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
診斷酶學第一節概述第二節酶測定技術第三節常用酶及同工酶測定的臨床應用教學目的
掌握臨床診斷中常用的血清酶及其同工酶掌握酶、工具酶、同工酶等定義;酶活性測定方法及注意事項。熟悉血清酶基本知識掌握急性心肌梗塞、肝膽疾病的酶的種類、酶學診斷標準、及其評價了解酶的概念、特征等。第一節
概述
Briefintroduction
一、酶的概念與特征(一)酶的組成、結構和功能1.酶的本質和特性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物質,其化學本質絕大部分為蛋白質,少數為核酸(核酶、脫氧核酶)酶的催化特性:極高的催化效率;高度的特異性;催化作用的可調節性。酶促反應:酶催化的反應;酶活性(activity):酶催化反應的能力;底物(substrate,S):酶所作用的物質;產物(product,P):酶促反應的生成物;酶的激活劑(activator):加速酶促反應的物質;酶的抑制劑(inhibitor):減慢或終止酶促反應的物質本質:絕大部分是蛋白質,少部分酶蛋白復合物與核酶.決定反應的性質和反應類型
決定反應的特異性及其催化機制
蛋白質部分:酶蛋白(apoenzyme)輔助因子(cofactor)
金屬離子小分子有機化合物結合酶(全酶)(holoenzyme)2.酶的結構與功能
結合酶
(conjugatedenzyme)
單純酶(simpleenzyme)
輔助因子分類(按其與酶蛋白結合的緊密程度與作用特點)
輔酶(coenzyme):與酶蛋白結合疏松,可用透析或超濾的方法除去。(小分子有機化合物)
輔基(prostheticgroup):與酶蛋白結合緊密,不能用透析或超濾的方法除去。(金屬離子)
金屬離子是最多見的輔助因子概念: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結構中,能與底物結合,并使底物轉化為產物的具有特定空間結構的區域。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具有三維結構的區域,或為裂縫,或為凹陷,深入到酶分子內部,常為氨基酸殘基的疏水基團組成的。(二)酶的催化作用機制1.酶的活性中心:一般催化劑反應活化能反應總能量變化酶促反應活化能非催化反應活化能初態終態能量改變活化過程酶促反應降低活化能過渡態酶促反應總結:1、為何具有高度催化效率——降低反應活化能2、如何降低活化能——形成中間產物3、如何形成中間產物——誘導契合作用1.習慣命名法——推薦名稱,由發現者命名,常以底物名、反應性質以及酶的來源命名;
2.系統命名法——系統名稱,(1961年國際酶學委員會確定)每一個酶由下列三種表示:1)、系統名稱:底物名+反應性質2)、分類編號:E.C.+四個數字3)、推薦名:選一個習慣名(實用、簡單)(三)酶的命名1、氧化還原酶(1)AH2+B=A+BH22、轉移酶
(2)AB+C=A+BC3、水解酶
(3)AB+H2O=AOH+BH4、裂合酶(4)AB=A+B5、異構酶
(5)A=B6、連接酶或合成酶(6)A+B+ATP=AB+ADP+Pi
或A+B+ATP=AB+AMP+PPi六大類編號依次為1.2.3.4.5.6亞類編號依次為
1.2.3.4.5.6…….亞-亞類編號依次為1.2.3.4.5.6…….酶的分類(四)酶的分類與編號
同工酶是同一種屬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編碼的多肽鏈單體、純聚體或雜化體,具有相同的催化功能,但其分子組成、空間構象、理化性質、生物學性質以及器官分布和細胞內定位不同的一類酶。
二、同工酶的概念與特征
心肌梗死和肝病病人血清LDH同工酶譜的變化1酶活性心肌梗死酶譜正常酶譜肝病酶譜2345*生理及臨床意義在代謝調節上起著重要的作用;用于解釋發育過程中階段特有的代謝特征;同工酶譜的改變有助于對疾病的診斷;同工酶可以作為遺傳標志,用于遺傳分析研究。
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堿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轉移酶α-淀粉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糖原磷酸化酶谷胱甘肽轉移酶果糖二磷酸醛縮酶β-N-乙酰(基)-D氨基葡萄糖苷酶概念:在酶學分析中作為試劑用于測定化合物濃度或酶活性的酶稱為工具酶。三、工具酶
縮寫符號名稱縮寫符號名稱HDL乳酸脫氫酶HK已糖激酶MDH蘋果酸脫氫酶CK肌酸激酶G-6-PD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PK丙酮酸激酶GLDH谷氨酸脫氫酶GK甘油激酶GOD葡萄糖氧化酶LPL脂蛋白脂肪酶COD膽固醇氧化酶CE膽固醇酯酶GPD磷酸甘油氧化酶POD過氧化物酶
常用工具酶的名稱及其縮寫符號一類是氧化酶系統,利用氧化酶產生過氧化氫(H2O2),再加上氧化發色劑進行比色,如常用的Tinder反應。另一類是脫氫酶系統,利用氧化-還原酶反應使其連接到NAD(P)-NAD(P)H的正/逆反應后,通過分光光度法或其他方法直接測定NAD(P)H的變化量。(一)工具酶參與的指示反應(共通反應途徑)葡萄糖氧化酶法:
準確度和精密度都能達到臨床要求,操作簡便,適用于常規檢驗。此反應稱Trinder反應,本法為國內推薦方法。葡萄糖+2H2O+O2葡糖酸內酯+2H2O24-AA+酚
+H2O2紅色醌類化合物+H2OPODGOD常見的脫氫酶指示反應(二)酶循環法(enzymaticcyclingmethods)
采用兩種工具酶進行循環催化反應,使被測物放大擴增,從而提高測定的靈敏度。
(三)代謝物濃度的酶法測定技術由于酶作用的特異性,成分復雜的血清等體液樣品往往不需要進行預處理,通過溫和的酶促反應條件,簡單的實驗程序,即可對各種代謝物濃度進行定量分析。終點法動力學法
Km值:Km等于酶促反應速度為最大反應速度一半時的底物濃度。a)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數之一;Km可近似表示酶對底物的親和力;Km值大表示親和程度小,酶的催化活性低;Km值小表示親和程度大,酶的催化活性高c)
同一酶對于不同底物有不同的Km值。第二節
酶測定技術正常人血中大部分酶一般在pg-ng水平,直接測定酶蛋白是十分困難的常用酶學測定方法利用酶有加速化學反應的特性,通過測定被加速反應的反應速率,根據酶促反應的底物減少量或產物增加量,來計算酶活性濃度的高低酶活性濃度的測定方法有量氣法、分光光度法、熒光法、電極法、放射性核素法酶活性濃度測定就是要使酶促反應的初速度(v)達到最大速度Vmax,即在過量底物存在下的零級反應期的速度,此時反應速度與酶濃度[E]之間存在線性關系。按照酶促反應時間的不同可將酶活性濃度測定方法分為兩大類:定時法(fixedtimeassay)連續監測法(continuousmonitoringassay)。
一、酶活性測定(一)定時法(fixedtimeassay)
(兩點法)
測定酶與底物作用反應一定時間后底物或產物變化的總量,計算酶促反應平均速度。優點:比較簡單,所用儀器無需恒溫裝置,顯色劑的選擇也可不考慮對酶活性的影響。缺點:無法知道是否處于線性期。
利用該法測定酶活性濃度,應先作預試驗,了解線性反應期所在的時間段。在這段時間內進行測定,作用時間要非常精確,否則會引起較大誤差。精確作用時間在線性反應期內每次測定的作用時間應相等V=△A△T
(二)連續監測法continuousmonitoringassay又稱速率法或動力學法,指在酶促反應過程中用儀器監測某一反應產物或底物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量,求出酶反應初速度,間接計算酶活性濃度的方法。優點:無須終止酶促反應,不需添加其它成色試劑,就能將反應物變化的多點測定結果連接成線,觀察到整個反應過程,選擇線性反應期來計算酶活性,結果準確可靠。
要求檢測儀器具有恒溫裝置及自動檢測功能,自動生化分析儀都能達到這些要求。
連續監測法的時間進程曲線連續監測法的種類
直接法
是指待測酶酶促反應的底物或產物有特征性的理化性質,然后通過特殊的儀器直接檢測。
間接法
是指酶促反應底物和產物之間沒有特征性的理化性質,需通過另一個化學反應或生化反應,將底物或產物轉化為有明顯特征理化性質的另一個化合物。
L-乳酸+NAD+丙酮酸+NADH+H+LD在反應過程中,乳酸氧化生成丙酮酸,同時使NAD+還原為NADH,NADH在340nm處有吸收峰,因此反應會引起340nm吸光度的增高,并且吸光度增加的速率與樣本中活性呈正比關系。直接法測定乳酸脫氫酶的活性
化學法
在反應體系中加入一種試劑,該試劑只與酶反應物作用,產生可被測量的物質變化,該試劑不和酶反應,也不影響酶的活性。酶偶聯法在原反應體系中加入一個或多個反應體系,與被測定的酶反應偶聯起來
Ex為待測酶,A為底物,B為中間產物。A、B二物質的變化無法直接監測,此時可外加第二個酶Ei(為指示酶),其底物為B,反應產物為C可直接測定。
酶偶聯反應
最簡單的模式為:CBAEiEx??????
輔助反應
如果一些酶促反應找不到合適的指示酶與其直接偶聯,此時還可在始發反應和指示反應之間加入另一種酶,將二者連在一起,此反應稱為輔助反應。模式為:
其中,B、C均為中間產物,Ea、Ei都為工具酶。最后一個酶稱指示酶Ei,其他外加的酶都為輔助酶(Ea)。DCBAEiEaEx?????????酶偶聯反應原理當用酶偶聯法測定時,在偶聯反應中存在幾個時期:預孵育期、延滯期、恒態期、非恒態期。延滯期是酶偶聯反應與一般酶反應的一個重要區別。從酶反應開始至穩態期間,指示酶反應較慢且不穩定,稱為延滯期。在這期間指示酶反應速度不能代表測定酶量多少。設計和選擇酶偶聯測定方法時,延滯期越短越好,測定時間要避開此期。
對酶偶聯反應的要求待測酶反應必須是零級反應,指示酶反應必須是一級反應指示酶反應速度與指示酶底物濃度(待測酶的產物)成正比指示酶反應速率與待測酶活性濃度成正比待測酶的最適pH與工具酶的最適pH接近在一系列工具酶反應中,主要限速因子應該是待測酶和待測化合物
方法條件的選擇
盡可能采用連續監測法;減少步驟,化學試劑有一定純度,雙蒸水,使用雙試劑。
測定參數的設置
方法類型、波長、樣品量與試劑量、稀釋水量、試劑吸光度上下限、空白速率、反應孵育時間、延遲,監測時間、底物耗盡限額、線性范圍及計算因子F值。
標本的采集、運輸與保存
影響因素:溶血、抗凝劑、溫度等。
干擾因素的控制
反應干擾;污染;底物自行發生反應。(四)血清酶活性濃度測定條件的選擇
標本的采集、運輸與保存溶血:細胞內酶而言,細胞內外濃度差異大;所以應及時進行分離,靜脈采血后應在1~2h內分離血清。抗凝劑:利用草酸鹽、枸櫞酸鹽、EDTA抗凝的血漿一般不用作酶活性測定;肝素對ALT、AST、CK、LD、ACP檢測均無影響,可用于急診;臨床多用血清為首選測定標本。溫度:大部分酶在低溫中比較穩定,一般在血清分離當天測定,否則應放冰箱冷藏;通常在0~4°C下使用、處理及保存,除了一些冷變性的酶;液氮可作為酶學測定時血清標本及質控長期保存的方法。慣用單位慣用單位是酶活性測定方法的建立者所規定的單位。由于單位定義不同,參考范圍差別很大,難以進行比較。國際單位(IU)在特定的條件下,每分鐘轉化1mol底物的酶量為一個國際單位。以IU表示,1IU=1mol/min。Katal單位在規定條件下,每秒鐘轉化1mol底物的酶量為1kat,1kat=1mol/s。常用單位為katal或nkatal。Kat與IU的換算關系為:1IU=1mol/min=16.67nmol/s=16.67nkatal(六)酶活性濃度的單位
1.酶活性單位2.酶活性濃度單位
臨床上酶活性濃度采用每單位體積(升)所含的酶活性單位數表示。U/L酶活性濃度單位的計算連續監測法根據摩爾吸光系數進行酶活性濃度的計算。公式如下:式中:V為反應總體積;v為樣本體積;ε為摩爾吸光系數;L為比色杯光徑(cm)上述公式可簡化為:
如LD活性濃度,已知NADH的為6.22103·cm2.mol-1,血清量為50l,底物液為1ml,比色杯光徑為1cm,則
K=1.05106/6.221030.051=3376。
KK(七)、系數K值的計算及應用系數K值的種類理論K值實測K值理論K值K值根據下式計算,適用于儀器處于良好工作狀態的情形,波長、溫度、光徑、加樣均沒有不可接受的誤差K實測K值當儀器不理想的工作狀態,波長、溫度、光徑、加樣等有不可接受的誤差時,使用高純度的底物或產物作為校正物,測定實際工作狀態下的克分子消光系數(ε’),然后根據下面公式計算K’
K’
ε’
二、酶的質量測定利用酶蛋白分子具有抗原性的特點,可以通過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直接測定酶的質量,報告方式用質量濃度單位。如用免疫學方法測定CK-MB質量,結果用ng/ml或ug/L報告。1.酶的免疫化學測定方法:
放射免疫測定(RIA)、免疫抑制法、化學發光免疫測定(CLIA)、酶免疫測定(EIA)、熒光酶免疫測定(FEIA)。2.免疫化學法的結果報告方式:(1)用酶活性濃度單位,結果以U/L表示。(2)用質量濃度單位,結果直接用ng/ml或g/L表示。3.免疫化學測定法的優點:
①靈敏度高,能測定樣品中少量或痕量酶;
②特異性高,不受體液中其他物質的影響;
③能測定一些不表現酶活性的酶蛋白;
④特別適用于測定同工酶。4.免疫化學測定的局限性:
①制備足夠量的提純酶和抗血清非常困難且工作量大;
②測定步驟多,操作繁瑣;③測定成本高。方法同工酶(或亞型)的性質差異同工酶、亞型電泳法電荷不同所有同工酶、亞型層析法(離子交換層析、親和層析)電荷不同CK,LD,ALP免疫分析法免疫抑制法特異性抗體反應性不同CK、LD、ACP免疫化學測定法特異性抗體反應性不同CK、LD、ACP、ALP、AMY動力學分析法底物特異性分析法底物Km、親和力不同ACP、CK、LD(-羥丁酸)抑制劑分析法對小分子量的抑制劑的特異性抑制不同LD(草酸)、ACP(L-酒石酸)、ALP(L-苯丙氨酸)pH分析法最適pH不同AST熱失活分析法熱穩定性不同ALP蛋白酶水解法對蛋白水解酶敏感度不同LD、AST三、同工酶檢測
(一)
電
泳
法
1.電泳材料:醋酸纖維素薄膜、瓊脂糖凝膠、聚丙烯酰胺凝膠、等電聚焦及毛細管電泳等。2.區帶顯色:各同工酶區帶進行酶促反應,利用底物、產物及衍生物等的顏色變化或他們與染料結合后的顏色變化進行檢測,采用光密度計或熒光計掃描定量,而顏色的深淺與同工酶活性成正比。3.巨分子酶產生的原因:
①酶與免疫球蛋白形成復合物,如CK-BB-IgG、CK-MM-IgA、LD-IgA等;②酶與其他蛋白質形成復合物,如LD-β-脂蛋白等;③酶亞基或酶分子之間形成聚合物,如CK-Mt聚合物、LD亞基自身聚合等。(二)層析法
1.層析法:利用同工酶分子量大小、所帶電荷多少的不同,以及受某些離子交換劑吸附的強弱程度不同來進行分離鑒定的方法。2.常用的是柱層析,如離子交換層析和親和層析。3.因操作方法費時繁瑣,一般不用于臨床同工酶常規檢測,而主要用于同工酶的分離、制備、純化。(三)免疫分析法
1.免疫抑制法根據同工酶的某一種亞基與相應的抗體結合后,酶活性受到抑制,而不含這種亞基的同工酶則不受影響,測定加與不加抗體前后樣品中酶活性的變化,即可算出該型同工酶的活性。2.免疫沉淀法該法利用分離提純的同工酶作為抗原制備的抗體與含該型同工酶的待測樣品混合,在一定條件下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沉淀,離心后測定上清液中其他型別的酶活性。利用加入抗體前測得的總酶活性減去上清液中的酶活性,即可算出被沉淀的同工酶的活性。3.其他免疫學方法測定酶蛋白利用酶是蛋白類抗原但含量極微的特點,可應用靈敏度較高的免疫電泳、RIA、EIA等方法。這類方法的最大特點就是與酶活性無關,而是測定酶的質量。(四)同工酶的其他分析方法
1.底物特異性分析法利用不同的同工酶對底物的Km及親和力的差異即可進行分析。如人的LD1對-羥丁酸的親和力較大Km為0.84mmol/L,而LD5對-羥丁酸的親和力較小Km為10mmol/L。2.抑制劑分析法利用同工酶之間結構的不同而對同一種抑制劑有不同的親和性和反應性來進行分析。3.pH分析法利用不同的同工酶可有不同的最適pH進行分析。如AST的最適pH為7.4,當pH降為6.5時,血漿AST(ASTs)活性明顯降低,而線粒體AST(ASTm)則仍保持活性。4.熱失活分析法利用不同同工酶的耐熱性不同來進行分析與鑒定。如ALP同工酶對熱的反應差異很大,胎盤ALP在70℃高溫下酶活性也無變化,而骨ALP在55℃10min活性則喪失過半。第三節常用酶及同工酶測定的臨床應用
“血清酶”是指存在于血清中的酶,而非血清特定產生的。一、血清酶(一)血清酶的來源和去路
名稱
血漿特異酶
非血漿特異酶
外分泌酶細胞酶一般代謝酶組織專一酶來源肝消化腺或其它外分泌腺
各組織器官(無器官專一性)肝(有器官專一性)
種類凝血酶原、Ⅹ因子、Ⅻ因子、纖溶酶原、ChE、CER、LCAT、脂蛋白脂肪酶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ACP、ALP等LDH、AST、ALT、CK等
OCT等
1.血清酶的來源
2.血清酶的去路(1)血清酶的半壽期酶失活至原來活性一半時所需時間稱為酶的半壽期。一般以半壽期來代表酶從血中清除的快慢。
血清酶甚至同工酶之間半壽期差別很大。這些有助于了解同一疾病不同酶升高持續時間的差異,半壽期長的酶,在血清中持續時間長。1.性別:多數血清酶的男女性別差異不大,但少數酶如CK、ALP及γ-GT等有性別差異,男性高于女性。
2.年齡:血清中有些酶的活性常隨年齡而變化。最明顯的一個
例子是ALP
3.進食:血清中大多數酶不受進食的影響,故測定酶活性不一
定需要空腹采血。高脂、高糖飲食后血清ALP活性升高。
4.運動:激烈的肌肉運動可使血清中多種酶,如CK等活性升高。
5.妊娠:妊娠胎盤組織可分泌一些酶進入母體血液,如耐熱ALP、LD等,引起血清中這些酶升高。
6.其他:血清中有些酶與同工酶有種族差異.(二)、血清酶的生理差異
血清酶的失活和排泄
研究表明酶主要是在血管內失活或分解的,酶的清除與血漿蛋白的清除途徑并不完全相同。血清酶經蛋白酶水解而產生的低分子多肽或氨基酸可經小腸粘膜排至腸腔,再徹底分解成氨基酸后重吸收,其中大部分氨基酸可被組織利用,不能利用的氨基酸可經尿排出體外。
(三)、血清酶變化的病理機制
正常情況下血清酶活性相對恒定。但在一些病理情況下,如細胞膜通透性增加或細胞壞死;細胞內酶合成增加;酶排泄障礙;惡性腫瘤異位分泌;酶合成障礙;中毒及遺傳缺陷等,常導致血清中酶活性的改變。(1)酶合成異常
1.合成減少肝損害時合成酶的能力受損,血清中相應酶減少,慢性肝病時更為顯著。如肝病時因ChE、LCAT合成的減少而使血清中酶活性濃度降低;酶基因變異,也可引起酶合成減少,如肝豆狀核變性(Wilson病)患者,血中銅氧化酶可明顯下降。
2.合成增多
細胞對血清酶的合成增加或酶的誘導作用是血清酶活性升高的重要原因。增生性疾病如骨骼疾病時,可因成骨細胞增生,合成分泌更多的ALP而使血清中此酶升高。一部分惡性腫瘤患者血中酶升高有可能與腫瘤細胞中酶的合成增加有關,如前列腺癌細胞可產生大量ACP。(2)酶釋放增加
酶從病變(或損傷)細胞中釋放增加是疾病時大多數血清酶增高的主要機制。研究表明,炎癥、缺血/缺氧、能源供應缺乏、壞死和創傷等是細胞釋放大分子酶蛋白的重要原因。細胞酶的釋放量還受下述一些因素影響:1.細胞內外酶濃度的差異2.酶的相對分子量3.酶的組織分布4.酶在細胞內的定位和存在形式(3)酶排出異常
約有24%的血清AMY由腎臟排出,腎功能減退時,血清AMY活性升高,可能因酶排泄障礙而在血液中滯留所致。膽道梗阻時,血清ALP升高的原因是梗阻區ALP合成加強,ALP排泄受阻而逆流人血。(三)血清酶的臨床應用臨床上根據血清中酶濃度的改變可對疾病進行輔助性診斷。
血清中酶濃度的改變常提示細胞壞死或細胞膜通透性增加,說明機體的臟器或組織發生了損傷。若改變是由細胞內酶的合成增加所引起,則表示組織有再生、修復、成骨或異位分泌,或有惡性腫瘤存在的可能;若改變是由酶的排泄障礙所導致,則說明機體內有梗阻的存在。
為了提高診斷的敏感度與特異性,常采用同時測定一組性質不同的酶(“譜型”)
,比較其酶活性的變化,根據其酶活性增高或降低做出診斷。五、同工酶的診斷價值
(一)轉氨酶及其同工酶
生化特性丙氨酸氨基轉移酶(谷丙):ALT(GP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谷草):AST(GOT)
組織分布AST:主要分布于心、肝、骨胳肌、腎。同工酶:細胞質ASTs;線粒體ASTm正常血清主要為ASTs,當細胞受到輕度損傷時ASTs顯著升高。若血清中出現大量的ASTm,則表示細胞嚴重受損。ALT:主要分布于肝、腎、心、骨胳肌。有兩種同工酶:ALTs、ALTm,反映肝損傷靈敏指標.轉氨酶的測定方法
目前,國內外實驗室多采用連續監測法進行測定。ALT速率法測定中酶偶聯反應式為:AST速率法測定中酶偶聯反應式為:
轉氨酶測定的臨床意義急性肝損害:ALT的升高常與病情輕重相平行,為判斷急性肝炎恢復的指標。是肝壞死的前兆。心臟、骨骼肌等組織受損、肝膽疾病時血清ALT水平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升高。心肌、肝臟損傷血清AST會升高。腎臟或胰腺細胞損傷,血清AST也會升高。在AMI患者胸前區疼痛發作后6~8h,血清AST可明顯升高,發病后48~60h達峰值,4~5天可降至正常。轉氨酶輕度增加(1~3ULN):胰腺炎、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肉芽腫、腫瘤等。中度增加(3~10ULN)的疾病:傳染性淋巴增多癥、慢性活動性肝炎、肝外膽道梗塞、心肌梗死等。重度增加(>20ULN)的疾病: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
(二)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生化特性由兩種不同亞基(M和B亞基)組成的二聚體。同工酶分:CK-BB(CK1)、CK-MB(CK2)、CK-MM(CK3)和CK–Mt(CK4)。組織分布
廣泛分布于全身,骨骼肌含量最高,其次是心肌和腦組織。CK-BB在腦和脊髓內含量最高稱為腦型同工酶。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細胞內稱為心型同工酶。分為CK-MB1\CK-MB2亞型。骨骼肌中幾乎全部為CK-MM,稱為肌型同工酶。分為CK-MM1\CK-MM2\CK-MM3亞型。CK的測定方法
酶偶聯法CK及其同工酶測定的臨床意義主要用于早期診斷AMI(1)血清CK總活力AMI后2~4h開始升高,10~24h達峰值,3~4天恢復正常。(2)CK同工酶及亞型AMI胸痛發作后,血清CK-MB的上升先于其CK總活性,CK-MB/CK>0.03可診斷為AMI。CK-MM亞型的測定:以CK-MM3/CK-MM1>1.0作為診斷AMI的標準。CK-MB2亞型:在AMI早期診斷和判斷有無再灌注上同樣有很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一般以CK-MB2>1.9U/L或CK-MB2/CK-MB1>1.5作為AMI的診斷標準。
(三)乳酸脫氫酶及其同工酶
生化特性
乳酸脫氫酶是糖酵解途徑中的一種重要酶。LD除催化L-乳酸外還可催化α-羥丁酸、γ-酮丁酸進行脫氫反應。
組織分布
LD位于細胞質中,是一種糖酵解酶。LD是由H(心型)和M型(肌型)兩種不同亞基組成的四聚體。5種同工酶(LD1,LD2,LD3,LD4,LD5)。
LD的測定方法目前多用連續監測法。以乳酸為底物(反應方向LP)的順向反應(稱LD-L法)。為IFCC參考方法(pH為9.4)。通過在340nm波長處監測NAD+還原成NADH吸光度的增加速率而計算LD活性。LD同工酶的測定方法
常用電泳法、免疫沉淀法和免疫抑制法等。目前以瓊脂糖凝膠電泳法更多用。一般成年人存在如下規律:LD2>LD1>LD3>LD4>LD5,部分正常兒童血中可見LD1>LD2。LD及其同工酶測定的臨床意義心肌梗死LD心肌酶中升高最晚,持續時間長。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和肝癌時,LD明顯升高。LD同工酶主要用于AMI和肝病的診斷AMI:LD1升高最為顯著,LD1/LD2>1,視為診斷AMI的一個特異指標。肝膽疾病:LD5升高常表示有肝細胞壞死。肝細胞性黃疸時LD5>LD4,阻塞性黃疽時LD4>LD5。腫瘤:肝癌時可伴有LD4和LD5明顯增高;白血病、膠原病時以LD3、LD4增高為主。惡性貧血:
AMI時血清酶學變化
酶
開始升高時間(h)
達峰值時間(h)恢復正常時間(h)
CK3~810~3672~96CK-MB3~612~2448~72
AST6~1224~48
3~5天
LD12~2448~72
10~12天
LD1
10~1248~7210~12天
(四)-谷氨酰轉移酶及其同工酶
生化特性-GT或GGT是一種含巰基的線粒體酶。組織分布
分布于腎、胰、肺、肝、腸和前列腺等多種組織中,其中以腎臟含量最多。
血清中GGT主要來源于肝膽系統。GGT測定的臨床意義(1)膽道疾病膽石癥、膽道炎癥、肝外梗阻等升高明顯。(2)肝實質疾病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時中度升高。慢性肝炎活動期GGT多增高,非活動期則多正常。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時不同程度的增高。(3)誘導作用對乙醇性中毒的判斷有一定的價值。長期接受巴比妥類藥物、含雌激素的避孕藥者升高。酶學指標
肝臟疾病ALTASTGGTALP急性病毒性肝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