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紀王學校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及答案一、選擇題1.下列有關我國夏、商、周三代興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啟建立了夏朝 B.湯滅夏建立商朝C.周平王遷都洛邑,建立東周 D.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稱西周2.西漢建立后,大臣陸賈向漢高祖建議“過去可以在馬上打天下,現在不能在馬上治天下”。于是漢初統治者采取什么政策A.嚴峻刑法B.課收重稅C.休養生息D.優先發展商業3.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下列圖片中已知最早具備了漢字基本結構的文字是( )度湖陶罐符號 甲骨文, 利篁金文居延漢簡文字4.下圖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示意圖,今天我國南海的海域當時被過往的商旅命名為“漲A.漢代中央政府已經對南海進行有效管轄B.漢代絲綢之路以海上路線為主C.當時只有漢朝商人來到南海 D.這一史實是今天我們聲索南海主權的歷史依據5.公元前210年,在遼東守衛長城的弟弟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南方家鄉的兄長。下列各項是對這封家書描述,正確的是( )A.用甲骨文刻寫,刻在牛骨上 B.用楔形文字刻寫,刻在泥版上C.用小篆(或隸書)書寫,寫在木片上 D.用楷書書寫,寫在紙上6.我國神話傳說中,黃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位部族聯盟的首領,依次是堯、舜、禹,他們將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歷史上把這種產生首領的辦法稱為A.選舉制 B.投票制 C世襲制 D.禪讓制7.以“仁”釋“禮”,力圖將社會外在規范轉化為個人的內在自覺,從而鋪墊了中華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史記》記載:“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豫薦禹于天,”該史料反映的是A.分封制 B.世襲制 C.禪讓制 D.郡縣制.電影《石器時代之百萬大偵探》講述了一個人類模擬新石器時代在原始森林中掙扎生存經受饑餓和苦難的故事,那么電影主角有可能遇到以下那些居民①元謀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堯知其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授舜。”這一描寫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世襲制B.禪讓制C.郡縣制D.分封制.獲取有效看息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約70萬?20萬年”“會使用天然火”“能打制石器”三個信息的古人類足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寫道:“商鞅在秦,亦嚴行以軍功代貴族之新法……以前是貴族任戰士,現在是戰士為貴族。”材料中“以軍功代貴族之新法”起到的作用是()A.保護了世襲貴族利益 B.加強了對地方的管轄C.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 D.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1958年在半坡遺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館。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狀況的是( )干欄式房屋銅鼎14.他是我國遠古時代的一位杰出首領,他帶領群眾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次經過家門而不入。他是()A.黃帝 B.堯 C.舜 D.禹15.《三字經》有云:“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現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勝出的諸侯國分別是A.齊桓公魏國 B.晉文公齊國C齊桓公秦國 D.楚莊王秦朝16.奴隸社會開始了人類由野蠻向文明的轉型;文明時代的第一個社會是奴隸社會。中國歷史上,無剝削無壓迫的原始社會結束,有剝削有壓迫的奴隸社會開始標志是A.炎黃涿鹿之戰B.大禹建立夏朝C劉邦建立秦朝D.炎黃阪泉之戰17.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促進了文化空前繁榮,涌現了許多大思想家,其思想對后世乃至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寶貴的歷史遺產和精神財富。其中法家學派代表人物韓非的主張是()A.“無為而治” B.“非攻”“節儉”C.“以法治國” D.“仁政治國”18.我們一直對“人從哪里來”充滿好奇,要探尋人類起源,最為可信的依據是( )A.考古發現 B.文獻記載 C.神話傳說 D.調查問卷
19.秦朝咸陽的一位糧食商人,要購進一批小米。結賬時,這位咸陽商人應該用下列哪種貨幣支付貨款C.CD.DA.C.CD.D20.東漢的建立者是誰A.劉邦B.劉徹C.劉備21.秦統一六國后,規定以一種圓形方孔錢作為全國通行的貨幣。該圓形方孔錢是A.半兩錢B.21.秦統一六國后,規定以一種圓形方孔錢作為全國通行的貨幣。該圓形方孔錢是A.半兩錢B.五銖錢22.商鞅變法遭到秦國守舊貴族的極力反對,主要是因為下列哪一法令的推行A.土地私有 B.確立縣制C.鼓勵生產 D.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23.下列秦朝的措施與秦朝速亡沒有關聯的是A.強征賦稅B.修驪山陵C.嚴刑苛法D.統一度量衡24.“光盤行動”是2013年1月初起,公眾自發的一項主題為“從我做起,今天不剩飯”的公益活動,倡議市民厲行節約,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早在戰國時期,某一思想流派提出“兼愛”、“非攻”的同時,提倡“節儉”、“節用”,該思想流派的創始人是A.老子B.荀子C.墨子D.韓非子25.“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諸侯王得分戶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當時的最大作用是()A.削弱了王國勢力 B.促成了“文景之治”C.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D.促進了政治上的大一統26.“勤政愛民則國興,暴政腐敗則國亡”,這是歷史發展歷程給我們的重要啟示。下列夏、商、西周的國君中,有一個國君與其他不一樣,這個國君是A.夏桀 B.商紂 C.周武王 D.周幽王.考古學家在北京人遺址發現四層面積較大且較厚的灰燼層。這一發現,說明當時北京人的生產生活狀況是A.會使用火 B.種植水稻 C.燒制彩陶 D.鑄造司母戊鼎.漢武帝的“罷黜百家”是指( )A.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C.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西周后期國王與民爭利被平民趕走,被迫逃亡的事件是A.武王討伐B.國人暴動C.商湯滅夏D.涿鹿之戰30.原始農業的出現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下列能反映這一進步的是A.北京人采集狩獵 B.河姆渡人種植水稻C.半坡人制作陶器 D.炎帝教人通商交換【參考答案】***試卷處理標記,請不要刪除一、選擇題.A解析:A【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建立夏朝的是禹,約公元前2070年他建立夏朝,啟是夏朝第二代君主,A項符合題意;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立商朝,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建立東周;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建立西周。BCD項中的敘述均正確,故選A。.C解析:C【解析】【分析】【詳解】依據所學可知,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為了恢復和發展經濟,漢高祖采取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休養生息,鞏固漢政權的統治,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的內容不是漢初統治者采取的政策,排除;故選C。3.B解析:B【解析】【分析】【詳解】依據所學可知,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完整的文字,是已知最早具備了漢字基本結構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和發展有深遠影響,故B符合題意;ACD文字與題干無關,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4.A解析: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中國最早發現、命名、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并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權,“漲海”的命名就說明了此點,故A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漢代以陸上絲綢之路為主,C說的太絕對,故BC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5.C解析:C【解析】【分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210年,秦朝已經建立,秦始皇以小篆作為全國統一文字,當時的書寫材料是竹簡,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6.D解析:D【解析】【詳解】黃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位部族聯盟的首領,依次是堯、舜、禹,他們將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歷史上把這種產生首領的辦法稱為禪讓制,即民主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故選D°AB是現代民主制度,故AB不符合題意。世襲制是指國家權力由一個家族世代傳承,禹建立夏朝后其子啟繼承王位,標志世襲制取代禪讓制,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注意識記禪讓制等歷史名詞的內涵。7.A解析:A【解析】【分析】【詳解】根據“以“仁”釋“禮””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春秋晚期魯國人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8.C解析:C【解析】【分析】【詳解】根據題干“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豫薦禹于天,”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段話的意思是堯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過二十年因年老而告退,讓舜代行天子政務,向上天推薦,后來舜向上天推薦與禹,這種民主推舉部落首領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世襲制是指帝王世代沿襲的制度,B項不符合題意;分封制和郡縣制是國家的管理制度,不是選拔首領的制度,AD項不符合題意;所以答案選C。9.D解析:D【解析】根據題文信息“新石器時代”結合所學知識,使用打制石器的時代稱為舊石器時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①元謀人、②北京人會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屬于舊石器時代;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屬于新石器時代;由此分析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新石器時代的相關知識,屬于識記層面,難度不大。但是容易和舊石器時代記混,記憶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屬于新石器時代,得出答案。10.B解析:B【解析】【分析】【詳解】題干材料反映了堯之子品德不好,故而堯讓品行高尚的舜做了他的繼承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堯舜禹時期,實行禪讓制度,即將部落首領位子傳給賢德之人。故選B。11.B解析:B【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保留了古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會使用天然火。故B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CD項。故選B。【點睛】本題的限定語是距今約“70萬?20萬年”“會使用天然火”“能打制石器”。根據這一限定語即可得出正確答案。12.D解析:D【解析】【詳解】依據所學可知,商鞅變法規定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故D符合題意;保護了世襲貴族的利益,表述錯誤,故A不合題意;商鞅變法內容中建立縣制,加強了對地方的管轄,故B不合題意;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故C表述錯誤,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以軍功代貴族之新法”是解題的關鍵,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13.B解析:B【解析】【分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生活在距今約6000年陜西西安半坡村(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圓形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種植粟,過著定居生活。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4.D解析:D【解析】【分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傳說中禹吸取其父鯀堵塞之法失敗的教訓,“三過家門而不入”,專心治水,采用疏導方法,用13年時間成功治理黃河水泛濫。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C與題干信息不符,故選D。15.C解析: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經過商鞅變法,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最終滅掉東方六國、統一中國。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識記春秋霸主的第一位霸主和戰國七雄的“一強”是解題的關鍵。16.B解析:B【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從此,原始社會結束,奴隸社會開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場重大的社會變革。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7.C解析:C【解析】【分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韓非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主張依法治國,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18.A解析:A【解析】【分析】【詳解】依據所學可知,我們一直對“人從哪里來”充滿好奇,要探尋人類起源,最為可信的依據是考古發現。遠古時代的化石可以通過考古發掘還原當時的真實情況,是研究遠古人類生產生活的第一手資料,故A符合題意;文獻記載、神話傳說、調查問卷與題干無關,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19.B解析:B【解析】【分析】【詳解】題目的關鍵信息是秦朝的一位商人,秦朝的貨幣是方孔圓形半兩錢,故答案選B。20.D解析:D【解析】【分析】【詳解】注意題干“東漢的建立者”,劉邦是西漢的建立者即漢高祖,故A不符合題意。劉徹是西漢漢武帝,把西漢帶入鼎盛時期,故B不符合題意。劉備是三國時期蜀國或者蜀漢的建立者,故C不符合題意。公元9年,王莽奪取政權,建立新朝,西漢滅亡,公元25年,漢朝宗室劉秀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他就是光武帝,故D符合題意。故選D。21.A解析:A【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秦統一六國后,將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統一的貨幣。B項是漢武帝時期統一的貨幣;C項是唐朝唐玄宗時期的貨幣;D項洪憲通寶是袁世凱時期流通的貨幣。故選A。22.D解析: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商鞅變法中,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這一條內容直接打擊了秦國守舊貴族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極力反對,D符合題意;商鞅變法內容中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的法令,遭到了秦國守舊貴族的極力反對,與土地私有無關,A不符合題意;商鞅變法內容中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的法令,遭到了秦國守舊貴族的極力反對,與確立縣制無關,B不符合題意;商鞅變法內容中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的法令,遭到了秦國守舊貴族的極力反對,與鼓勵生產無關,C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題意,故選D。23.D解析:D【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度量衡的統一,便利了經濟的發展,鞏固了秦朝的統一,與秦朝速亡沒有關系,因此D項符合題意。秦朝迅速滅亡是由于秦的暴政。秦的暴政的主要表現有:沉重的賦稅、繁重的徭役(比如修建驪山陵墓)、嚴刑苛法等,因此強征賦稅、修驪山陵、嚴刑苛法等都與秦朝速亡有關聯,因此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B、C三項。故選D。24.C解析:C【解析】【分析】【詳解】根據題干“某一思想流派提出‘兼愛’、‘非攻’的同時,提倡‘節儉’、‘節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墨子是墨家的創始人,他主張“兼愛”“非攻”,并批判貴族的奢侈生活,提倡節儉,因此該思想流派的創始人是墨子,所以C項正確;老子主張人們應順其自然、無為而治,與題干“兼愛”“非攻”等信息不符,排除A項;荀子主張禮治,與題干,,兼愛”,,非攻”等信息不符,排除B項;韓非子主張法治,與題干,,兼愛”,,非攻”等信息不符,排除D項。故選C。25.D解析: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漢武帝有關知識的認識。為加強中央集權,解決王國問題,漢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議,頒布“推恩令”,在當時的最大作用是促進了政治上的大一統,故選D。【考點定位】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統一國家的建立?大一統的漢朝26.C解析:C【解析】【分析】【詳解】依據所學可知,夏桀統治不得人心,被商所滅;商紂統治殘暴,被西周所滅;周幽王統治昏庸,被外族所滅;周武王是西周的建立者,推翻了商紂的殘暴統治。C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C。【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與其他不一樣的國君”是解題的關鍵,夏桀、商紂、周幽王都是因為天子殘暴滅國,周武王是西周的建立者,推翻了商紂的殘暴統治。27.A解析:A【解析】【分析】【詳解】題干材料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氣照明及安全用電概念考核試卷
- 全科醫生臨床思維培訓大綱
- 培訓機構學科課件
- 水產品養殖的環境影響評價與對策考核試卷
- 公司員工工作述職報告(6篇)
- 幼師保育老師述職報告【7篇】
- 2025教師新學期個人工作計劃(30篇)
- 小學政治思品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 我們的節假日4 團團圓圓過中秋教學設計
- 粵教版第二節 南方地區教案
- 五年級上冊14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及反思
- 方太營銷案例分析
- 空調系統維保記錄表
- 食品分析復習整理及習題檢測答案
- 小學食品安全會議記錄(全面完整版)
- 《空間向量基本定理》示范課教學設計【高中數學人教】
- 變電站間間隔施工方案
- GB/T 6417.1-2005金屬熔化焊接頭缺欠分類及說明
- GB/T 32963-2016鋅鋁合金鍍層鋼絲纜索
- GB/T 14823.2-1993電氣安裝用導管特殊要求-剛性絕緣材料平導管
- 中國地理的區域差異
- 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管理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