargeSystemCache”鍵值從0改為1,WindowsXP就會把除了4M之外的系統內存全部分配到文件系統緩存中,這樣XP的內核能夠在內存中運行,大大提高系統速度。通常來說,該優化會使系統性能得到相當的提升,但也有可能會使某些應用程序性能降低。需要注意的是必須有256M以上的內存,激活LargeSystemCache才可起到正面的作用,否則不要輕易改動它。(3)改進輸入/輸出性能這個優化能夠提升系統進行大容量文件傳輸時的性能,不過這只對服務器用戶才有實在意義。我們可在中新建一個DWORD(雙字節值)鍵值,命名為IOPageLockLimit。一般情況下把數據設置8~16MB之間性能最好,要記住這個值是用字節來計算的,例如你要分配10MB的話,就是10×?1024×1024,也就是10485760。這里的優化也需要你的機器擁有大于256M的內存。(4)禁用內存頁面調度在正常情況下,XP會把內存中的片斷寫入硬盤,我們可以阻止它這樣做,讓數據保留在內存中,從而提升系統性能。在注冊表中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Manager\MemoryManagement\”下的“DisablePagingExecutive”鍵,把它的值從0改為1即可禁止內存頁面調度了。(5)關閉自動重新啟動功能當WindowsXP遇到嚴重問題時便會突然重新開機,可從注冊表將此功能取消。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CrashControl\”將AutoReboot鍵的Dword值更改為0,重新啟動后設置即可生效。(6)改變視覺效果WindowsXP在默認情況下啟用了幾乎所有的視覺效果,如淡入淡出、在菜單下顯示陰影。這些視覺效果雖然漂亮,但對系統性能會有一定的影響,有時甚至造成應用軟件在運行時出現停頓。一般情況下建議少用或者取消這些視覺效果。選擇桌面上“我的電腦”圖標,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屬性”命令,打開“系統屬性”對話框。選擇“高級”選項卡,在其中的“性能”欄中單擊“設置”按鈕,會彈出“性能選項”對話框(如圖4),可選擇“調整為最佳性能”單選框來關閉所有的視覺效果,也可選擇“自定義”然后選擇自己需要的視覺效果。(7)合理設置頁面虛擬內存同樣也是在“性能選項”對話框中,選擇“高級”選項卡,在其中的“虛擬內存”欄中單擊“更改”按鈕,接下來選擇虛擬內存為“自定義大小”,然后設置其數值。一般情況下,把虛擬設為不小于256M,不大于382M比較合適,而且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好一樣。(8)修改外觀方案WindowsXP默認的外觀方案雖然漂亮,但對系統資源的占用也多,可將其改為經典外觀以獲得更好的性能。在桌面空白位置單擊鼠標右鍵,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屬性”命令,會打開“顯示屬性”對話框,在“主題”選項卡選擇主題為“Windows經典”,即可將外觀修改為更為經濟的Windows經典外觀。(9)取消XP對ZIP支持WindowsXP在默認情況下打開了對zip文件支持,這要占用一定的系統資源,可選擇“開始→運行”,在“運行”對話框中鍵入“regsvr32/uzipfldr.dll”,回車確認即可取消XP對ZIP解壓縮的支持,從而節省系統資源。(10)關閉Dr.WatsonDr.Watson是WindowsXP的一個崩潰分析工具,它會在應用程序崩潰的時候自動彈出,并且在默認情況下,它會將與出錯有關的內存保存為DUMP文件以供程序員分析。不過,記錄DUMP文件對普通用戶則毫無幫助,反而會帶來很大的不便:由于Dr.Watson在應用程序崩潰時會對內存進行DUMP記錄,將出現長時間硬盤讀寫操作,要很長一斷時間程序才能關閉,并且DUMP文件還會占用大量磁盤空間。要關閉Dr.Watson可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NT\CurrentVersion\AeDebug”分支,雙擊其下的Auto鍵值名稱,將其“數值數據”改為0,最后按F5刷新使設置生效,這樣就取消它的運行了。同樣,我們可以把所有具備調試功能的選項取消,比如藍屏時出現的memory.dmp,可在“系統屬性”對話框中選擇“高級”選項卡,單擊“啟動和故障恢復”欄中的“設置”按鈕,并在彈出的“啟動和故障恢復”對話框中選擇“寫入調試信息”為“無”(如圖5)。(11)啟動硬盤/光驅DMA模式打開“系統屬性”對話框,選擇“硬件”選擇卡中的“設備管理器”按鈕,打開“設備管理器”窗口,在設備列表中選擇“IDEATA/ATAPI控制器”,雙擊“主要IDE通道”或“次要IDE通過”,在其屬性對話框的“高級設置”選項卡中檢查DMA模式是否已啟動,一般來說如果設備支持,系統就會自動打開DMA功能,如果沒有打開可將“傳輸模式”設為“DMA(若可用)”。(12)關掉不用的設備WindowsXP總是盡可能為電腦的所有設備安裝驅動程序并進行管理,這不僅會減慢系統啟動的速度,同時也造成了系統資源的大量占用。針對這一情況,你可在設備管理器中,將PCMCIA卡、調制解調器、紅外線設備、打印機端口(LPT1)或者串口(COM1)等不常用的設備停用,方法是雙擊要停用的設備,在其屬性對話框中的“常規”選項卡中選擇“不要使用這個設備(停用)”。在重新啟動設置即可生效,當需要使用這些設備時再從設備管理器中啟用它們。(13)關閉錯誤報告當應用程序出錯時,會彈出發送錯誤報告的窗口,其實這樣的錯誤報告對普通用戶而言幾乎沒有任何意義,關閉它是明智的選擇。在“系統屬性”對話框中選擇“高級”選項卡,單擊“錯誤報告”按鈕,在彈出的“錯誤匯報”對話框中,選擇“禁用錯誤匯報”單選項,最后單擊“確定”即可。另外我們也可以從組策略中關閉錯誤報告:從“運行”中鍵入“gpedit.msc”,運行“組策略編輯器”,展開“計算機配置→管理模板→系統→錯誤報告功能”,雙擊右邊設置欄中的“報告錯誤”,在彈出的“屬性”對話框中選擇“已禁用”單選框即可將“報告錯誤”禁用。(14)關閉自動更新“自動更新”功能對許多WindowsXP用戶而言并不是必需的,可將其關閉以節省系統資源。在“我的電腦”上單擊鼠標右鍵,從快捷菜單中選擇“屬性”命令,選擇“系統屬性”對話框中的“自動更新”選項卡,勾選“關閉自動更新,我將手動更新計算機”單選框,單擊“確定”按鈕即可關閉自動更新功能。如果在“服務”已經將“AutomaticUpdates”服務關閉,“系統屬性”對話框中的“自動更新”選項卡就不能進行任何設置了。(15)去掉菜單延遲去掉菜單彈出時的延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XP。要修改的鍵值位置在“HKEY_CURRENT_USER\ControlPanel\Desktop”。修改其下的“MenuShowDelay”鍵,把默認的400修改為0,按F5刷新注冊表即可生效。(16)清除預讀文件WindowsXP的預讀設置雖然可以提高系統速度,但是使用一段時間后,預讀文件夾里的文件數量會變得相當龐大,導致系統搜索花費的時間變長。而且有些應用程序會產生死鏈接文件,更加重了系統搜索的負擔。所以,應該定期刪除這些預讀文件。預計文件存放在WindowsXP系統文件夾的Prefetch文件夾中,該文件夾下的所有文件均可刪除。(17)關閉自動播放功能在WindowsXP中,當往光驅中放入光盤或將USB硬盤接上電腦時,系統都會自動將光驅或USB硬盤掃描一遍,同時提示你是否播放里面的圖片、視頻、音樂等文件,如果是擁有多個分區的大容量的USB硬盤,掃描會耗費很長的時間,而且你得多次手動關閉提示窗口,非常麻煩。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將WindowsXP的自動播放功能關閉。運行“組策略”程序。在組策略窗口左邊欄中,打開“計算機配置”,選擇“管理模板”下的“系統”,然后在右邊的配置欄中找到“關閉自動播放”并雙擊它,會彈出“關閉自動播放屬性”對話框。在其中“設置”選項卡中選擇“已啟用”,“關閉自動播放”下拉列表中選擇“所有驅動器”(如圖6)。這樣以后就不用擔心WindowsXP的“自動播放”功能帶來的麻煩了。如果你只是想禁止系統掃描某個驅動器(如USB硬盤)上的文件,可采用下面的方法。先連上你的USB硬盤,讓系統將它識別出來。然后打開“我的電腦”,選擇USB硬盤上的某個分區,按鼠標右鍵,會彈出磁盤屬性窗口,選取“自動播放”選項卡,將所有內容的類型都選擇為不執行操作。如果USB硬盤有多個分區,對所有分區都進行同樣的操作,這樣當你將USB驅動器拔掉再重新接上時,系統會將USB硬盤識別出來,而不會反復問你是否播放USB硬盤中的文件了。3.加快關機速度WindowsXP的關機速度要慢于啟動速度,特別有些任務還需要手工結束,更加延緩了關機速度。因此,要加快關機速度,首先要開啟WindowsXP的自動結束任務功能。具體步驟是:從注冊表中找到“HKEY_CURRENT_USER\ControlPanel\Desktop”,把“AutoEndTasks”的鍵值設置為1即可。然后再修改“HungAppTimeout”為“4000(或更小)”(預設為5000),該鍵值同樣也在“HKEY_CURRENT_USER\ControlPanel\Desktop”下;最后一步再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同樣把WaitToKillServiceTimeout設置為“4000”;通過這樣設置后的關機速度明顯要加快了。夠全面吧~~◆二、硬件優化設置◆1、關掉不用的設備
在設備管理器中,將PCMCIA卡、調制解調器、紅外線設備、打印機端口(LPT1)或者串口(COM1)等不常用的設備停用,在要停用設備屬性對話框中的“常規”選項卡中選擇“不要使用這個設備(停用)”。當需要使用這些設備時再從設備管理器中啟用它們。◆2、內存性能優化
WindowsXP中有幾個選項可以優化內存性能,它們全都在注冊表下面位置: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
1)禁用內存頁面調度(Paging
Executive)
XP會把內存中的片斷寫入硬盤,我們可以阻止它這樣做,讓數據保留在內存中,從而提升系統性能。256M以上內存才使用這個設置。把“DisablePagingExecutive”的值從0改為1就可以禁止內存頁面調度了。
2)提升系統緩存
必須有256M以上的內存,才激活它。把LargeSystemCache鍵值從0改為1,一般來說,這項優化會使系統性能得到相當的提升,但也有可能會使某些應用程序性能降低。
3)輸入/輸出性能
內存大于256M才更改這里的值,這個優化只對server(服務器)用戶才有實在意義,它能夠提升系統進行大容量文件傳輸時的性能。建一個DWORD(雙字節值)鍵值,命名為IOPageLockLimit,數值設8M-16M字節之間性能最好,具體設什么值,可試試哪個值可獲得最佳性能。這個值是用字節來計算的,比如你要分配12M,就是12×1024×1024,也就是12582912。◆3、啟動硬盤/光驅DMA模式
“系統屬性”-“硬件”-“設備管理器”,在設備列表中選擇“IDE
ATA/ATAPI控制器”,雙擊“主要
IDE
通道”或“次要
IDE
通道”,在其屬性對話框的“高級設置”選項卡中檢查DMA模式是否已啟動,一般來說如果設備支持,系統就會自動打開DMA功能,如果沒有打開可將“傳輸模式”設為“DMA(若可用)”(在BIOS里也應該要先設為支持DMA)。
◆4、關閉自動播放功能
運行“組策略”程序,在組策略窗口左邊欄中打開“計算機配置”,選擇“管理模板”下的“系統”,然后在右邊的配置欄中找到“關閉自動播放”并雙擊它,會彈出“關閉自動播放屬性”對話框,在其中“設置”選項卡中選擇“已啟用”,“關閉自動播放”下拉列表中選擇“所有驅動器”。
◆5、設置二級緩存容量
WindowsXP有時無法自動檢測處理器的二級緩存容量,需要我們手動設置。運行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CU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選擇Dword值SecondLevelDataCache(如果沒有就新建這個值),修改這個值(填時使用10進制)為你的CPU的二級緩存的大小,比如你的CPU的二級緩存是256KB,就修改Dword值SecondLevelDataCache為10進制的256即可。二級緩存大小介紹AMD系列Duron
64KB
K6-3
Thunderbird
AthlonXP
256KB
K6-2
Athlon
512KB;Intel系列CeleronA
Celeron2
128KB
P2
Mobile
P3E(EB)
P4
Willamette
256KB
P2
P3(katmai)
P4(Northwood)
512KB。使用Winxp的請務必檢查一下:打開注冊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將"RegDone"的數值,由0改成1才算完成,這個操作很重要,很多奇怪的小毛病因此而解決。◆6、取消微軟的驗證提示
安裝驅動程式時往往會彈出窗口說程序沒有經過微軟的驗證,我們可以在控制面板—系統—硬件—設備管理員—驅動程序簽名,取消。
◆7、為IRQ中斷請求排優先次序
計算機的每一個主要部件都設了個IRQ中斷號。這里就是要通過修改每個IRQ請求的優先次序達到優化目的。這里主要的優化對象是系統CMOS實時鐘,它通過主板來提升性能。首先,要確定你想要哪個組件獲得更高的性能,然后找到這個硬件正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滇人版七年級信息技術下第一單元第一課認識計算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 10 古詩三首《石灰吟》(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
- 第四單元 第4課時 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練習七(2)(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數學蘇教版001
-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2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七年級體育與健康 足球2教學設計
- Recycle 2(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 骨科手術術后的疼痛管理
- 餐飲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 二年級品德下冊 多想著點兒別人教學設計 首師大版
- 粵教版 (B版)七年級上(2018)第一節 接入互聯網教學設計
- (高清版)JTGT 3365-05-2022 公路裝配式混凝土橋梁設計規范
- 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卷
-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
- 李豐黃金K線理論詳解
- MOOC 家庭與社區教育-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癌癥的一病一品
- 初中一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人教版)
- 合作商務方案
- 檔案數字化培訓課件
- 母與子性可行性報告
- 口腔行業人效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