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臺灣省臺北市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期末評估提分題_第1頁
2023-2024學年臺灣省臺北市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期末評估提分題_第2頁
2023-2024學年臺灣省臺北市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期末評估提分題_第3頁
2023-2024學年臺灣省臺北市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期末評估提分題_第4頁
2023-2024學年臺灣省臺北市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期末評估提分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全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

3.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規范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共100分)第I卷(選擇題,共24分)一、基礎知識(每小題3分,共12分,每小題的每一個填空均只能填一個選項,填錯,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A.儼然(yǎn)清冽(liè)

糝之(sǎn)

雎鳩(jūjiū)B.阡陌(qiānmò)

佁然(yǐ)

楫(jí)

窈窕(yǎotiǎo)C.垂髫(tiáo)

悄愴(chuàng)

篆文(zhuàn)

蒹葭(jiānjiā)D.詣(yì)

翕忽(xī)

卷石底(juǎn)

溯洄(sùhuí)2、下面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激動

隨時

嬌傲

光明正大B.誣蔑

犧牲

政協

和愛可親C.黎明

瘋狂

遭受

桃色事件D.熱烈

消息

輿論

挑拔離間3、下面各句中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A.散文詩,經過文學家們的不斷創造和開拓,終于水到渠成,成為常見的一種文學形式。B.近十年來,我天南地北地跑了不少地方。C.強化輿論監督力度,使不法分子感到人言可畏。D.相敬如賓是朋友交往起碼的一條原則。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我們在聽老師講課時,應盡量避免講小話。B.我國人工栽培山茶花的歷史大約有三百年左右。C.洱海保護“七大行動”實施后,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華麗的3D制作技巧、虛實結合的特效手法,國內影視從業者們引發深思。

第II卷(非選擇題,共76分)

三、默寫(共6分)5、根據提示默寫填空。

(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詩經·蒹葭》)

(2)大漠孤煙直,______________。(王維《使至塞上》)

(3)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難之間。(諸葛亮《出師表》)

(4)面對離別,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為歸京的友人吟誦:“山回路轉不見君,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依依不舍之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與入川的朋友作別:“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鄰”,盡顯灑脫曠達之意。

(5)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獻出的眼角膜讓兩位盲人重見光明。老人的這種精神正是龔自珍《己亥雜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寫照。二、文言文閱讀(每小題3分,共1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題。【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髻,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節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乙】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問:“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識之,苛政猛于虎也。”(節選自《禮記·檀弓下》)

【注釋】①式:同“軾”,車前的扶手橫木,這里用作動詞。②壹:真是,實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稱呼公婆。④小子:古時長輩對晚輩或老師對學生的稱呼。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屋舍儼然(

)

(2)阡陌交通(

)

(3)使子路問之(

)

(4)昔者吾舅死于虎(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便舍船/屋舍儼然B.孔子過泰山側/人恒過,然后能改C.停數日,辭去/何為不去也D.不足為外人道也/行天下之大道3.用“/”給下面的語句斷句,斷一處。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

4.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5.閱讀上面兩選段,完成下面填空。

桃花源人、泰山婦人都不愿意離開他們各自生活的地方,桃花源人不愿離開的原因是__________(自己概括);秦山婦人不愿離開是因為此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四、現代文閱讀(共10分)《社戲》節選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泊著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于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去游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著在草里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于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1.第二段中加粗的“跑”與第一段的哪個詞相呼應?這兩個詞都寫出了什么樣的情形?

2.對上文內容理解正確的是哪兩項?請將答案的字母填在括號內。A.第一段第3句的“點”、“磕”、“退后”、“上前”等詞生動地表現了少年們駕船技術的熟練。B.上文有三處寫到豆麥,都是為了說明夜氣里清香的來源。C.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聲音”,“那聲音”指的是第二段中的“歌吹”。D.作者在第四段中用“果然是漁火”、“也不是趙莊”澄清了第二段所寫的“漸望見依稀的趙莊”、“料想便是戲臺”的猜測,表現了作者嚴肅認真的寫作態度。3.從第一、二、三段中各找出一處直接寫“我”心理活動的語句,然后分別從括號里選出能恰當概括“我”的心理活動的詞語填在橫線上。

第一段“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松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

(活潑

輕松)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但我卻還以為船慢。”

(急切

焦慮)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我的心也沉靜,……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惘然

陶醉)_______________

4.對上文大意概括恰當的是哪一項?請將序號填在括號內。(

)A.去趙莊看社戲途中的情景。B.去趙莊看社戲途中的景物描寫。C.去趙莊看社戲途中“我”的心理活動。D.去趙莊看社戲途中“我”的見聞和感受。5.揣摩下列語句,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松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

(“輕松”和“舒展”表現了“我”什么樣的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以“踴躍”寫山有何效果?“我卻還以為船慢”突出了我的什么心情?)

(3)飛一般的徑向趙莊前進去了。(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五、詩歌鑒賞(共5分)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題破山寺后禪院常

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1.下面對詩句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起首兩句寫詩人在清晨入破山寺時,旭日初升,光照樹林。B.三、四兩句描繪了禪院美妙的環境,“曲”“幽”“深”等字眼很有表現力。C.五、六兩句寫詩人主觀感受,一個“悅”字表現作者從中感受到的歡悅,“潭影空人心”,表現詩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獲得愉悅的內心感受。D.這首詩題為“題破山寺后禪院”,可見“破山寺”是全詩重點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畫后,立即轉入對“破山寺”的描述。2.對下列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大約作于詩人做縣尉時。詩歌描寫了清晨寺后禪院的清幽脫俗的景致,流露出詩人對仕途生活的向往。B.“萬籟此都寂,但余鐘磬音”以有聲襯無聲,突出禪院的安靜。C.“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句。“曲徑通幽處”引發人豐富的聯想與思緒,暗示的意義多于寫實的意義。“曲”“幽”“深”等字眼表現了禪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靜的環境。D.“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兩句更多抒寫詩人的主觀感受。一個“悅”字表現了作者從中感受到的歡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