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哲學與文化能力進階加時練(5)尋覓社會的真諦部編版必修4_第1頁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哲學與文化能力進階加時練(5)尋覓社會的真諦部編版必修4_第2頁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哲學與文化能力進階加時練(5)尋覓社會的真諦部編版必修4_第3頁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哲學與文化能力進階加時練(5)尋覓社會的真諦部編版必修4_第4頁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哲學與文化能力進階加時練(5)尋覓社會的真諦部編版必修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7/7/尋覓社會的真諦1.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趨勢明顯,引發社會關注。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而修改前的刑法規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無需承擔刑事責任。修正案有限下調刑事責任年齡()①是社會實踐的變化以及社會公眾的關切在刑法中的反映②是上層建筑的調整與變革必然促進社會發展的具體表現③體現了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法律觀念推動社會的進步發展④體現了當代刑法作為上層建筑重要組成部分的社會擔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1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是“十四五”時期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路線圖和施工圖,對在新發展階段不斷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更好發揮法治政府建設在保障高質量發展、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發揮法治政府建設在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建設中的示范帶動作用,具有重大意義。《綱要》的出臺()①符合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②符合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③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體現人民立場④體現社會發展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的規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城,所以盛民也?!痹谕七M城市更新建設中,上海市建立健全公眾參與機制,廣開言路、廣納民意,發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積極回應人民訴求,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升級城市安全防線,城市建設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相得益彰。該市做法表明()A.最廣大人民群眾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基礎B.人民群眾是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C.把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其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D.新技術的應用是城市建設各項事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4.針對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社會民生問題,2021年6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文件提出了開展深化醫改工作的重大政策,進一步推廣三明市醫改經驗;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統籌推進相關重點改革。這說明()①與社會存在同步變化的社會意識才具有正確性②做好醫改工作要堅持以人民利益為價值取向③醫改政策具有相對獨立性,制約民生事業發展④社會存在發展的需要是我國制定政策的依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將加大對革命老區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1+N+X”政策體系。《意見》的出臺,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高度重視,將使革命老區乘上發展的“快車”。由此可見()①當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時,就會推動生產力的發展②社會歷史是由有意識、有目的的人的活動及其結果構成的③先進的社會意識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變革④社會意識能否推動社會的發展取決于其是否反映了社會存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針對社區治理中存在的權責不清、一些問題久拖不決等難題,北京某街道探索了“社會治理合伙人”機制(見下圖)。該地將與社區治理相關的六方主體全部納入治理體系,通過制定《社區公約》,明確各方責任,齊心合力,共同攻克社區頑疾。這一治理模式()①是對社會治理體系各要素的優化②促進了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貫通③通過完善上層建筑來推動社區治理④形成了社區治理新的標準范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最多跑一次”,通俗地講,就是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次”改革,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如今,越來越多的地方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工作方法,正努力向“最多跑一次”邁進。可見,“最多跑一次”改革()①符合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②通過調整生產關系以適合生產力發展的狀況③堅持人民立場,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④是解決社會主義社會對抗性基本矛盾的主要方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恩格斯在闡述其“歷史合力論”思想時這樣寫道:“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這個結果又可以看作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以往的歷史總是象一種自然過程一樣地進行,而且實質上也是服從于同一運動規律的。”這表明()①人民群眾合力創造社會歷史,具有能動性、偶然性以及必然性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個體意志都或大或小決定歷史發展③社會歷史是多因素合力的結果,而經濟因素則具有唯一根源性④社會歷史發展受一定客觀規律支配,是統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據統計,我國每年被損耗和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6%;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示,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堅決制止餐飲浪費需要()①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使生產力適應生產關系發展②加強相關立法,抑制餐飲消費,培育良好社會風尚③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全民樹立科學合理的飲食觀④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號召全社會共同參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1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在北京隆重舉行,習近平主席在會上指出,我們應該大力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確理念指引。上述材料主要說明()①要堅持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做出價值選擇,要在全人類共同價值中尋找個性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美好的世界需要正確理念指引③人類有共同價值,全世界應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④整體主導統率著部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正造福全世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我國發展進入新時代的歷史背景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深刻分析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和經濟發展階段變化以及未來發展機遇和挑戰基礎上提出的,是精準破解發展瓶頸和難題、塑造發展新優勢、引領新階段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由此可見()A.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發展理念的指導作用B.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相互依賴,新的發展理念是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要求C.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新的發展理念源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D.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發展理念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而變化12.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我國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提出了“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中國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飯碗,實現了由“吃不飽”到“吃得飽”“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由“吃不飽”到“吃得好”是社會基本矛盾轉變的表現②糧食安全在黨中央治國理政的諸多事務中處于突出地位③實現這一歷史性轉變體現了事物的自我否定和自我發展④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飯碗表明外部力量是不可靠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7月,河南突發汛情,牽動四方,也讓各種力量在這里迅速集結,在暴雨洪水面前筑起堅強堡壘、嚴密堤壩。暴雨澆不滅精神火焰,洪水沖不垮責任擔當。聞“汛”而動、聽令而行,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有關地區黨委和政府緊急應對,有關部門和單位全力以赴,領導干部沖在一線,人民子弟兵勇挑重擔,消防救援人員迅速行動,受災地區干部群眾眾志成城,全國人民守望相助。河南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發揚不畏艱險、頑強斗爭、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誓與暴雨洪災決戰到底,匯聚起戰勝洪災的磅礴偉力。搶險救援,黨員干部沖鋒在一線,鄭州管城區金岱街道全體黨員干部和志愿服務隊隊員齊心協力拉起人墻,接力背起老人,幾小時冒險救出多名被困老人。7月20日,河南中牟黃河支流決口。武警河南總隊機動支隊官兵迅速出動,黨員先鋒隊突擊在前。晝夜不停連續奮戰,官兵們腳泡到起皺發白。短暫休整時,他們席地而睡,甚至在睡覺時都手握工兵鏟,時刻保持“戰斗姿勢”。奮戰在抗洪一線的英雄們,越是在生死關頭、危急時刻,越是沖鋒在前。不怕勞累、連續作戰,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結合材料,分析相關人員在抗洪搶險工作中是怎樣堅持社會歷史主體觀的。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古田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929年1月起,紅四軍轉戰贛南進軍閩西。隨著形勢的發展和革命隊伍的擴大,極端民主化、重軍事輕政治、流寇思想和軍閥主義等非無產階級思想在紅四軍內滋長嚴重。如何建設好黨和軍隊,保持其無產階級性質,成為十分嚴峻的新問題,古田會議由此召開。會議通過的決議提出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明確規定把軍隊建設成為絕對服從黨的領導、服從無產階級領導,服務于人民革命斗爭和根據地建設的工具。古田會議決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90多年來,它如思想火炬照耀著我們黨發展壯大,指引著人民軍隊由弱到強、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紅色基因接力傳承,精神高地信念如磐。作為中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古田會議紀念館將革命文化資源作為生動教材,踐行“傳承紅色基因,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使命,講好紅色故事。建館以來,共接待觀眾400多萬人次,其中未成年人占近40%。除固定陳列外,該館針對未成年人,每年結合重大活動,制作流動版面,組織文物小分隊深入學校宣傳;邀請老同志為未成年人講述革命故事,組織中小學生到館舉行夏令營活動,并同周邊縣市30多所中小學簽訂了“德育教育”協議書,使紀念館成為廣大中小學生的第二課堂?!皩W史明理”。結合材料,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社會歷史觀的相關知識,說明古田會議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原因。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2.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人民群眾的地位、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法治政府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體現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發展的規律,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體現人民立場,②③正確。《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屬于上層建筑,符合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不涉及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①不選。材料未涉及體現社會發展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④不選。3.答案:C解析:A錯誤,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基礎;B不合題意,材料不體現人民群眾是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C符合題意,在推進城市更新建設中,上海市建立健全公眾參與機制,廣開言路、廣納民意,發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積極回應人民訴求,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升級城市安全防線,城市建設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相得益彰。該市做法表明把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其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D錯誤,新技術的應用是城市建設各項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不是根本保障。故選:C。4.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人民群眾的地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針對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社會民生問題,我國出臺深化醫改工作的重大政策,說明我國以人民利益為價值取向,也說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發展的需要是我國制定政策的依據,②④符合題意。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不一定會與社會存在同步變化,同時,與社會存在相符合的社會意識才是正確的,①錯誤。我國的醫改政策作為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推動而不是制約民生事業的發展,③不選。5.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社會歷史是人們活動的結果,人的實踐活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國務院印發《意見》是為了使革命老區乘上發展的“快車”,②符合題意。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國務院印發的《意見》屬于先進的社會意識,建立健全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1+N+X”政策體系,有利于改變革命老區人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促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過程中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式,③符合題意。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才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①錯誤。無論正確還是錯誤的社會意識都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落后的社會意識阻礙社會的發展,④錯誤。6.答案:B7.答案:B解析:“最多跑一次”改革屬于政治體制改革,符合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方便了群眾辦事,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①③符合題意;材料涉及的是調整上層建筑,未涉及調整生產關系,②不符合題意;改革是解決社會主義社會非對抗性基本矛盾的方法,④說法錯誤。8.答案:B解析:恩格斯的“歷史合力論”強調社會歷史是多種因素合力的結果,歷史結果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是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這表明人民群眾合力創造社會歷史,具有能動性、偶然性以及必然性,社會歷史發展受一定客觀規律支配,是統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①④正確。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個體意志都或大或小影響歷史發展,②中“決定歷史發展”說法錯誤。材料沒有體現經濟因素對社會歷史的影響,③不選。9.答案:D解析:①錯誤,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②錯誤,“抑制餐飲消費"說法錯誤,正確的說法是抑制不合理的餐飲消費;③正確,堅決制止餐飲浪費需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全民樹立科學合理的飲食觀;④正確,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說明堅決制止餐飲浪費需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號召全社會共同參與;故選:D。10.答案:C解析: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要在個性中尋找共性,①不選。②③:我們應該大力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確理念指引,這表明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美好的世界需要正確理念指引,人類有共同價值,全世界應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②③入選。④:整體主導統率著部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正造福全世界強調部分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前后不對應,④不選。故選C。11.答案:A解析:之所以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是因為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具有能動反作用,A正確;B否認了社會存在的客觀性,錯誤;新的發展理念的來源不僅限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C表述不科學;D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意。12.答案:C解析:②③:我國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提出了“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并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飯碗,實現了由“吃不飽”到“吃得飽”“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體現了事物的自我否定和自我發展,②③符合題意。①:由“吃不飽”到“吃得好”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表現,而不是社會基本矛盾轉變的表現,①錯誤。④: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飯碗表明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但認為外部力量是不可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