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9387.3-2008 信息技術 開放系統互連 基本參考模型 第3部分:命名與編址》相較于《GB/T 9387.3-1995 信息處理系統 開放系統互連 基本參考模型 第3部分:命名與編址》,在多個方面進行了更新和完善。首先,在標準名稱上,從“信息處理系統”變更為“信息技術”,反映了技術領域術語的現代化調整,更好地適應了當前技術環境的發展趨勢。
其次,在內容結構和組織方式上,《GB/T 9387.3-2008》版本對原有章節進行了優化重組,使得整個文檔更加清晰易懂。例如,增加了更多關于命名服務的具體實現細節描述,包括但不限于域名系統的介紹以及如何利用這些系統來支持開放系統互連(OSI)模型中的通信需求等。
此外,《GB/T 9387.3-2008》還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技術說明,比如對于不同層次之間地址映射關系的詳細解釋、增強了對安全性和隱私保護方面的考慮等內容。同時,該版本也刪除了一些過時的信息和技術規范,以確保所提供指導能夠緊跟行業最新發展動態。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8-09-01 頒布
- 2009-02-01 實施





文檔簡介
犐犆犛35.100.01
犔7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犌犅/犜9387.3—2008/犐犛犗/犐犈犆74983:1997
代替GB/T9387.3—1995
信息技術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
第3部分:命名與編址
犐狀犳狅狉犿犪狋犻狅狀狋犲犮犺狀狅犾狅犵狔—犗狆犲狀犛狔狊狋犲犿狊犐狀狋犲狉犮狅狀狀犲犮狋犻狅狀—
犅犪狊犻犮犚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犕狅犱犲犾—犘犪狉狋3:犖犪犿犻狀犵犪狀犱犪犱犱狉犲狊狊犻狀犵
(ISO/IEC74983:1997,IDT)
20080901發布20090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書
犌犅/犜9387.3—2008/犐犛犗/犐犈犆74983:1997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定義!!!!!!!!!!!!!!!!!!!!!!!!!!!!!!!!!!!!!!!1
4縮略語!!!!!!!!!!!!!!!!!!!!!!!!!!!!!!!!!!!!!!4
5命名的基本概念!!!!!!!!!!!!!!!!!!!!!!!!!!!!!!!!!!4
6OSI命名與編址的概念和地址的正確使用!!!!!!!!!!!!!!!!!!!!!!!5
6.1實開放系統的命名!!!!!!!!!!!!!!!!!!!!!!!!!!!!!!!!5
6.2(N)層元素的命名與編址!!!!!!!!!!!!!!!!!!!!!!!!!!!!!5
6.3(N)地址的正確使用!!!!!!!!!!!!!!!!!!!!!!!!!!!!!!!6
7OSI編址模型!!!!!!!!!!!!!!!!!!!!!!!!!!!!!!!!!!!6
7.1對等(N)實體之間的聯系!!!!!!!!!!!!!!!!!!!!!!!!!!!!!6
7.2(N)實體到(N)SAP的連接!!!!!!!!!!!!!!!!!!!!!!!!!!!!7
7.3(N)地址和(N)SAP!!!!!!!!!!!!!!!!!!!!!!!!!!!!!!!8
7.4(N)目錄函數和(N)目錄設施!!!!!!!!!!!!!!!!!!!!!!!!!!!8
8編址信息和(N)服務!!!!!!!!!!!!!!!!!!!!!!!!!!!!!!!!8
8.1引言!!!!!!!!!!!!!!!!!!!!!!!!!!!!!!!!!!!!!!8
8.2地址參數!!!!!!!!!!!!!!!!!!!!!!!!!!!!!!!!!!!!9
8.3被呼(N)地址!!!!!!!!!!!!!!!!!!!!!!!!!!!!!!!!!!9
8.4主呼(N)地址!!!!!!!!!!!!!!!!!!!!!!!!!!!!!!!!!!9
8.5響應(N)地址!!!!!!!!!!!!!!!!!!!!!!!!!!!!!!!!!!10
9編址信息和(N)協議!!!!!!!!!!!!!!!!!!!!!!!!!!!!!!!!10
9.1引言!!!!!!!!!!!!!!!!!!!!!!!!!!!!!!!!!!!!!!10
9.2(N)PAI中的編址信息!!!!!!!!!!!!!!!!!!!!!!!!!!!!!10
9.3對(N)PAI元素的賦值!!!!!!!!!!!!!!!!!!!!!!!!!!!!!11
9.4網絡地址和網絡PAI!!!!!!!!!!!!!!!!!!!!!!!!!!!!!!11
9.5網絡層以上各層的(N)地址和(N)PAI!!!!!!!!!!!!!!!!!!!!!!!11
9.6(N)PAI的獲得!!!!!!!!!!!!!!!!!!!!!!!!!!!!!!!!12
10(N)目錄函數!!!!!!!!!!!!!!!!!!!!!!!!!!!!!!!!!!12
10.1引言!!!!!!!!!!!!!!!!!!!!!!!!!!!!!!!!!!!!!12
10.2發起者(N)目錄函數!!!!!!!!!!!!!!!!!!!!!!!!!!!!!!12
10.3接收者(N)目錄函數!!!!!!!!!!!!!!!!!!!!!!!!!!!!!!13
11OSI各特定層中的編址!!!!!!!!!!!!!!!!!!!!!!!!!!!!!!14
11.1應用進程和應用層!!!!!!!!!!!!!!!!!!!!!!!!!!!!!!!14
11.2表示層!!!!!!!!!!!!!!!!!!!!!!!!!!!!!!!!!!!!16
11.3會話層!!!!!!!!!!!!!!!!!!!!!!!!!!!!!!!!!!!!16
11.4運輸層!!!!!!!!!!!!!!!!!!!!!!!!!!!!!!!!!!!!17
Ⅰ
書
犌犅/犜9387.3—2008/犐犛犗/犐犈犆74983:1997
11.5網絡層!!!!!!!!!!!!!!!!!!!!!!!!!!!!!!!!!!!!17
11.6數據鏈路層!!!!!!!!!!!!!!!!!!!!!!!!!!!!!!!!!!19
11.7物理層!!!!!!!!!!!!!!!!!!!!!!!!!!!!!!!!!!!!20
12命名域和權限機構!!!!!!!!!!!!!!!!!!!!!!!!!!!!!!!!20
13OSI中命名的登記規程!!!!!!!!!!!!!!!!!!!!!!!!!!!!!!20
14目錄設施需求!!!!!!!!!!!!!!!!!!!!!!!!!!!!!!!!!!21
14.1引言!!!!!!!!!!!!!!!!!!!!!!!!!!!!!!!!!!!!!21
14.2應用標題目錄設施!!!!!!!!!!!!!!!!!!!!!!!!!!!!!!!21
14.3網絡地址目錄設施!!!!!!!!!!!!!!!!!!!!!!!!!!!!!!!21
Ⅱ
犌犅/犜9387.3—2008/犐犛犗/犐犈犆74983:1997
前言
GB/T9387《信息技術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目前分為4個部分:
———第1部分:基本模型;
———第2部分:安全體系結構;
———第3部分:命名與編址;
———第4部分:管理框架。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IEC74983:1997《信息技術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第3部分:命
名與編址》,僅有編輯性修改。
本部分代替GB/T9387.3—1995《信息處理系統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第3部分:命名
與編址》。
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信息產業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張暉、張翠、徐冬梅、吳東亞、郭楠。
本部分于1995年首次發布。
Ⅲ
犌犅/犜9387.3—2008/犐犛犗/犐犈犆74983:1997
引言
本部分擴展了在GB/T9387.1—1998中所描述的標識符這個基本體系結構的概念。
GB/T9387的本部分陳述了一個體系結構準則,在開放系統互連環境(OSIE)中為了互連的目的而
制定的任何涉及客體的標識(命名)和定位(編址)的標準,都應遵循本部分。
本部分具有足夠的靈活性以適應技術的進步和用戶要求的擴展,該靈活性也意味著允許將現有的
實現逐步過渡到OSI標準。
注1:本部分期望服從于未來的發展,尤其是與多對等實體數據傳輸(MPDT)保持一致。
在本部分中所陳述的體系結構準則確保在OSIE中為了互連的目的而涉及客體的標識和定位的任
何國家標準將:
a)在以下幾個方面避免任何限制:
1)在當前的或將來的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中可能出現的功能;
2)任何開放實系統的功能;
3)任何開放實系統的內部設計。
b)保留在OSIE中層的獨立性準則。即某層的內部功能不被其他任何層限制。
c)保留在GB/T9387.1—1998中4.2所描述的OSIE中實現獨立性準則。即任何開放實系統
(或管理者)將無需知道其他開放實系統(或管理者)的實現設計,也無需將暴露自己的實現設
計作為使用OSI標準通信的一個條件。
d)在OSIE中,為了互連允許節省的支持,尤其是在本部分說明的框架中產生的單獨的標準應能
為在OSIE中為了互連而需要標識和定位的客體提供方便,使其在性能、可靠性和整體性方面
達到足夠的水準,并減少人工管理。
在本部分中,對OSIE中命名與編址的描述分步驟進行。
注2:對OSIE中命名與編址的需求,GB/T9387.1—1998中的定義不夠充分,在本部分中給出了一個清晰的基本
體系結構。
Ⅳ
犌犅/犜9387.3—2008/犐犛犗/犐犈犆74983:1997
信息技術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
第3部分:命名與編址
1范圍
GB/T9387的本部分定義了在OSIE中為了標識和定位客體而使用的名和地址的基本機制。在基
本參考模型的層次結構中定義對這些機制的使用。
本部分擴展了在GB/T9387.1—1998中定義的概念和準則,本部分既不打算作為一個實現規范,
也不希望成為一個對實現一致性進行評價的基礎。
命名和地址的規范形式不在本部分范圍內。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GB/T938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部分達成
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
部分。
GB/T9387.1—1998信息技術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第1部分:基本模型(idtISO/
IEC7498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8章 氣體 4 氣體熱現象的微觀意義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選修3-3
- 七年級生物下冊 第五單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類 第1節 生物的命名和分類教學設計3 (新版)蘇科版
-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5章 實驗: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教學設計 魯科版必修1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遺傳因子的發現 第2節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 8Section B(1a~1d)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
- 22鐵生銹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科學五年級下冊青島版
- 2《祖父的園子》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
- 《有多重》(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
- 4 認識空氣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科學一年級下冊冀人版
- 多人股東協議書合同7篇
-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中學2024-2025學年高考二模英語試題試卷含解析
- 城鎮燃氣安全技術與管理
- 鼠疫知識講座
- 清產核資工作方案
- 高校班干部培訓
- 房 產 稅教學課件
- 2025年廣東省公務員省考《行測》聯考真題(含答案)
- 保安證考試考前復習試題及答案
- 2025河北中考必考名著:《革命詩抄》考點及中考真題
- 互聯網醫院醫療服務平臺合作協議
-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聯考試題 數學 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