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醫學專題--周圍神經系統腦、脊神經_第1頁
2022年醫學專題--周圍神經系統腦、脊神經_第2頁
2022年醫學專題--周圍神經系統腦、脊神經_第3頁
2022年醫學專題--周圍神經系統腦、脊神經_第4頁
2022年醫學專題--周圍神經系統腦、脊神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八章周圍(zhōuwéi)神經系統神經系統(shénjīngxìtǒng)

第一節腦神經第二節脊神經一、概述二、頸叢三、臂叢四、胸神經前支五、腰叢六、骶叢七、脊神經損傷定位相關解剖(jiěpōu)根底八、全身主要關節的神經分布第三節內臟神經系統第一頁,共二十六頁。1概述腦神經脊神經內臟(nèizàng)神經內臟神經〔自主神經系統或植物(zhíwù)神經系統)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周圍神經(zhōuwéishénjīng)第二頁,共二十六頁。27面8聽9舌咽4滑5叉6外展腦神經〔12對〕:1嗅2視3動眼10迷和副舌下完第三頁,共二十六頁。3第四頁,共二十六頁。4腦N:12對副N、舌下N、〔胸鎖乳突(rǔtū)肌、斜方肌、舌肌〕運動性N〔5對〕:動眼N、滑車(huáchē)N、外展N、〔眼肌的運動〕〔傳導嗅覺、視覺(shìjué)、聽覺〕感覺性N〔3對〕:嗅神經、視神經、位聽神經混合性N〔4對〕:三叉N、〔顏面皮膚感覺〕面N:(面部表情肌和淚腺活動)舌咽N:〔腮腺活動〕迷走N:〔心、肺及消化器官調節功能〕第五頁,共二十六頁。5腦神經腦神經共計12對,分別為:嗅神經、視神經、動眼神經(dòngyǎn-shénjīng)、滑車神經、三叉神經、展神經、面神經、位聽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和舌下神經。

嗅神經與大腦相連,視神經與間腦相連,余10對腦神經的核位于腦干內并與腦干相連。

12對腦神經可分為3類,一類是感覺神經,如嗅神經、視神經和位聽神經,類似脊神經的后根;另一類是運動神經,包括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展神經、副神經和舌下神經,類似脊神經的前根;第三類是混合神經,包括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它們是有支配鰓弓的神經轉變而來。第六頁,共二十六頁。631對前根—運動(yùndòng)后根—感覺脊神經節C8T12L5S5Co1第一節脊神經一、概述(一)脊神經的構成(gòuchéng)、分部和纖維成分第七頁,共二十六頁。7C1-4前支淺皮支

—胸鎖乳突(rǔtū)肌后緣中點二、頸叢(一)頸叢的組成(zǔchénɡ)和位置(二)頸叢的分支(fēnzhī)

1.枕小神經(C2)2.耳大神經(C2-C3)3.頸橫神經(C2-C3)〔頸皮神經〕4.鎖骨上神經(C3-C4)耳大神經枕小神經頸橫神經鎖骨上神經第八頁,共二十六頁。85.膈神經(shénjīng)

(C3-C5)肌支支配(zhīpèi)頸部深層肌、肩胛提肌、舌骨下肌群頸襻(舌下神經(shéxià-shénjīng)襻)18-8第九頁,共二十六頁。9C5-8T1前支斜角(xiéjiǎo)肌間隙二、臂叢(一)臂叢的組成(zǔchénɡ)和位置(二)臂叢的分支(fēnzhī)

1.胸長神經(C5-C7)

前鋸肌[翼狀肩]2.胸背神經(C6-C8)

背闊肌3.腋神經(C5-C6)4.肌皮神經(C5-C7)肌皮神經腋神經胸長神經胸背神經第十頁,共二十六頁。105.正中(zhèngzhōng)神經(C6-T1)6.尺神經(C8,T1)7.橈神經(C5-T1)第十一頁,共二十六頁。11M

正中(zhèngzhōng)神經U

尺神經R

橈神經手皮膚(pífū)的神經分布第十二頁,共二十六頁。121.垂腕〔橈神經〕;2.“爪形手〞〔尺神經〕;3.正中神經損傷(sǔnshāng)時的手形;4.“猿手〞〔正中神經與尺神經合并損傷〕圖5-32橈、尺、正中神經損傷后的手形第十三頁,共二十六頁。13肩胛背神經(C4-C5)肩胛上神經(C5-C6)肩胛下神經(C5-C7)胸內側神經(C8,T1)胸外側(wàicè)神經(C5-C7)臂內側皮神經(C8,T1)前臂內側皮神經(C8,T1)第十四頁,共二十六頁。14T2胸骨角T4乳頭(rǔtóu)T6劍突T8肋弓T10臍T12臍與恥骨聯合連線中點12對第1~11肋間神經(shénjīng)第12肋下神經

四、胸神經(shénjīng)前支皮支外側皮支前皮支

第十五頁,共二十六頁。15胸神經(shénjīng)前支節段性分布T2分布區相當胸骨角平面T4相當乳頭平面T6相當劍胸結合平面T8相當肋弓平面〔臍、劍突之間〕T10相當臍平面T12那么分布于臍與恥骨(chǐgǔ)聯合連線中點平面第十六頁,共二十六頁。16T12L1-3.4五、腰叢(一)腰叢的組成(zǔchénɡ)和位置(二)腰叢的分支(fēnzhī)

1.髂腹下神經(shénjīng)

(T12,L1)2.髂腹股溝神經(L1)3.股外側皮神經(L2-3)4.股神經(L2-L4)5.閉孔神經(L2-L4)6.生殖股神經(L1,L2)第十七頁,共二十六頁。17L4.5S1-5Co1

六、骶叢(一)骶叢的組成(zǔchénɡ)和位置(二)骶叢的分支(fēnzhī)

1.臀上神經(shénjīng)(L4,L5,S1〕2.臀下神經(L5,S1,S2)3.股后皮神經(S1-S3)4.陰部神經(S2-S4)臀上神經臀下神經股后皮神經陰部神經第十八頁,共二十六頁。185.坐骨神經(L4L5S1-S3)(1)脛神經(shénjīng)(L4,L5,S1-S3)

足底內側神經足底外側神經足底(zúdǐ)內側神經足底(zúdǐ)外側神經第十九頁,共二十六頁。19(2)腓總神經(shénjīng)(L4,L5,S1,S2)

腓淺神經腓深神經腓深神經(shénjīng)腓淺神經(shénjīng)第二十頁,共二十六頁。20七、脊神經損傷定位相關解剖(jiěpōu)根底(一)脊神經分布(fēnbù)的節段性規律第二十一頁,共二十六頁。21(三)臨床常用(chánɡyònɡ)檢測的肌肉運動及其節段神經支配

上肢神經定位(dìngwèi)診斷所檢測的運動相關肌肉及神經支配

運動肌名稱神經神經節段肩外展屈肘橈側伸腕伸肘屈指拇指外展三角肌肱二頭肌橈側腕伸肌肱三頭肌拇長屈肌,指深屈肌拇短展肌,第一骨間背側肌腋神經肌皮神經橈神經橈神經正中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C5C5,C6C6C7C8T1C8,T1第二十二頁,共二十六頁。22下肢神經定位(dìngwèi)診斷所檢測的運動相關肌肉及神經支配

運動肌名稱神經神經節段屈髖髂腰肌股神經L1,L2收髖大腿內收肌閉孔神經L2,L3伸膝股四頭肌股神經L3,L4踝背屈脛骨前肌腓深神經L4足內翻脛骨后肌脛神經L4,L5足外翻腓骨長,短肌腓淺神經L5,S1屈膝股二頭肌坐骨神經S1踝跖屈小腿三頭肌脛神經S1,S2第二十三頁,共二十六頁。23內臟(nèizàng)神經植物神經〔自主神經〕,分布于心血管、腺體及內臟。組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比較:從結構上看,周圍局部交感比副交感分布更為廣泛;交感神經節有椎旁和椎前之分,副交感神經節多在器官旁或內。從機能上看,多數臟器都受交感和副交感雙重(shuāngchóng)支配。當交感或副交感興奮時,對于一個器官所表現的效應是對立拮抗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功能比較表第二十四頁,共二十六頁。24器官的功能 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心臟 心率增加輸出量增加心率減慢心輸出量減少虹膜 瞳孔散大 瞳孔縮小支氣管 擴張 縮小胃腸分泌 抑制 興奮胃腸蠕動 抑制 興奮胃腸括約肌 收縮(shōusuō) 松弛膀胱排尿 抑制 興奮唾液分泌 使之粘稠 使之稀淡腎上腺分泌 興奮 抑制心冠狀動脈 擴張 影響較小汗腺 興奮 不支配立毛肌〔陰囊肉膜〕 興奮 不支配第二十五頁,共二十六頁。25內容(nèiróng)總結-1-。內臟神經(shénjīng)〔自主神經(shénjīng)系統或植物神經(shénjīng)系統)。5.正中神經(shénjīng)(C6-T1)。7.橈神經(shénjīng)(C5-T1)。第1~11肋間神經(shénjīng)。1.髂腹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