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理論在漢語教學中的應用_第1頁
記憶理論在漢語教學中的應用_第2頁
記憶理論在漢語教學中的應用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記憶理論在漢語教學中的應用記憶理論在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記憶對于學習來說是非常關鍵的,盡管如此,但單純地記住信息,卻不知如何去應用它們,這樣的學習將是不完善的。所以教師必須了解記憶的工作原理,以便使他們的功課更容易記憶。我們就通過一個漢語課堂教學實例來研究記憶以及和記憶相關的諸多因素。

“信息和知識貯存于大腦的儲備庫,就產生了記憶。〞[2]人類有三種記憶:感覺登記、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感覺登記是最低級的,它用于存儲那些我們還未理解也還未分類的信息,可能是一頁書、電視屏幕或者一個圖形。感覺登記完成之后將進入下一個記憶階段――短時記憶。示例,教師在投影上展示這節課要學的21個生詞,這個展示的過程就是短時記憶的過程。短時記憶可以保持一兩分鐘。如果不采取行動來保存短時記憶中的信息,則它將會很快消失。也就是說,應該進行復述。復述是人們把信息有短時記憶轉向長時記憶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辦法。長時記憶即人們通常所說的記憶,這種記憶可以把無窮的信息存儲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永遠不會遺忘?!皩W習心理學家辨別了兩種復述策略:保持性復述和精細復述。保持性復述指單純地重復要記的信息。如果只是把少量信息在短時記憶中保持較短時間,這種辦法是有效的,但如果想要存入長時記憶就不是則有用了。精細復述是另一種方式,它包括將新信息與已知信息建立聯系或在新知識之間建立聯系。如果你想要把知識在長時記憶中保持較長一段時間。則這種復述將更有用。〞[3]示例,教師在展示完單詞之后,叫學生重復這些單詞兩遍,這是保持性復述。接下來教師對每一個單詞進行講解,如講解“拿……來說〞,教師先來解釋“拿……來說,就是從很多同一種類的事物里拿一個舉例子〞,并且用圖形來輔助理解,這樣的形象加工,使同學們能夠形象記憶“拿……來說〞這個單詞,在練習中記憶,這是一種精細復述,更利于長時記憶。

教師把保持性復述和精細復述結合起來,就是把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都作為記憶的目標,即能做到課堂的運用,也能到達長時記憶效果。而且精細復述往往是有意義的,而保持性記憶是一種機械記憶。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看長時記憶中的存儲類型。主要的長時記憶是陳說性知識記憶、程序性知識記憶和條件性知識記憶。陳說性記憶可分為語義記憶和情境記憶。語義記憶指對一般知識的長時記憶――什么是鈔票,“堆〞是什么意思,這些信息不會因人而異。情境記憶指保持個人經歷或一些情節的長時記憶。人們在學習生詞或需要回顧在特定場合中的一些事情的時候,就會用到這種記憶。盡管陳說性記憶和情境記憶上有區別的,但如果學習時的情景是難忘的,則學生能夠更好地回顧起語義知識。示例,如果學生能夠生動地表演劇本內容,則學生就能更深入地了解主題及人物,而且效果要好于課堂講解。

程序性知識是關于如何去做某件事的知識。一般來說,程序性知識得以保持非常持久。示例,教師在課前讓同學們回顧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并用自己的話概括。這實際就是一種程序性記憶,不是只掌握了陳說性知識就能《蚋爬ǎ《思維還需要有邏輯性,按照時間順序,還要有自己對內容的理解。

陳說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有很大不同。示例,學生們記住了生詞的意思〔陳說性知識〕,但是不一定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正確運用這些詞〔程序性知識〕。尤其是在第二語言教學中,使學生掌握語言技能〔即程序性知識〕尤為重要。

條件性知識指何時以及如何利用你學到的陳說性和程序性知識。這些信息作為認知策略或陳說性和程序性知識的使用條件被存儲起來。示例,教師在讓學生造句或作文時,學生知道什么情況下使用什么詞或句子。

以上我們討論了信息的編碼和存儲,下面我們談一談信息的提取。在學校,信息的提取是極重要的。用來評價學生記憶的任務有回顧任務和再認任務。回顧任務即要求個體從記憶中抽取信息。回顧有很多種方式,如自由回顧、系列回顧、配對-聯想回顧等。示例,學生背誦一首詩時,他們必須逐字記憶,這就屬于系列記憶。

在再認任務中,學生必須能選擇或確認出他們已經學過的知識。示例,教師的許多項選擇擇題測驗是考查再認。當然,絕大多數考試中幾乎沒有單純地考查某一種記憶的,都是回顧和再認同時考查。

能使信息更容易調出記憶存儲的有效辦法之一是提取線索。提取線索指能夠加強從記憶中提取已存儲信息的能力的線索或提示。有研究說明,線索記憶的成績要遠遠高于自由記憶。如果教師能給學生提供某種組織信息的辦法,則就能加強學生對信息的學習以及記憶的效果。示例,在復習課文階段,教師給出一些問題幫忙學生回顧所學內容,并在每一個問題下面分別給出幾個提示語,這些實際就是線索。但我要說的是,什么樣的線索才能幫忙提取信息呢?比方這個問題:買回來的彩票由誰保管?為什么?答案大致上是“彩票由奶奶保管,因為大家比擬信任她,而且她年紀大,萬一中獎了,也不至于逃跑。〞教師給出的線索是“信任、不至于〞。我認為“不至于〞不是很適宜。雖然這兩個詞都是教師在這篇課文中讓學生重點掌握的生詞,但“不至于〞并不能非常好地在這一問題中幫忙提取信息,不如換成“年紀大〞。

當然,有許多提取都會以失敗告終,也就是遺忘。解釋遺忘的兩個馳名理論是痕跡消退理論和干擾理論。而干擾在遺忘中起較大作用。這里主要有兩種干擾,倒攝干擾和前攝干擾。倒攝干擾指由于學習某材料之后、回顧該知識之前所進行的活動而導致的遺忘,這樣所新學的知識將會干擾以前的學習。前攝干擾是指由在需要測驗的材料前所學習的材料的干擾而引起的遺忘。一般來講,靠近開始和靠近結尾的工程比中間的工程記憶效果更好。原因是前端的工程只受到倒攝干擾,末端的工程只受到前攝干擾,而中間的工程既受前攝干擾也受倒攝干擾。如果優秀的教師要教學生很多東西,這時可以將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和最后面。示例,這節課所學的21個單詞不必按照順序講解,而可以將最重要的放在前面講解,這樣能更有效地減少遺忘。影響記憶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教學容量。“如果教學容量太大,短時記憶這一關就通不過,許多信息被排斥在短時記憶之外。而且信息在短時記憶中的持續時間短,如果不及時處理,如提供練習和復述的時機,將這些信息轉入長時記憶,就可能淡忘、消失或被新信息替換、擠走。〞[4]

短時記憶只有配合練習才能完成。練習是訓練記憶、思維和應用的有效措施。,根據認知特點,可以把語言練習形式歸為以下幾個方面。擴散性練習、組塊性練習、關聯性練習、組合性練習、聚合性練習、轉換性練習和思維性練習等等。下面介紹一下與教學實例相《P的擴散性練習和組塊性練習。

1擴散性練習

擴散性練習常見的有同義詞替換、寫出反義詞、給名詞配上恰當的量詞等等。經常進行這類訓練,擴散的線路通暢而近捷,提取有關模式準確而迅速,會有助于詞語的識別或理解。示例,教師在講解“偶爾〞這個表時間的詞時,為了幫忙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個詞的意思,他讓學生回顧“偶爾〞的同義詞和反義詞,用這些詞造句,并進行替換練習。經過這樣的練習,學生能夠更容易地理解這個詞。

2組塊性練習

所謂組塊,就是為了能夠增加短時記憶中的信息存儲數量而對信息進行分組。艾賓浩斯首先對短時記憶的容量進行研究,研究的結果是7個工程。米勒發表了馳名的論文?神奇的數字7+2: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首次提出“組塊〞的概念。短時記憶只對組塊的數量敏感,對組塊的大小不敏感。根據這一理論,我們在設計詞匯教學時,就要注意詞匯的成組學習,這樣既可以在原有根底上增加教學容量,又可以防止因零散詞匯教學引起的記憶困難。我們還可以利用這一理論,增加詞語搭配練習,使難記憶的詞語便于記憶。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熟練運用記憶的相關理論組織教學,組織有利于學生存儲和提取記憶的教學,幫忙學生開展自己獨特的記憶策略。

附注

[1]本文的教學實例出自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郭姝慧老師2022年12月11日的中級漢語綜合課的觀摩課,教學對象是已學完現代漢語根本語法,已掌握大約2500個詞語的本科二年級學生,教材是?橋梁――實用漢語中級教程》上冊,課文是第十二課?買彩票》.

[2]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