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播電視記者資格證考試綜合知識_第1頁
2023年廣播電視記者資格證考試綜合知識_第2頁
2023年廣播電視記者資格證考試綜合知識_第3頁
2023年廣播電視記者資格證考試綜合知識_第4頁
2023年廣播電視記者資格證考試綜合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知識綜合知識考試時間、考試方式和試題類型:(一)考試時間為90分鐘。(二)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三)試卷滿分為100分。 (四)試題類型涉及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綜合知識內容涉及:一、政治理論知識:(一)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哲學1.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是關于方法論的學說。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或者說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它涉及兩個方面:其一,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第一性;其二,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是否具有同一性。2.物質的概念: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3.世界的物質性:內容:(1)自然界的物質性

(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構成人類社會的基本要素都是物質的)(3)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總之,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意識的起源、本質和作用: 起源: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的產生,經歷了一個長期的、復雜的物質運動過程;意識是社會的產物,意識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的產物,更是社會勞動的產物。勞動,特別是工具的制造,促進了人腦的進一步發達和健全。勞動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的必要,從而促進了語言的產生。語言的產生,提供了思維的工具,促進了抽象思維的發展,使人腦具有了能動反映客觀世界的能力,大大促進了意識的發展。一方面是勞動,然后是語言與勞動一起,成為意識產生的決定力量;意識是物質世界和社會發展的產物。意識起源的自然性和社會性,進一步證明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本質: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反映。作用:意識對人在實踐基礎上能動地結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導作用。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即意識的能動性重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意識活動是一種積極的發明過程。第二,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計劃性。第三,意識的能動性突出表現在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上。第四,意識能反作用于主體,影響主體的生理過程和活動。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世界的普遍聯系:形而上學認為世界上的事物是孤立的、靜止的,而唯物辯證法認為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并處在永恒的發展過程之中。唯物辯證法所講的聯系,指的是一切事物、現象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約、互相作用的關系。事物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多樣的。a.聯系的普遍性:世界上沒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一切事物、一切現象都是互相聯系的。整個物質世界就是以多種形式互相聯系的整體。例如:生物的發育成長,離不開陽光和水分,而水的形成又離不開氫和氧。人離不開大自然所提供的各種物質生活資料,而任何人又不能不與社會發生各種聯系,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b.聯系的客觀性:聯系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就是聯系的客觀性。c.聯系的多樣性:聯系是復雜和多樣的。物質世界聯系的普遍性,是通過具體的事物多種多樣的具體聯系表現的。例如聯系有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爾聯系等等。不同的聯系對事物產生不同的影響和作用。所謂規律,就是事物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對事物的存在與發展起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而事物的外部的、非本質的、偶爾的聯系同樣會對事物發生影響和作用。兩者都不可忽視。d.事物的聯系構成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唯物辯證法所講的條件,是一個具有廣泛哲學意義的范疇,指的是同某一事物相聯系的、對它的產生、存在和發展發生作用的各種要素的總和。由于事物的聯系是復雜的,因此,事物所處的條件也是復雜的:有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必要條件和非必要條件、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等等。不同的條件,對事物的存在和發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具體地、全面地分析各種不同的條件,是我們對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前提。e.聯系的系統性: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事物不僅與它周邊的事物互相聯系、互相作用,并且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之間總是處在聯系和互相作用之中,構成一個開放的系統。我們把由互相聯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所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并同其周邊環境互相作用的統一整體稱之為系統。世界的永恒發展:發展是指事物從低檔到高級、從簡樸到復雜的運動變化過程。發展的實質是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產生。事物的互相聯系產生運動、變化和發展。b.發展是舊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產生.c.發展的過程性:所謂過程,是指任何事物都有產生、發展和滅亡的歷史。過程是事物發展在時間上的連續和空間上的延伸。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經歷一個過程。正由于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過程,因此,看問題就不能割斷歷史、不能只看一時一事。只有了解過去,才干理解現在,預見未來。事物的普遍聯系構成事物的永恒發展,使任何事物都是作為過程而存在。6.兩種主線:7.對立的發展觀:8.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9.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的反映論:10.真理和檢查真理的標準:11.歷史觀的基本問題:12.生產方式在社會發展中的決定作用:13.社會基本矛盾:14.國家的起源、本質和職能:15.社會意識:16.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17.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經濟學:1.商品:是用來互換的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2..貨幣:是在長期互換過程中形成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是商品互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3.價值規律:(1)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互換以價值量為基礎,按照等價互換的原則進行,形成價值規律。(2)作用:積極:a,自發地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生產部門之間的分派比例。b,自發地刺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c,自發地調節社會收入的分派。悲觀:a,也許導致壟斷的發生,阻礙技術的進步。b,也許引起商品生產者的兩極分化。c,價值規律自發調節社會資源在社會生產各個部門的配置。4.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剩余價值是由資本(不變資本)+勞動力(可變資本)共同發明的,剩余價值是由勞動者付出的‘勞動量’(體力勞動、腦力勞動)和資本家所付出的‘資本’共同發明的”。(1)絕對剩余價值生產。絕對剩余價值即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通過工作日的絕對延長而生產的剩余價值。(2)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相對剩余價值即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生產的剩余價值。5.資本主義再生產與資本積累6.資本的有機構成7.相對人口過剩8.資本主義基本矛盾9.資本主義經濟危機10.兩大發現與科學社會主義的創建11.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互相關系12.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復雜性、艱巨性、長期性(二)毛澤東思想1.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確立2.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3.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4.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5.人民民主專政6.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7.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8.革命統一戰線的基本經驗9.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工程”10.實事求是11.群眾路線12.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四個基本問題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6.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7.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8.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9.鄧小平理論10.“三個代表”重要思想11.科學發展觀1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1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14.建設創新型國家15.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16.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17.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18.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19.建設學習型馬克思主義政黨(四)近期國內外重大事件二、法律基礎知識與相關法律法規(一)法律基礎知識1.社會主義法制基本含義2.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的標志和條件3.憲法4.人民民主專政制度5.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6.人民代表大會制度7.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8.我國的經濟制度9.我國的文化制度10.使用語言文字的原則11.新聞廣播電視事業的法律地位12.廣播影視法律體系構成(二)相關法律法規1.刑法2.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3.破壞廣播電視設施罪4.編造并傳播證券交易、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5.侵犯著作權罪6.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7.虛假廣告罪誣告陷害罪8.欺侮罪9.誹謗罪10.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罪11.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12.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13.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14.傳播淫穢物品罪15.民事法律行為16.代理17.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18.人身權19.名譽權20.榮譽權21.姓名權22.肖像權23.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24.協議25.知識產權法26.著作權27.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范圍28.著作權權利種類和保護期29.著作權權利限制30.表演者權利和義務31.錄音錄像制作者權利和義務32.廣播電臺、電視臺權利和義務33.保守國家秘密法34.國家秘密35.國家秘密范圍36.法律責任37.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38.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基本原則39.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40.《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合用范圍41.廣播電視行業管理部門42.《條例》所稱廣播電臺、電視臺43.嚴禁制作、播放的廣播電視節目44.廣播電視新聞應當遵守的原則45.廣播電臺、電視臺使用語言文字的原則46.廣播電臺、電視臺審查節目的規定47.《政府信息公開條例》48.《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49.《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經濟學、社會學、文學常識經濟學:1.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2.市場經濟體制與計劃經濟體制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性與基本框架4.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任務5.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6.以按勞分派為主體、多種分派方式并存的分派制度7.現代公司制度8.經濟全球化9.社會學:10.社會結構11.社會化12.社會互動13.社會角色14.社會規范15.社會控制16.社會群體17.組織18.社區19.社會分層20.現代化21.社會工作22.社會保障23.社會動機24.人際關系25.從眾行為26.大眾心理文學《詩經》《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數年的詩歌311篇,又稱《詩三百》。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詩經》共有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風”涉及"十五國風”,“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風”涉及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國風”,有160篇,是《詩經》中的核心內容。“雅”是正聲雅樂,分“大雅”、“小雅”,有詩105篇?!绊灐笔羌漓霕犯?分“周頌”、“魯頌”、“商頌”,有詩40篇。是“五經”之一。詩經距今已有252023的歷史。2.楚辭又稱“楚詞”,是戰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發明的一種詩體。作品運用楚地(今兩湖一帶)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漢代時,劉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并成為繼《詩經》以后,對我國文學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并且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3.《史記》《史記》是我國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記》。該書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數年的歷史。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妒酚洝酚涊d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公元前12023),共3000數年的歷史。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妒酚洝啡珪婕笆炯o(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重要敘人臣,其中最后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余字?!妒酚洝纷畛鯖]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笆酚洝北緛硎枪糯窌耐ǚQ,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4.樂府詩兩漢所謂樂府指音樂機關。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制成曲譜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又收集民間的歌辭入樂。《漢書藝文志》記:“自孝武帝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云”。漢武帝采詩,除為考察民隱外,亦在豐富樂府的樂章,以供娛樂。魏晉六朝時,樂府乃由機關的名稱變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的名稱。繼《詩經》《楚辭》之后,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可以配樂歌唱的新詩體,叫做“樂府”,它曾大放異彩,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唐代指批判現實的諷刺詩。宋元以后也稱詞,曲為樂府。5.唐詩唐詩泛指創作于唐代的詩。唐代被視為中國各朝代舊詩最豐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詩、宋詞之說。大部分唐詩都收錄在《全唐詩》,自唐朝開始,有關唐詩的選本不斷涌現,而流傳最廣的當屬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按照時間,唐詩的創作分四個階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除他們之外,尚有其他無數的詩人,象滿天的星斗一般。這些詩人,今天知名的就尚有二千三百多人。他們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詩》中的也尚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有的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有的描繪祖國河山的秀麗多嬌;此外,尚有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的,有表達兒女愛慕之情的,有訴說朋友交情、人生悲歡的等等。總之從自然現象、政治動態、勞動生活、社會風習,直到個人感受,都逃但是詩人敏銳的目光,成為他們寫作的題材。在創作方法上,既有現實主義的流派,也有浪漫主義的流派,而許多偉大的作品,則又是這兩種創作方法相結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規定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規定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規定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傳統,并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并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巨制;不僅擴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發明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發明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于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發明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6.宋詞詞,詩歌的一種。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鉆,在古代文學的閬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風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后有同名書籍《宋詞》。大體有5種:1、按長短規模分,詞大體可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一90字以內)和長調(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一首詞,有的只有一段,稱為單調;有的分兩段,稱雙調;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2、按音樂性質分,詞可分為令、引、慢、三臺、序子、法曲、大曲、纏令、諸宮調九種。3、按拍節分,常見有四種:令,也稱小令,拍節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長之的;近,以音調相近,從而引長的;慢,引而愈長的。4、按創作風格分,大體可以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5、按詞牌分。7.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8.元曲:元曲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一方面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隨著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規定。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時期。一般來說,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元曲,是元代文學主體。但是,元雜劇的成就和影響遠遠超過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單指雜劇,元曲也即“元代戲曲”。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鼎足并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雖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所以讀者可發現,同一首“曲牌”的兩首有時字數不同樣,就是這個緣故(同一曲牌中,字數最少的一首為標準定格)元曲四大悲?。骸陡]娥冤》關漢卿《梧桐雨》白樸《漢宮秋》馬致遠《趙氏孤兒》紀君祥元曲四大愛情?。骸栋菰峦ぁ逢P漢卿《西廂記》王實甫《墻頭立即》白樸《倩女離魂》鄭光祖。9.明清小說:明清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這個時代的小說從思想內涵和題材表現上來說,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傳統文化的精華,并且通過世俗化的圖解后,傳統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動人的故事而走進了千家萬戶。明清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從明代始﹐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充足顯示出其社會作用和文學價值﹐打破了正統詩文的壟斷﹐在文學史上﹐取得與唐詩﹑宋詞﹑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則是中國古典小說盛極而衰并向近現代小說轉變的時期。10.新文學運動:新文化運動為20世紀初期中國文化界中,由一群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革新運動。1920235月4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與賽先生),批判傳統純正的中國文化,并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一方面,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即為新文化運動濫觴。在這一時期,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核心人物,這一運動并成為五四運動的先導。一、提倡民主,反對專制。二、提倡科學,反對愚昧。三、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四、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11.當代文學名家名作:12.《荷馬史詩》:相傳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兩部史詩都提成24卷,這兩部史詩最初也許只是基于古代傳說的口頭文學,靠著樂師的背誦流傳。它作為史料,不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社會情況,并且反映了邁錫尼文明。它再現了古代希臘社會的圖景,是研究初期社會的重要史料?!逗神R史詩》不僅具有文學藝術上的重要價值,它在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面也提供應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東西。荷馬史詩涉及《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由這兩部史詩組成的荷馬史詩,語言簡練,情節生動,形象鮮明,結構嚴密,是古代世界一部著名的杰作。它是古希臘最偉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13.古希臘悲?。浩鹪从诩漓刖粕竦見W尼索斯的慶典活動。戲劇大都取材于神話、英雄傳說和史詩,所以題材通常都很嚴厲。亞里士多德曾在《詩學》中曾專門探討悲劇的含義。他認為悲劇的目的是要引起觀眾對劇中人物的憐憫和對變幻無常之命運的恐驚,由此使感情得到凈化。悲劇中描寫的沖突往往是難以調和的,具有宿命論色彩。古希臘戲劇大都取材于神話、英雄傳說和史詩,所以題材通常都很嚴厲。亞里士多德曾在《詩學》中曾專門探討悲劇的含義。他認為悲劇的目的是要引起觀眾對劇中人物的憐憫和對變幻無常之命運的恐驚,由此使感情得到凈化。悲劇中描寫的沖突往往是難以調和的,具有宿命論色彩。悲劇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堅強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氣概,卻總是在與命運抗爭的過程中遭遇失敗。最早的悲劇作家涉及“戲劇之父”忒斯庇斯、最先在戲劇中引入面具的科里洛斯等。但這一時期成就最高的悲劇作家則是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三人。14.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是指13世紀末在意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后擴展到西歐各國,于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認為是封建主義時代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分界。13世紀末期,在意大利商業發達的城市,新興的資產階級中的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臘、古羅馬藝術文化,通過文藝創作,宣傳人文精神。另有相關圖書。性質:是一場資產階級文化運動。核心:人文主義精神文學三杰: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談》比特拉克:“人文主義之父”《歌集》美術三杰: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莎士比亞:莎士比亞,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有四大悲?。骸豆防滋亍贰ⅰ秺W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四大喜?。骸吨傧囊怪畨簟?、《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歡喜》。歷史?。骸逗嗬氖馈?、《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等。還寫過154首十四行詩,二首長詩。本·瓊生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馬克思稱他和古希臘的埃斯庫羅斯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批判現實主義批判現實主義特指十九世紀在歐洲形成的一種文藝思潮和創作方法,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是在繼承以往文學中的現實主義傳統的基礎上形成的。判現實主義是屬于資產階級范疇的文學,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論為基礎的人道主義,它的社會政治主張重要是改良主義,它的創作理論的哲學依據基本上是唯物論的反映論。代表作家有法國的司湯達、巴爾扎克,英國的狄更斯,俄國的托爾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紅與黑》、《人間喜劇》、《艱難時世》、《復活》等。作家名代表作國別司湯達《紅與黑》《法尼娜·法尼尼》法國巴爾扎克《人間喜劇》《歐也妮·葛朗臺》法國狄更斯[3]《雙城記》《大衛·科波菲爾》英國莫泊?!睹利惻笥选贰堆蛑颉贰俄楁湣贩▏障=稹度~甫蓋尼·奧涅金》《上尉的女兒》俄國果戈理《死魂靈》《外套》《欽差大臣》俄國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俄國契訶夫《第六病寶》《套中人》《變色龍》俄國歐·亨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