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_第1頁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_第2頁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_第3頁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_第4頁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1教學目標:1.理解100以內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筆算的算理,掌握筆算的方式,能正確地用豎式計算。2.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體驗處理問題的策略;在探究活動中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3.運用兩位數不進位加法計算處理實際生活問題,獲得成功體驗,激發學習數學的愛好。目標分析:學生在一班級學會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為學生理解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筆算的的算理和算法做好了預備,利用學問的遷移,通過學具的操作,經受活動的探究,體驗成功的歡快。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式并能正確計算。教學難點: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教學預備:課件、小棒、尺子等。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一)創設情境。今日可真吵鬧,學校組織二班級的同學參觀博物館,現在他們已經來到博物館門前,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1.出示教材11頁情境圖2.引導學生觀看后溝通。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二)提出問題。1.依據圖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2.出示例1中的問題。二(1)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設計意圖:借助學生比較熟識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從中搜集數學信息,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由于這樣的情境是學生熟識且感愛好的,既拉近了數學和生活的聯系,又提升了學生加入學習的主動性。】二、探究新知(一)探究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筆算。1.嘗試列式,體會加法的意義。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條件?怎樣列式?想一想,為什么用加法來計算呢?(板書:加法)2.溝通算法,指名學生說口算的過程。3.圖式結合,探究筆算的算理和算法。(1)學生操作擺小棒。學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兩名帶隊老師,用2根小棒表示。(2)組織學生溝通,感悟筆算的算理和算法。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來?(都是表示幾個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嘗試列豎式計算,理解筆算加法應留意什么。弄清為什么5與2對齊?(相同計數單位的數)(4)全班溝通筆算方式,老師板書豎式,進一步明確個位與個位對齊,先從個位上的數加起的道理。4.即時練習。出示教材第12頁做一做第1題,鞏固筆算加法時的對位方式。【設計意圖:教學中結合小棒圖自然過渡到列豎式計算,讓學生體驗由具體到抽象的數學方式,學生在主動地操作、思考、和溝通的活動中理解個位和個位對齊的道理,又清楚地掌握豎式計算要從個位加起的計算挨次。】(二)探究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1.出示例2問題: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2.指名學生列式,老師板書。3.引導學生試算35+32。(1)組織學生先擺小棒(留意觀看學生操作。首先正確擺放出35和32,其次正確地將5個1和2個1相加,3個十和3個十相加)關懷學生對筆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2)學生試著用豎式計算,溝通板演算法。(3)老師追問:列豎式時要留意什么?為什么3和3對齊,5和2對齊?計算時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師生小結: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留意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4.即時練習。出示教材第13頁做一做第1題,鞏固筆算加法時的對位和計算方式。【設計意圖:有了例1的基礎,本環節教學時,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溝通,老師適時引導,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理和算法。真正實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三、鞏固練習(一)教材第12頁做一做第2題。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圖意,獨立列豎式計算。2.集體溝通。第2小題在列豎式時要留意什么?(二)教材第13頁做一做第2題。學生列豎式計算,重點檢查學生的對位問題,提示學生將豎式的結果填在橫式的后面。四、課堂總結(一)回憶小結,完善課題。1.這節課我們利用加法處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計算時,每一位上的數相加是否滿十?2.補充課題,板書:不進位(二)突出重點,結束新課。筆算兩位數加法時要留意什么?【設計意圖:在探究的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兩個問題時,均設計了即時練習,使新知落實到每一層次中。而課尾的總結再一次呈現教學重點,有利于學生理解學問。】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2教學目標:1.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會正確地進行連加、連減的兩步式題的計算。2.通過生活情境的再現,感受連加、連減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關懷學生建構出連加、連減的模型。3.在對比練習中,優化出算法,同時感受到豎式簡便寫法的合理性和簡潔美。4.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養成認真思考,獨立處理問題的力氣。教學目標解析:《連加、連減》在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的基礎上,了解再增加再減少的意義,并運用前面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學問處理連續兩問的實際問題。重點教學筆算豎式的簡便寫法,在對比等活動中,優化豎式的簡便寫法,樹立認真書寫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力氣,最終達到提升計算力氣的目的。教學重點:連加、連減用豎式計算的方式。教學難點:養成較好的計算習慣,正確計算連加、連減。教學預備:課件,尺子。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一)復習加、減法筆算。1.出示計算題。28+15=94-44=2.學生獨立計算。3.全班溝通。說說計算時要留意什么?(二)導入新課并板書課題。【設計意圖:連加、連減的教學重點是掌握連加、連減用豎式計算的方式。復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回憶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法則,為新課的學習做好學問儲備。】二、探究新知(一)創設情境。1.課件出示例1的主題圖,談話引入:秋天到了,到處是一片豐收的景象,小玲和同學們正熱火朝天在農家樂加入勞動呢。你們看他們正在那里干什么呢?(幫李大爺家采摘南瓜)2.出示表格,搜集有關數學的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3.提取有代表性的問題。三個組一共摘了多少個大南瓜?【設計意圖:學習生活中的數學。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談論學生熟識的農家樂入手,吸引學生的留意,并從中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二)連加計算。1.列式:28+34+22=2.嘗試列豎式計算。老師巡視,對計算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3.溝通算法。(課件演示)4.比較以上三種方式,優化豎式的簡便寫法。5.練習。教材第28頁做一做第一題。(一)學生在黑板上算和作業本上算同時進行。(二)集體講評。6.小結:用豎式進行連加計算時要留意什么?【設計意圖:學生經受搜集數據,提出問題,處理問題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喜悅。利用嘗試練習、合作溝通、比較算法等活動,讓全體學生加入其中,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連加用豎式計算的方式,同時體會靈敏、合理選擇計算方式的重要性。】(三)連減計算。1.課件出示例2中的數學信息。2.提出問題。(還剩多少個?)這個問題用什么方式解答?3.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老師巡視,準時發覺問題。4.全班匯報,優化連減的豎式。(課件演示)5.練習:教材第28頁做一做第二題。6.小結:用豎式進行連減計算時要留意什么?【設計意圖:扶著學生學習了例1,例2則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引導他們用處理例1的學習方式,舉一反三的學習例2,培養了學生舉一反三、自主探究、處理問題的力氣。進一步體現算法優化的思想】三、運用學問,提升鞏固(一)比比我最棒!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29頁練習五第4題。2.接受開小火車的形式講評。(二)小小運動健兒!1.出示教材第29頁練習五第3題。2.理解題目意思。列式計算,并口答。3.同桌互改.夸夸自己的同桌。(三)課堂練習。教材第29頁練習五第1、2題。【設計意圖:形式多樣的基礎訓練,使枯燥無味的連加、連減的計算變得好玩,學生主動地運用所學的學問處理問題,提升學生靈敏、合理地選擇計算方式的力氣。】四、全課總結1.今日你收獲了什么?2.你還有什么想知道的?3.學了今日的課,你有什么要提示大家的?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3第六課時兩位數減兩位數(練習課)教學內容:課本P20P21練習三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兩位數與兩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式,能較正確、嫻熟地計算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減法。2。提升學生的計算力氣和檢查力氣,培養學生的分析推斷力氣。教學重點:查漏補缺,反饋消逝的問題,提升學生的計算嫻熟度和精確?????度。教學難點:提升學生的計算和檢查力氣,培養學生的分析推斷力氣。教學預備:實物投影、圖片和題卡教學過程:一、總結引入小伴侶們,學習了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減法。你們有哪些收獲呢?把你的收獲在小組內溝通一下。指名匯報。總結得特殊好。今日這節課我們連續來爭論。[設計意圖]:課前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二、鞏固練習1、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4題。請仔細觀看圖,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同桌的同學聽一聽。怎樣求還剩多少個?指名回答。板書算式:32-11。這道題該怎么計算呢?2、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3題。老師巡視。指名匯報,選一道題說說計算方式。3、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9題。老師巡視。指名匯報。4、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7題。同桌兩個同學與相說一說下面各題差的十位上是幾?你是怎樣想的?5、第22頁練習三第10題。仔細觀看,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匯報。怎樣求雨傘多少錢一把?獨立完成后和同桌溝通一下計算方式。指名匯報,并說明算法。4、第22頁練習三第11題。先自己獨立完成,完成后從加法和減法中各選一道題在小組內說說計算的方式。指名匯報、訂正。[設計意圖]:1、培養學生較好的學習習慣。2、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方式。三、強化練習1、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8題。有3只母雞帶著自己的孩子出來找吃的東西。可三家的小雞混到了一起。你能關懷雞媽媽找到自己的孩子嗎?老師巡視。指名匯報、訂正、評比。2、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2題。老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明填法。3、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3題。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數學問題?和小組的同學溝通。指名匯報。選擇兩個你寵愛的問題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學相互交換檢查,并說說計算的方式。[設計意圖]:提升學生練習的嫻熟性。四、總結:通過今日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五、隨堂練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4教學內容:人教版教材一班級下冊第65頁例2及相關練習。教材簡析:本節課內容是在上冊學習了20以內進位加法,和在本單元學校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的基礎進步行教學的。既是對已學學問的進一步深化,同時又為今后學習列豎式的加法(進位)打下基礎。本課對理解“個位上相加滿十向十位進一“是教學難點和重點,通過舊知遷移,感知“進位”的必要性。借助學具操作,引導比較,自主探究,互助學習等方式。溝通算法間的聯系,強化學生對進位加法特點的理解。通過多種方式關懷學生理解算理,建立對進位加法過程中算理的表象感悟,能清楚用語言表征出來,并能運用新知處理數學問題。教學目標:1.讓學生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算理,掌握方式,能嫻熟正確進行口算,處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2.讓學生經受通過學具操作,觀看思考,對比爭論,合作溝通,等方式的爭論過程,理解并掌握“個位相加滿十進一”的算理。3.使學生感受到不同計算方式相互間是有聯系的。教學重點:理解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口算方式。教學難點:理解“個位相加滿十進一”的算理。教學預備:課件、情境圖、小棒、計數器等。教學過程:一、復習梳理,利用舊知的閱歷為新知遷移做鋪墊課件出示復習題(一)比一比,算一算(以開火車的方式進行)。9+8=35+20=4+7=32+5=20+78=3+9=4+71=32+50=(二)列式計算,并說一說計算過程。老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結果是多少?【設計意圖:通過復習20以內進位加法中的“湊十法”和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舊知,關懷學生回憶,梳理已有的學問閱歷,為新知學習做好鋪墊。】二、創設情境,經受探究進位加法算法的過程老師: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需要用加法來處理的數學問題,讓我們帶著數學的眼光,一起去一(1)班聯歡會的現場看看吧。(一)主題引入,信息整合課件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看主題圖,說一說從圖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依據學生發覺的信息,老師選擇性的進行板書。(課件演示突出有價值的信息進行閃爍。如“24瓶”“桌上有9瓶”可以添加這條信息。)選取的信息有:盒子里有24瓶礦泉水,桌子上有9瓶。(二)提出問題,列式促研1.讓學生提出問題:一共有多少瓶礦泉水?(課件出示男孩提出的問題)依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問題。2.讓學生將條件和問題完整表述出來。課件進行完整性的呈現。學生列出算式。(課件出示女孩列出算式)3.比較算式,引入課題板書算式:24+9=4.提出問題:觀看算式24+5與24+9有什么相同點與不同點?學生可能會說,相同點:都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加法算式。依據學生回答,老師板書課題:兩位數加一位數不同點:24+5是我們學過的加法算式,24+9比較難。(個位相加超過十,要進位)【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會看情境圖的信息,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刪選信息、完整表述題意的力氣。再通過復習題與新知算式的對比,初步感知“進位”,促進學生對新知開放探究的欲望。】(三)學具操作,直觀感悟1.思考:怎樣計算24+9=,課堂上沒有礦泉水瓶,用什么學具代替我們擺一擺,算一算。老師引導,借助小棒代替礦泉水,嘗試擺一擺,算一算。2.操作:同桌合作,擺出算式,算出結果。相互之間說一說是怎樣得出結果。3.匯報溝通,體現算法多樣化。請學生板演算式中小棒的擺法。預設學生可能消逝這樣幾種思考方式:方式一:左邊24中4根加上右邊9根中的6根合起來是10根,捆成一捆,一共有3捆就是30,再加上3根,共33根;方式二:左邊24中1根加上右邊9根合起來是10根,捆成一捆,一共有3捆就是30,再加上左邊的3根,共33根;方式三:左邊24中4根加上右邊9根合起來是13根,,20加上13就是33根;方式四:直接往后數9個;方式五:24加10再減1;【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由具體的小棒呈現計算思考過程,突出舊知“湊十法”的遷移,對關懷學生理解抽象的算理供應直觀的表象支撐,而直接把4根和9根進行相加是13根,為“進位”的教學做好了鋪墊。在探究溝通的過程讓學生初步體會到操作方式的多樣化。】三、分析操作過程,把握本質,體會算理老師引導學生回憶剛才操作溝通的過程,共同分析方式一、二都是運用“湊十法”,方式三是直接把根數相加。再次利用課件進行演示,回憶梳理。(一)數形結合,初建模型(課件呈現兩種方式,動態演示,突出10根小棒捆一捆),借助小棒擺放,課件演示,體現思考過程。老師:第一種方式中的原來的2捆為什么變成了3捆?為什么要把后面的幾根重新打捆?第二種方式中1捆多3根是怎么得到的?1捆表示什么幾根?讓學生對著課件演示,說說自己的理解。老師引導學生從小棒演示過程依據“先……再……”的挨次說一說。【設計意圖:通過課件演示,關懷學生回憶動手操作過程,借助小棒打捆,建立“進位”的直觀表象;再依據課件依次出示的挨次,分別說說兩種算法中先……先算……。突出兩種算法的不同,進而突出每種算法的重點。強調10個一是1個十,滿十就要打捆的意識。】(二)符號表征,明確算理結合小棒擺放圖,把算式過程圖填寫完整。(課件出示算式,以學生表述過程間續呈現步驟,突出算法不同。)利用課件呈現小棒圖,出示算式,每種算法的呈現以小棒圖與口算過程圖相對比,關懷學生直觀理解算法。老師:引導學生結合小棒擺放,說出算式一是把9分成兩個數,運用“湊十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結果是多少?算式二結合小棒圖,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結果是多少?(三)即時練習,深化算理(課件出示)教材65頁“做一做”。讓學生觀看小棒圖,依據自己的理解,完成練習,全班溝通,課件反饋。【設計意圖:課件演示兩種不同的方式,把小棒圖與口算過程圖對應起來,關懷學生由具體實物操作到符號抽象理解,明確計算步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溝通中培養學生語言表征力氣。即時練習給學生對新知理解基礎上再次回憶,形成計算策略,深化對算理的理解。】四、專項練習,強化對進位加法算理的熟識(課件出示)(一)歡快的小猴。(說一說□里能填幾。)(二)捉害蟲。(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三)處理問題。教材66頁第4題。【設計意圖:設計幾個層次的趣味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愉悅情感,通過比較算法,錯誤辨析,溝通算法間的相互聯系,強化對進位加法特點的理解。】五、回憶反思,總結提升通過本課的練習,你對加法計算有什么新的收獲?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5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8頁例2,練習十二第5、6、8題。教學目標:1.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式,能正確地進行退位減法的計算。2.經受探究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計算方式的過程。3.感受退位減法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退位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重點難點:1.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式。2.鼓舞學生用多種方式進行計算。教具、學具預備:1.老師預備情景圖的課件。2.學生預備3捆6根小棒。教學過程:一、學前預備口算。(電腦出示。學生開火車練)11-3=13-8=17-9=14-5=15-7=12-3=16-8=13-7=師談話: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學問?我們來做幾道題,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38-6=87-3=96-6=師談話:把它們改為38-9=、87-8=、96-8=,你會算嗎?仔細觀看你發覺了什么?同學們發覺兩位數個位上的數都比減數小,假如直接減,夠不夠減?(不夠減)那這三道題怎么計算呢?(退位),這節課我們一起爭論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板書課題: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二、探究新知(一)教學例2。1、引導學生從問題情境中列出減法算式。課件演示:玩具商店的玩具貨架畫面。師:上節課我們已經學會了依據貨架上玩具單價處理“有35元錢,買一個大象玩具,還剩多少元”等問題。圖上還告知我們哪些有用的信息?(屏幕上突出貨架下半部分的兩輛玩具汽車圖)。生:圖上告知我們兩輛玩具汽車的價格是15元和36元。課件連續演示:兩個小伴侶進行對話。左邊的小伴侶在問:“我只有8元,想買一輛賽車玩具,還要攢多少元?”師:圖上兩個小伴侶在說什么和想什么?生:左邊的小伴侶說:我有8元,想買一輛單價36元的玩具汽車,還要攢多少元錢?右邊的小伴侶在想怎樣算才知道還要攢多少元錢?師:你知道怎樣列算式嗎?為什么這樣列?生答師板書36-8=2、引導學生探究計算方式(1)師:算式36-8和前面所學習的35-2、76-4等算式相比較,有什么不同?生:35-2、76-4等算式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夠減;而36-8被減數的個位上的數不夠減。師:不夠減怎么辦?我們先用小棒擺一擺。動手擺小棒,分組爭辯36-8的計算方式。(2)引導學生說溝通擺小棒的方式。師:誰來說一說你們小組擺小棒的過程和方式?生:6不夠8減,我們先打開一捆和原來的6根合并在一起是16根,再從16根里面減去8根。師:16根減去8根還剩8根,再加上剩下的2捆(20根)一共還剩28根。在算式后面寫上得數“28”。(3)引導學生總結計算方式。師:從剛才擺小棒過程中你發覺了什么?誰能依據擺小棒的過程說一說36-8的方式?生:從剛才擺小棒的過程中我發覺計算36-8,可以把36分成20和16,再用16減去8,最終把8和20合起來就是36-8的差。結合生答師板書:36–8=28/\2016_88(4)引導學生探究另外的算法。師:還有其它算法嗎?生: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減8得2,再用26加2得28。老師依據學生的回答板書:36–8=28/\2610_82老師小結:剛才我們用了幾種方式計算了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在以后的計算中怎樣簡便就怎樣算。三、鞏固練習1、完成第68頁“做一做”第2題。先由學生獨立計算(可指定學生在黑板上計算,其余的在下面練習),然后集體訂正。訂正答案時指定1到2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計算過程,重點讓他們說一說:當個位上的數不夠減時,怎么辦?2、完成練習十二第5題。先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結合訂正答案的過程讓學生說一說81-4和60-3的計算過程與方式,讓他們進一步感受退位減的過程。3、完成練習十二第8題。先讓學生明確計算任務,然后獨立算,最終訂正。四、課堂小結老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學問?學生: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老師:怎樣計算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五、作業練習十二第5、6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6教學目標:1.在觀看、操作活動中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算理。2.掌握100以內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筆算方式。3.在情境中體驗加法計算的價值,在探究中培養遷移類比推理的力氣。4.體會兩位數加兩位數與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聯系親熱,感受數學的統一美。目標解析: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基于一班級下冊學生已掌握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口算方式以及前一課時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式的基礎之上。通過在學生熟知的情境中開放探究,在動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學問遷移中體會筆算加法的算法。讓學生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教學重點:掌握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筆算方式。教學難點: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算理,理解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的道理。教學預備:課件、小棒等。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鋪墊導入(一)復習口算5+34=63+7=9+84=38+50=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算法。(二)復習筆算32+6=5+43=24+61=43+37=學生獨立列豎式計算,指名板演后溝通,列豎式時要留意什么,關鍵把哪個數位對齊?(三)揭示課題今日我們就來爭論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加法(進位)。(板書課題)【設計意圖:課前復習100以內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加法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加法,既是對舊知的復習,也是為本堂課學習進位加做好鋪墊。筆算的最終一道題設計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激發探究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欲望。】二、合作溝通,探究算理(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1.課件呈現主題圖,讀取主題圖中的信息。2.依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3.學生匯報,提煉問題: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4.列出算式:35+37=(二)小組合作,探究算法你想用什么方式算出得數?小組合作來試一試吧!【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計算的方式,體現方式多樣化,發散學生思維。】(三)匯報溝通,明確算理預設一:用小棒擺1.學生匯報演示。2.結合學生的操作,重點溝通5根加7根得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再和原來的6捆相加。【設計意圖:借助擺小棒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為豎式計算做預備。】預設二:列豎式計算1.學生回答,老師板書。2.你在列豎式計算時,是從哪一位加起的?為什么要從個位算起?3.爭辯:5加7滿10后怎么辦?在豎式中怎么表示?【設計意圖:詳細講解5加7得12,向十位進1中1的寫法。一方面結合擺小棒理解筆算進位加法的算理,另一方面又突出了豎式中進1的寫法,假如有的學生從十位加起,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優化整合。】(四)歸納總結,理解算理1.我們今日學的加法與以前學的加法有什么不同?2.進位加在計算時要留意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算?3.課堂小結:筆算加法時,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1.教材第14頁做一做。學生列豎式計算,鞏固算法。2.教材第15頁第5題。推斷改錯,進一步理解算理。3.教材第15頁第3題。運用新知處理問題,體會數學的價值。【設計意圖:通過鞏固練習,使學生給鞏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的算法,進一步理解算理,并運用它處理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四、課堂小結1.談談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2.筆算加法時,需要留意什么?【設計意圖:通過師生溝通、歸納總結和評價,讓學生享受學習成功的歡快,體會前后學問間的聯系,感受數學的統一美。】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7教學內容:人教版教材一班級下冊教科書62頁例1及相關內容。教材簡析:本課教學是學生基本掌握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數的組成,以及整十數加、減一位數的基礎進步行教學的,學生有了這些學問儲備,對于整十數加、減法算理的理解會相對簡潔些。新授內容的計算方式同10以內數的加、減法基本相同,只是計數單位是以“十”為計數單位的,運用舊知遷移,直觀操作等手段關懷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學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為后面學習任意兩個數相加、減打下扎扎扎實實實基礎。教學問題診斷:可能會有老師提出:對于單元主題圖在第一課時是否有必要進行熟識,分析?單元主題圖是對本單元所學學問供應一條主線下的各種情境圖,為各課時學習供應了豐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現,體現生活與數學的緊密聯系,也有學問間層次推動,從編排上來看:(發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寫大字)兩位數加、減;(剪五角星)理解小括號的意義,都離不開情境的支撐。單元主題圖的熟識是遵循兒童認知發展的基本規律,為學生學習數學提升興激發探究欲望。整體情境內容與第一課時關聯不大。放在第一課時進行熟識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撐,也為后面課時學習打下基礎。教學目標:1.經受在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處理問題的過程,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方式,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2.在觀看、比較、合作溝通中逐步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和獨立思考的意識,體驗算法多樣化,培養思維的靈敏性。3.體驗處理問題的成功喜悅,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念。教學重點: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式。教學難點: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教學預備:課件、小棒、計數器教學過程:一、舊知復習,喚起學生已有的學問閱歷為新知學習找準生長點(課件出示)(一)說一說。1.10、20、30、()、()2.80里面有()個十,()個十是50。3.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二)撥一撥。1.撥出8,1個1個地撥,撥到10,再10個10個地撥,撥到40.2.先撥出20,再20個20個撥,撥到80。3.先撥到60,十位上撥去一個珠子是幾十,再撥去一個是幾十。(三)算一算。(讓學生做在練習卡上)3+5=2+7=5+430+5=20+7=50+4=讓學生以開火車的方式輪番匯報結果,老師賜予鼓舞。設計意圖:三道復習題,對數的組成,數數、撥數、計算等學問的回憶,喚起學生已有學問閱歷,促進對本課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中計數單位“十”的強化。計算題的復習則是通過計算比較,發覺數位不相同兩個數,計算時方式有所變化的意識。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8教學目標(一)通過對學過的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題比較歸類,總結出計算的規律,提升學生的計算力氣.(二)培養學生分析、綜合力氣.(三)養成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好習慣.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掌握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計算法則,嫻熟地進行口算和筆算.難點:在計算方式上發覺規律,總結規律,提升計算力氣.教學過程設計(一)課前談話師:今日我們復習學過的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并從中總結出解題的規律,希望大家仔細觀看,用心思考,看誰掌握得又快又好.(二)復習口算1.加法.(1)口算下面各題.(要求說出想的過程)(2)觀看以上6道題,從數字上看能歸納為幾種狀況?老師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充分發表看法,歸納如下:以上6道題可以歸納為兩種狀況:第一種狀況,兩位數與整十數相加,有①、②兩題.第二種狀況,兩位數與一位數相加,有③~⑥.其中③,④兩題是不進位加法,⑤,⑥兩題是進位加法.(3)雖然各題的線路不同,但想法一致,以上6道題在計算方式上,你發覺什么規律,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復習課。在計算方式上發覺它們的規律是:先把兩位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再進行計算.2.減法.(1)口算下面各題.(要求說出想的過程)(2)觀看以上4道題,從數字上看能歸納為幾種狀況?以上4道題可以歸納為兩種狀況:第一種狀況,兩位數減整十數,有①題.第二種狀況,兩位數減一位數,有②,③,④題.其中②題是不退位減法,③,④題是退位減法.(3)在計算方式上你能總結出規律嗎?在計算方式上發覺要把被減數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整十數,另一部分是一位數或兩位數(也就是十幾),先做減法,再用所得的差與整十數相加.3.練習.(1)用已經總結出來的計算規律口算下面各題,并口述計算過程:①5+43=48把43分成40和3,5加3得8,40加8得48.②80+17=97把17分成10和7,80加10得90,90加7得97.③25+8=33把25分成20和5,5加8得13,20加13得33.④6+89=95把89分成80和9,6加9得15,80加15得95.⑤79-6=73把79分成70和9,9減6是3,70加3得73.⑥75-40=35把75分成70和5,70減40得30,30加5得35.⑦30-6=24把30分成20和10,10減6得4,20加4得24.⑧85-9=76把85分成70和15,15減9得6,70加6得76.師:當我們嫻熟地掌握口算方式之后,就可以把計算過程省略,快速精確?????地說出得數.(2)口算.81-7030+2838-491-862-242+352+206+35(三)復習筆算1.列豎式計算下面各題.(可分組練習,做在練習本上,并指定6名學生做在投影片上每人寫一道題.)13+54=48+27=57+23=87-42=62-35=70-52=做完后用投影片訂正.爭辯:筆算加法和筆算減法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同桌的同學爭辯)相同處:(1)相同數位對齊;(2)從個位算起.不同處:筆算兩位數加法時,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筆算兩位數減法時,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3.鞏固練習.(1)給小馬虎治病.一號病例:診斷:個位4加9得13,橫線下個位寫3,向十位進1,十位5加3再加進上來的1得9,小馬虎遺忘把進上來的1加上,所以錯了.處方:把進上來的1,寫在十位下面二號病例:診斷:個位2加7得9,十位2加4得6,這道題是不進位加法,小馬虎當成進位加法做的,所以錯了.處方:認真認真地做題.三號病例:診斷:個位2減5不夠減,從十位借1,向個位退10,12減5得7,小馬虎只用退下來的10減5,遺忘了個位上的2,所以錯了.處方:從十位退1后,個位要算12減5.四號病例:診斷:個位0減8不夠,從十位借1向個位退10,10減8得2,十位上退1剩3,3減1得2.小馬虎計算十位時,照舊用4減1得3,造成錯誤.處方:從十位4退1剩3,3減1得2在十位寫2.(2)在□里最大能填幾?最小能填幾?課堂教學設計說明通過復習,把舊學問系統整理出來,概括出計算規律,開闊了學生的思路.學生明白算理后又鼓舞學生接受直接加或直接減的方式,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敏性.準時鞏固練習,分析錯題緣由,培養學生認真認真的較好學習習慣.板書設計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復習課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9教學內容:教材第101頁總復習第1題,練習二十五第1、2、3題。教學目標:學問技能(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能嫻熟地進行計算。(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估算方式,提升估算的意識和力氣。(3)使學生能夠靈敏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學問處理簡潔問題。過程與方式通過學生“說一說”“做一做”等活動,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細心的習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互幫互學的較好習慣。教學重、難點:嫻熟地掌握100以內的加減法。教法與學法:教法:談話法。學法:自主探究法。教學預備:口算卡片。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1)口算。(出示卡片)75-8=36+40=42-9=54+8=48-40=52-7=36+4=50-20=57-20=84-7=75-6=84-60=(2)談話揭示課題。今日我們這節課就來復習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二、復習舊知(1)復習筆算兩位數加減法。教材第101頁第1題。①指名讀題。②筆算加減法應留意什么?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加法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減法個位不夠減向十位退1。③指名上臺筆算,其余同學在練習本上計算。(2)復習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出示練習題:30+24+28=75-26-35=45+27-59=全班齊練,集體訂正。小結:為了簡便可以把分步計算的兩個豎式連起來寫。三、鞏固練習(1)完成練習二十五第1題。要求學生看清運算符號,認真審題,再獨立完成。(2)完成練習二十五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3)完成練習二十五第3題。獨立完成。四、總結提升通過這節課的復習,堅信同學們的計算會更嫻熟,在計算時只要認真審題,看清運算符號,堅信大家會很棒!板書設計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的復習一筆算兩位數加法和:和:差:差:二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30+24+28=75-26-35=45+27-59=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10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經受單元學問分類和整理的過程,讓學生體驗到分類整理在復習中的作用,形成較為系統得認知結構。2、經受仿照整理到自主整理的過程,培養學生方式遷移的力氣,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3、通過對學問的查漏補缺,使學生經受反思性學習的過程,掃除計算障礙,提升計算力氣。4、通過分層練習,鞏固學問、發展數學思維、提升學習自信。教學過程:一、學問整理(一)100以內加法的有關學問整理出示題卡:25+8、39+40、36+7、39+4、63+4、47+30、50+16、21+6、42+3師:誰能給這9道算式來分分類?一生上臺分類:25+8、36+7、39+4、63+4、21+6、42+3分一類,這些都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的算式。39+40、47+30、50+16分一類,這些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式。師依據生的分類方式板書:兩位數加一位數:25+8、36+7、39+4、63+4、21+6、42+3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39+40、47+30、50+16師:你們同意她的想法嗎?請你們再仔細觀看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這6道算式,能不能再將他們分分類呢?同桌先相互溝通一下。生匯報:25+8、36+7、39+4這3題算的時間個位相加都滿十了,要向十位進1;63+4、21+6、42+3這3題算的時間個位相加還沒到十。師依據生的回答修改板書,邊寫邊說明:像25+8、36+7、39+4這3題算的時間個位相加都滿十了,要向十位進1的,我們叫它們為進位加法;而像63+4、21+6、42+3這3題算的時間個位相加還沒到十,叫不進位加法。進位加法:25+8、36+7、39+4、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63+4、21+6、42+3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39+40、47+30、50+16師小結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對100以內的加法的有關學問進行了回憶和整理,100以內的減法的相關學問跟加法這部分內容特殊相像,怎樣對100以內的減法進行回憶和整理呢?老師把這個任務交給小伴侶們自己完成,有信念嗎?(二)100以內減法的有關學問整理出示減法:12-4、80-30、34-8、17-9、79-70、99-8、26-3生四人小組爭辯、整理生反饋:減法有兩位數減一位數的:12-4、34-8、17-9、99-8、26-3,也有兩位數減兩位數的:80-30、79-70。其中兩位數減一位數,有的個位就夠減了:99-8、26-3,有的個位不夠減:12-4、34-8、17-9師生共同整理100以內的減法不退位減法:99-8、26-3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12-4、34-8、17-9減法兩位數減兩位數(整十數):80-30、79-70師:這就是我們第六單元學習的內容: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以后啊,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回憶、整理其他單元的內容。進位加法:25+8、36+7、39+4、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63+4、21+6、42+3加法100以內的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39+40、47+30、50+16和減法不退位減法:99-8、26-3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12-4、34-8、17-9減法兩位數減兩位數(整十數):80-30、79-70(三)查漏補缺老師課前搜集了小伴侶們平常算錯的一些題目:34+5=84、37-8=31、33+8=31、64+5=79、43-6=47、59-7=42、35+8=27、45-7=36、92-2=9、58+6=63看看誰能來當小醫生,把錯題的毛病給找出來?師小結:做題一定要仔細,要用對正確的計算方式,這樣才能保證精確?????率。堅信在接下來的練習中,你們肯定會更認真、更仔細的。二、練習提升1、35+3=35+8=67-5=57-8=92-2=29-2=2、填數:32比6多()19比()少59()比57多303、連線得數的十位是5得數的個位是48+4550+279+790-968-619+530+4466-847-4012+7得數比80大得數在60~70之間得數比20小4、()里可以填哪些數?54-()=4()75+()=8()三、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11教學內容:學校教科書第33頁。教學目標:1.本教學設計主要使學生通過和復習,弄清楚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學問,更結實地理解和掌握這些學問。2.培養學生簡潔的、歸納的力氣,體驗與同伴相互溝通學習樂趣。教具、學具預備:學生每人一張反饋練習題。教學過程設計:一、小組溝通,學問師: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回家對第二單元10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和復習,現在一段時間,把的結果在小組內相互溝通一下,小組長作好記錄。學生相互溝通,老師巡視,掌握學生的狀況。小組匯報,全班溝通。老師針對小組的匯報板書各部分內容,同時對學生予以肯定。師:同學們都得特殊全面,有的小組補充的也特殊好。接下來,我們就先針對筆算加減法和用數學來進行復習。二、鞏固練習,發散思維1.嘗試編題,抽象法則師:誰能分別編一道進位加、不進位加、退位減和不退位減的”算式?學生針對每種類型分別編題,老師板書。讓學生把編出的題目進行計算。師:筆算加法時應留意什么?減法呢?它們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指名答,老師把要點寫在黑板上。師:同學們說得特殊正確。那我們在計算的時間,哪位同學還有特別提示同學們留意的地方?學生自由發表想法。2.反饋測試,靈敏掌握師:接下來我們就做一組題目。老師發個你的練習題第一題,做對一題,就可以從最上面圈一面小紅旗(筆算加法、減法個4題)學生計算,老師巡視,然后集體訂正。反饋:得到8面小紅旗的請舉手。第二題:啄木鳥診所(4道有錯誤的豎式)比一比誰的小醫生當得好又快。集體訂正,分別說說錯在哪。3.應用拓展,處理問題(1)母雞有45只,小雞比母雞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獨立思考,依據條件提出問題,并獨立列式計算。(2)爸爸今年41歲,兒子今年13歲,爸爸比兒子大多少歲?讓學生列式計算:41-13=28(歲)緊接著出示“10年后”這一條件,讓學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兒子大多少歲?學生或許會消逝兩種答案:一種是大38歲,一種是大28歲。放手小組之間相互爭辯,處理沖突。達成共識:10年后,爸爸仍比兒子大28歲,由于爸爸長10歲,兒子也長10歲。三、課堂師:同學們說一說這節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請大家對自己或自己小組的表現做一個簡潔的。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12第四課時教學內容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教材第23、第24頁)教學目標1.使學生學會用減法處理生活中的簡潔問題,會分析并處理“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問題。2.培養學生運用學問處理問題的力氣。3.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重點難點重點:會分析并處理“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問題。難點:使學生學會用減法處理生活中的簡潔問題。教具學具黃色、紅色花片若干,課件。教學過程一問題情境師:我們學校每周三都要進行全校范圍內的紀律衛生大評比活動,看,二班級衛生評比表已經出來了。(課件出示教材第23頁情景圖)師:評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我們只知道一班得了12面小紅旗,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你想知道什么啊?生:我想知道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紅旗。師: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紅旗呢?這就是我們今日這節課要共同處理的問題。(板書課題)【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動身,調動學生加入課堂教學的主動性,促使學生發覺原來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二自主探究師:面對這個問題,你是怎么想的呢?生1: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那就是在一班的基礎上多加3面小紅旗,也就是12+3=15(面)。生2:一班得了12面,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就是說二班比12面再多3面,就是12+3=15(面)。生3:我覺得“二班比一班多”是關鍵,由于只要二班的多,那就要在一班的基礎上加上多出的部分。……師:同學們說得都很有道理。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怎么想的?師:請同學們擺12個黃色的花片表示一班得了12面小紅旗,然后我們用紅色的花片表示二班的小紅旗數。由于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所以在擺紅色花片的時間就要比黃色的多擺出3個,那么求二班的小紅旗數就要用加法,也就是12+3=15(面)。同學們,自己一邊說一邊再擺一遍試試。學生嘗試操作講解,老師巡視指導。【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說想法,指導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領悟思路,理解算法,提升學生分析和處理問題的力氣】師:假如老師現在告知你,三班的小紅旗比一班少4面,你能算出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紅旗嗎?試試看,一會兒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知大家。學生嘗試解答,老師巡視,個別指導。組織溝通,重點說說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說清想法:三班比一班的小紅旗少4面,就是比12少4,即12-4=8(面)。【設計意圖:由易到難,層層深化,由“扶”到“放”,滿足了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三總結提升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新發覺和新收獲?[知道了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減法)處理問題]【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說出本節課的學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概括力氣,而且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并樹立了學習數學的信念】板書設計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教學反思1.啟發、引導學生,只要多觀看、多留心,就能發覺生活中的很多數學學問,提出一些數學問題。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愛好,而且使學生感到數學并不遙遠,生活中處處有數學。2.處理“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時,數量關系比較隱蔽,過去解答這類問題一般借助“同樣多”把這類問題轉化成求總數(求剩余)的問題,再用加(減)法計算。這種推理方式,規律性較強,學生難以理解。這節課,引導學生處理問題的基本策略是指導學生通過分別擺花片的操作過程,把隱蔽的數量關系在物化活動中外顯出來,使學生形成比較清晰的表象,并以這種表象為基礎,利用已有的學問,直接確定計算方式。這種教學策略符合學生的熟識水平,便于學生理解計算方式。課堂作業新設計A類猜猜我是多少。[考查學問點: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力氣要求:會正確解答“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問題]B類用數學學問處理實際問題。(1)上衣比褲子貴多少元?(2)褲子比裙子廉價多少元?(3)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并解答嗎?(考查學問點:兩位數的加法和減法;力氣要求:具有一定的綜合力氣)參考答案課堂作業新設計A類:58-29=2978-59=1965-26=39B類:(1)50-37=13(元)答:上衣比褲子貴13元。(2)65-37=28(元)答:褲子比裙子廉價28元。(3)答案不唯一,如上衣和褲子一共多少元?50+37=87(元)教材習題第24頁“做一做”雞蛋:25+8=33(個)鵝蛋:25-12=13(個)答:雞蛋有33個,鵝蛋有13個。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13教學目標:1.會用畫圖的方式分析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掌握此類問題的處理方式。2.經受觀看、分析、思考、處理問題的過程,提升處理實際問題的力氣。3.溝通學問之間的相互聯系。借助遷移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加入、自主探究意識。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處理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式。教學難點:用畫圖的方式分析數量關系。教學預備:課件、若干個圓片、三角形、小棒等。教學過程:一、玩耍導入(一)擺一擺,說一說。老師在黑板上粘貼一行○,共6個。1.要求學生擺一行數量一樣多的△。(擺放時指導學生上下行對齊,一一對應。)2.假如要使△比○多2個,該怎么擺?(讓學生上黑板擺,并說一說想法。)3.圈出△和○同樣多的部分,再圈出△比○多的部分,△可以分成哪兩個部分?4.怎樣計算△的數量?(二)揭示課題并板書【設計意圖:從學生感愛好且直觀的動手操作入手,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愛好,為下一環節的學習做好鋪墊。】二、探究新知(一)探究處理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實際問題。1.搜集信息,提出問題。(1)出示教材第23頁主題圖。(2)學生溝通:哪一列的班級在評比中榮獲第一名?你還知道哪些數學信息?【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從簡潔的統計圖中,搜集有效的信息。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各個量之間的大小。】(3)課件出示例4第(1)小題的條件部分。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2.理解數量關系。怎樣求出二班得到的小紅旗的面數?(1)依據黑板上的圓片和三角形的對比圖,學生仿照著用小棒擺。(2)同桌相互說一說擺法和算法。【設計意圖:有了導入擺一擺的基礎,學生完全有力氣自己擺,通過動手操作和相互溝通,加深學生對數量關系的理解。】3.處理問題。(1)課件出示教材第23頁小紅旗擺法圖,演示畫圖過程。(2)學生溝通圖中數量之間的關系。(3)學生列式、解答。4.學生溝通。你還能用什么方式處理這個問題?(學生可能會直接分析出數量關系,也可能運用線段圖分析。)【設計意圖:充分敬重學生的個體差別,教學要求上因人而異,在引導學生運用畫圖法處理問題后,留給學生溝通其它解法的時間,讓有力氣的學生在學習上得到拓展延長。】5.引導學生用減法來檢驗。三、探究處理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1.課件出示24頁第2小題,引導學生理解題意。2.學生嘗試用畫圖的方式表示三班和一班的數量關系,并解答。老師巡視指導。3.學生匯報解法及解題思路,課件同時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