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綜合測評(三)(時間:40分鐘分值: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下表是1950年中國與美國、印度在鋼、發電人均產量方面的比較。為解決表中這種現狀,我國采取的相應措施是()人均產量中國美國印度鋼產量(千克)4發電量(千瓦時)2949A.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B.“調整、鞏固、充實、提高”C.掀起“大躍進”運動D.實行改革開放【解析】表格數據反映了我國工業的落后狀況。為改變我國的工業落后面貌,國家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答案】A2.周恩來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工業建設,是不能夠也不應該孤立地進行的,它必須有各個方面的配合,特別是農業的配合。農業是工業發展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以上材料表明黨和政府()【導學號:78720232】A.認識到經濟需要平衡發展B.確立了優先發展農業生產的經濟指導思想C.將經濟建設的重點轉向農業和輕工業D.開始糾正“大躍進”運動的“左”傾冒進錯誤【解析】由題干材料可以看出,周恩來認識到重視重工業為中心但仍需要農業的配合,并結合中共八大的經濟建設方針,可知A項符合題意。【答案】A3.“在城市和農村地區,學生、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和其他人操作著著名的‘土高爐’……出產質量很差的鋼錠。”材料描述的是()A.南泥灣大生產運動 B.“大躍進”運動C.人民公社化運動 D.鄉鎮企業的崛起【解析】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且主要是在大后方,故A項錯誤;“大躍進”運動強調生產的“大躍進”,其中重要的運動是大煉鋼鐵,與材料中的“土高爐”相吻合,故B項正確;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特點是“一大二公”,主要是規模大和公有化程度高,與材料無關,故C項錯誤;鄉鎮企業的崛起是在改革開放之后,與題干不符,故D項錯誤。【答案】B4.右圖為華君武、朱會然創作的宣傳畫《大豆過江》,圖中的題詩為:“葉作風帆莢作船,長江飛渡若云煙;出自豆類成大器,家在東吳試驗田。”該作品描述的是中國哪一階段的歷史()A.20世紀50年代初期B.20世紀50年代末期C.20世紀60年代末期D.20世紀70年代末期【解析】該宣傳畫反映的是“大躍進”中虛報糧食產量的浮夸風。“大躍進”開始于1958年,屬于20世紀50年代末期,故選B項。【答案】B5.“為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年輕的共和國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歷程中經歷了很多挫折。‘大躍進’、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都給國民經濟發展帶來嚴重的困難。”材料中空格處可以填寫的內容是()A.三大改造人民公社B.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C.第一個五年計劃‘文化大革命’D.農業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解析】中國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遭遇的挫折有“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答案】B6.1962年6月,時任中共蔚縣縣委副書記帶領工作組和張家口地委工作組一班人,到常寧公社8個大隊搞包產到戶的試點工作。這一狀況出現的原因是()A.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開始B.“左”傾錯誤得到根本糾正C.國家對農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D.國家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解析】1960年冬中共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并決定對國民經濟實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題干內容就是調整工作的具體體現。【答案】D7.1978年冬,小崗村18位農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險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鮮紅的手印,實施了“大包干”。這一“按”竟成了中國農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變了中國農村發展史。下列對小崗村改革的影響分析有誤的是()【導學號:78720233】A.個體小農經濟徹底消失B.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C.農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D.推動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解析】個體小農經濟徹底消失是在1956年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后,故A項錯誤,符合題意;小崗村改革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開端,農民包產到戶,按勞分配,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農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推動了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故B、C、D三項正確,不符合題意。【答案】A8.下圖說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后()①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比重明顯下降②城市個體及其他經濟成分占有較大比重③由單一公有制經濟向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轉變④國有企業改革已經完成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通過兩幅圖中各種所有制經濟的對比,可判斷①②③正確。當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還在繼續深化和擴大,排除含④的選項即可。【答案】B9.從1955年開始,我國城鎮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費只能憑票限量供應。直至1993年最終取消了票證。有人說這象征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新時代”指的是()A.計劃經濟時代 B.改革開放時代C.市場經濟時代 D.持卡消費時代【解析】票證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故A項錯誤;改革開放時代是從1978年開始,而材料時間是指1993年,故B項錯誤;1992年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因此材料“新時代”指的是市場經濟時代,故C項正確;持卡消費時代是在當今社會,與材料時間不符,故D項錯誤。【答案】C10.宣傳畫、宣傳標語是一種信息傳遞和輿論造勢的手段。貫穿下圖的主題是()走農業合作化道路豬羊肥大賽黃牛1981年蛇口標語A.輿論造勢大力推動思想解放B.努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C.社會主義建設防右更要防“左”D.向共產主義社會高歌前進【解析】材料中的宣傳畫和標語主要是為發展經濟造勢,并非思想解放,故A項錯誤;“走農業合作化道路”、“豬羊肥大賽黃牛”和“蛇口標語”都與實現現代化相符,故B項正確;蛇口標語無法體現社會主義建設防右更要防“左”,故C項錯誤;蛇口標語無法體現向共產主義社會高歌前進,故D項錯誤。【答案】B11.由下圖可知()1996年浦東新區固定資產投資結構圖A.浦東新區優先發展農業B.浦東新區優先發展高科技產業和現代工業C.浦東新區已經成為上海新興高科技產業和現代工業基地D.浦東是中國20世紀末期改革開放的重要標志【解析】由圖例及“投資結構圖”可知,浦東將大部分資金投入到了第三產業和第二產業上,第一產業即農業的投資很少,A項錯誤;C、D兩項無法從圖中直接得出,排除。【答案】B12.歷史課上,老師要求歸納新時期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以下是同學們梳理的四種答案,你認為正確的是()A.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內地B.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區—內地C.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經濟特區—內地D.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解析】通過改革開放,我國已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沿江開放港口城市、沿邊開放城鎮、內地省會開放城市的對外開放格局,故選A項。【答案】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6分,共52分)13.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農業生產統計表(金額單位:億元)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農業總產值461510535575610——《中國統計年鑒(1983年)》材料二我國小麥產量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國小麥增產速度是古今中外歷史上所沒有的,更是資本主義國家所望塵莫及的……美帝國主義者說我們人口多是“不堪重負的壓力”,我們要用更多的事實告訴他們,人口多,生產糧食更多。只要我們需要,要生產多少就可以生產多少糧食出來。——《人民日報》社論(1958年7月23日)材料三農村政策放寬以后,一些適宜搞包產到戶的地方搞了包產到戶,效果很好,變化很快……有的同志擔心,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鄧小平《關于農村政策問題》(1980年5月31日)(1)根據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國農業發展狀況。這一狀況的出現與當時在農村開展的什么運動有關?(6分)(2)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國農業生產情況真實嗎?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哪兩次運動有關?這兩次運動導致的后果如何?(8分)(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產到戶”政策最先在哪兩個省份實行?為什么說“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8分)(4)綜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啟示?(4分)【解析】本題考查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農業的發展狀況。第(1)問,發展狀況從表格數字可以看出;運動主要結合材料中的時間來分析,中國此時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第(2)問,結合材料中的時間,可以看出是“大躍進”時期的浮夸風,是不真實的;運動及后果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3)問,從時間上看,應該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逐漸在農村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第(4)問,從上述發展變化(材料一中的發展、材料二中的混亂、材料三中的發展)中可以得出結論:農業政策要符合基本的國情。【答案】(1)農業總產值持續增長(或農業不斷發展)。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2)不真實。“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破壞(導致國民經濟出現混亂)。(3)安徽、四川。因為“包產到戶”政策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基礎上實行的(或沒有脫離社會主義軌道)。(4)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從本國實際出發,制定農業發展政策。(言之有理即可)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導學號:78720234】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張謇創辦的南通大生紗廠等企業發展很快,僅大生紗廠一、二廠,到1921年就獲利白銀一千六百多萬兩,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獲得的。這樣豐厚的利潤,在舊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史上是空前的。材料二三大改造期間,曾有一位被稱為“紡織大王”的資本家說:“五年計劃開始了,全國興建了許多大工廠,各地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一切實現得比夢想還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沒有共產黨,不走社會主義道路,哪能有今天?”材料三1984年,鄧小平考察深圳特區時,指出:“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經濟特區就像一個偉大的支點,借助它,撬動中國舊體制的巨石,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實現了中國在20世紀最后20年間的歷史大跨越。(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張謇的大生紗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獲得豐厚利潤的原因。(8分)(2)材料二中的“五年計劃”開始實施于哪一年?有何主要成就?(12分)(3)材料三中的第一批經濟特區除深圳外還有哪些?在20世紀最后20年間的歷史大跨越中,90年代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標志是什么?(6分)【解析】第(1)問,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進行歸納總結。第(2)問,1953年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成就即可。第(3)問,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是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開放和開發上海浦東是我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八年級上冊《藤野先生》教學課件
- 黑龍江省綏化市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中考全真模擬卷(七)生物試題含解析
- 昆明醫科大學《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葫蘆島市錦化高中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學情調查化學試題含解析
- 南昌工程學院《地基與基礎工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汽車職業大學《大眾足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2025屆初三下學期二模(4月)語文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市交大附屬中學2025年高三下第一次階段考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四川成都2025屆高考模擬測試歷史試題(二)含解析
- 邯鄲市雞澤一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數學試卷(文科)
- 2022美國301關稅清單-中文版(全譯版)
- DB34-T 4243-2022 智慧醫院醫用耗材SPD驗收規范
- 過濾分離設備公司企業文化管理手冊【參考】
- WS-T 405-2012 血細胞分析參考區間
-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公共采購示范法
- 拳擊單招考試評分標準
- 15催收業務管理辦法
- 金融調控法律制度PPT課件
- 旅游管理專業考試題
- 混凝土格構梁護坡施工方案設計
- 航空航天概論(課堂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