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人口增長模式1、人口增長模式的構成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2、人口增長模式的類型及特點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對比各人口增長模式的差異P3思考:現代型死亡率表現上升趨勢的原因:醫療衛生水平的進步,使人口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死亡率上升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的順序: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開始的標志: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真正實現:出生率的下降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的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水平的發展3、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4、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分布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中國:世界:現代型傳統型傳統型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現代型(中國韓國新加坡古巴烏拉圭為現代型)5、人口金字塔類型5、讀下圖A、B兩國的人口金字塔圖,回答:
(1)兒童占有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___國;如該國人口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20年后,該國面臨的困難問題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2)B國人口增長類型屬于_______型,若干年后該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_______,________。(3)人口增長類型轉變的根本原因是
。A就業困難人均資源減少影響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社會安定
現代
人口老齡化勞動力或兵源不足社會負擔加重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甲一章人口的變化第二節人口的空間變化
必修2一、人口遷移1、人口遷移的概念2、判斷人口遷移的標準①必須改變居住地②改變居住地需持續一段時間(常為1年)③必須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線人口遷移和人口流動的區別?P7AA2A1BB1CC1C2人口遷移A1→B1、C1→A2屬于人口遷移A1→A2、C1→C2不是人口遷移判斷下列人口的移動現象是否屬于人口遷移:1、外出旅游、度假、療養、探親;2、我國大學生出國攻讀碩士、博士學位;3、外出讀書,寒暑假回到家鄉的大學生;4、讀書或分配工作離開家鄉的大學生;5、三峽水庫移民到山東淄博;6、到中國來工作的外國人;7、農閑季節到城市或外地打工,農忙季節回本鄉務工的農工。8、國家有計劃的抽調人員支援西部建設。概念分類依據人的居住地在國際或本國范圍內發生改變是否跨越國界國際人口遷移國內人口遷移2.人口遷移的類型19世紀以前國際人口遷移二戰后國際人口遷移時期特點遷出地遷入地原因意義二戰前二戰后以集團性、大批的移民為主舊大陸(歐洲、非洲、亞洲)新大陸(美洲、大洋洲)歐洲的殖民主義擴張和新大陸的開發1.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2.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3、(1)國際人口遷移在客觀上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也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布亞洲、非洲、拉丁美洲西歐、北美大洋洲西亞北非調整了勞動力空間分布不均的狀況遷入地經濟發展快不同時期的國際人口遷移流向歸納:遷入變遷出:遷出變遷入:始終是遷入:始終是遷出:拉丁美洲西歐、西亞、北非
北美、大洋洲亞洲、非洲思考:二戰后國際人口由發展中國家遷移到發達國家的原因?發達國家:①經濟發展快,能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更高的經濟收入,更好的生活水平
②人口增長緩慢,勞動力不足發展中國家:①經濟發展慢,就業機會少,收入低,生活水平低
②人口增長快,勞動力過剩1、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都是人口遷入的地區是()。
A.南美洲、南極洲B.歐洲、北美洲
C.北美、大洋洲D.亞洲、南美洲2、造成二戰后國際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性
B.人口分布的極不平衡性
C.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
D.世界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擴張的結果3、(2)國內人口遷移影響因素遷移特點流向或路線古代①深受統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縛當代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代中期20世紀80代中期以來遷移的流量增大,流向發生明顯變化大批遷移有計劃、有組織的遷移②脆弱的農業經濟、戰爭、自然災害;改革開放政策、經濟發展不平衡計劃經濟體制、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遷往社會環境和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由東部遷往西北和東北由西部遷往東部沿海城市和工礦區;由農村遷往城市;由山區遷往平原自發遷移欠發達地區遷往發達地區①俄羅斯②德國③美國④日本補充:其他國家的國內人口遷移4、我國人口遷移的意義和影響(1)意義:調節人口空間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異。(2)人口遷移的影響影響遷入地遷出地有利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動力,促進了遷入地的經濟發展。(1)加強了遷出地與外界社會的經濟、科技、文化等的聯系,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2)可緩解當地人地矛盾,更好地開發利用土地資源。不利帶來人口壓力過大、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社會治安混亂等一些列問題導致當地人才外流,勞動力不足,從而影響遷出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練習冊P7
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社會經濟因素
經濟因素交通通信家庭婚姻文化教育政治因素
政策政治變革戰爭自然環境因素
氣候土壤水礦產資源
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個人對生活或職業需求的變化影響人口遷移的諸因素中,經濟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個擁有2萬人口的小鎮,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后,全國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斷地遷入,人口迅速增長,到1999年底,該市人口達到119萬,深圳市也成為一個重要的工業商貿和旅游城市,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深圳市總人口700.9萬,其中戶籍人口124.9萬,外來人口577萬,占總人口的82.1%請思考:深圳市的人口增長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這種變化對深圳市的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分析:下列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①大慶、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術人員和家屬遷入②80年代以來我國中西部人口大量遷向東南沿海城市③90年代后期向西部遷移人口增多④20世紀80年代撒哈拉地區的大干旱造成了大量的環境難民⑤2001年阿富汗大量難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國⑥1947年印巴分治促使上千萬穆斯林從印度遷往巴基斯坦⑦“三江源”地區的大規模移民(政策引導的生態移民)(宗教)(戰爭)(自然災害)(政策優惠)(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礦產資源開發)二戰后,美國人口大量從東北部向南部、西部遷移的原因?南部和西部:①新資源的開發、新興工業的興起,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②氣候溫暖,陽光充足,被稱為“陽光地帶”
③環境好東北部:①傳統工業發展緩慢,失業人口增多
②氣候寒冷,被稱為“冷凍地帶”
③環境污染嚴重年青人遷移:老年人遷移:新資源、新工業(經濟)氣候讀“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圖”,1.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吸引大量民工遷入,而許多科技工作者遷往西部地區的主要原因分別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⑥2.導致美國老年人從東北部向西部、南部遷移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④ D.⑥甲市2008年戶籍人口出生9.67萬人,出生率為0.699%;死亡10.7萬人,死亡率為0.773%。甲市戶籍人口這種自然增長態勢已持續14年。右圖顯示四個地區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據此完成(1)~(2)題。
(1)甲市可能是(
)
A.西寧B.延安
C.上海D.廣州C(2)①②③④四個地區中,人口增長模式與甲市處于同一類型的地區是(
)A.① B.②
C.③D.④A(2011·海南地理)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數顯示,離開戶口登記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為26139萬人,比2000年增11700萬人;東部沿海地區的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上升。據此完成(1)、(2)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嘉蔭縣2025年四下數學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新疆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重點中學2025年初三5月模擬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山東省濟南市中學2025年初三第二學期期中生物試題含解析
- 天津天獅學院《生物實驗安全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中國文化經典導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市2025屆初三5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電子商務三創賽
- 皮革制品的創新設計與市場競爭力提升考核試卷
- 電子商務平臺的社會責任實踐考核試卷
- 硬件性能監控與系統優化工具考核試卷
- 碎石技術供應保障方案
- 2024年3月四川省考公務員面試題及參考答案
- 戰略性新興產業政府引導基金發展策略與模式
- 財政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春季朋友聚餐邀請函
- 胸腔推注給藥的護理
- 監控系統改造方案
- 第6章 輸電線路和繞組中的波過程
- 【自考復習資料】00067財務管理學考試重點
- 2023高職高專信息素養大賽系列專題培訓
- 2023年2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與評估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