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甲午中日戰爭和民族危機的加深》一課的多媒體教學天津南開中學郭晶瑩甲午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災難,它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恥辱,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兩次鴉片戰爭,但損失之慘重超過了鴉片戰爭以來歷次外禍之總和;下啟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在這以后中國更為全方位地被迫開放,并且相繼受到大規模的軍事侵略,是民族危機最嚴重的時期。清王朝衰朽不堪、積貧積弱現象徹底暴露,亡國之禍迫在眉睫。也正是這場戰爭,促成了自鴉片戰爭以來前所未有的民族覺醒,危機也是轉機。因此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讓初中學生深入認識甲午戰爭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并從中吸取教訓是非常必要的。教學目標1.基礎知識: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左寶貴與平壤戰役;鄧世昌與黃海戰役;旅順陷落;丁汝昌與威海衛戰役;中日《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影響;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加劇和瓜分狂潮。2.思想教育:(1)甲午中日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吞并朝鮮、入侵中國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戰爭。(2)在戰爭中,以左寶貴、鄧世昌等為代表的廣大愛國官兵進行了英勇頑強的反侵略斗爭,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3)進一步認清政治制度的腐敗是導致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4)甲午中日戰爭以后,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加劇,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3.能力培養:1)引導學生分析甲午戰爭清軍戰敗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2)培養學生運用資料分析歷史問題、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3)通過深入探討甲午戰爭的影響,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媒體使用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將所需的地圖、聲音、影像、動畫、文字資料集成一體(一張CD光盤)。同時,學生也可參與多媒體操作(人機交換),豐富教學資源,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明確概念、啟動思維的目的。力圖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教學工具:586計算機、轉換卡、大型背投、音響。制作教學CD光盤所用軟件:VB軟件。教學構思1.本課教材共分為甲午中日戰爭、中日《馬關條約》、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加劇和瓜分狂潮三個子目。為使學生對甲午戰爭的前因后果有一個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本課教學設計上做了變動,教學線索安排如下:戰爭起因f經過f結果f影響f啟示2.根據以上線索,重新組織教材并適當再加工,利用真實、形象、有說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證,使學生理性認識得到升華和提高。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從多角度探討問題。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本課利用計算機顯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對聯進入新課。上聯是:“內無相,外無將,不得已玉帛相將”,作者是甲午中日戰爭的主要策劃者、日本內閣首相伊藤博文(出示伊藤照片),當他把這副上聯拿給前去日本談判的李鴻章(出示李鴻章照片),要求李鴻章對出下聯時,這位清政府中舉足輕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終于勉強想出下聯:“天難度,地難量,這才是帝王度量”。當這副對聯在屏幕上顯示后,提出問題:(1)對聯中哪句話反映了當時清政府的狀況?(2)“玉帛相將”是什么意思?學生回答后,教師設問:為什么在甲午戰爭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慘敗,只得“玉帛相將”,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這副對聯的引用起到了以趣引思的妙用。2.戰爭起因。教材中對戰爭的起因只提到朝鮮東學黨起義。作為重大歷史事件,教師應對戰爭起因的深刻背景略加補充。教師概述:日本原是封建落后國家,1868年“明治維新”以后,日本開始大力發展資本主義,建立起近代化國家,具有極強烈的對外擴張欲望(出示日本政府制定的“大陸政策”,說明它野心勃勃的侵略計劃)。接著提問:“大陸政策”中日本政府曾做過哪次嘗試?學生回答:1874年日本侵略中國的臺灣,雖未得逞,但卻嘗到了甜頭。教師進一步闡述:特別是中法戰爭造成的中國“不敗而敗”的結局,更加刺激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野心,于是加緊擴軍備戰(出示日本擴軍備戰圖表),到1892年建立起一支近代化海陸軍,并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把中國的海軍做為它的“假想敵人”,伺機對中國發動大規模戰爭。根據以上敘述,提問:對日本發動這場戰爭的原因,你有什么認識?學生自然就能得出結論,即這場戰爭是日本蓄謀已久的,只是利用朝鮮爆發農民起義這一事件找到借口挑起戰爭。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戰爭的性質。接著用簡短的語言講清中日兩國政府對戰爭的態度,目的是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3.戰爭經過。戰爭經過為:平壤戰役、黃海海戰、旅大戰役、威海衛戰役。可利用計算機演示,把靜態的教學內容轉化成動態形式,在有限的時間里展示每個戰役的特點。(1)平壤戰役。在屏幕上閃動平壤城并出現左寶貴照片。平壤陷落后,閃動朝鮮版圖和清軍防線,以此說明朝鮮被日軍占領,戰火燒到鴨綠江邊,清軍防線岌岌可危。2)黃海海戰。利用錄像提供實例。根據錄像內容回答三個問題:誰先退出戰場?誰勝了?李鴻章的命令及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學生回答時可在屏幕上閃動威海衛和黃海,突出地理位置,使學生清楚認識到清軍失去黃海制海權的嚴重后果。(3)旅大戰役。在屏幕上用箭頭自動前進的方式演示日軍侵犯路線,特別強調九連城、花園口、大連、旅順幾個地方。出示幾幅百年前由隨軍記者拍攝的照片,這些資料真實地再現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暴行。(4)威海衛戰役。此部分可通過CD教學軟件放映錄像方式學習。至此,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清軍敗局已定。用多媒體手段再現戰爭場面,用時將近15分鐘,效率高,密度大,內容豐富。學生既明確了概念,掌握了要點,又啟動了思維,深化了知識。講究戰爭經過后,教師話鋒一轉,提出問題:清軍為什么戰敗?讓學生去思考探討,得出較全面的結論。然后在屏幕上打出一副對聯:“普天同慶,萬壽無疆;三軍敗績,割地求和”。如此腐敗的清王朝,此戰豈能不失敗?失敗了就要“玉帛相將”。兩副對聯前后呼應,為教學內容增添了色彩。4.戰爭結果。簽訂中日《馬關條約》。《馬關條約》的內容可濃縮為八個字:割地、賠款、開埠、設廠。這是本課的重點。可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每組由一名代表闡述條約內容給中國造成的嚴重危害。學生討論熱烈,思維活躍。如有的學生認為一旦割遼東半島必然會威脅北京,巨額賠款迫使清政府大量舉借奴役性的外債,從地理位置上分析新的通商口岸的開放對中國造成的危害、開設工廠給帝國主義國家帶來的利益等等。討論結束后,在屏幕上顯示兩條閱讀資料:(1)《馬關條約》簽訂后,當時社會上流傳著“不怕倭寇來,只怕中堂反”的歌謠(反:背叛祖國)。(2)也有人說日本之所以“明目張膽如此之橫者,皆李鴻章與之狼狽為奸也”。可提問學生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觀點?如何評價李鴻章?適當地補充史料,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以上觀點不完全正確。李鴻章大辦洋務,開辦軍事工業,也有抵抗外國侵略的一面;《馬關條約》簽訂并非李鴻章一個人造成的,而是由于整個清王朝腐敗無能,但他對北洋海軍的覆沒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為使學生理解得更深刻,再在屏幕上打出當時社會上流行的一句詩:“臺灣島已割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這樣,將對聯、詩句精心貫穿在教學內容中,利于把教材講深、講透、講活。5.戰爭影響。這部分內容是將教材從教育的角度加以拓展和再加工,對教材重新組織與編排。教師引導:甲午戰爭的慘敗,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衰朽可欺之外,這場戰爭對中國、對日本、對世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還會造成什么影響?這樣,學生以問題為導向,積極思考,開闊思路,多角度、更深層地認識這一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在學生踴躍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1)甲午戰爭的慘敗,為中國人民敲響了警鐘,有識之士普遍認識到亡國之禍近在眼前。但是深重的民族災難反而可以促成一個民族的覺醒和奮起,中華民族必然將戰爭失敗帶來的恥辱轉化成奮進的動力,中國人民決不會長期沉默下去!(2)對日本來說戰爭的勝利提高了它的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院簽合同協議
- 農村合作醫療合同協議書
- 租車協議套路合同
- 輪胎技術合同協議
- 船舶解體買賣合同協議書
- 設備合同結算協議
- 單位體檢協議書模板合同
- 保姆協議合同
- 合同到期有沒有競業協議
- 薪酬合同和協議
- 民法典醫療損害解讀
- 2024年10月自考04851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試題及答案含評分參考
- 養老項目案例研究-泰康之家北京燕園市場調研報告
- 紡織工程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題分類匯編專題13資源、環境和國家安全原卷版
- 農業昆蟲學-形考測試一-國開(ZJ)-參考資料
- 小狗錢錢理財童話
- 2024年多功能高壓噴霧加濕機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版《糖尿病健康宣教》課件
- 第09講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的新定義題型(原卷版+解析)-2021-2022學年下學期七年級數學下冊期末復習高頻考點專題(人教版)
- 中考監考和考務人員培訓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