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魯教版六年級下冊17 失根的蘭花 市賽獲獎_第1頁
初中語文魯教版六年級下冊17 失根的蘭花 市賽獲獎_第2頁
初中語文魯教版六年級下冊17 失根的蘭花 市賽獲獎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失根的蘭花》教學設計梁暉一、教學目標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作者強烈的思鄉愛國之情。2.從選材豐富和主題明確兩方面,初步感受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二、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作者強烈的思鄉愛國之情。2.教學難點:從選材豐富和主題明確兩方面,初步感受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三、評價任務設計1.在解讀標題環節,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理解題目“失根的蘭花”的深層含義,感悟作者表達的思鄉愛國之情。2.在品析文本環節,在主問題“作者寫了哪些內容來表現失根的痛苦”引領下,通過誦讀品味、小組合作、師生探究,達到大部分學生能夠初步感受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的目標。3.在歸納主題環節,通過賞析與朗讀直抒胸臆的語段,感受作者視國家存亡高于一切的愛國精神。四、教學過程(一)導入(展示鄭思肖的失根蘭花圖與普通盆栽蘭花圖)師:來觀察兩幅圖片,右側這幅蘭花圖是宋代畫家鄭思肖所畫的“失根的蘭花”,而左側一盆普通的蘭花是有根的,扎根于土壤中。文章題目“失根的蘭花”有什么特殊含義?(二)出示學習目標(教師讀學習目標)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作者強烈的思鄉愛國之情。2.從選材豐富和主題明確兩方面,初步感受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三)檢查生字詞柵(zhà)欄坍(tān)塌喧(xuān)嘩群山萬壑(hè)詩意盎(àng)然【教師抽學生讀,其他學生糾正;全體同學跟讀兩遍,并整理到課后練習題中】(四)活動一:解讀標題教師活動: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小結時做簡要板書師:題目“失根的蘭花”有什么深層含義學生活動:通過閱讀文本,理解題目的深層含義,明確作者表達的思鄉愛國之情這一主題。(五)活動二:品析文本,感知“形散”過渡:心懷家國之思,鄭思肖畫失根的蘭花來表達失根的痛苦,那么陳之藩先生都寫了哪些內容來表現失根的痛苦呢?教師活動:提出小組合作、圈劃標識要求;在學生班級交流時做相應板書,并小結:從時間跨度上看,回憶三次不同年齡段的經歷(八歲時的農作光陰與十幾歲時的漂流生活,以及十幾年后的異國生活)時間跨度很大,跨越了幾十年。從地域轉換分析,寫故鄉土地的芬芳,又寫異鄉的渭水、秦嶺、香山、咸陽城,再寫異國生活,地域交換頻繁。在敘事時,有現實、回憶、夢境穿插交換選材及其豐富繁多——這就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中的“形散”表現。學生活動:組員在組長安排下有序交流探討,并圈劃標識相關知識點。(六)活動三:歸納主旨,體會“神不散”過渡:但無論選材如何豐富多樣,都是為表達思鄉愛國之情服務的,這就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點中的“神不散”,即文章中心明確而集中。對此,優秀的語言藝術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也就是說文章的主題——“神”,像一條線串起文章里全部的人物、事件,讓文章成為一個統一的藝術整體。“神不散”,在本文中就是思鄉愛國的主題,除了滲透于敘述間,還體現在直接抒情、議論中,在10—12段顯得尤為濃烈。教師活動:師提出問題:在10—12段中劃出作者直抒胸臆、震撼人心的句子,談談你的理解。學生活動: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作者宣泄在字里行間的真摯深情,并交流感受。(七)結束語過渡:師:一樣的情感,不同的表達。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洋溢在字里行間,愛國歌手張明敏則用醇厚的嗓音演唱《我的中國心》,唱出了天下炎黃子孫對祖國的摯愛深情,令我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下面我們就欣賞這首歌曲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吧!(八)作業布置1.背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