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力學實驗競賽培訓題I-材料機械性能(答案)_第1頁
基礎力學實驗競賽培訓題I-材料機械性能(答案)_第2頁
基礎力學實驗競賽培訓題I-材料機械性能(答案)_第3頁
基礎力學實驗競賽培訓題I-材料機械性能(答案)_第4頁
基礎力學實驗競賽培訓題I-材料機械性能(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學習資料學習資料基礎力學實驗競賽基本理論培訓題材料機械力學性能一、判斷題TOC\o"1-5"\h\z1、在金屬拉伸實驗中,如試件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頸縮,則試驗結果無效,應重做試驗。 (X)2、應變片測得的是應變片長度范圍的平均應變。 (X)3、拉伸試件可以是圓截面,也可做成矩形截面。 (04、低碳鋼拉伸試件斷口不在標距長度三分之一的中間區段內時,如果不采用斷口移中的方法,則測得的延伸率較實際值大。(X)5、低碳鋼拉伸試件斷口不在標距 1/3的中間區段內時,如果不采用斷口移中辦法, 測得延伸率較實際值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X)6、低碳鋼拉伸試樣的標距對其伸長率沒有影響。 (X)二、填空題1、低碳鋼試件在拉伸和壓縮時,在屈服階段以前,兩曲線基本重合。因此拉伸和壓縮時的 屈服極限基本相同;線性階段時,拉伸、壓縮直線斜率近似相等,故其 彈性模量 也相同。2、鑄鐵的拉伸,壓縮,扭轉實驗中,力學性能是抗壓 能力最強、 抗剪能力居中、 抗拉能力最差。3、梁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可沿軸線滑動的較支座約束。3、梁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可沿軸線滑動的較支座約束。應變增大。4、低碳鋼拉伸實驗,表面磨光的試件出現與軸線大致成應力有關。當環境溫度升高時,梁上各點的應力—為零 ,45。角的滑移線,說明低碳鋼的屈服現象與 _切5、材料受扭轉作用破壞時,低碳鋼是因5、材料受扭轉作用破壞時,低碳鋼是因切應力 而破壞,鑄鐵是因拉應力而破壞。6、工程上通常把伸長率大于 5%的材料稱為塑性材料。0.2% 塑性應變的70.2% 塑性應變的應力。8、衡量強度時,塑性材料采用 屈服極限,脆性材料采用 強度極限9、當試驗數據w200MPa時修約間隔為1N/mm2,當試驗數據〉1000MPa時修約間隔為10N/mm2。10、當試件橫截面尺寸在 0.5~2.0mm時,所使用的量具分辨力應不大于 0.005.當試件橫截面尺寸》10mm時,所使用的量具分辨力應不大于 0.05。11、壓縮圓柱形試件的直徑測量須在原始標距中點處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測量直徑,取其算術平均值^ 12、圓柱形扭轉試件推薦采用直徑為 10mm,標距分別為50mm和100mm.平行長度分別為70mm和120mm的試樣。13、扭轉計標距相對誤差不大于 虬5%.示值分辨力不大于0.001114、在彈性范圍至屈服強度段拉伸時,當材料彈性模量 E小于150000N/mm2時,應力速率選擇,最小為2N/mm2.s-1,最大為20N/mm2.s-1:彈性模量E大于等于150000N/mm2時,最小為6N/mm2.s-1.最大為60N/mm2.s-1。15、材料性能試驗時的溫度一般在室溫 10~35c范圍內講行。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試驗溫度應為23c±5C。16、壓縮試件測定ReHc、ReLc的側向無約束圓柱形試樣的 L為2.5~3.5d,僅測定Rmc的側向無約束圓柱形試樣的L為1~2d,測定Rpc0.01的側向無約束圓柱形試樣的 L為5~8d。17、圓柱形扭轉試件推薦采用直徑為 10mm,標距分別為50mm禾口100mm,平行長度分別為70mm禾1120mm的試樣。學習資料學習資料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18、頸縮階段中應力應變曲線下降的原因 采用的原始面積及長度計算應力應變,而不是實時的真實面積和真實長度。19、在材料的拉伸試驗中,對于沒有明顯的屈服階段的材料,以作為屈服極限。(產生0.2%的塑性應變時的應力或條件屈服極限或名義屈服極限orb0.220、應變片靈敏系數是指: 在應變片軸線方向的單向應力作用下,應變片電阻值的相對變化與安裝應變片的試件表面上沿應變片軸線方向的應變 之比值。21、某材料的應力 一應變曲線如圖所示, 圖中還同時畫出了低應變區的詳圖。則由圖可確定材料的彈性模量E=2000MPa 、屈服極限0s=240MPa、強度極限crb=440MPa、伸長率==30%,該材料屬于 塑性材料。22、某材料的應力 一應變曲線如圖所示,試根據該曲線確定:(1)材料的彈性模量 E=705.8MPa(2)比例極限0P=250MPa(3)屈服極限仃0.2=340MPa(4)當應力增加到仃=350MPa時,材料的正應變==0.7770-3.以及相應的彈性應變%=0.28M0-3與塑性應變九=0.49M0-3。p23、測量彈性模量和泊松比時,在試件兩側粘貼電阻應變片是為了消除上下夾具不在垂直線上,試件不直等的影響。。24、采用等量加載的目的是驗證力和形變之間的關系,從而驗證胡克定律。25、材料的應力應變曲線如圖所示,曲線上一點的縱坐標為材料的條件屈服應力m2;試樣在e點拉斷,橫坐標上的線段f代表材料延伸率。26、對低碳鋼試件進行拉伸試驗,測得其彈性模量 E=200GPa,屈服極限值=240MPa;當試件檢截面上的應力 戶300MPa時,測得軸向線應變£=3.510-3,隨即卸載至尸0。此時,試件的軸向塑性應變(即殘余應變)為 2.010-3 。27、扭轉試驗的試樣一般采用比例短試樣,那么直徑為8mm的圓試樣其標距長度應為40mm。(5d)28、塑性材料拉抻試驗進行到強化階段后卸載,短時間內再重新進行拉伸試驗直至破壞 ,則材料的彈性模量不變,抗拉強度 不變。29、液壓萬能試驗機先給活塞進油讓橫梁(工作平臺)上升再指針調零,其作用主要是為了 在讀數中消除橫梁(工作平臺)自重。30、拉伸試驗進入強化階段時,如果在某點處卸載,可得到一條卸載曲線,它與曲線起始的彈性段直線部

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分基本平行,卸載后若重新加載,加載曲線會沿卸載曲線上升到卸載起始點,然后曲線基本與未經卸載的曲線重合,可見,屈服載荷點明顯增高了,這就是材料的冷作硬化效應。31、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其應力和應變成正比例關系(即符合胡克定律) ,其比例系數稱為彈性模量E。它是描述固體材料抵抗形變能力的物理量,只能由實驗來測定。32、鑄鐵壓縮時,由于剪應力的作用,試件沿斜截面斷裂,但是發現斷口傾角略大于 45。而不是最大剪應力所在截面,這是因為試樣兩端存在摩擦力造成的。33、低碳鋼Q235的抗拉強度是350MPa,某鑄鐵的抗拉強度是300MPa,可見低碳鋼Q235的抗拉性能低」于(高于、低于、等于)某鑄鐵的抗拉性能。三、選擇題1、用同樣材料直徑同為 10mm,標距分別為屈服極限分別為1、用同樣材料直徑同為 10mm,標距分別為屈服極限分別為ReLi和ReL2,伸長率分別是A50和A100。比較兩個試樣的結果,則有以下結論: (C)A. ReL1A. ReL1<ReL2 A50>A100C. ReL1=ReL2 A50>A100B.ReL1<ReL2 A50=A100D. ReL1=ReL2 A50VA1002、鑄鐵圓棒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圖示的破壞形式,其破壞前的受力狀態如圖(2、鑄鐵圓棒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圖示的破壞形式,其破壞前的受力狀態如圖(D)。3、低碳鋼拉伸試驗中,施加載荷超過了材料的屈服載荷,然后卸載,此時正確描述材料力學性質變化的是:D。A彈性增大,塑性較小 B彈性減小,強度增大C強度增大,韌性增大 D強度增大,脆性增大4、圖示為低碳鋼材料的拉伸曲線圖,請指出圖示中的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分別為:A.a和bB.c和bC.a和dD.c和d5、在低碳鋼彈性模量的測定實驗中,先施加一個較小的初始載荷,然后測量應力與應變之間的比例關系 。施加初載荷的主要原因是:A滿足材料力學的小變形條件 B在小載荷下調試材料試驗機以提高精度C避免機械間隙對測量的影響 D載荷小于初載荷時,應力與應變不呈比例6、圖示為低碳鋼材料的拉伸曲線圖,請分別給出:(1)斷后伸長率(2)斷裂總伸長率 4(3)最大力伸長率 Agt(4)最大力非比例伸長率 Ag7、某組同學進行一次Q235低碳鋼拉伸試驗時,沒有嚴格按照規范操作,導致所測量的屈服應力遠大于 240MPa,這次試驗失敗的可能原因是: _Q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A試件裝夾位置不對中,施加不恰當預應力 B試件反復加載導致溫度升高C預先沒有施加初載荷 D測力量程過大而且加載過快8、在低碳鋼拉伸強化變形階段,拉伸圖是一段遞增凸曲線,這表明: B。A試件的剛度不斷增加 B試件的剛度不斷減小C試件的強度不斷增加 D試件的強度不斷減小9、有材料拉伸實驗中下列說明不正確的是(A和B)A.沒有屈服階段的材料不屬于塑性材料。B.只有彈性階段和強化階段,沒有屈服階段和局部變形階段的材料不屬于塑性材料。C.對沒有明顯屈服極限的塑性材料,用 。0.2來作為屈服指標。10、低碳鋼試樣拉伸實驗時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和B)A:通常就把上屈服極限稱為屈服極限或屈服點,用 仃s來表示。B:屈服現象的出現與橫截面上最大正應力有直接關系。C:表面磨光的低碳鋼試樣屈服時,表面將出現與軸線大致成 45二傾角的條紋。11、圖示為三種材料的應力一應變曲線,則:彈性模量最大的材料是(A);強度最高的材料是(A);塑性性能最好的材料是(C)。12、在某試驗機上為某試樣進行拉伸實驗,試樣材料為低碳鋼,其ap=200MPa,仃s=240MPa,仃b=400MPa。試驗機最大拉力為100kN。則用這一試驗機作拉斷實驗時,從理論上講,試樣直徑最大可達(D)。A.25.5mm;B.23.2mm;C.22.0mm;D.17.8mm13、關于低碳鋼試樣拉伸至屈服時,有以下結論,請判斷哪一個是正確的: (C)(A)應力和塑性變形很快增加,因而認為材料失效;(B)應力和塑性變形雖然很快增加,但不意味著材料失效;(C)應力不增加,塑性變形很快增加,因而認為材料失效;(D)應力不增加,塑性變形很快增加,但不意味著材料失效。1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1)工程中一般將25%材料稱為塑性材料, 8<5%勺材料稱為脆性材料。(2)對低碳鋼和鑄鐵進行壓縮實驗時,其強度極限均能測出。(3)對低碳鋼和鑄鐵進行扭轉實驗時,低碳鋼是由剪應力而破壞,鑄鐵是由于拉應力而破壞。(4)在金屬拉伸實驗中,屈服強度就是指在屈服階段中最小應力值A. (1)、(3) B. (1) (4) C. (2) (3) D.(3)(4)15、總延伸率:試驗中任一時刻引伸計標距的總延伸包括 (D)與引伸計標距Le之比的百分率(1)彈性延伸 (2)損傷(3)標距 (4)塑性延伸A.(1)、(2)B.(1)(3) C.(2)(4)D.(1)(4)16、金屬在拉伸時,其彈性變形階段的性能指標有(A)。A.EB.Rpo.2C.Rm D.Agt 35 36(cm)??17、圖中所示箭頭所指處直尺讀數,下列記錄正確的是(A)【答IIIII:IIIIIIII案應該為D】 jA35.00cmB34.9cmC0.35mD0.350m18、根據圖示三種材料拉伸時的應力應變曲線,得出如下四種結論,請判斷哪種是正確的: (B)學習資料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D)強度極限5.(1)(D)強度極限5.(1)>%(2),仃b(3),彈性模量E(2)>E(1))E(3),延伸率5(2)>6(1))6(3)(A)強度極限與(1)=%(2)”b(3),彈性模量E(1)》E(2)》E(3)延伸率、?⑴ 。(2) 。(3)(B)強度極限/(2))八(I))bb(3),彈性模量E(2)>E(1)》E⑶,延伸率8(1))6(2))8(3)(C)強度極限5(2))%(1))bb(3),彈性模量E(3))E(1))E(2),延伸率6(3))6(2))6(1)19、一般指針儀表的分辨率規定為 (C)。A、指示度盤上的最小刻度 B、指示度盤上指針所指示值的 1%C、指示度盤上的最小刻度的一半 D、視不同情況而定20、低碳鋼材料應變硬化,其力學性能發生下列變化: (B)A、屈服應力提高,彈性模量降低;B、屈服應力提高,韌性降低;C、屈服應力不變,彈性模量不變;D、屈服應力不變,韌性不變。21、脆性材料具有下列哪種性質? (B)A、試件拉伸過程中出現屈服現象;B、壓縮強度極限比拉伸強度極限大得多;C、抗沖擊性能比塑性材材好;D、若構件因開孔造成考材集中現象,對強度無明顯影響。22、低碳鋼的伸長率8與拉斷瞬時的平均線應變 角的大小關系為:(C)A、8=ueB、8>ue C、8<UeD、不能確定23、CSS—1110電子萬能試驗機的載荷分為100KN,50KN,20KN,10KN,5KN五個不同量程。現有圓截面試件,其直徑為9.96mm,材料的仃b值約為580Mpa,應選用(A)量程進行拉伸破壞實驗。(A)100KN (B)50KN(C)20KN(D)10KN24、圖示拉伸試件。拉斷后試件的總長度由 Lo變為L1。標距部分長度由I。變為11,材料的延伸率為(D)L1-Lo (B)11-loTOC\o"1-5"\h\z(C)L1L0100% (D)Lo ''25、圖示三條曲線代表三種不同材料的拉伸曲線,彈性模量最大的是 (A)(A)材料A材料B材料C無法確定26、液壓擺式萬能試驗機,示力盤上共有四擋刻度盤。選取哪一擋刻度盤讀取載荷是依據 (D)。學習資料學習資料學習資料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A)試件的材料; (B)加載速度的快慢;(C)指針偏轉的程度 (D)擺錘的設置27、按照國標,壓縮試樣一般制成圓柱形,常用的壓縮試驗方法是兩端平壓法,那么壓縮試驗結果與以下哪些條件有關? (ABCD)A:試樣高度與試樣直徑之比; B:試樣上下端面與試驗機承墊之間的摩擦力C:試樣上下端面的平行度; D:試驗機加載速度的控制28、拉伸試驗的載荷-變形曲線中,彈性段往往并非和理論分析一樣是一條直線, 起始段經常出現明顯的弧線,這是因為(D):A:加載速度不穩定造成的B:試件材質原因造成的C:繪圖裝置誤差或軟件采集滯后等因素造成的D:系統誤差,如系統剛性不足、系統間隙、試件裝夾不牢打滑等因素造成的29、在國標GB/T228-2002中,對具有物理屈服現象金屬材料的屈服性能指標有明確定義,圖示中,哪一種不正確? (C)A B C D30、低碳鋼試件拉伸過程中頸縮時,真實應力將 (A)。A增加 B減小 C先增后減 D不變31、0P0.2表示的是無明顯屈服點的塑性材料,產生(B)對應的應力。A0.2%的彈性應變 B0.2%的塑性應變C0.2%的應變32、試件材料相同,直徑相同,長度不同測得的斷后伸長率 截面收縮率少是(C)A均不同 B相同 C8不同,力相同D8相同,少不同33、材料a,b,c的應力一應變曲線如下圖所示。強度、塑性最好的材料分別是 B。Aa,b Ba,c Cc,b Dc,a34、測量拉伸試樣選用的游標卡尺分度值為 0.02mm,以下測量數據不正確的是(A、D)。A、10.01 B、9.98 C、100.26 D、10.235、鑄鐵的壓縮破壞方向是 45~55,是什么破壞類型(C)。A、拉伸 B、壓縮C、剪切D、彎曲36、根據扭轉試驗方法規定,通常在進行低碳鋼扭轉試驗時,材料屈服前的試驗速度應控制在( 20度/分B)范圍內某個盡量恒定的值,屈服后不大于720/min。速度的改變應無沖擊。a.0.3?3/min b.3?30/minc.60?300/min d.5?50/s38、在扭轉試驗過程中,試樣的平行長度 Lc會(C)。a.伸長b.縮短c.不變37、低碳鋼拉伸試樣其斷口在端部第二格處,須采用移中法測斷后伸長率,除測量 X到Y的長度外,還應測量幾個格數的長度(A)。A、2X(3格) B、4格C、5格D、6格

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38、以下結論中正確的是: ? 。(1)對低碳鋼進行壓縮試驗,能測出材料的屈服極限,但測不出強度極限。(2)對鑄鐵進行壓縮試驗,能測出材料的強度極限,但測不出屈服極限。(3)對低碳鋼進行壓縮試驗,試件不會斷裂。A.(1),(2)B.(2),(3)C.(1),(2),(3) D.(1),(3)39、以下結論中正確的是: (D) 。(1)拉伸試件可以是圓截面,也可以是矩形截面。(2)金屬材料的壓縮試件通常做成短圓柱體,水泥壓縮試件通常做成正立方體。(3)材料的扭轉實驗一般均采用圓截面試件。A.(1),(2) B.(2),(3)C.(1),(3)D.(1),(2),(3)四、簡答題1、低碳鋼拉伸時可測得試樣所能承受的最大載荷 Fb,而壓縮時測不出最大載荷,為什么說它是拉壓等強度材料?解:低碳鋼是塑性材料,無論拉還是壓,讓它發生塑性變形所需的力基本一樣大,所以二者的屈服點(即屈服強度)基本相同。對低碳鋼來說,等強度指的是屈服強度,不是斷裂強度。所以說低碳鋼是拉壓等強度材料。2、壓縮試驗一般測得的抗壓強度較實際的要高,原因是什么?解:試樣的上下兩端與試驗機承墊之間產生較大的摩擦力,阻礙了試樣上下部的橫向變形,相當于一個套箍”效應,故測得的抗壓強度較實際的要高。3、拉伸或壓縮的胡克定律使用的前提條件是?解:二-_:”4、某一均勻材料矩形截面桿件,現要估測其彈性模量 E。在拉伸試驗發現該材料在夾具中總是打滑,無法正常實驗。現有應變片、應變儀和實驗機,如何不加工特殊夾頭而完成估測 E的實驗?采用半橋自補償測出 e儀K2=2;K1二K1仃K1可由理論計算,二Ki采用半橋自補償測出 e儀K2=2;K1二K1仃K1可由理論計算,二KiM6FaWz bh2F圖610mm,標距100mm。D20Ki 12Fa,,2a儀 bh覦二Ki二E二 5、某塑性材料拉伸試驗采用的圓截面試樣,直徑5、某塑性材料拉伸試驗采用的圓截面試樣,直徑在線彈性階段,10kN載荷作用下,測得試樣 50mm(引伸計夾角間距離)伸長0.0318mmo繼續拉伸時測得下屈服極限載荷為 22.8kN,最大載荷為34.0kN,破壞后的標距長131.24mm,破壞部分的最小直徑為 6.46mm。試求解及回答:1)這種材料的E、型的、興“另外該材料是什么方式失效?導致失效的是什么應力?2)當載荷達到22kN時產生0.04的應變,此時對應的彈性應變和塑性應變各為多少?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學習資料學習資料答:1)E=-Fl-=200.3GPa,仃s=Fs=290MPa, =Fb=435MPaA.J A A11-lo An-Ai=-__-xinn%=3i.n%,中=—0——1父inn%=58.5%li Ai屈服失效,與軸線成45o面上的最大切應力。2)Se=—=0.00127,£p=Z-Ze=0.03873EA6、簡述低碳鋼拉伸的冷作硬化現象,其對材料的力學性能有何影響?答:低碳鋼拉伸強化階段卸載時,應力一一應變關系保持與線彈性階段平行。 它提高了材料的比例極限(提高了彈性范圍),降低了塑性變形。7、某材料采進行扭轉試驗,圓截面試樣表面拋光,直徑10mm,在開始階段,每隔10N.m,標距100mm內測得相對扭轉角分別為1.26父10/o/m、1.28X10/o/m、1.25父10/和1.24父1。/。發現在43.0N.m處,試樣表面出現軸向線與橫向線網格,且扭轉圖曲線出現平臺,繼續加載,在98.4N.m處試樣斷裂。試回答及求解:1)該材料扭轉失效方式是什么?試樣表面網格是如何產生的?最后的斷面應該如何?2)根據給定試驗數據求出其相關力學參量。答:1)該材料扭轉失效方式是屈服,表面的網格是橫截面和縱截面上的最大切應力產生。最后的斷面是橫截面。-T1- Ts Tb2)G=—==81.0GPa,s=」=219MPa,.b=上=500MPaIpM Wp Wp8、低碳鋼和灰鑄鐵扭轉斷裂時橫截面真實切應力分布是否有區別,為什么?答:低碳鋼是塑性材料,有屈服現象,在屈服階段之后,其扭轉角增加很快,承擔的扭矩增加很小,即扭轉圖近似一直線,因此整個橫截面切應力趨向于相同大小。鑄鐵扭轉破壞之前塑性變形很小,所以近似按線彈性假設,認為橫截面切應力與點到圓心距離呈正比。9、扭轉試驗計算極慣性矩和抗扭截面系數對測量圓軸直徑要求是否一樣?答:不一樣,極慣性矩是取標距和中間三個截面平均直徑的平均值計算,抗扭截面系數是取標距和中間三個截面平均直徑的最小值計管畀O10、矩形截面的拉伸試樣,截面尺寸為 15>8.1mm,問:試樣的平行段長度Lc和短試樣的原始標距長度Lo各等于多少?解:S0=15>8=121.5mm2,L°=5.65J121.5=62.28mm,修約后L°=65mm。Lc=L0+2M5=95mm,, 11一1 1 1 .,,,11、拉伸試件的延伸率&=1丁父100%=:父100%,而試件的縱向線應變名=不,可見,吝與我表達式相同,因此是否可說,延伸率就等于試件的縱向線應變?解:不能,舞一點處的線應變,當在全長 l范圍內為均勻變形時才有意義,且其伸長 以包含彈性變形和塑性變形。試件斷裂后的延伸率 6,其總伸長僅是試件的塑性變形部分,且通常包括均勻變形和非均勻變形兩部分,故正口珀勺意義是不同的。12、一圓截面桿,材料的應力應變曲線如圖所示,若桿直徑 d=10mm,rUfM ?Ji i2桿長1=200mm,桿端承受拉力F=12KN作用,試計算拉力作用時與卸去后,桿的軸向變形;若軸向拉力F=20KNrUfM ?Ji i2解:(1)F=12KN時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F 412103N 8^^=1.52810Pa=158.2MPaA 二0.010m查圖示應力應變曲線,知該桿的軸向應變為;=0.0022=0.22%拉力作用時,有J=l;=(0.200m)0.0022=4.410工m=0.44mm拉力卸去后 =0(2)F=20KN時F420103N 8二-=-= ?=2.55108Pa=255MPaA二0.0102m2查圖示應力應變曲線,知該桿的軸向應變為;=0.0039=0.39%拉力作用時,有J=l;=(0.200m)0.0039=7.8101m=0.78mm此拉力卸去后%=0.00364 ,%=0.00026故殘留軸向變形為l-l4-(0.200m)0.00026-5.210^m=0.052mm13、若受力試件的變形已超出彈性階段, 而進入強化階段,則試件塑性變形而無彈性變形,這一結論對嗎?為什么?解答:不正確。因為試件拉伸過程強化階段中既有塑性變形又有變形,如果在此階段卸載則只有塑性變形而無彈性變形。14、斷后伸長率如何測量,有一檢測人員對直徑 10.00mm的低碳鋼進行拉伸實驗,實驗前測量的標距為100.00mm,實驗后測量的為125.80mm(斷口位置位于試樣中部),該檢測人員計算該低碳樣的斷后伸長率為A=25.8%,請問該檢測結果是否正確?答:不正確,斷后伸長率一般是在標距為 L°=5.65%/S0測試得到的實驗Z的I,標距為 L。=11.%;可測試得到的結果應注明A11.3=25.8%。同時Ah.3=25.8%應進行數值修約,最終結果應為 An.3=26.0%o15、在材料力學測量桿件的變形或應變的實驗中,為什么系統誤差的消除常用增量法?答:增量法可以避免某些系統誤差的影響。材料試驗機如果有摩擦力 f(常量)存在,則每次施加于試件上的真實力為"+f、P2+f。。。。。再取其增量AP=(P2+f)—(P1+f)=P2 ,摩擦力f變可消去。在讀引伸儀時,如習慣于把數字讀得偏高。如果采用增量法,個人的偏向所帶來的系統誤差也可以消除掉。試驗過程中,記錄人員如果能隨時將讀數差算出,還可以消去由于實驗者粗心所致的過失誤差。一般采用增量法。/////////////////16、設一鑄鐵壓縮試件如圖, 其內摩擦系數為f=0.28。試計算/////////////////受壓破壞時的破壞面的法線與軸線的夾角 a書3一。解:鑄鐵試件受壓破壞使為斜截面斷裂,而斜截面上的應力如圖所示。學習資料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學習資料學習資料解法一:若材料的剪切強度極限為由,斜截面有骨及內摩擦力Ft。材料斷裂必須滿足:-A-.-F-bA-.F=z二Af即:..A..---A..f.bA, -「.f-b2一 .因為:;??-.=;??ocos-- 0sincos所以:;:「0sin二?cos:-0fcos2_::.lb2一sin工cos:-fcos8使材料破壞,必為破壞時的極小值。所以有2=0d:2 ■2得至ij:cos二一sin二2fsin:cos:=0r - 1 - )即:tan2:=--=-3.5714f2a=105.6o, a=52.8o-3o解法二:對于任意口角相應截面的剪力為TaAa-F,即是...A..--..A.f對于任意u角相應截面的切應力為%-仃3f作函數'■=- -f由橫斜截面應力變換公式可知:"0 0二二.=y1cos2: :.=-^sir2:其余過程與解法一一樣。17、低碳鋼試件拉斷后,什么情況下需對其進行斷口移中,為何要進行斷口移中?答:斷口發生于標距10兩端標記點或之外時,實驗無效,發生于標距Io之內且距標距10的一端4。/3時,需進行斷口移中。主要塑性變形發生于斷口附近,如斷口偏于標距兩側,則斷口靠近試件頭部的一側塑性變形受到影響,故需進行斷口移中。18、公式z=—,6=—刈00%有何不同?答:前者是平均應變,是材料變形量與原長的比值,適用于彈性變形階段;后者是斷后伸長率,材料的塑性性能指標,是試件拉斷后原始標距部分的伸長與原始標距的百分比,由于拉斷后彈性變形消失,伸長只由塑性變形引起。19、力學性能指標的修約規定答:(1)屈服極限、強度極限:&200MPta修約間隔為1MPa>200MPa~1000MPa,修約間隔為5MPa>1000MPa,修約間隔為10MPa(2)斷后伸長率,斷面收縮率:修約間隔為0.5%(3)修約規則:四舍六入五考慮,五考慮規則:有效位數以后第一位為 5且以后數字并非為零則進位,若5以后數字皆為零且有效數末位為偶數則舍去,為奇數則進位。20、5倍試件、10倍試件測得的斷后伸長率有什么不同?答:斷后伸長率是塑性指標,由塑變引起,而塑變主要在斷口附近,所以標距越大,其值越小。21、低碳鋼的強度指標、塑性指標及鑄鐵的強度指標分別有哪些?答:低碳鋼的強度指標有屈服極限、強度極限,塑性指標有斷面收縮率、斷后伸長率;鑄鐵的強度指標只有強度極限。22、用直徑d=10.00mm的低碳鋼試件做拉伸試驗測得的有關數據已記錄于下表,試計算其彈性階段的斜率、上、下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最大力總伸長率、斷后伸長率(假定斷口位于中間) 。載荷(kN)標距100mm的伸長(mm)載荷(kN)標距100mm的伸長(mm)0034.25.0000.0236.57.006.50.0437.99.009.80.0638.811.0016.50.1039.513.0019.70.1239.815.0022.90.1440.017.0027.10.2040.220.0026.70.3540.023.0027.00.5539.526.0027.21.5035.929.0027.82.50斷裂30.4029.83.00////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學習資料收集于網絡,僅供學習和參考 ,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站刪除荷載咻長率曲線荷載咻長率曲線必「荷載O)如303520151000 5 10 15 20 25 30 35伸箕率⑸伸長率(%)?(kN)強度(MPa)修約結果上、下屈服強度0.227.1345.0345MPa上、下屈服強度0.426.7340.0340MPa抗拉強度20.040.2511.8510MPa最大力總伸長率20.020.0%斷后伸長率30.330.5%彈性階段的斜率209GPa23、測定中0.2的力——夾頭位移的部分曲線如下圖所示,根據 bp0.2=Fp0.2/A求得的值是否準確?為什么?答:不準確。原點位置未修正。 ?24、低碳鋼拉伸實驗中測得的載荷與位移關系如下圖所示。圖中縱坐標表示載荷大小,單位為kN;橫坐標表示橫梁位移大小,單位為 mm。假設試件橫截面原始直徑為10mm。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