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 單元作業設計“作家筆下的動物”_第1頁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 單元作業設計“作家筆下的動物”_第2頁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 單元作業設計“作家筆下的動物”_第3頁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 單元作業設計“作家筆下的動物”_第4頁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 單元作業設計“作家筆下的動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

統編版小學語文

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業設計

選“渤”或解

一脈貫通

參賽教師:黃銀霞、許燕、梁夢婷

邰祥云、陶奇、戴夢瑤

聯系人:黃銀霞

蕪湖市天門小學

2022年5月

1

?>

<>(

(1(6)19)30)

(46)(55)

習得表達方法,發展創新思維,積淀文化底蘊。

3/身表法方:法.4履創新里堆,叔準文化底范

宜*盛事一脈貫通

統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業設計

單元內容及教材分析

我們生活的世界豐富多彩,人類辛勤勞動,花草吐露芬芳,動物相依相伴,本單元帶領我們走近

這些動物伙伴,感受動物給我們帶來的別樣快樂與溫暖。本單元以“作家筆下的動物”為主題,編排

了老舍的《貓》《母雞》和豐子愷的《白鵝》三篇課文。《貓》一課細致、

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性格和小貓滿月時的淘氣可愛。《母雞》則描寫

了作者對母雞的態度變化,塑造了一個“偉大的雞母親”形象,表達了

對母愛的贊頌之情。《白鵝》的作者從叫聲、步態、吃相等方面寫出了

白鵝的特點——高傲。雖然每一篇文章的內容和表達方式雖不同,但殊

途同歸,都表達了對動物真誠的喜愛之情。在各個作者的筆下,每種動

物無不性格鮮明、可親可愛。

(1)認識27個生字,讀準4個多音字,會寫45個字,會寫36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動物的特點。

(3)朗誦、背誦古詩《蜂》。

(4)學習用動物比喻某一類人。2.過程與方

(1)了解形聲字的形旁與漢字字義的聯系,學習用換偏旁的方式識記生字。

(2)沐會作家是如何通過不同方法表達對動物的感情的,感受語言的趣味,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動物朋

友了。

(3)年會冒號的用法,試著仿寫一段話。

(4)通過比較,感受語氣詞的表達效果。

-1-

3"表法方法.4晨創新鬼堆,叔莊文化底第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有熱愛生活的情趣,激發學生觀察動物、了解動

物的興趣。

三、單元作業目標制定

1.基礎作業目標

(1)通過優化作業設計,杜絕重復抄寫模式,設法使學生在語境中掌握本單元生字新詞,生字能記

住字音、字形,會寫的字能規范地書寫,多音字能根據字義在語境中做出正確選擇。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根據需要,積累生動的語句。

(3)對形聲字的特點有了解,學會用換偏旁的方式識記生字。

(4)體會作家是如何通過不同方式來表達對動物的喜愛之請的,感受不同的語言特點,并能借鑒、

模仿到自己的習作中。

2.年段作業目標4,

(1)能正確規范書寫所學的生字詞。K

(2)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了解冒號的用法,并能予以運用。廠入

(1)激發興趣:能主動閱讀描號動物的文章,初步體會作者對于動物的喜愛之情,有觀察、了解小

動物的意愿和熱情。

(2)習得方法:能依據具體的詞句舉例說出作者是如何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的,如抓矛盾突出動物

的特點、明貶實褒、欲揚先抑等方法,并能予以運用。

(3)關注積累:能主動積累課文中描寫動物的生動語言,且能延伸到課外,并嘗試靈活運用到自己

的習作中。

四、單元作業設計亮點及思路

(一)設計亮點一珠串式設計

本單元所有作業的設計,均圍繞一個主題:習得描寫動物的不同方法并能予以運用。每一課都

-2-

2信表達方法.發履創新枳維.叔準文化庇菸

是先感悟方法,再運用方法。“一課一法”即為“珠”,這些“珠”分別是:抓“矛盾”寫特點、明貶

實褒、反語等,當這一顆顆“珠”清晰地呈現在學生腦海中時,讓習作成為絲線,將各珠相串連,

引導學生在習作中,采擷自己最拿喜歡的“珠”或者靈活選擇幾種“珠”,將自己對某種小動物的喜

愛之情流露出來。

(二)設計思路

1.評前預習作業——興趣先行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興趣”先行,學習才會更有效本單元以動物為專

引導學生通過不同渠道了解自己所喜歡的動物的一些知識,如和家長一起聊一聊與另

發生的故事,聽一聽養過動物的長輩或同學講故事,閱讀其他寫動物的‘文章等,’以用

物感興趣的目的。

(2)通過發放預習任務單,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預習,比如將課文讀給同學聽,請同學評星,把生

字詞大聲準確地讀出來,請家長評星,并能通過請教他人或查找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等方式來理解一

些詞語的意思,然后將詞語送入語境中。

(3)讀老師推薦的與動物有關的文章,初步感受不同作家的語言風格。

2.課堂作業——習得方法

(1)讀課文、書寫字詞等基礎性作業,落腳點在“新”和“實”上,題型要新,訓練要實,以避免

單調重復的抄寫作業出現。

(2)“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本單元所有課堂作業的設計,均圍繞一個主題:習得描寫動物的

不同方法并能予以運用。方法的學習是最重要的學習,因此,我們把握“一課一得”的原則,每一課

上完后,學生均能感知并習得一種描寫動物的方法,如抓“矛盾”寫特點、明貶實褒、欲揚先抑等

”“得得相通”,在語段訓練中落實“方法”,只有學生自己實踐運用了,

他們才能將方

法內化于心。

3.課后實踐作業——厚積薄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在很多學生一寫作文,感覺語言就枯竭了,

W起作文來很困難,原因

之一就是平時積累的詞句少了,因此,只有多積累,才能“厚積簿發因此,本單元課后作業,采

3

2信表達方法.發底創新枳維.叔準文化底范

用不同形式,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積累課文中、課外書中的優美詞語和精彩句段,為學生完成片段練習

和習作完成做好準備。

五、單元作業設計依據原則

1.堅拮聯系生活原則。本單元以動物伙伴為題材,無論是貓、母雞還是白鵝,都可愛至極,動物題材

的文章,學生也特

別喜歡,可惜的是,現在很多城里的孩子對這些動物并不太了解,因此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有意讓學

生走進生活:(1)本單元預習階段,引導學生和家長聊聊,讓學生知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時候養

小動物的有趣故事,從而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興趣。(2)引導學生觀察一種小動物,了解它的外形和

性格特點,以及它有意思的地方。(3)為課文中提到的幾種小動物制作名片,并介紹給家人,讓它們

各自的特點在學生心中“扎根”。讓“生活”為作業做好鋪墊和補充。

2.落實學以致用原則。“學是為了更好地用”,“語用”在本單元的作業設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本

單元的幾篇課文均出

自幾位“大家”之手,每一篇文章的內容和表達方式雖不同,但都表達了對某種動物的喜愛之情。因

此,我們著重要解決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作家是如何通過不同

方法表達對動物的感情的,從而逐步習得某種方法,能夠寫一

寫自己喜歡的動物朋友。如通過矛盾的性格特點塑造的動

物形象是《貓》這一課的特色,引導學生模仿“說它……吧,

它的確……可是……”這樣的句式說說自己了解的某種動物,

用“矛盾”法表達喜愛。而《母雞》一文,老舍則是運用“先

抑后揚”的方法表達對母雞的喜愛之情的,作業設計中以續寫

來達到讓學生運用的效果,如“我一向認為小草柔柔弱弱,

尢可取之處,它既不如樹木那般高大粗壯,也不似鮮花那般絢

麗芬芳,可是“可是”之后的續寫就是對這種“先抑后揚”方法的習得。在習得幾種表達方

法后,本單元寫一寫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朋友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3.體現尊重個性原則。二十一世紀的學生都是非常有主見的,單一的作業只會抹殺他們對學習的興

趣,因此每一課的作

4

3信表達方法.史履創新枳堆,叔準文化底河

業都安排了必做題和選做題,如《白鵝》一課,我們設計了必做題是“小蜜蜂采蜜”,即摘抄課文中的

四字詞語及含有反語的句子,以加深學生對本課語言特色的了解和感悟,而選做題其一是可以用“反語”

或對比的方式寫一寫小動物的某個特點,其二是邀請好朋友結合配齊語言特點,自主設計一份作業。這

樣開放又可供選擇的作業更受學生歡迎。《母雞》一課,讓學生合作,為文中的母雞設計名片,一人配

圖,一人提煉文字,這樣的選做題,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特長,學生也很樂意完成。4.遵循雙減增效原

在“雙減”背景下,學生的作業應當是老師精心設計后提煉的精品,不應再是重復機械地死記硬

背,不應再有單調枯燥地抄抄寫寫,“質”上要提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